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法學知識是一門基礎法學科目,主要為法律的基本概念,乃所有習法之人出入法學殿堂必修的學科。本科雖為基礎科目,但內容多如牛毛,涵蓋範圍廣,在準備上實則不易。然而只要用有效率的準備方法、正確的學習態度,輕鬆應付本科絕非難事。
   對一個法學初學者來說,使用一本好的書籍來輔助學習,是最迅速與最有效率的方式。本書的產生,即是基於便利讀者的考量上,以最新修正的法規與考題趨勢為底,並以明瞭的編排方式所編寫而成,使讀者能夠輕鬆的駕馭。建議讀者在準備本科時,以本書為主,先初步了解法律的概念後,再作試題演練,以測試自己對法學概念的熟悉度。學習是要經過不斷的重複,知識才會成為自己思維的一部份,讀者除了閱讀本書的內容外,試題的演練即是讓這些法律概念內化在自己的腦袋中的重要步驟。
   此外,讀者在面對龐雜的法規時,應把握一個原則,法學知識是在測驗考生基本的法學概念,而非深入的探討個別法律,因此把握個別法律類科的基本概念為最首要。法學知識每年的題目雖然基於不同的典試委員,而有不同的題型,然而在以考選部所公布關於法學緒論的命題大綱下,不至於出現過於偏離的題目,故只要能夠掌握基本的法學概念,即使遇見沒看過的題目,也能夠運用推理而正確的答題。
   另外,尚須注意生活中的法律事件,以及重要修正法規等,可能會出現在考題中。例如,近來熱門的地方制度法修正,內容為有關縣市升格的規定;又如刑法對於加重竊盜罪之修正,對於成立該罪之犯罪類型增廣。
   總而言之,在準備法學知識上,若能依照本書的方式研讀,經過不斷的演練試題,必定能在考場上大放異彩。
   ★高分準備法
  一、前言
   法學知識考試的內容主要以法學緒論和民、刑法等基礎法科的基本知識為主,對於絕大多數非法律科班出身的考生而言,有一定的困難度。主要是因為,法學緒論一科的範圍包山包海,可以說幾乎囊括了大學法律系學生四年所接觸到的所有法規,尤其法律規定多如牛毛,想全部背熟絕不可能,但許多細節的條文都有命題的可能性,所以似乎不管如何,總有鞭長莫及之處,無法做到周全的準備。但是在錄取率極低,且以選擇題命題的公職考試裡,這一科不僅不能放棄,考生更必須想盡辦法將分數衝高。所以雖然考生需認識「法學緒論」準備的困難點,但只要充分瞭解本科的特色,並掌握正確準備方法,相信對本科能很快上手,並輕鬆贏取高分。
  二、命題分析
   (一)命題內容:本科內容以憲法、民法、刑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的基本規定為主,占了考題的六成以上。其餘法學緒論、行政法規(行政程序法、行政執行法、行政訴訟法等)重要性沒有前述法律這麼大,但也有相當比重。最後出題數較少的是其他特別法規,如消費者保護法、商事法、著作權法、勞動基準法等。
   (二)命題方向:「法學知識」命題的方向多以法條的規定及基本概念為主,甚少刁鑽的考題。但有時也會出現提供考生簡單的案例事實,並問如何適用法律的題目,這時就考驗考生的靈活程度及對概念的瞭解程度了。
   (三)命題特色:法學知識的命題特色,用三個字來形容就是:「廣、多、雜」,而且可以發現法學緒論的出題數不多,出題是以各法律的規定為主。
  三、準備策略
   (一)準備材料:建議考生如果完全沒有基礎的話,還是應該從一本簡單易懂的教科書開始。坊間可以見到名為「法學緒論」、「法學概論」、「法學入門」的書非常多,可以從中挑選一本作為自己的基本教科書。如果不知從何選起,個人推薦王海南、李太正、法治斌、陳連順、顏厥安等幾位法學教授合著的「法學入門」(元照出版)一書,或陳惠馨老師的「法學概論」一書(三民書局出版)。
   雖然法學緒論教科書都有包括重要法律:憲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等的簡單介紹,但是其內容一定不足以應付考試的需求。這時候就需要一本考試用書輔佐,當然,書本不足的部分,熟讀法條就非常重要了;而閱讀報章雜誌則是為能掌握時事,近年法規的變動,往往都是考試的題材,因此考生尤應注意重要法規的修法、立法動態。
   最後如果考生行有餘力,也可閱讀各個法律科目的入門教科書,例如「民法概要」、「刑法概要」、「行政法概要」等。
   (二)準備方法:以下將幾個重要的準備方法以要點的方式說明:
   1.勤做考古題:勤作考古題為熟悉考題重點的最佳方式,重要的法律概念或規定,通常會以不同的方式來命題,且出題率不低。建議讀者可參考拙編之「法學緒論考選題庫」,對於練習考古題而抓住重點有相當大的幫助。
