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祝你幸福美滿:從一萬名成功人士的失敗婚姻中,歸結出的50個幸福法則

祝你幸福美滿:從一萬名成功人士的失敗婚姻中,歸結出的50個幸福法則
9789865912802
大塚壽
悅知文化
2013年10月01日
93.00  元
HK$ 74.4  





ISBN:9789865912802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 尚未分類 ]












    日本Amazon 5顆星評價

    擁有美好婚姻的人,以及婚姻失敗的人,

    兩者的人生有什麼差別?





      沒有人能證明婚姻一定會帶來幸福,

      但你能證明自己是有能力創造幸福。



      《系列著作累計銷售20萬冊》



      人生具體的懊悔中,其實蘊含著警世哲理。

      本書內容萃鍊自一萬名事業成功、卻婚姻失敗的企業家與高階主管,

      具體歸納出50則婚姻管理之道。



      一旦簽訂結婚證書,即代表著幸福事務所的成立,

      只是這個事務所比任何商業組織更需要永續經營的方法,

      做好婚姻管理,就能享有美好人生。



      By all means marry; if you get a good wife, you'll be happy. If you get a bad one, you'll become a philosopher.





    —Socrates





      請務必要結婚,娶個好女人,你會很快樂,娶個壞女人,你會成?哲學家





    —蘇格拉底

    ?








    序章 婚姻之所以左右我們人生的理由

    為什麼結婚是人生最重大的轉捩點?

    婚姻過來人最悔不當初的課題

    日常生活中「積怨已久」的歧異

    要理解、包容對方的原生家庭

    雙薪家庭更應該認真思考婚「後」生活

    婚姻始於「修正主義」

    婚姻需要夫妻兩人「共同經營」

    結婚是讓自己「社會化」的重要專案

    結婚是奪取自由、阻礙自己實現夢想的絆腳石?

    不可思議的夫妻甜密物語



    第1章 婚姻關係中最重要的事

    01 不應該老是把工作當藉口

    ◆把工作與家庭相提並論,並定期與家人溝通交流。

    02 當初應該多分擔一些家事

    ◆建立無法找藉口搪塞的「輪流制」與「例外規定」。

    03 不要什麼都不做,凡事只依賴對方

    ◆從自己有興趣的事情開始建立「家務經驗」的基礎吧。

    04 婚前應該多瞭解對方的價值觀

    ◆不可強迫對方接受自己的價值觀,必須正識不同成長背景下所產生的差異。

    05 夫妻間缺乏溝通

    ◆「保持每日交流」讓彼此有交集,並配合「促膝長談」加強互相溝通。

    06 要是能再多注意一下措詞就好了

    ◆尊重對方目前所處的情況,以「正面肯定」的態度,讓對方心甘情願地為己所用。

    07 應該多談談彼此的願景

    ◆平時多溝通彼此的「營運計劃」,並採用PDCA經營管理。

    08 必須保有私人的時間

    ◆彼此互相討論後,事先把「私人時間」規劃在行程裡。



    第2章 如何深入瞭解對方

    09 不能只注意到對方的優點

    ◆要能審慎評估優點變成缺點的風險。

    10 當婚前的優點在婚後成了缺點,應該深究原因

    ◆一旦瞭解背後因素,缺點也能變優點。

    12 即使不喜歡,也要接納對方的小習慣

    ◆切忌針鋒相對,以「商量」的方式好好溝通。

    13 對於對方說:「我會做家事」,應該打對折的

    ◆注意哪些話不該說,以五年計劃、十年計劃來訓練對方做家事的能力。

    14 太太婚後要不要辭職?應該在婚前就先討論好

    ◆平時要以短暫且頻繁的溝通方式來彼此磨合。

    15 若離不開自己的父母,將無法成立真正的家庭

    ◆以間接方式累積家族的「成功體驗」,建立彼此的信賴關係。

    16 有關金錢與時間的價值觀差距

    ◆善用公司的會議制度與流程,確立夫妻之間決策事物的基準。



    第3章 造成婚因觸礁的致命原因

    17 感謝與愛意說不出口

    ◆不要只顧著自己,要學著考慮到對方的心情,並養成表達的好習慣。

    18 總是忍不住使用「否定語氣」

    ◆採用「Yes—But法則」,先「把人捧上天」再說。

    19 習慣固執己見

    ◆沒必要以強硬態度駁倒對方,而是要以肯定態度予以尊重。

    20 每次吵架總是弄到一發不可收拾

    ◆為免一發不可收捨,事先約定好吵架的「收尾方法」。

    21 不懂得善用「傾聽」及「信賴」的力量

    ◆基於瞭解男女雙方不同的生物特性,以「體貼」與「期待」的話語面對另一半。

    22 認為事情由另一半來做是理所當然的

    ◆為了讓自己「適應社會」,必須試著參與不擅長的事物。

    23 老是光說不練

    ◆不要把家當作下班後睡覺的地方,經營家庭生活更必須謹記「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的原則。

