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 定價64.00元
  • 8 折優惠:HK$51.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方亭隨筆錄

方亭隨筆錄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0241556
阮文超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14年3月13日
233.00  元
HK$ 233  






ISBN:9789860241556
  • 叢書系列:東亞儒學資料叢書
  • 規格:平裝 / 798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東亞儒學資料叢書


  • 人文史地 > 哲學 > 中國哲學 > 儒家












      《方亭隨筆錄》共六卷,於嗣德三十五年(1882),即阮文超過世十年後刻印刊行。在各卷卷首(除第三卷以外)都標記此書為壽昌居士效方亭親自編輯(「壽昌居士方亭手編」)。此書的名稱在書中稱載不一,如書前《小引》稱此書是《方亭遺集》,第一卷則稱《方亭隨筆錄》,第二卷 作《隨筆錄》,第四卷作《方亭隨筆》,校點者一律稱作《方亭隨筆錄》。



      第一卷的名稱是「諸經考約」,實際上只涉及《易經》、《尚書》、《詩經》三經。作者大體對經典中的字句進行考究,沒有具體題目。只有在《易經》部分,作者才分列具體問題,問題後則寫上「以上說到…」。第二卷沒有名稱,但卷中可見各篇小題如:「聖諡」、「祀典」、「孔 林」等。全卷內容豐富,作者考察眾多問題,從孔子的諡名、配祀的人,到祭城隍的事、卜筮、印章、龍生九子的傳說、道士、科舉等無所不包。第三卷沒有名稱,卷內亦無小題。內容多為談論歷史事件與歷史人物。第四卷沒有名稱,「四海考約」是第一小目的名稱,很容易被誤會是全卷的名稱。這卷陳述各地理的問題,但考究的重心在於當時越南儒家還沒注意的地方。除此以外,作者也考察一些信仰天主教的國家。最後阮文超注重考察黃河、長江及歷代治黃河水的資料,以作為治紅河水的參考材料。第五卷為「四書摘講」,但實際上只論及》論語》、《大學》、《中庸》,未涉 及《孟子》。第六卷稱為「諸史考約」,主要內容談論立代史書編寫的一些問題如:李榕村(李光地,1642-1718,字晉卿,中國福建省安溪人)的《諸經總論》。



      總的來說,第一卷的內容與第五卷的相近,都是考究儒家經典;第三卷與第六卷的內容相近,都論述歷史的問題;第四卷考究地理的問題;第二卷則為雜論。通過本書內的問題,特別是第一和第五卷,作者努力地提出不同於朱子及歷代名儒的見解。此一特點顯示阮文超除了接受中國歷來的詮解外,亦有個人的創發。

    ?








    越南儒學資料簡介╱黃俊傑、阮金山

    《方亭隨筆錄》景印弁言

    方亭遺集小引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












    《方亭隨筆錄》景印弁言(摘錄)



      一、 作者




      阮文超(1799-1872),字遜班,號方亭,清池縣金碌鄉(今河內市黃美郡)人。十六歲中鄉試,十年後中副榜,歷任阮朝翰林院檢討、侍講、河西按察、興安按察;一八四九年出任清朝使團的副使。



      阮文超是一位教育家、文學家、文化研究者。他的著作十分豐富,代表的作品有:《方亭輿地志》、《諸經考約》、《諸史考釋》、《四書備講》、《方亭隨筆錄》、《方亭詩類》、《方亭文類》等。在當時阮文超是一位評價很高的文人,特別在詩歌領域,被贊稱是「超神」(與「适聖」高文通並稱為「超神适聖」) 。



      二、 《方亭隨筆錄》的內容



      《方亭隨筆錄》共六卷,於嗣德三十五年(1882),即阮文超過世十年後刻印刊行。在各卷卷 首(除第三卷以外)都標記此書為壽昌居士效方亭親自編輯(「壽昌居士方亭手編」)。此書的名 稱在書中稱載不一,如書前《小引》稱此書是《方亭遺集》,第一卷則稱《方亭隨筆錄》,第二卷 作《隨筆錄》,第四卷作《方亭隨筆》,校點者一律稱作《方亭隨筆錄》。



      第一卷的名稱是「諸經考約」,實際上只涉及《易經》、《尚書》、《詩經》三經。作者大體對經典中的字句進行考究,沒有具體題目。只有在《易經》部分,作者才分列具體問題,問題後則寫上「以上說到…」。第二卷沒有名稱,但卷中可見各篇小題如:「聖諡」、「祀典」、「孔 林」等。全卷內容豐富,作者考察眾多問題,從孔子的諡名、配祀的人,到祭城隍的事、卜筮、印章、龍生九子的傳說、道士、科舉等無所不包。第三卷沒有名稱,卷內亦無小題。內容多為談論歷史事件與歷史人物。第四卷沒有名稱,「四海考約」是第一小目的名稱,很容易被誤會是全卷的名稱。這卷陳述各地理的問題,但考究的重心在於當時越南儒家還沒注意的地方。除此以外,作者也考察一些信仰天主教的國家。最後阮文超注重考察黃河、長江及歷代治黃河水的資料,以作為治紅河水的參考材料。第五卷為「四書摘講」,但實際上只論及》論語》、《大學》、《中庸》,未涉 及《孟子》。第六卷稱為「諸史考約」,主要內容談論立代史書編寫的一些問題如:李榕村(李光地,1642-1718,字晉卿,中國福建省安溪人)的《諸經總論》。



      總的來說,第一卷的內容與第五卷的相近,都是考究儒家經典;第三卷與第六卷的內容相近,都論述歷史的問題;第四卷考究地理的問題;第二卷則為雜論。通過本書內的問題,特別是第一和第五卷,作者努力地提出不同於朱子及歷代名儒的見解。此一特點顯示阮文超除了接受中國歷來的詮解外,亦有個人的創發。





    阮文映






    其 他 著 作
    1. 方亭隨筆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