   2.勤讀法條:建議考試前一定要維持每天閱讀法條的習慣,才不至於對其內容生疏,另外可以常常推敲法律條文,以增加對法律用語的瞭解。
   3.閱讀條文簡旨:閱讀法條時一定要順便熟讀「條文簡旨」。這不僅有助於瞭解法條的意義,也有助於連結法條內容與該條立法原則、法學用語。例如:「罪刑法定原則」、「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等。
   4.平日多吸收法律常識:法律常識的教授原本就屬於公民教育的一環,建議考生平常就可多翻閱法務部或民間出版社出版的「生活法律叢書」,不僅可當作休閒的消遣,又可在無意間準備到不少題目,可說是一舉數得。
   5.讀書讀到重要的部分時,以條列式、即問即答的方式,作成筆記,方便日後複習,考前也可快速瀏覽。
   6.注意修法動態與時事問題。
   (三)各科準備要點
   1.法律之基礎概念部分:應注意法律與社會現象的關係「法律與道德、法律與經濟」、法律的分類「特別法與普通法、實體法與程序法」、法律的適用「特別法優於普通法、擬制與推定、」、法律的解釋「論理解釋」、法律的效力「關於人、時的效力」及基礎法學之概念「如法律的一般原理原則」、各種法律之制裁「民事、刑事及行政制裁(尤以對公務員之制裁)」
   2.民法:民法的體例分為總則、債編、物權、親屬、繼承五章。其中最重要的是總則與親屬編,建議考生務必熟讀這兩個部分,其次是物權法;債編雖然也會命題,但因為內容廣泛,所以要準備完備也不容易,但建議至少要將各種債之定義讀熟。
   3.刑法:刑法以總則的內容為重,分則的部分大概只要掌握比較常見的罪名的條文規定即可。
   4.憲法:要注意憲法特殊的立法方式,憲法修正是以憲法增修條文的方式獨立於憲法本文之外的,所以考生要注意哪些本文的規定已被增修條文凍結而不能適用了。另外大法官解釋亦是考試重要的考點,務必留意!
   5.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以起訴、公訴、自訴、告訴、告發等幾個概念的區別最重要,另外考生要瞭解刑事訴訟中法官、檢察官、被告的角色及相互間的關係,及刑事訴訟程序中的強制處分等等重點。
   6.民事訴訟法:諸如訴訟的種類、給付之訴、形成之訴的意義都是重點。
   7.行政法:行政法並非一部統一的法典,相關法規很多,其中較重要的有行政程序法、行政執行法、行政訴訟法、國家賠償法、公務人員保障法、公務人員懲戒法等。其中,行政程序法不僅規範行政程序,亦包括行政法基本原則與行政作用的規定,建議務必熟讀。
   8.其他常考法律:法院組織法、中央法規標準法、著作權法、消費者保護法等,準備上以熟讀法條為主。
  四、參考書目與資料
   1.陳惠馨,法學概論,三民書局。
   2.王海南、李太正等六人著,法學入門,元照。
   3.民法概要,王澤鑑,元照。
   ★命題趨勢分析
   從近年的考題分布來看,法學知識的出題方向,仍是以基本方向為準,再加上新修法的題型,茲分述如下:
   (一)基礎概念部份:
   1.法律與社會、道德、政治之關係。
   2.法律之分類與位階。
   3.法律的效力、以及制定、公布、修正、廢止等。
   4.法律的制裁等。
   (二)憲法部份:
   1.憲法之意義。
   2.基本人權之意涵。
   3.權力分立之關係。
   4.憲法增修條文。
   5.基本國策。
   6.司法院大法官釋字。
   (三)民法:民法之基本概念在法學知識考試上,通常題數佔相對多數,並首重總則篇與親屬篇。近年來的多次修法,勢必將成為考題來源。
   (四)商事法:公司法與票據法等為商事法中較常出現的考題,也是以法規條文的重要概念為主。
   (五)刑法:刑法的出題方式多以法律條文為主,有時輔以實例題測驗考生。對於某行為構成何種犯罪是讀者必須注意的。
   (六)行政法:歷年的考題中,行政程序法的規定,多為本科命題來源。我國向來以依法行政為行政機關執法的準據,故以行政程序法為考題趨勢,應予維持。
   (七)救濟法:
   1.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
   2.國家賠償法。
   3.訴願法、行政訴訟法。
   (八)其他相關法規
   此部份乃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之法規,例如勞動基準法,全民健康保險法、性別工作平等法、家庭暴力防治法、消費者保護法、著作權法等,多為基本概念題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