    24 沒有與對方分享人生的夢想

    ◆平常就要多進行夫妻間的「腦力激盪」,暢談彼此「想要過什麼樣的人生」。

    25 眼裡只看到芝麻小事

    ◆不要義正詞嚴,而是要以「加分法」與「遲鈍力」對待彼此。

    26 認定一旦結婚便失去自由

    ◆因為結婚,重新定義「自由」的質與量。

    27 無法對另一半開誠佈公

    ◆想要建立夫妻領域,就必須加強「用言語表達」與「相互溝通」的能力。

    28 有了孩子之後,夫妻關係就變淡了

    ◆無論在忙,孩子出生後都要將生活作息切換到「育兒模式」。



    第4章 建立幸福家庭應該知道的事

    29 不能對儲蓄毫無概念

    ◆擬定明確的目標,編列三至五年計劃的預算以付諸實行。

    30 妥善管理家中財務狀況

    ◆不可以把經濟大權交給另一半後就放任不管,金錢要區分成「家計帳戶」與「嗜好」、「儲蓄」等帳戶。

    31 重視紀念日,創造共同回憶

    ◆紀念日是經營夫妻關係的關鍵,務必藉此機會享受掌握對方需求的樂趣。

    32 就算作息時間不一致,也要找時間進行交流

    ◆即使時間短暫,也要在每天製造「日常生活的交集」。

    33 認真安排家族活動企劃

    ◆經營家庭講求「企劃能力」。自己要先克服怕麻煩的心態,並且認真投入、樂在其中。

    34 為了共同的體驗,應該多去旅行

    ◆家族的牽絆來自擁有滿懷興奮與期待的共同體驗。

    35 學習與另一半的朋友相處

    ◆夫妻是生共同體,必須瞭解彼此是對方唯一的夥伴。

    36 要多留意彼此的健康狀況

    ◆定期接受健康檢查,並且互相肯定對方,為彼此加油打氣。

    37 不應該外遇

    ◆外遇一定會穿幫,唯有當事者才會被蒙在鼓裡。千萬不要抱持著僥倖的心態,必須要有萬全準備,外遇的代價通常都很慘痛。

    38 擁有和協的性生活

    ◆深入瞭解對方、接受彼此,避免一成不變。



    第5章 與雙方家族和睦相處應該注意的事

    39 如何與配偶的父母相處

    ◆考慮是否「分開住」,或是努力讓另一半理解自己,進而支持自己,才是解決與對方家人相處問題的根本方法。

    40 如果可以,儘量避免與配偶父母同住

    ◆訂立共住新規矩,且務必把日常生活用品分開使用。

    41 如何與配偶的手足相處

    ◆必須謹記,唯有夫妻兩人才是家庭的經營者,對於姻親手足必須堅持「三不主義」。

    42 應該正視彼此成長環境的差距

    ◆運用業務上「投契關係」的技巧,找出兩人的「共通點」,而把焦點放在相異之處。

    43 不該強迫配偶接受來自自己原生家庭的習慣

    ◆家庭是由夫妻兩人所共同創建的,不妨採用「對、相、共」以建立屬於夫妻倆的新規則。

    44 不要拿配偶和自己的父母比較

    ◆不可以採用「相對評價」,而是創造出夫妻倆的全新觀念,以「絕對評價」來看待彼此。



    第6章 如何建立「正確的育兒觀念」

    45 對孩子教育方針意見不合時該怎麼辦?

    ◆千萬不要讓孩子看到夫妻倆「意見不合」的情景。

    46 對於升學決策觀點不同時該怎麼辦?

    ◆夫妻倆要同心協力培養孩子的「判斷能力」。

    47 當初應該多加討論關於才藝課程的安排

    ◆為了培養孩子「自行決定」的能力,父母要給予孩子機會,並在一旁守護。

    48 不應該勉強採用配偶父母的教育方針

    ◆與其心不甘情不願地陽奉陰違,不如直接仿效孟母三遷遠離祖父母的干預。

    49 應該多與孩子溝通

    ◆與孩子分享自己的生活態度,引起孩子的共嗚,讓家成為自在交流的場域。

    50 過度保護只會阻礙孩子培養獨立自主的能力

    ◆夫妻兩人必須互相協助,在「學童期」從旁守護,並且在「青春期」學著放手。



    結語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