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浸水營古道:一條走過五百年的路

浸水營古道:一條走過五百年的路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0405170
徐如林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2014年3月31日
127.00  元
HK$ 127  






ISBN:9789860405170
  • 規格:精裝 / 336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人文史地 > 台灣史地 > 其他












      歷時二十多年刻劃而成的報導文學史詩鉅作。

      古道研究權威楊南郡與徐如林,帶領大家走入「浸水營古道」,

      從這條路窺見臺灣五百年來的命運!





    第1章 思想起 17

    第2章 大航海時代 21

    第3章 探金熱與Rara家族的崛起 29

    第4章 力里社的抗爭 41

    第5章 國姓爺來了 55

    第6章 1786天地會 71

    第7章 意氣風發卑南王 81

    第8章 民族大熔爐 87

    第9章 觀風蹉跎 95

    第10章 移民悲歌 109

    第11章 三條崙卑南道 115

    第12章 飛毛腿翻山越嶺 傳教士前仆後繼 125

    第13章 胡傳過台灣 137

    第14章 隔隔莫與賣溜溜 149

    第15章 甲午戰爭 171

    第16章 1895台灣民主國 189

    第17章 拓修浸水營道路 215

    第18章 浸水營事件 229

    第19章 總督巡行 243

    第20章 學術大調查 251

    第21章 牽牛割 265

    第22章 本土決戰 275

    第23章 大漢林道 283

    第24章 撥雲見古道 291

    第25章 古道新開 295

    第26章 跟我走一趟浸水營古道 298






    作者序



    浸水營古道

    一條貫穿臺灣歷史的步道




      沒有一條道路能像浸水營古道一樣,激發人們這麼多的思古之幽情。這一條道路的形成,可以推溯到500 年前,被稱為卑南王的卑南族總頭目,威震臺灣東部與南部各原住民族的時代。500年來,卑南族、排灣族、荷蘭人、平埔族、漢人、日本人,利用這一條路探金、納貢、交易山產、訪親、山地探險、學術調查、移民、販牛、郵遞、傳教、行軍、赴任、爭戰、討伐、山地警備、巡視、健行、山訓......,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發生在這裡。

      

      在清代與日治時代,由官方所開闢的十幾條橫越中央山脈的步道中,浸水營古道是使用率最高也最久的一條,主要原因是浸水營古道有地理上的優勢,它循著中央山脈大樹林山(大漢山)東、西兩條長稜而開,越嶺點標高只有1,430 公尺,這兩道稜線坡度都十分緩和,路線幾乎成一直線,全長只有47 公里,是枋寮與大武間最短的距離,昔日先民腳程較快,一天即可走達。

      

      這一條道路原本是卑南族、排灣族聯絡南臺灣東西兩岸的社路,也是清道光年間(1821 ∼ 1850),平埔族馬卡道人向後山的移民道路。自清咸豐10 年(1860)起,漢人也追隨平埔人的腳步,沿此道路移民東部。

      

      清光緒3年(1877)時,官方開始整修浸水營古道至出水坡,當時稱為「三條崙道路」。清光緒8 年(1882)起,正式開鑿成寬6 ∼ 8 尺的開山撫番道路,於清光緒10 年(1884)完工。

      

      浸水營古道的西端起點是屏東縣枋寮,又稱「三條崙本營」的石頭營,向東緩緩上稜,經歸化門社、力里社,在大樹林山北側翻越中央山脈,經浸水營、出水坡、下至溪底,再順大武溪到巴塱衛(臺東縣大武),然後沿東海岸北上,經太麻里、知本到臺東(卑南),全程172 華里(99 公里)。其中,屬於山路的三條崙至巴塱衛,共82 清里(47.2 公里)道路最高點在中央山脈主稜,大樹林山北側與姑仔崙山之間的鞍部,海拔1,430 公尺。

      

      浸水營古道的路線,可說是渾然天成,它所經過的中央山脈大樹林山東、西兩條長稜,坡度都十分緩和,而且沒有被溪流切割,除了在東部接近平地的溪底營之後,必須涉渡茶茶牙頓溪外,全程完全沒有任何困難地形。

      

