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 定價217.00元
  • 8 折優惠:HK$17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王道劍(全五冊)

王道劍(全五冊)
9789573273691
上官鼎
遠流
2014年5月05日
415.00  元
HK$ 352.75  





ISBN:9789573273691
  • 叢書系列:王道劍
  • 規格:平裝 / 25k正 / 14.8
    王道劍


  • [ 尚未分類 ]












    以生花妙筆,揭秘明朝建文帝失蹤懸案,融廟堂爭霸與江湖傳奇而絲絲入扣;

    以「王道劍」至高奇技,跳脫金、古,淬鍊新武學系出!







    第一回 盧村滅門

    第二回 傅帥班師

    第三回 摩尼草庵

    第四回 鄭家好酒

    第五回 乾坤一擲

    第六回 紅孩乞兒

    第七回 後發先至

    第八回 建文登基

    第九回 天地雙尊

    第十回 蒙古大夫

    第十一回 洞裡神仙

    第十二回 新錦衣衛

    第十三回 青天審案

    第十四回 靖難之役

    第十五回 大戰天竺

    第十六回 神農試藥

    第十七回 殊死之鬥

    第十八回 完顏不敗

    第十九回 武林盟主

    第二十回 雲錦袈裟

    第二十一回 燕王篡位

    第二十二回 鄭義門風

    第二十三回 王道之劍

    第二十四回 強弩神箭

    第二十五回 海上張騫

    第二十六回 患難情深

    第二十七回 人尊之毒

    第二十八回 王道無敵

    尾聲

    後記






    他序



    武俠之夢,江湖之義 鄭丰(武俠小說作家)




      上官鼎先生既是武俠前輩,也是我 師大附中的學長。去年十二月初,學長經由家父跟我通了電話,告知他即將出版一本八十多萬字武俠小說的大好消息。聽聞學長寶刀未老、重出江湖,我這個晚輩兼 學妹真是又驚喜又感動,心想老前輩在人世間遊戲了一回後,終於「迷途知返」,「重歸本業」了。



      二月時收到書稿,興奮極了,花了一週的時間,一鼓作氣讀完了二十八章、八十八萬字。幾個感想歸納如下:



      歷史武俠,完美結合



       我一直很欣賞金庸大師在武俠小說中運用大量的歷史人物和背景,使故事更具有真實感、厚重感。看了《王道劍》後,不得不承認這是一部將歷史和武俠完美結合 的上乘之作。靖難之役的史實我們都讀過,但是能將當時的各方人馬勢力、各場大小戰爭、各般曲折謀略都交代得清清楚楚、翔實精彩,正是《王道劍》的難能可貴 之處。



      然而歷史武俠總不免讓人遺憾唏噓。武俠世界固然可以暢快淋漓、邪不勝正,歷史卻無法改變,而且往往是正不勝邪。仁善單純的建文 帝註定要失敗逃亡,野心勃勃的燕王朱棣註定將奪得帝位,大肆殺戮。人們為何嚮往武俠,就是因為武俠世界中有公道正義,有天理人心。當武俠遇上真實歷史,不 管俠客們的武功有多強、內力修為有多深,也扭轉不了歷史的軌跡。當我讀到傅翔和完顏老道聯手去刺殺朱棣,竟然失敗而歸,想起歷史的不可改變,不免掩卷長 嘆,滿心沉重和失落。



      故事曲折,引人入勝



      武俠小說一定要好看。《王道劍》在「好看」這一點上,絕對無可挑剔,能讓讀者一拿起書便無法放下。情節從頭到尾都能抓住讀者,懸疑曲折,高潮迭起,幾場武林大戰更是暢快淋漓,令人逸興橫飛,驚嘆不已。



      人物精彩,武功離奇



      《王道劍》中最讓人難忘的人物該是老道士完顏宣明。這老傢伙真正可愛,武功高到號稱「完顏不敗」,卻為老不尊,一派天真,行事說話總讓人絕倒,比老頑童周伯通少一分胡鬧任性,多一分純真義氣。



       四個年輕主角各有特色:傅翔正直古板,鄭芫天真伶俐,朱泛調皮搞笑,阿茹娜善良多謀,但都比不上完顏老道的別樹一幟。他每一出場,就令人滿心期待,等著 看下一場精彩有趣的對話或對打。其餘重要配角如明教軍師方冀、浪子錦衣衛章逸、丐幫幫主錢靜,以至於歷史人物如建文皇帝、燕王朱棣、徐皇后、道衍和尚、 胡?、鄭洽等,都各有特色,性格鮮明。難得的是壞人中也有如地尊這等憨直而執著之人,由堅持追求至高武學之境而悟入正道,際遇不可謂不奇特。



