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 定價64.00元
  • 8 折優惠:HK$51.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我想活得像個人:脫北者的邊境血淚故事,來自南韓的真實紀錄

我想活得像個人:脫北者的邊境血淚故事,來自南韓的真實紀錄

庫存=1
將於1個工作天內出貨
9789861793344
李學俊
袁育媗
大田
2014年5月30日
117.00  元
HK$ 99.45  






ISBN:9789861793344
  • 叢書系列:Soul
  • 規格:平裝 / 296頁 / 25k正
    Soul


  • 社會科學 > 報導文學

















      在這令人無法置信的現實中,連掉淚都顯得奢侈,

      距離我們最近的痛,卻不為人知……




      他們的夢很簡單。

      他們想和父母、兄弟姊妹住在一起,

      想要不挨餓,想要讀書,

      想要和所愛的人廝守並生兒育女,

      身為人,希望能活得像個人……



      穿越國界的兩萬公里路,讓全世界感動落淚的真實故事。

      我們穿越兩萬公里路……

      可能爬行十八到二十小時的山路,

      避免攔檢,十天之內換乘無數次不同的車,

      等待深夜,躲在破舊的旅店,

      恐懼,驚嚇度過兩天一夜,又兩天一夜,

      只要說開始跑,我們要頭也不回往前衝……

      孩子笑了,他們並不知道這是逃亡,以為是好玩的旅行。

      大人流著淚,渡過這片海,越過這座山,跨過這條國界……

      大家都說,這樣就自由了。

      但,如果是個騙局呢……

      無法取得國籍的幽靈兒童、把自己用兩萬元賣掉的女子、

      為了相愛一起逃離北韓的夫妻、被迫注射毒針流產的母親、

      一絲不掛渡過冰冷圖們江的人、像魚乾一樣被串起來拖行的人……

      他們,匿名逃亡,因為只想活得更像個人……

      脫北者問,我的決定對嗎?

      協助脫北者的牧師問,我們有錯嗎?

      作者自己問,拍攝對嗎?訪問對嗎?寫下這本書對嗎?



      二OO七年三月到二O一一年十月,超過四年半對脫北者的漫長採訪,

      跨越韓國、俄羅斯、烏茲別克、中國、寮國、柬埔寨、泰國、日本、美國等十五個國家,

      第一次由南韓記者紀錄脫北者同胞的乖舛命運,用熱淚寫下直逼人心,挑戰人性的事實,

      撼動我們的人權視野,心之國界。



      得獎紀錄

      2008 暗房電影節大獎

      2009 蒙地卡羅國際電視節最佳紀錄片

      2010 奧斯本艾略特言論獎

      2010 艾美獎調查紀錄片類提名





    004 前言:膽小鬼記者的告白

    013 留在國界的悲傷翅膀

    037 黑色大海上實現的諾言

    067 非南韓•吾寧死

    097 夜晚出沒於鴨綠江的人們

    117 有三個名字的女人

    141 這裡進行人口買賣

    169 逃出中國的一萬公里路

    199 成為難民的脫北掮客們

    223 淚盈希伯利亞

    241 又從大韓民國離開的人們

    259 獲得自由,卻失去了家人

    273 協助脫北的「怪」牧師們

    291 後記:越過心中的國界












    前言



    膽小鬼記者的告白




      電話鈴聲響起,手錶上指著凌晨兩點。電話另一頭傳來金喜泰傳教士急迫的聲音。



      「你知道在西伯利亞的那些伐木工人吧?俄羅斯政府阻擋了他們來南韓的去路。現在有四十多名伐木工人躲在莫斯科附近,他們遲早會被遣返。事態緊急,我們要準備前往俄羅斯和北歐的邊境了,我打算越過一片冰天雪地,然後逃往芬蘭。」