      道路開成後,沿途設有石頭營、歸化門營、六儀社營、大樹前營、大樹林營、出水坡營、溪底營、巴塱衛營,皆有官兵駐守。在清光緒20 年(1894)甲午戰爭之前,三條崙-卑南道路行旅熙來攘往非常熱鬧。除了移民隊伍之外,牛販趕牛自東部翻山越嶺到西部販售;外國傳教士如:涂為霖(Rev. William Thow)、巴克禮(Rev. Thomas Barclay)、宋忠堅(Rev. Duncan Ferguson),在教會兄弟的迎接下,乘轎經此路到東部傳教;清代官員如臺東知州胡傳(國學大師胡適之父)、幕僚池志澂,也都是乘坐轎子經三條崙道到東部赴任。甚至,年僅3 歲的胡適,也跟著媽媽經過浸水營古道到臺東與父親相聚,直到甲午戰爭末期,才離開臺東返回上海。



      日治時代,前後6 次整修浸水營古道,改起點為屏東縣枋寮鄉水底寮,經新開庄、崁頭營,沿稜東上歸化門社,在中央山脈以東的部分,原本有些較陡的路線改為較平緩的步道,並建吊橋2 座,稱為「浸水營越警備道路」,總長49.1 公里。沿線設崁頭、歸化門、力里、大樹林、浸水營、古里巴保諾、出水坡、姑仔崙等8 個警官駐在所,每年均編列道路整修預算,並進行多次小規模的路線修改。

      

      昔時,日本商社在臺灣西南部大量開闢蔗園,每年需求牛隻數千頭,都是由牛販自臺東平原,成群結隊的趕牛走浸水營越嶺道到枋寮交賣。當時,浸水營越嶺道路是東部水牛、黃牛向西部輸出的唯一通道,同時也是東、西部往來的電報及郵遞路線,因此必須時時保持良好路況。

      

      因為路況良好,第七任臺灣總督明石元二郎、第十一任總督上山滿之進、第十二任總督川村竹治、第十六任總督中川健藏,都曾經乘著4人抬的轎子,率上百名隨員,浩浩蕩蕩的巡行浸水營越嶺道。其中,明石、上山及川村這三位總督,都是以一天時間,從大武越嶺到枋寮,可見當時路況之佳與原住民轎夫體力之好!

      

      浸水營古道除了有豐富的人文史蹟外,因為獨特的地理與氣候,造就了豐富的動植物生態,這裡規畫有珍貴的「臺灣穗花杉自然保留區」,「浸水營闊葉林自然保護區」,同時也是全臺灣蕨類植物種類最多的區域。另外,也因為野生動物繁衍,由行政院農委會公告為「浸水營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許多著名的日本學者,包括森丑之助、佐佐木舜一、金平亮三、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淺井惠倫、正宗嚴敬、鈴木重良、福山伯明、清水英夫、鹿野忠雄、國分直一、千千岩助太郎等,都利用浸水營古道進行人文與自然的學術調查。昭和7年(1932)正宗、鈴木、福山等三人進行浸水營沿線植物調查,發現許多新品種。昭和12 年(1937)清水英夫從大武出發,走浸水營古道沿路調查,發表浸水營原生植物採集目錄共57 科228 種。

      

      國民政府時代,我國學者如廖日京、林渭訪、徐國士、蘇鴻傑、呂勝由、楊秋霖、郭耀綸、楊勝任等等,也都經由浸水營古道,深入山區進行調查研究工作,累計觀察記錄共126 科756 種,包括稀有植物31 科59 種。據楊勝任等人調查,發現浸水營山區之蕨類共238種,蕨類商數高達11.3,為臺灣全島之冠,可知此地區潮濕多霧的特殊氣候,造就了全臺灣最好的蕨類植物生長環境。行走浸水營古道時,這些地生或附生於樹幹上的各種蕨類,密度之高與造型之美,往往讓健行者讚嘆不已。

      

      雖然從日治時代的昭和10 年起就有南迴公路,但是浸水營古道仍被平民普遍使用,作為趕牛以及到東部撈魚苗的捷徑。直到民國50 年代後期,耕耘機取代牛力,加上經濟漸佳,一般人有能力買票乘車,浸水營古道才漸漸荒廢。

      

      民國57 年,林務局利用浸水營越嶺道西段的路基,拓寬開闢成大漢山林道,以供國防部在大漢山頂建置雷達站。使得浸水營古道西段大部分被車道取代,另一方面,古道東段則因當年軍事的管制,乏人行走而日漸荒廢。

      

      浸水營古道被荒廢、遺忘了二十幾年,在南臺灣快速生長的植物掩蓋下,放眼一片茂密蔥蘢,幾乎要從臺灣的歷史舞臺消失了。直到民國81 年,我與南部登山老將林古松,帶著臺大登山社的學生們,展開清代南路多條古道的調查,並將調查的經過發表於報上,浸水營古道才重見天日。

