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老時光,好時光”拾影? ………………………
  《好時光,老時光—左營眷村影像書》是以左營眷村的地景與人為題,透過影像敘事呈現高雄左營區的三個眷村(崇實新村、自助新村與復興新村)在眷村改建條例實施後末代眷村的樣貌。七名高雄大學創意設計與建築學系的年輕學子在畢業製作時由筆者指導,於2011-2012
  年間共同創作了這本影像書的雛形,2014年藉由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的「2013寫高雄-年輕城市的微歷史」文史獎助出版計畫重新改編而成。
  左營的地理環境背對傾波大海,周圍群山繚繞,自古以來即為軍事重地,1939年日本海軍開闢左營軍港,除了必要的營房與各式倉庫,還設有海軍官舍及高雄海軍病院。這些官舍在1949年國軍接收後改稱為明德、建業、崇實、自助、自勉、自強、勵志等新村,其中以明德、建業、自強較具規模與完整。為了安置遷台的大量海軍軍眷,海軍總部陸續又興建了復興新村、自治新村、自助新村等眷村。左營地區海軍眷村總計多達二十三個,各個眷村首尾相連,南北延伸長達約五公里,是為全國最大的海軍眷村區,海軍軍眷在此建立了家園,亦是見證國民政府捍衛台海安全的最佳證明。
  在此影像書中,七位九年級新生代合力為步入歷史的崇實、自助、復興新村留下最後的身影,初試啼聲的創作展現年輕的創意與巧思,他們除了透過口述訪談構築眷村生活經驗的篇章,也一次次的造訪急遽衰頹的眷村社區,希冀將戰後六十餘年的特殊生活樣態重現於鏡頭下。在時間急促消逝中,眷村改建過程的複雜與村民被迫離開安身立命的家園的悲情總是交織在看似浪漫與懷舊的影像之下,《好時光,老時光–左營眷村影像書》中涵蓋了導論、人文地景、美食與小物、拾影等篇章,展現了對眷村文化流逝的不捨與關切。
  “永戀眷村,夢中再見”是眷村人在自助新村人去樓空的牆上所留下字句,這兩句話道盡了左營眷村人對這個家園的不捨,學生們拍下這個場景的隔年,眷戶若不是一家接著一家在領到補償金後搬走了,便是搬入自治基地的改建大樓居住。2013年3月復興新村首先被大規模的拆除,接著是自助新村,崇實新村也在2013年8月正式從左營地圖上消失。
  本書總體傳達了對眷村那已漸次流失的美好時光的不捨,而這時間的洪流正有如一聲深長的嘆息,期許這本影像書寄存著眷村生活中令人歡喜的點滴,不論是眷村媽媽克勤克儉的風範,或南腔北調的混雜生活方式,照片中的微笑成了永遠的喜樂,也成為追憶眷村、珍惜當下的影像絮語。
 侯淑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