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尋找被遺忘的時代樂歌——遠景唱片出版社「世界名歌」&「中國名歌與名曲」
我相信像我這一輩有很多的五、六年級生都是看著「遠景」與「志文」(新潮文庫)的書長大的。但不知迄今可有多少人還記得?除了紙本書之外,當年正值出版事業鼎盛的「遠景」竟然也還發行過台灣有史以來最具規模──清一色皆由本地音樂家演出灌錄的一系列黑膠唱片!
談起這份因緣牽繫,起初來自多年前我從二手唱片拍賣網站驚鴻一瞥的印象。孰料在這之後,我又有幸來到福和橋下跳蚤市場再度和它相遇,得知那是發行於八○年代初期,由「遠景唱片出版社」發行的二十張「世界名歌」專輯,以及陸續推出每輯盒裝收錄八張唱片、共計三輯二十四張全套的「中國名歌與名曲」。
「天上飄著些微雲,地上吹著些微風,啊∼微風吹動了我頭髮,教我如何不想她?」望著曲盤唱針的刻劃流轉、聆聽兒時就已琅琅上口的這首〈教我如何不想她〉,迷醉於歌聲旋律如行雲流水變幻間,不惟令你感懷老邁的作曲家依舊意興飛揚地訴說著自己與音樂戀愛的故事,往往也讓人從歌詞唱和的音韻當中領略文學藝術的奧妙所在。
話說當年一手包辦策劃的「遠景」合夥人鄧維楨,回想起中學時代的他偶然從同班同學手上看見一本手抄歌本,裡頭有許多歌詞雖然都不曾唱過,但其文字意境卻讓他大為驚豔、感覺美得不得了,於是便暗自想像著,這些歌詞曲譜唱起來不曉得好不好聽?這份想法直到他後來投身出版業仍始終念念不忘,因而遂有此契機延請歌唱家、錄音師和唱片工廠共同合作錄製歌曲美聲,予以一圓年少時代未完成的夢。
而在台灣近代有聲出版史上,此亦為「遠景」首開風氣之先,豪語宣稱「集自由中國最活躍的聲樂家於一堂」,先是以「台灣省政府教育廳」出版的《101名歌集》為基礎、再加上一些當時著名的西方藝術歌曲翻譯成中文演唱──發行「世界名歌」;繼而萃選民國初年「學堂樂歌」時期以降的華語經典歌謠──整理出版「中國名歌與名曲」。統觀這兩套唱片錄音,傳承脈絡一中一西、相互輝映,曲目總計多達五百餘首之譜,擔綱演唱者大多是以師大音樂系和國立藝專教師群等聲樂家為班底──包括辛永秀、陳明律、李靜美、戴佐文、劉塞雲、張清郎、曾道雄、陳榮貴、吳文修、黃耀明等,曲調風格則囊括古典與現代,新舊並陳、古今交融,其氣魄可謂大矣!
傾聽歌聲依舊,年華似水,許多這些課堂上曾經耳熟能詳的歌,總是不自覺使我想起過去小時候蹲在地上打「尪仔仙」的那個八○年代,隱約似有一股思念伴隨舒緩的歌聲此起彼伏,或深或淺,一晃眼即於歲月中唱過童年,類似這般溫暖的記憶,一輩子也忘不了。
本文節錄自2014年5月「遠景出版社」《尋聲記—我的黑膠時代》一書
李志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