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 定價217.00元
  • 8 折優惠:HK$17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專利法之理論與實用(二版)

專利法之理論與實用(二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2553787
劉國讚
元照出版
2014年1月01日
173.00  元
HK$ 155.7  






ISBN:9789862553787
  • 叢書系列:圖書.實務法律-智財專利
  • 規格:平裝 / 512頁 / 普通級
    圖書.實務法律-智財專利


  • [ 尚未分類 ]












      本書介紹專利法之理論與實務運用,從專利制度之起源、專利權之取得,到專利權之行使與爭訟,均有完整介紹。



      專利權之取得階段包含:專利專責機關與專利審查制度、劃定專利保護範疇之發明定義與不予專利項目、準備專利說明書與申請專利範圍提出專利申請、發明人與專利申請權、專利實體審查之要件、實體審查程序,也包含行政程序與遭不予專利審定後之訴願等。



      取得專利權後,首先是專利權之發生、專利權期間與效力,以及專利權之撤銷與無效、專利之行政訴訟等。專利權之行使則包含:專利被侵害之請求權與訴訟、專利權範圍之解釋與均等侵害,以及專利權之實施與授權。



      本書以發明專利為主軸進行介紹,新型專利與設計專利僅介紹其特殊的部分。其他智慧財產權如商標、著作、營業祕密、積體電路電路布局、以及公平交易法等與專利之關係或競合,亦在本書範圍內。












