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人文經濟學:數學白癡也能懂的經濟學

人文經濟學:數學白癡也能懂的經濟學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805340
茅于軾
雅各文創
2014年3月12日
93.00  元
HK$ 79.05  






ISBN:9789865805340
  • 叢書系列:潮學習系列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潮學習系列


  • [ 尚未分類 ]












    ★今天你不搞懂經濟學,明天換經濟學來搞死你!



      我們相信,再複雜的數理關係也能通過語言把它說明白。而且經濟規律未必一定要用數學才能證明,我們的生活也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來說明經濟規律。──茅于軾



      本書討論的問題,都從我們的生活經驗出發,所以是最容易學的,就讓本書來帶你進入真正的經濟學領域!

    ?








    繁體版序

    前 言

    導 言 從數理經濟學到人文經濟學



    1.小麥變麵粉之惑──什麼是財富

    2.「轉貸套利」有罪嗎?──實物經濟與虛擬經濟

    3.蘋果香蕉換著吃──交換創造價值(上)

    4.「物盡其用」面面觀──交換創造價值(下)

    5.財富的源泉──生產要素

    6.跨時間交易──投資和投機

    7.以錢生錢──利息和貼現率

    8.財富的尺規──價格為什麼重要(上)

    9.資源配置最佳信號──價格為什麼重要(下)

    10.名畫的歸宿──拍賣、招標和供需均衡

    11.用路收費──價格原理應用

    12.從節能法到耕地紅線──靠市場還是計畫配置資源

    13.經濟命門──神秘的貨幣

    14.度量財富的創造──GDP計算

    15.宏觀經濟視角──總供給和總需求

    16.挖溝填土能否挽救經濟?──凱恩斯學說

    17.公共服務的價格──稅收和政府補貼(上)

    18.俄羅斯個稅改革啟示──稅收和政府補貼(下)

    19.用商業消滅戰爭──國際貿易和經濟全球化

    20.非一般的購買力──匯率如何決定

    21.追求幸福之道──帕累托最優和帕累托改進

    22.破解囚犯難題──市場經濟的道德基礎








    繁體版序言



      成這是我出的第二本繁體字版的書。第一本是2004年由「未來書城」出版社出的《給你所愛的人以自由》,並由當時台積電副總經理陳健邦作序介紹。作為一個學者,自己的著作能夠在更大範圍內被人閱讀,自己的思想能夠被更多的人接受或評論,是人生中一件最期待的事。



      臺灣的人口只及大陸的百分之二,但是他的圖書市場可遠不止大陸的百分之二。因為臺灣人喜歡讀書。如果你到大一點的書店去,可以看到琳琅滿目的剛剛出版的新書,一點也不比大陸書店的新書少。這確實讓我吃驚。我真希望大陸也有一天能有那麼多的人喜歡讀書。



      現在這本書是講經濟學的。講經濟學的書一點也不少。為什麼還要出這樣一本書呢?



      大多數經濟學的書都是講第二手,第三手學問,不是第一手學問。換句話講,都是前人總結出的規律的敘述,而不講這些規律是如何發現的。其實,學問之難,難在如何排除錯誤,得出正確的結果。第一手學問是從對自然和對社會的觀察,經過邏輯的組合挑選出正確的觀念。從事實到規律是最難的一步。



      人們誤入歧途就是對觀察所得做出了錯誤的歸納。西元前三百年,阿裡士多德從對事物運動的規律歸納出「運動中的物體沒有外力的幫助將趨向於靜止」。而到西元十七世紀伽利略和笛卡爾得出慣性定理,說沒有外力作用時動者恒動,靜者恒靜,完全不同於阿裡士多德的結論。他們觀察的現像是相同的,但是用的邏輯不同,得出不同的結論。困難就在如何認識表像,並從中區別出哪些是錯誤的印象。



      現在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書是從對生活的觀察歸納出來的經濟學。應該說是第一手的經濟學。他是從生活中來,從直接的觀察中得來。所以它非常接近生活,很容易理解,不需要數學或圖表,每個有邏輯判斷力的人都能夠從中獲得經濟學的知識。這是本書和其他經濟學的書基本的不同之處。本書講的經濟規律和別的書上講的都是一樣的,但是講的方法完全不一樣,是別的經濟學書上所沒有的。



      比如講到經濟學中的需求線,一般教科書在得出需求線之前要用到一大堆預備知識,要用到無差異曲線和效用最大化理論。但在本書中用拍賣叫價立刻得出需求線。雖然不夠嚴謹,但是很容易理解,不脫離生活。而招標時的叫價則得出了供給線。至於「一般均衡理論」本書的敘述更直截了當,把最複雜的理論還原到日程生活。而且很容易地和數理經濟學聯繫起來。



      現在經濟學差不多變成一門自然科學了。不論東西南北,古往今來,經濟學的道理都是一樣的。現在的經濟學是這樣,再過幾百年這些道理也不會變。因為經濟學具有某些數學的性質。一般人都認為經濟是最變化多端的事,不可能有什麼不變的規律。但是數理經濟學告訴我們,如果我們要最有效地利用資源,必須通過價格浮動達到一般均衡,錢能夠無障礙地買賣一切商品。



      只有在這種條件下錢才有度量價值的功能,才能得知企業是創造了財富還是消滅了財富。才能夠判斷一種商品該進口還是該出口。否則一切決策都會錯誤。這樣也回答了勞動是否決定價值的長久以來的爭論。價格是交換中的供需決定的,和勞動量無關。



