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定價217.00元
8
折優惠:
HK$173.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留下我悲傷的故事:蓮娜.穆希娜圍城日記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841545
蓮娜?穆希娜
江杰翰
網路與書出版
2014年4月25日
160.00 元
HK$ 136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6841545
叢書系列:
SPOT
規格:平裝 / 480頁 / 14.8 x 20 cm / 普通級
SPOT
分
類
人文史地
>
世界史地
>
斷代史
>
近/現代史
同
類
書
推
薦
帝國的野心:十九世紀英俄帝國中亞大競逐
越南啟示錄1945-1975:美國的夢魘、亞洲的悲劇(上、下冊不分售)
打造太平洋:追求貿易自由、捕鯨與科學探索,改變人類未來的七段航程
伊凡的戰爭:重回二戰東線戰場,聆聽蘇聯士兵消失的聲音
基督宗教、自由貿易與美國獨立:從塔克思想看英格蘭啟蒙
內
容
簡
介
列寧格勒圍城戰結束七十周年
17歲的少女在零下40度,沒有電的圍城中,
每天吃的食物不到這本書的1/6重,
872個圍城日子、20,928個飢餓小時。
像鼴鼠一般地活著。
目
錄
004 前言:圍城嚴冬
016 蓮娜•穆希娜圍城日記
018 一九四一 年
236 一九四二 年
454 後記:重建蓮娜•穆希娜的生平
464 年表:列寧格勒圍城大事記
序
前言
圍城嚴冬(摘錄)
圍城!列寧格勒(?????????,今日的聖彼得堡〔?????-?????????〕)歷史上再也沒有更恐怖的歲月了。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法西斯德軍進攻蘇聯(????)的那個夏日,列寧格勒居民怎麼也沒預料到,再過不到半年,地獄便會降臨……
十六歲的列寧格勒女學生蓮娜.穆希娜(???? ??????)的日記,奇蹟似地自那可怕的時日保存下來,當中描述最後一段平靜的日子和大戰初期面臨戰爭迫近的城市,以及平和、手無寸鐵卻長時間飽受戰火煎熬的居民。日記裡不但可見撼動人心的坦率與孩童的純真,更能讀到成熟的練達。作者的天分無庸置疑── 不曾間斷的緊張氛圍攫住讀者,令人不忍釋卷,一口氣讀完。這本日記引領我們共同感受作者的遭遇,體會平凡的市井小民、「小人物」的人生悲劇與英勇氣節── 他們維繫國家的存亡,和偉人們一同寫下歷史。
首先,讓我們簡明扼要地談談戰爭第一年── 包括一九四一至四二年的冬天,也就是圍城中最可怕的「死亡時期」── 列寧格勒及其居民的故事。這樣的歷史背景讓我們得以更清楚地了解蓮娜.穆希娜和她的同學、親友所經歷的許多事件。
城市的面貌在戰爭的最初幾天就已經變了樣。短短幾周內,列寧格勒遍布敵軍轟炸時用以掩蔽的塹壕與溝道網絡,軍人和民眾裝有防毒面罩的袋子格外引人注目。商家店鋪的櫥窗和許多雕像都以木質擋板或沙袋堆垛保護,公寓和機關場所的門窗玻璃糊上了白色或藍色的交叉紙帶,著名的克洛德馬塑像1也離開基座,躲進先鋒宮的花園裡避難。商店和儲蓄所的隊伍、軍事委員會動員和志願者的行列以及火車站疏散撤離的人群── 一開始,這座城市彷彿驚惶不安的蟻丘。
當戰爭在遠方展開,向列寧格勒進擊,包括蓮娜.穆希娜在內,約有五十萬名列寧格勒居民不只一次來到西部區域建築防禦工事。一九四一年九月初,在蘇軍的頑強抵抗下,威廉.馮.里布(????????? ??? ????)元帥率領的北方集團軍(?????),依舊成功地由南方和西南方突破這座涅瓦河(????)上的城市。九月八日,德軍與自北路進擊的芬蘭軍隊共同包圍了列寧格勒,超過二百五十萬人難逃厄運,緩慢地步向死亡。拉多加湖(????????? ?????)成了圍城與大陸的唯一聯繫── 歷史上的冰上道路(??????? ??????),日後被稱為圍城列寧格勒的「生命之路」(?????? ?????)。