    第一章 專利起源與法制沿革

     第一節 導 論�1

     第二節 專利制度的起源� 3

     第三節 十九世紀專利制度的擴散與發展�7

     第四節 臺灣與中國專利制度之建立�15

     第五節 1980年代美國重視專利政策�18

     第六節 專利制度之目的與專利政策�21

     第七節 專利法制體系與沿革�24

     問題與討論�29



    第二章 專利專責機關與審查制度

     第一節 導 論�31

     第二節 國家專利專責機關�32

     第三節 國際優先權�36

     第四節 地區專利局── 歐洲專利局�38

     第五節 國際專利機構──WIPO�40

     第六節 從全面審查到早期公開�42

     第七節 檢索與審查分離�50

     第八節 國際專利申請制度──專利合作條約�53

     問題與討論�57



    第三章 發明定義與不予專利項目

     第一節 導 論�59

     第二節 產業發展與發明定義�60

     第三節 不同的發明定義── 歐、美、日與我國�63

     第四節 歐洲的發明定義�65

     第五節 日本與我國之發明定義�69

     第六節 美國法院解釋發明定義之判例�72

     第七節 法定不予專利項目�76

     第八節 當代議題── 動、植物專利�82

     問題與討論�86



    第四章 說明書與申請專利範圍

     第一節 導 論�87

     第二節 專利說明書概要�88

     第三節 說明書及必要圖式�92

     第四節 申請專利範圍的獨立項�94

     第五節 申請專利範圍的大小與實施例�100

     第六節 附屬請求項�103

     第七節 請求項記載實務�107

     問題與討論�111



    第五章 專利要件

     第一節 導 論�113

     第二節 產業利用性�114

     第三節 先申請原則�116

     第四節 新穎性�119

     第五節 擴大先申請案之範圍�127

     第六節 進步性�130

     第七節 主張國際優先權的效果�134

     問題與討論�137



    第六章 申請與實體審查程序

     第一節 導 論�139

     第二節 專利申請人�140

     第三節 程序審查�144

     第四節 實體審查程序�150

     第五節 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之修正�153

     第六節 發明單一性�157

     第七節 再審查�159

     第八節 分割申請�164

     第九節 國內優先權�169

     問題與討論�172



    第七章 發明人與專利申請權

     第一節 導 論�175

     第二節 發明人與共同發明人�177

     第三節 專利申請權�179

     第四節 錯誤的專利申請人── 冒充申請�184

     第五節 發明人的名譽權�188

     第六節 相當對價請求權�190

     問題與討論�197



    第八章 專利審查之行政程序與訴願

     第一節 導 論�199

     第二節 行政程序法與訴願法�200

     第三節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202

     第四節 期日、期間與送達�206

     第五節 法規命令與行政規則�210

     第六節 行政處分�212

     第七節 專利申請案之訴願�218

     第八節 專利制度中的特別訴願程序�224

     問題與討論�226



    第九章 專利權期間與效力

     第一節 導 論�227

     第二節 專利權之發生、維持、消滅�228

     第三節 專利權期間之延長、延展�234

     第四節 專利權人運用專利權與實施�238

     第五節 專利權之排他效力�241

     第六節 專利權排他效力之限制�243

     第七節 醫藥專利權效力之限制�250

     問題與討論�252



    第十章 專利權之無效與撤銷

     第一節 導 論�253

     第二節 專利權撤銷之法制沿革�254

     第三節 舉發之概念與法規適用�255

     第四節 舉發之發動�258

     第五節 舉發之實體審查程序�262

     第六節 舉發之審查原則�265

     第七節 舉發之實體審定�269

     第八節 專利權期間延長之舉發�274

     第九節 侵害訴訟中的專利無效抗辯�275

     問題與討論�279



    第十一章 專利之行政訴訟

     第一節 導 論�281

     第二節 行政法院與管轄事件�282

     第三節 訴訟類型與訴訟要件�283

     第四節 撤銷訴訟實體判決要件�285

     第五節 通常訴訟程序之起訴�287

     第六節 言詞辯論與證據�290

     第七節 撤銷訴訟之裁判�291

     第八節 專利舉發案之行政訴訟�294

     第九節 課予義務訴訟�302

     第十節 上訴與再審�305

     問題與討論�307



    第十二章 專利侵害之請求權與訴訟

     第一節 導 論�309

     第二節 請求權與管轄法院�310

     第三節 民事侵權行為�311

     第四節 損害賠償請求權�315

     第五節 損害賠償額之計算�319

     第六節 禁止請求權�326

     第七節 信用回復措施請求權與其他�329

     第八節 專利侵害的刑事責任�332

     問題與討論�334



    第十三章 權利範圍之解釋與均等侵害

     第一節 導 論�335

     第二節 專利侵害判斷之法源�336

     第三節 專利侵害類型�338

     第四節 解析請求項與被訴對象�341

     第五節 字義侵害�343

     第六節 均等侵害�346

     第七節 均等侵害之限制�351

     第八節 訴訟之進行與實務趨勢�357

     問題與討論�360



    第十四章 專利權之實施與授權

     第一節 導 論�361

     第二節 專利權授權他人實施�362

     第三節 強制授權的沿革與國際規範�364

     第四節 特許實施實務�367

     第五節 新專利法之強制授權規範�373

     第六節 專利發明之實施權�377

     第七節 公共衛生之醫藥專利強制授權�383

     問題與討論�386



    第十五章 新型專利

     第一節 導 論�387

     第二節 新型專利之標的�388

     第三節 新型審查制度�392

     第四節 申請與審查程序�395

     第五節 新型專利要件�398

     第六節 新型技術報告�403

     第七節 新型與他種專利之關係�406

     第八節 新型專利權�411

     問題與討論�416



    第十六章 設計專利

     第一節 導 論�417

     第二節 設計專利之標的�418

     第三節 說明書與實體審查�425

     第四節 設計專利要件�428

     第五節 設計之近似�430

     第六節 設計專利權�435

     第七節 聯合新式樣與衍生設計�436

     第八節 部分設計專利�442

     第九節 圖像設計�449

     第十節 成組設計�451

     問題與討論�453



    第十七章 其他智慧財產權

     第一節 導 論�455

     第二節 TRIPS所規範之智慧財產權�456

     第三節 著作權及相關權利�459

     第四節 商 標�463

     第五節 積體電路電路布局�468

     第六節 未經公開資料之保護�472

     第七節 與授權契約有關之反競爭行為�478

     問題與討論�486



     參考文獻�487








      本書是依2011年11月29日立法院三讀通過、12月21日總統令修正公布之專利法撰寫而成。因本次專利法修正內容頗多,加上智慧財產法院近年新的判決實務進展,作者乃將2009年4月之「專利實務論」大幅修正,去除不合時宜及過於繁雜之實務內容,以「專利法之理論與實用」為名,採專利法之理論體系與實務並重之方式編寫。



      本書完成於2011年修正專利法已公布但尚未施行之時點,因預期新法可在公布約一年的準備期後正式施行,故在本書稱「新專利法」或直接稱「專利法」者,均指2011年專利法。2004年7月1日施行之現行專利法則稱「舊專利法」或「舊法」,更早之舊法版本則冠以施行年份以茲區分,例如「1994年專利法」。在相關子法上,專利法施行細則是以經濟部101年5月28日經授字第10120030780號預告修正之「專利法施行細則」版本為準。



      本書採橫書編排,敘述法律條號時使用阿拉伯數字,條文內容之條號仍使用國字。法律名稱使用略語以茲簡潔,例如「專」代表「專利法」,「專施」是「專利法施行細則」,「行程」為行政程序法,「行訴」為行政訴訟法,「審理法」為「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民」是「民法」;「特」、「實用新案」、「意匠」分別為日本「特許法」、「實用新案法」、「意匠法」。



      全書共分十七章,以「專利起源與法制沿革」為第一章,回顧專利制度在主要國家的建立與發展歷程,並簡述我國專利法立法及修正沿革。第二章至第十六章是專利法的核心內容,包含發明、新型與設計專利。為避免同時敘述三種專利之複雜,第二至十四章僅以發明專利為主,第十五、十六章再分別介紹新型專利、設計專利。最後一章則是專利與其他智慧財產權的關係。