       上官鼎筆下的人物複雜而多面,成熟而世故,反映出作者豐富的人生歷練。同為明教倖存者的方冀和章逸都是熱血多智的好漢子,兩人間卻不免有暗中互疑的時 刻;親如父子的方冀和傅翔也有難言的苦衷:方冀期望弟子加入明教,為振興明教出一分力,卻始終難以啟齒明言;傅翔雖明白師父的心意,卻也猶疑難決,直到不 得不做出決斷之時,才毅然入教。人物間的關係錯綜複雜,不斷在親情、友情、愛情、道義、利害、衝突之間搖擺抉擇。這些複雜世故的人際關係,反襯出傅翔和完 顏老道之間這場忘年之交的珍貴可愛:他們之間沒有利害關係,既不彼此相求,也不互相依賴。這段單純而真誠的友誼,該是故事中最動人的亮點之一。



       《王道劍》中的武功五花八門,讓人看得眼花撩亂,目不暇給。不管是「明教十大絕學」、「少林洗髓功」、「少林十八羅漢陣」等傳統武功,或是「後發先 至」、「生生不息」、「王道劍」、「借力」等新創的武學原理,都讓人耳目一新。這些武功不但創意十足,其中更包含著深厚的哲理,發人深省。



       上官鼎在《王道劍》中講述的不只是一段真實的歷史,一群活生生的江湖武林人物,各般奇特的武功和習武的境界,其中還含藏著更深一層的東西:那是作者在現 代「江湖」中走過一遭後,對人世和生命的深刻領悟和體會。作者在自序中講述寫作緣起,著實令人動容,看得出上官鼎先生乃是真正的性情中人。不管相隔四十年 還是五十年,武俠之夢、江湖之義仍在作者的心中洶湧澎湃,從未止息。



      願世間多幾位如上官鼎這般的性情中人,多一分「王道」!







      很多朋友都知道,「上官鼎」是三個兄弟的共同筆名,他們合作撰寫武俠小說的年代大約是一九六○至一九六八年。開始寫作時我十七歲,四哥十九歲,六弟才十四歲。



      大學畢業後三兄弟相繼出國留學,一九六八年便宣告封筆;用武林的話來說,就是「金盆洗手」了。



      四十四年後,二○一二年我從台灣到福建寧德訪問,一個意外的機緣造就了這部小說的誕生。



      先說我為何到寧德。



      我在台灣大學化學系時的同學及好友陳棠華先生在福建寧德成立了一個「新能源科技公司」,他和幾個同學及朋友生產鋰電池及相關的能源產品,做得有聲有色。寧德建新廠時他邀我一定要去參訪一下,我一口答應了,但一直沒有行動,總覺得不急於一時,以後再找個適當的時機去福建時,「順便」去寧德參觀。也不能太怪我,寧德市對一個遠在台灣的人來說,很難是專程造訪的目的地。



      二○一○年底,一個噩耗傳來使我傷心萬分,棠華竟突然走了,他死於敗血症。我悲痛之餘想到了未踐之約。於是二○一二年我終於到了寧德,看到了棠華和他夥伴們心血凝聚創建的「新能源科技公司」,無論研發、生產、行銷、管理……等,在在皆有國際水準,而其企業理念及策略又有中華文化「王道」的精神,給我十分深刻的印象。



      經過張毓捷董事長和曾毓群總經理的引介,很意外地見到了寧德幾位在地的文史工作者,在王道亨及鄭民生等先生的解說下,聽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故事:明朝第二個皇帝建文的下落之謎,在寧德有了新的發現。當地的文史工作者進行了極為詳盡縝密的文獻蒐尋,物證、事證,甚至這事件相關者的後代之研究,他們的發現和研究成果令我感到震驚。雖然不敢盡信,但兩天之內,我看到了上金貝古墓,看到支提寺載有鄭和事跡的明代木刻、明代鑄的千尊白鐵菩薩、明代的雲錦袈裟、袈裟上的五爪金龍;也聽到了建文從臣鄭洽的故事,以及當地鄭岐村到浙江浦江鄭義門認祖歸宗的新聞……,所有這一切都指向一個結論:靖難之役後,建文皇帝並未死於皇宮大火,他削髮為僧出亡東南,落腳於支提寺。一時之間,我腦海中塞進了太多神奇的訊息,有些不知所措。



      臨別時,王道亨先生拜託我介紹台灣的明史學者到寧德來參與有關建文皇帝的研究工作。我當然樂意推介台灣有興趣的學者,但是我也很誠懇地告訴他們,我認為外地的歷史學者要比他們做得更多更好相當不容易。當地的研究團隊已經做了非常多、非常密的蒐尋及研究,那些發現與「證據」,做為歷史定論的依據而言似有不足,但是對於從事文創來說,已經太豐富了。於是我建議寧德的朋友找些文創的專業進來,好好想如何加值利用這些新出世的資料。



      回到台灣,有機會把寧德有關建文皇帝的所見所聞說給幾位朋友聽,大家聽了無不覺得故事曲折迷人,其間為了讓故事講得順暢,免不了加了個人的想法、推論和解讀。終於有一位朋友對我說:「你要找人弄這個故事的文創,何不你自己寫一部小說,一部歷史武俠小說?」