      

      再度受到重視的浸水營古道,成為南臺灣登山界的新寵,許多登山隊伍利用大漢山林道縮短步程,乘車至林道盡頭,以一天腳程,自中央山脈分水嶺東下大武,然而因為道路失修已久,在南臺灣的暴雨下有多重崩坍,並不適合一般人來健行。

      

      民國89 年7 月15 日,屏東縣枋寮鄉新開社區發展協會,舉辦「古道新開」活動,以耆老談古、古道探勘、體驗昔日馬卡道人乘牛車、吃野菜粥等活動,凝聚社區意識,也重新燃起村民對於浸水營古道的熱情。

      

      隔年,新開村居民利用補助款,整修自崁頭營上稜到歸化門的日治時代浸水營古道,全長約3 公里。由於這段步道開闢在稜線上,視野開闊,走來涼風習習,沿途更可以展望屏東平原、臺灣海峽、大鵬灣、小琉球以及海峽日落風景,成為南部熱門的大眾健行路線。

      

      但是,新修的這一小段古道,只是浸水營古道的「前菜」而已,真正要體驗跨越中央山脈,霧重雲深的古道,還須投入更多的心力。

      

      農委會林務局考量:浸水營古道以歷史事件的錯綜複雜,熱帶森林的生物多樣性,構築成南臺灣最豐富魅惑的自然與歷史步道,確實值得整修成為適合大眾來健行的國家步道。因此,委託我們調查浸水營古道相關的人文史蹟,於92 年5 月完成調查研究計畫。

      

      調查期間,獲得地方耆老提供許多口傳野史,且因大量閱讀文獻檔案,發現這一條古道,不僅跨越中央山脈,更跨越了文字史前、荷蘭、清朝、日本、民國各個時代,與臺灣的歷史和命運,緊緊絞握在一起。走在古道上,追想500 年來,發生在這條道路上的斑斑血淚史,那種跨越時空的浩瀚感,每每令我們動容。

      

      民國94 年,林務局以近自然工法,完成浸水營古道的整修,在步道下埋設排水暗管,使得原本泥濘濕滑的路面變得乾硬好走。另外,早先因建於日治時代的吊橋已毀,登山健行隊員必須冒險涉渡茶茶牙頓溪,在重建姑仔崙吊橋之後,夏日暴雨不再威脅安全,使這條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古道,成為廣受大眾喜愛的國家步道。

      

      近年來, 本土意識高張,有關臺灣的歷史文化古蹟深受重視,浸水營古道因為承載了豐富的民族文化史蹟,而成為大眾心目中,最具代表性的臺灣歷史步道。因此,我們將冷硬的古道調查報告,轉化為浸水營古道的故事,寫成《浸水營古道 一條走過五百年的路》,希望藉由這一條古道的歷史旅行,講述古道上所能見到的人文史蹟,以及其背後所發生的歷史故事,用以豐富了古道的內涵。使行走於浸水營國家步道的人們,有了追憶歷史的線索,不僅在健行之際,能夠充滿浪漫的想像,也對先民在這一塊土地上的奮鬥過程,有了更深切的體認。

      

      本書的完成,匯集了許多人的心力。在田野調查方面,獲得枋寮、水底寮、新開、大武、臺東等近百位地方人士,以及臺大登山社與林務局屏東林管處、臺東林管處的協力踏勘;在資料蒐集方面,得到國立臺灣圖書館、國立臺灣博物館、中央研究院、南天書局的協助,特別是林古松、李煙潭、姜柷山、翁佳音、孫大川等先生,無私地提供珍貴資訊;翁佳音先生,在本書出版之前,撥冗審閱並提出修正意見;原住民委員會前主委孫大川 先生為本書作序時,更提供了寶貴的少時記憶,成為歷史見證的一環。

      

      我們無法對於所有協助的人士一一表達謝忱,謹在此一併致意。







    其 他 著 作
    1. 霞喀羅古道:楓火與綠金的故事(國家步道歷史叢書04)
    2. 連峰縱走:楊南郡的傳奇一生
    3. 孤鷹行(修訂版)
    4. 能高越嶺道 穿越時空之旅(二版)
    5. 合歡越嶺道:太魯閣戰爭與天險之路(國家步道歷史叢書03)
    6. 能高越嶺道穿越時空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