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窮人的麵包
除了黃金和白銀之外,西班牙人在祕魯還發現了馬鈴薯。考古證據證明,馬鈴薯源自安地斯山地區,印第安人早在史前時代就已開始栽種,至16世紀前半葉吸引到西班牙征服者的注意。
馬鈴薯漂流記
我們並不確定馬鈴薯究竟是哪一天出現在歐洲,而且這個故事有好多種互相矛盾的版本。甚至還有人認為是哥倫布在結束他 1492 年的航程返回歐洲時帶回去的,但沒有文獻能證實確有其事。不過,把第一批馬鈴薯帶上愛爾蘭海岸的,可能是大西洋的海浪,1565 年西班牙艦隊自祕魯返航時,幾艘船不幸沉沒後。正苦於饑荒的愛爾蘭,視馬鈴薯為天上掉下來的禮物,接納了這種塊莖。偏見一一被克服,栽種馬鈴薯迅速成為風潮,因為這種外型怪異、風味特殊的塊莖是在地底下成長,所以能夠熬過破壞與劫掠,最後解決了饑荒。
馬鈴薯在歐洲
根據記載,馬鈴薯曾在 16 世紀後半葉成為法蘭德斯腓立二世(Flanders in Philip ll)駐軍的糧食,並流傳到荷蘭和德國。1587年,教宗思道五世(Sixtus V, 1520-1590)收到西班牙餽贈的一顆馬鈴薯後,便將之引進比利時。1573年,馬鈴薯出現在塞維爾(Seville)的聖五傷醫院(Hospital de la Sangre),成為窮人和病患的食物。1645年,畫家牟里羅(Bartolome Esteban Murillo)的一幅作品描繪了聖雅各(St. James)分贈馬鈴薯給乞丐吃的畫面。托缽加爾默羅修會(Barefoot Carmelites)將馬鈴薯引進義大利的熱那亞,1584年,來自西班牙的尼可拉 • 多利亞神父(Nicolo Doria)在那裡建立了第一座義大利修道院。1667年,一箱馬鈴薯被當成禮物送給托斯卡尼大公,他把其中一些煮熟、切片,沾上麵包粉後拿去煎,剩下的則留下來種,並交由麥地奇(Medici)的宮廷科學家弗朗切斯科•雷迪(Francesco Redi, 1627-1679)加以檢驗。
關於馬鈴薯的消息就這麼開始在全世界各地傳開,其他從美洲傳至歐洲的奇特塊莖與異國水果也是,引起了一陣騷動,也讓馬鈴薯的潛力蒙上一層神祕的面紗。在當時的歐洲,已知的可食植物是用種子繁殖,於是懷疑馬鈴薯——不管是因為馬鈴薯的外表、還是它不尋常的繁殖方式——含有邪惡成分的傳言不脛而走。有人說,之所以會長出這種植物,是因為魔鬼想要用他的唾液毒害大地。這種球根狀、外表又不規則的瘤狀塊莖會讓人聯想到畸形的東西,大眾也普遍迷信馬鈴薯是許多傳染病的元凶。
到了17世紀下半葉,由於饑荒愈來愈頻繁,亟需找到麵粉與玉米粉的替代品,各國政府開始全面推廣栽種馬鈴薯。1651年,普魯士國王腓特烈 • 威廉一世(Frederick William I)甚至威脅,誰敢拒絕種馬鈴薯,就要砍掉誰的鼻子和耳朵。他的兒子腓特烈二世(Frederick II)則是免費送馬鈴薯給農夫,要求他們種馬鈴薯,為了落實他的命令,他還派出他的武裝部隊「龍騎兵」介入。
帕門蒂爾,馬鈴薯的代言人
在法國,馬鈴薯遇上醫生的阻撓,因為他們認為馬鈴薯很難消化,農藝專家則宣稱馬鈴薯會破壞土地(事實上,種植馬鈴薯需要適量施肥,這種作法在當時並不普遍,也沒有明確的規範)。1771 年,找出日常飲食中穀物替代品的比賽公布了得主,得獎的是軍中藥劑師兼農藝學家安托萬•奧古斯丁•帕門蒂爾(Antoine Augustin Parmentier, 1737至1813)。他在七年戰爭(1756-1763)期間被普魯士俘虜,由於腓特烈二世強行將馬鈴薯列入軍隊與戰俘的配給口糧,他也因此成為第一個親眼見證馬鈴薯優點的法國人。