      那是二○一二年夏天的事,十五個月後,這部近九十萬字的小說《王道劍》終於在二○一三年十月二十二日的午夜之前完稿了。回想起來,整件事情冥冥之中似都有棠華在指引著發展。



      因此,我要將《王道劍》獻給棠華,做為對他永恆的紀念。



      通常武林中的規矩,如果沒有特別重要的理由,「金盆洗手」後重出江湖,將為武林人士所不齒。如今為了紀念我的好朋友──一個義薄雲天的生命苦行僧,一個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好漢,上官鼎在封筆四十六年之後重出江湖,武林朋友或許能夠見諒吧。



    後言



      二○○八年,福建寧德上金貝發現了一座古墓,由於其格局特殊,座基採明十三陵中明長陵(明成祖永樂帝陵)的相同坐向,雕飾多仿明皇陵規格,因此有學者及文史工作者認為,此古墓是建文皇帝的陵墓。



      該古墓無碑文,墓前有舍利塔一尊,塔上刻有「御賜金襴佛日圓明大師第三代滄海珠禪師之塔」二十個字。如果照文史工作者的解讀,「佛日圓明大師」是指明太祖朱元璋,「第三代」是皇孫,「珠禪師」是朱姓禪師的諧音,那麼這個塔文應該是指:墓中的主人乃是有明太祖御賜金龍袈裟的皇孫,法名叫「滄海」的朱姓禪師。而建文帝削髮為僧最終的法名,就是滄海法師。



      二○一○年三月二十三日,浙江浦江縣鄭宅鎮鄭義門村舉行盛大的祭典,迎接失蹤了六百年的族人鄭洽及其後裔認祖歸宗。鄭洽是鄭義門第八代世孫,一四○二年「靖難之變」後就失去蹤跡;而在福建寧德「鄭岐村」的祖宗鄭岐,卻經學者考證,認定就是建文朝中的翰林侍詔鄭洽。

    鄭洽失蹤後的數百年間,「鄭義門」二十六族祭祖時只敲二十五響,外加半聲輕響,因為鄭洽這一支家人從缺;二○一○年這一次祭祖大典中,鄭義門村的祠堂終於敲滿了二十六響,宏亮的鐘聲彌補了「鄭義門」六百年的遺憾。



      浙江浦江「鄭義門」有明太祖朱元璋頒賜「江南第一家」之匾,以表揚鄭氏家族「九世同居」的忠孝仁義。相傳靖難之變後,建文帝曾潛藏於此,現仍有「大明建文老佛神位」、「老佛爺」神像等遺跡,並有一口「建文井」,相傳是建文逃亡躲藏追兵時藏身的枯井。有趣的是,鄭氏村人至今仍保有「一步一磕頭」的舞板凳龍風俗。



      而福建寧德「鄭岐村」就坐落於支提山華嚴寺的附近。全村的建築風格與閩東迥異,村中供奉「老佛爺」,與浦江「鄭義門」如出一轍;其古宅木柱上刻有對聯,語句多似出自浦江鄭義門《鄭氏規範》之家訓,亦有「九世同居孝義家」之嘉言;村前的「鄭宅井」似與鄭義門「建文井」一脈相傳;鄭岐村的鄭氏族譜取名為《白麟譜》,是不是鄭岐(即鄭洽)心懷故鄉鄭義門的「白麟溪」?



      附近的支提華嚴寺與明永樂五年發生的三件事有關:其一,寺中有永樂五年明成祖朱棣親書「華藏寺」匾額;其二,欽差太監周覺成送匾來後,就留在支提寺監修寺中的大雄寶殿;其三,寺中藏有明代木刻「支提寺全圖」,此木刻在文革期間被當作豬圈板使用,以致多所損壞,現今拓片中仍可見「仁孝皇太后體坤德以資化恩隆三寶」、「聖像鑄千尊」、「鄭和」等字樣,被認為是明成祖永樂五年徐皇后鑄千尊菩薩命鄭和運送到支提寺的證據。那一千尊鐵鑄的天冠菩薩,至今仍有九百四十七尊存於支提寺內。



      寧德支提寺中珍藏著另一件明代的寶物,便是一件雲錦袈裟。這件珍貴的雲錦袈裟的正上方及中央,分別有九條及五條「五爪」金龍,被認為暗藏「九五之尊」的意涵,據說明朝時只有皇帝、皇后才能用「五爪」龍飾。《支提寺圖志》記載此一袈裟為明萬曆帝所賜,但是當代專家學者考證,認為此雲錦大量用金、緙絲技術和本色暗花之色彩,是明初南京雲錦技術的特徵。



      那麼,它究竟是明初洪武年間或是明晚期萬曆年間的產品呢?也就是說,這件雲錦袈裟究竟是不是朱元璋遺留給建文的那件袈裟呢?本書的〈尾聲〉提供了一個答案。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