九月五日希特勒表示,「今後列寧格勒是次要的戰場。」意味著將不會施以極大的武力攻佔這座城市。德國海軍司令於九月二十九日發布的指示「關於彼得堡的未來」(? ?????????? ?????? ??????????)中,預先決定了列寧格勒的傾頹:「建議嚴密封鎖列寧格勒,以全口徑火砲射擊和不間斷的空襲轟炸將其夷為平地。若因為城裡的情況而引發投降的請求,則將予以拒絕,因為居民生存和飲食的問題不能、也不該由我方解決。在這場戰爭中……保留這座大城裡即便是一部分居民的性命,對我方而言,一點利益也沒有。」
但列寧格勒當局依舊擔心德軍突破防守,進入這座城市,因此擬定了「?計畫」(???? ?):一旦面臨德軍直接佔領的威脅,即破壞五萬八千五百一十座設施。除此之外,布爾什維克黨市委會建立了黨的地下組織,以計畫對侵略者的抵抗,防範德軍佔領列寧格勒。
列寧格勒人並沒有立刻發現城市陷入包圍。德軍部隊兵臨城市南郊已經是公開的祕密── 用不著敏銳的觀察力也能察覺。問題在於── 芬蘭軍隊在距離城市北緣三、四十公里處停滯下來,而且並未部署長程火砲。相較之下,面臨砲擊的列寧格勒北方區域比南部及市中心要危險得多,因此市民無法確信列寧格勒已經遭到包圍。直到十一月初,當存糧幾乎消耗殆盡,當局才終於向列寧格勒人透露真相。
沒有人知道這座城市將被圍困八百七十二個晝夜,但列寧格勒人早在九月就已經清楚地感覺到戰爭逼近的氣氛。每日,平靜的街坊遭受轟炸與砲擊,市民被迫一天數次、長時間的待在避難所裡。最初人們對首批遭到摧毀區域的好奇很快地轉變成對轟炸和砲擊的恐懼,接著,在飢寒交迫之下,又被冷漠無感的心理取代。漆黑一片的天氣令人高興,晴天和明月高照的夜晚則因為助長了德軍轟炸的機會而教人討厭。然而,壞天氣並未能拯救城市免於砲擊──在圍城前六個多月裡,僅有三十二天砲彈未在街上爆炸。
飢荒席捲列寧格勒。七月起實施糧食配給制度,一九四一年九至十一月間,麵包的發配額度五次下修。十一月二十日,兒童、受撫養者和職員的配額不幸下探一百二十五克──這是 著名的「圍城配額」,而勞工與工程技術人員則是二百五十克。肉食、油類、糖和其他食物的配給額度也急遽銳減。夏日和初秋的生活成了遙不可及的回憶──曾經,商店與食堂開門營業,無需糧票就能購買一般店鋪裡貨架上的食物。
對許多人而言,就連取得額度內的食物也並非易事。夜裡人們就在商店佔位排隊,但有時送來的麵包只夠滿足上百人的隊伍中幸運排在前頭的二、三十個人。何況,那算是什麼麵包!其中混雜了麩皮、油渣、全麥麵粉、纖維……有時添加物的分量甚至高達百分之四十。列寧格勒人的餐桌上出現了新的食物:包心菜外層的菜葉和榨碎的大豆油粕──戰爭爆發以前,它們是餵養牲畜的飼料。人們開始食用渡鴉、鴿子和貓犬,將木工膠煮成凝凍,把松子煎成餅。一間工廠曾經嘗試以工業中用來代替黏膠的澱粉製品──糊精──生產白麵包,但出爐的麵包和甜餅卻會黏牙。人們終究還是找到了方法:將一湯匙像是碎穀物般細散的糊精放進嘴裡,配水吞下,問題就都解決了……
飢荒迫使部分的居民不得不食屍和食人。屍體柔軟的部分被切下食用或在黑市販賣。食人者不只殺害陌生人,有時就連親人和自己的孩子都成為犧牲品。食人行為被列為犯罪項目,而且執法非常嚴格:自一九四一年冬天至一九四二年終,列寧格勒與列寧格勒州計有近二千人因此項罪行遭到逮捕。日後居民糧食供給的狀況顯著改善,食人和食屍的現象才終於消失。(未完)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