      第二章至第十四章以發明專利為主軸,前半段第二至八章是權利之取得階段,第九至十四章則為取得權利後之權利行使階段。



      第二章先介紹「專利專責機關與審查制度」,基於同一發明申請許多國家專利之需求,本章除國家專利專責機關外,也介紹如歐洲專利局等地區性的專利專責機關,其可用一次申請及審查的程序,取得多個國家之專利;在審查制度上,則以我國發明專利審查制度為主,兼述近年來在審查上的國際調和現況。



      第三章是「發明定義與不予專利項目」,此一主題界定專利法所保護之發明為何。非屬專利法保護之發明,或落入不予專利項目者,縱有高價值亦無法獲得專利保護。因美、日、歐在發明定義展現不同的法律規定,本章除我國之規定外,也必須介紹美、日、歐對發明定義的概念與發展。



      第四章介紹「說明書與申請專利範圍」,專利說明書有其法定的撰寫格式,尤其申請專利範圍是專利權的核心,因此以專章敘述。



      第五章是「專利要件」,實質審查制度下是審查申請專利之發明是否符合一定條件,具體言之,即產業利用性、新穎性與進步性,符合者即屬值得保護之發明而給予專利保護。



      第六章是「申請與實體審查程序」,相對於第五章之實體,本章為程序,包含從提出申請的程序審查,直到審定為止的程序。實體審查程序有審查及再審查,以及審查中的官方通知與申請人之修正。發明單一性與分割申請、國內優先權等也歸在本章。



      第七章敘述「發明人與專利申請權」,發明人與申請人在提出專利申請時就必須認定,而誰是真正發明人與專利申請人之爭議卻常出現在取得專利權後,本章除僱傭關係與出資聘人的專利申請權歸屬外,也介紹發明人的名譽權與相當對價請求權。



      第八章是「專利審查之行政程序與訴願」,專利專責機關進行專利審查程序,除依專利法規定外,也須注意行政程序法之規定。行政程序法與專利審查關係密切者,有期日、期間與送達、法規命令與行政規則、行政處分等。申請專利之發明經再審查不予專利審定後,可依訴願法提起訴願,本章簡介訴願程序之概要。



      專利權之行使階段從第九章開始,首論「專利權期間與效力」,包含專利權之發生、維持、消滅、延長、延展,以及專利權之排他效力與限制。



      第十章是「專利權之無效與撤銷」,包含專利法的舉發制度以及專利侵害訴訟中的專利無效抗辯。舉發制度從舉發之發動、實體審查、到舉發審定,新專利法有大幅之修正。



      第十一章是「專利之行政訴訟」,專利申請人對申請案之行政處分不服者,可循序進行訴願及行政訴訟之救濟,本章介紹在司法機關的行政訴訟。將專利之行政訴訟安排在舉發章之後,是因實務上專利之行政訴訟以對舉發審定不服之行政訴訟占多數。本章概述專利事件之行政訴訟,包含行政訴訟類型、通常訴訟程序之起訴、審理與裁判、以及上訴審等。



      有關行使專利權之專利侵害訴訟,分述於第十二章及十三章。第十二章「專利侵害之請求權與訴訟」先敘述以民事侵權行為為基礎的專利侵權行為,其次是請求權與管轄法院,還有損害賠償額之計算與禁止請求權等。專利侵害事件之爭點甚多,所謂侵害是以被訴對象是否落入專利權範圍為準,因而以第十三章專章敘述「權利範圍之解釋與均等侵害」,本章所述之原則多來自司法裁判之實務案例。



      第十四章是「專利權之實施與授權」,將取得專利權之發明付諸實施是企業獲取利潤的方式,授權他人實施更能快速創造產值,本章也包含強制授權及公共衛生之醫藥專利強制授權議題。



      第十五至第十七章是發明專利以外之其他智慧財產權。首先是與發明專利同樣保護技術性創作的「新型專利」,敘述於第十五章。新型專利與發明專利差異較大者,是在保護之標的與審查制度,新型採形式審查制度,行使權利時需有新型技術報告之配套。



      第十六章「設計專利」舊稱「新式樣」,在新專利法有重大修正。本章除介紹設計專利保護之標的、設計專利要件、以及位居設計專利核心的近似問題外,也介紹在新專利法所增之衍生設計、部分設計、成組設計、電腦圖像與圖形化使用者介面等。



      最後第十七章是與專利有關之其他智慧財產權,除著作權、商標權、積體電路電路布局、營業祕密等之外,也敘述專利權行使違反公平交易法之問題。本書以專利為主題,因而將其他智慧財產權置於最後一章,旨在敘述這些智慧財產權與專利間的關係,尤其是競合或同時保護之問題。

      

      本書得以完成,需感謝多年來從事專利審查工作前輩們的啟發與指點,以及學界先進與實務界資深專利工作者給予寶貴意見,也感謝元照出版公司費心編輯校對。特別是智慧財產法院 高院長秀真慨允作序,令作者銘記在心。



      本書出版前已經過多次校對,但作者才疏學淺,雖字斟句酌、一再推敲,仍有諸多不完善與疏漏之處,尚祈各界先進不吝指正。



    劉國讚 謹誌

    於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專利研究所

    2012年6月1日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