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謝謝孩子會頂嘴》2014年全新修訂版※
   親愛的父母及老師,面對孩子頂嘴時,您是否心裡總是浮現:
   『你哪來那麼多意見?!』
   『我走過的路,都比你吃過的米多,提供過去的經驗給你,照做就對了!』
   『為什麼跟你說什麼,你都要頂嘴呢?!』
   其實,
   孩子不回應,不代表真聽話,
   孩子常頂嘴,不代表愛忤逆,
   只是孩子大了,有了自我思考模式,
   讓孩子說出想說的話,親子才有溝通的機會。
   父母、老師應該透過適時『傾聽與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
   才是親子關係的最佳處方。
   每個階段的孩子,都需要不同的關心與教導!
   本書中,最專業心理諮商師�王瑞琪睽違10年來最心力作,作者不再誇談理論,盡量不從「專家」的角色發言,而以自身家庭經驗,寫下一篇篇與孩子互動的心得,也算是另類的「親職教育」實戰手冊。期盼有更多的父母因此反思、檢視自己的教養方式,而有愈多的孩子因這本書受益!
   【給爸爸媽媽的 5 個教養叮嚀:】
   初為父母的爸媽別給孩子太大壓力 試著對孩子寬容些,別把自己的焦慮加在孩子身上。
   讓正在生氣的孩子把情緒「走」完 孩子有情緒的時候,請用同理心給他一點時間空間去消化。
   爸媽都該試著從孩子的眼睛看世界 從孩子的視線看出去,你才知道孩子看到的是什麼。
   用正確和健康的心態來和孩子談性 要用最正確的態度教育孩子,以發展成完整且成熟的人格。
   請留意別讓貼心的伴讀變「絆」讀 別比孩子更在乎他的功課,要讓他們學習對自己負責。
   【6個信念,避免「揠苗助長」的後果】
   1.讓孩子為了自己的求知慾而學習,學習動力才不會會枯竭。
   2.相信「讀書有成」和「健康快樂」之間不見得有必然的關係,而後者顯然比前者重要。
   3.了解每個人的資質不同,從小看起來「聰明伶俐」的孩子未必樣樣都行。
   4.了解目前教育資源的有限,不能期待孩子總是可以完成「第一志願」,但求盡力就好。
   5.相信「條條大路通羅馬」,只要不作姦犯科,在邁向未來的過程中,多繞點路是沒有關係的。
   6.相信「行行出狀元」,不必非要「博士」、「碩士」才能光宗耀祖,學業的成就並不是唯一的成就。
【肯定推薦】
   晏涵文�台師大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教授
   林蕙瑛�東吳大學心理系兼任副教授、資深婚姻諮商師、專欄作家
   蔡惠子�知名律師
   鄭丞傑�台北醫學大學婦產科教授
   游乾桂�知名親子教育作家
   江漢聲�天主教輔仁大學校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