      我問:「這不會太冒險嗎?你的意思是穿越結冰的樺木林,然後越過國界嗎?而且,你還不知道到底會花多少時間。若是被俄羅斯軍人發現,有可能被當場射死呢!」



      他回答:「難道我要坐以待斃嗎?脫北者都是一群不顧生命危險的人了。我沒有時間多說,如果你有興趣就過來採訪吧!」



      北韓為了賺取外匯而派遣伐木工人到西伯利亞工作。伐木在北韓相當熱門,因為可以大賺一筆。不過,隨著經濟逐漸蕭條,伐木工人的月薪也漸漸發不下來了。北韓政府侵佔了他們的財產。失望的工人們逃離了西伯利亞,他們第一個目的地就是位於莫斯科的韓國大使館。然而,前往南韓的這段路是很艱辛的。顧及北韓和南韓關係的俄羅斯並不會輕易讓脫北者出境。也因此,脫北人權運動者有必要開發新的逃脫路線。



      我想起二○一二年三月,我在首爾鐘路的一間小吃店遇到了金傳教士。當時我真不該說自己已經跟著脫北者非法越境十二次,坐船偷渡也有兩次之多,並揚言今後打算不再採訪。



      「有好幾萬名脫北者在流浪,你說沒有採訪題材,這是個藉口吧?你難道不是為了脫身?」他說。



      被一語中的的我忍不住抖了一下。

      「如果說,有個比你之前的經歷還更危險的挑戰,你有同行的勇氣嗎?」

      我最後只好點點頭。



      我從二○○七年三月到二○一一年十月都進行對脫北者的採訪。這是一段超過四年半的漫長歲月。除了韓國之外,還到俄羅斯、吉爾吉斯、烏茲別克、中國、寮國、柬埔寨、泰國、日本、美國、英國、瑞士、比利時、西班牙、荷蘭等十五個國家採訪。光是接受訪問的脫北者就有三百名之多。



      和這些人見面就是一連串的意想不到。我在中國與北韓的邊境上遇到了人口販子,還和販賣毒品的北韓軍人討價還價。我也和那些為了尋找自由的脫北者一同偷渡了好幾次。我們曾經被韓國大使館趕走,無奈只好轉移到其他國家的邊境去。我也到過藏在西伯利亞裡頭的北韓伐木廠。我還記得搭上一艘引擎熄火的偷渡船,漂浮在茫茫大海之上。也曾經被中國和東南亞公安逮捕,差點就要去吃牢飯了。甚至在茂密叢林的遠征路上筋疲力竭,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



      採訪脫北者帶給我很多收穫,也奪走了我很多東西。結束採訪後,我製作了紀錄片,在韓國、美國和歐洲等地獲獎無數。然而,在掌聲四起的授獎典禮上我卻無法感到喜悅,因為我在採訪當時其實是膽怯的。



      這其中一項收穫就是我對自己的職業有了重新審視的機會。我了解記者其實和神職人員相似,因為拿著比別人更響的大聲公,所以要像神職人員那樣對自己的職務具備道德感,即使辛苦付出和收穫遠遠不成正比也不能有所抱怨,二十四小時都要完完全全貢獻於工作上。當然,我做不到,所以很是慚愧。而我失去的東西就是身心的健康。身體疲憊,心理也傷痕累累。每天夜裡總是持續作著噩夢或失眠,最後我為了整治滿是瘡痍的身心,決定休息。這本書就是我在休息的期間回憶並整理那些逐漸消失的記憶而寫成的。因文筆拙劣,所以下筆費了好大功夫。



      就在我決心要寫書的時候,一位我疼愛有加的後輩給我忠告。



      「脫北者問題是南北韓的敏感議題,而且南韓的保守派和進步派的接受態度就已經有所分歧了。就算你強調的是人權,也可能惹上意識形態的紛爭。」



      我很苦惱。我所親身經歷過的這些令人驚心動魄的經驗,明明跟意識形態無關。我看到被抓去賣的二十出頭北韓少女們一想到故鄉的父母不必再挨餓,而露出淺淺的笑容。她們把自己的身體交給掮客,換來的只不過是韓幣一百萬元(約二萬九千元台幣)。女子們被賣到中國的偏僻農村,不但要生兒育女,還得一整天幹活。就快接近中秋節的某一天,她們因思念起被留在故鄉的母親紛紛落淚。



      在中國出生的脫北者子女無法取得國籍,這些孩子又被稱為幽靈人口。悲劇就這樣代代相傳。我也親眼見識到脫北者為了逃離中國所面臨的生離死別。母親涕淚縱橫地與兒子道別,小男孩對著說再見的母親嚎啕大哭。