法國皇后為馬鈴薯獻上一吻
在路易十六(Louis XVI)的宮廷上,帕門蒂爾準備了一頓正式的晚餐款待美國駐巴黎大使富蘭克林,每一道菜都有以各種不同方式料理的馬鈴薯。為了推廣栽種馬鈴薯,帕門蒂爾徵得國王的同意,把馬鈴薯種在巴黎城門前薩布隆(Les Sablons)的沙地上,那裡的土地是出了名的貧瘠,僅用於軍事訓練和賽馬。由於土質鬆軟,馬鈴薯長得很好。帕門蒂爾要求國王白天派衛兵看守馬鈴薯,這可能是仿效腓特烈二世的招數,想藉此激起當地農民的好奇心。到了晚上衛兵撤哨後,因古怪的策略而顯得「珍貴」的馬鈴薯現在沒人保護了,好奇的群眾便趁機把馬鈴薯偷去吃或偷去種。當馬鈴薯田開花時,帕門蒂爾獻上一束花給瑪麗皇后,她則回贈帕門蒂爾一個吻,國王也在此時斷言:「有一天,法國會因為你找到窮人的麵包而感激你。」
馬鈴薯的傳播
馬鈴薯在義大利的情況也是一樣,原先只能栽種在不起眼的土地上,直至拿破崙戰爭結束才傳播到義大利北部。人們的疑慮消除後,馬鈴薯便在某些國家迅速擴張,甚至導致只種馬鈴薯的非理性行為,進而引發饑荒。最嚴重的一次饑荒是在1845 到 1847 年之間襲擊愛爾蘭的那次,當時幾乎成為愛爾蘭唯一經濟與營養基石的馬鈴薯,因露菌病菌(Peronospora)的出現而大量損毀。露菌病菌是最可怕的植物病菌之一,讓這種茄科植物苦不堪言。這場災禍重創了愛爾蘭,造成大規模移民美國的風潮。
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讚許馬鈴薯在應用上的諸多可能性的文獻與書籍為數眾多。克里斯提安•弗里德利希• 魯斯(Christian Friedrich Reuss)就列出了這小小塊莖的多種功能,可以用來製造麵粉、澱粉、鹽、酵母,甚至啤酒、發酵酒和烈酒。
連藝術家也可以從馬鈴薯身上汲取靈感。如梵谷、米勒和利伯曼等偉大畫家,還有莎士比亞、歌德及格拉斯等大詩人,也都曾在自己的作品中盛讚馬鈴薯。
到了這個時候,馬鈴薯對抗偏見與疑慮的戰爭可說是已經打贏了,也開始有書籍提供教人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料理馬鈴薯的食譜。科拉多(Vincenzo Corrado)除了在他第五版的美食專論《勇敢的廚師》(Il cuoco galante)中提到馬鈴薯外,還在1801年出版了一本《馬鈴薯專論》(Trattato delle patatoes),介紹了豐富的料理方式:放入義式玉米粥(polenta)、配鮮奶油、做成可樂餅、酥炸、烤、填奶油。他也概述了馬鈴薯麵疙瘩的原型,這道菜後來有經過調整。接下來是重新掌握自身遺產的美國人,進一步普及了馬鈴薯的使用。他們把馬鈴薯切成薄片,放入沸油中酥炸,這種作法先是在 1930 年代引入英國,後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風靡全世界。
雖曾遭人誤解,但這種塊莖的多樣吃法,如今已讓馬鈴薯成為人類的主食之一,但若是沒有法國王后那一吻,馬鈴薯只怕到現在都還在尋找名人背書,我們的菜色也會大為不同。直到今天,在巴黎歷史名勝佩爾拉雪茲公墓(Pere Lachaise Cemetery)裡的帕門蒂爾墳前,馬鈴薯花依舊年年盛開。
吉安卡羅•哥尼茲(Giancarlo Gonizzi)
百味來廚藝學院廚藝圖書館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