      本書的寫作背景是大陸的生活經驗,是從計劃經濟過渡到市場經濟的歷史階段。臺灣沒有這方面的經驗。但是理解經濟學倒是大陸提供了更多的,難得的事例。大陸的經驗不但對臺灣同胞學習經濟學有益,更為重要的是世界上還有許多窮國。他們如何能夠致富是一個事關全球未來的大課題。



      經濟學就是研究如何致富的學問。用大陸過去三十多年的經驗,可以總結出窮國致富之道。



      是為序。



    作者/茅于軾



    前言



      這本書之所以稱為《人文經濟學》,是想區別於數理經濟學。數理經濟學更接近於自然科學,它很客觀,邏輯是唯一的是非判斷,這和數學差不多。它沒有價值判斷,不講道德,也缺乏人文關懷。20世紀以後的經濟學基本上是沿著這條路發展的,所以學經濟學的人必須精通數學。當然它並不脫離人的經濟行為,不過在數理經濟學中把人看成是一台計較利益的電腦,由此推導出一系列理論。它確實能夠解釋人類社會的許多現象,能夠立足於科學之中。



      本書不同於20世紀發展起來的數理經濟學,它繼承了亞當•斯密的傳統,關心人在市場中的行為、追求、限制和人際關係,進而討論人生、社會,涉及更廣泛的領域。閱讀本書不需要高深的數學基礎,只需要有基本的邏輯推理能力。因此,通過本書來學習經濟學,能夠容易進入真正的經濟學領域。本書討論的問題都從我們的生活經驗出發,所以是最容易學的,也是最結合生活的經濟學。



      書中對問題的討論,假定讀者熟悉市場的各種現象,關心物價的升降、銀行利息率的高低,尋找賺錢的機會,有過討價還價的經驗等等。我們假定讀者是一個現代社會中的人。經濟學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現象背後的規律。



      什麼是邏輯推理能力?在初中時候我們就學過幾何學。幾何學的目的就是培養邏輯能力。有的學校還教邏輯學,但是大多數中學並不教邏輯學。這並不妨礙人們邏輯能力的發展。一些基本的邏輯帶有公理性。比如我們討論物價的時候,物價的變化不外乎三種情況:上升、下降、不變。這就是邏輯。



      這種變化給我們帶來的效果無非是有利、有害和沒有影響,這也是邏輯。如果上升對我們有害,那麼很可能下降對我們有利。如果下降也沒利,那我們必定處於絲毫動不得的最優點上,這也是邏輯。同樣的邏輯也可以用在進出口上。一些簡單的邏輯能夠大大地說明我們去深入認識現象。



      邏輯看似人人都會,其實需要培養。以後我們在應用邏輯推導結論的時候,會指出邏輯的結論如何不同於常識的結論。如果我們放棄邏輯的方法,就將處於模糊的思維中,很難走出迷惑。的確,經濟現象是複雜的,是非多半是難以判斷的。



      但是經濟學的理論是非常清晰的、毫不含糊的。是非之所以難以判斷是因為進入的因素很多,對它們的輕重緩急,相對的重要性估計不一樣。經濟學家之間常常有不同的觀點,但這不是因為他們的理論不一樣,而是對各個因素的力量估計不同。



      經濟學是由邏輯的大廈構成的,缺了哪一塊都不行。從一個局部並不能看見全部。所以還要用更多的事實來補充。200年來,一代代經濟學家就是這樣不斷地補充,完成了對這門學問的構建。我們現在回顧百年前他們討論的問題會感到幼稚可笑。其實,如果我們沒有這200年來的知識累積,我們同樣會陷入類似的迷惑。



      比如金銀財寶是財富,這沒有人會反對,吃下肚去的麵包也是財富,就有點令人費解了,甚至連理髮、放貸收息都是財富的創造,就更難接受了。現在我們掌握的經濟學的知識可說已經相當完備了,但是對動態問題,諸如對金融危機的形成和發展的認識還處於相當幼稚的狀態,搞不清楚的事還很多,爭論也非常之多。這本書也會指出哪些問題我們還不大清楚。



      邏輯是我們求知時最重要的一把鑰匙。最深奧最複雜的數學也是建立在最簡單的邏輯之上的。經濟學沒有那麼深奧,但是應用邏輯是一樣的。當邏輯推導的結果和現實生活的經驗不同時,我們是相信邏輯還是相信經驗?專家相信邏輯,普通人相信經驗。二者的區別就在於邏輯在獲取知識中的作用。我們這本書就是用邏輯來說明經濟學道理的一個例子。



      本書和一般初等經濟學普及讀物的區別在於,討論完全從日常生活出發,出發點是司空見慣的事物,但是裡面卻包含著重大的道理,往往是人們所忽視的。經過一步步的解剖,我們會逐步感覺新奇和驚訝,日常生活中竟有那麼多的重大理論。再往前想,又會懷疑這樣推導得出的結論是否太離譜,難道是正確的嗎?想到這一步,我們離經濟學就不遠了。如果能夠用理論來解釋現象,我們的目的就算達到了。



      前面說,通過這本書學經濟學不需要任何預備知識,只要有基本的邏輯判斷力,但不等於毫不費勁就能夠學會經濟學。相反,筆者希望讀者能夠認真思考,反覆琢磨,給自己出題目,再由自己去找答案,最終能夠成為經濟學的行家裡手。當然還不是經濟學家,不能上大學的講堂,但是能夠對一般的經濟問題發表中肯的意見。



      尤其是懂得這個世界是如何運轉的,個人的利益動機如何推動社會朝好的方向或者壞的方向發展,也幫助我們理解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不至於陷入眾說紛紜的迷茫中。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