      我也看過好幾位脫北者在幾經波折之下來到南韓,卻受到同胞歧視而傷心欲絕的情形。在我聽到他們抱怨大韓民國雖然接收了兩萬多名脫北者,但「南韓人」可沒有真心接納他們的時候,我實在也無法做任何辯解。雖然這些故事聽起來像在騙人,其實全部是實際存在的事實。而且這個悲劇還是發生在我們的民族身上,至今仍不斷上演著。



      我曾經試圖偷拍從中國偷渡到寮國的過程,但卻被脫北掮客給逮著。我對著惡狠狠瞪著我的掮客說,我和脫北者們都是大韓民國的子民,國民無法得知同胞的故事,所以我一定要親身體驗並將它公諸於世。對方閉上眼沉思了好一會,最後才答應讓我們隨行。也因此,我一定要信守諾言。



      試問,到底意識形態這東西有多麼偉大,可以讓這些人連上天所賦予的人權都無福消受?居然是思想拆散了家人,這難道不是這個時代的一種諷刺嗎?到底我們憑什麼批評那些生長在不同體制下的人們?而又有多少韓國人民可以在歧視之前先洗耳傾聽脫北者的痛苦呢?



      南北韓四周圍繞強國,主權被奪走後緊接著連國土都被分割為兩半,這就是我們悲哀的現代史。在選擇保守或進步而靠邊站之前,我們應該要對發生在民族身上的悲劇和差別待遇有所關心。這也是為什麼我不顧後輩對我的諄諄忠告,仍堅持一定要把這本書寫完的原因。



      被拋棄在俄羅斯的伐木工人費盡千辛萬苦,終於搭上了往南韓的班機。這四十多人裡只有一部分的人得到救援。金傳教士原本想偷渡到北歐的計畫如今只能無限延期。當他告訴我,總有一天一定會去俄羅斯的時候,他笑了很久。我知道他的笑代表什麼意義。那種笑,是發自於人想要去挑戰未經深思熟慮卻深具意義的事時,所面臨的孤獨感。



      不久之後我也會打包行李準備到俄羅斯去。在採訪脫北者時,經歷過無數次的分分合合,相信這次也不例外。我必須快速穿越結冰的樺木林,然後越過國界。現在我就已經有種心跳加速快要爆裂的感覺。我可以想像到時候急促的呼吸聲穿刺著耳膜,我必須提高警覺,注意哪裡會突然飛來子彈。



      這就是上天給我的宿命。雖然注定得面對無法逃避的命運令人悲傷,但從另一方面來看,能夠揭開這些不為人知的真相,將會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我和脫北者們相處的時候也學會了很多,我了解那些人因為找不到地方落地生根的悲傷,也學到了對生命的熱愛。很謝謝他們,讓我也有時間去回頭審視走過的人生,因此我這個膽小的記者便鼓起勇氣,準備再度啟程。



    推薦序



    文◎大衛•貝拉米(英國著名植物學家、暢銷書作者、電視節目主持人)




      我初次進入自然史世界的探索之旅,發生在六十多年前,記得那時我爬得好高好高,跟我人生中第一隻梁龍面對面。到底爬了多高呢?好吧,那其實是從地下樓到倫敦自然史博物館正門的階梯,對我來說,即使到現在,這間博物館仍然是世界上最令人興奮的地方之一。當然,它有許多競爭對手,例如到人跡罕至的珊瑚礁進行深潛,冒險穿過原始的雲霧帶森林,或是透過顯微鏡觀察北極融冰水滴,不論是哪一項,對人們都具有難分軒輊的吸引力,它們都是個人的探索之旅,讓人因探索未知而由衷感到興奮。儘管如此,穿過自然史博物館赤陶色大門的探索之旅,從許多角度來看,都是更令人驚歎的,因為一旦進入博物館,你便來到真正的史前巨獸面前,這裡不僅有讓展廳增色生輝的恐龍和河馬大象等的厚皮動物,還有地球史上在飛機、冷氣和抗瘧疾藥物出現前就遨遊四方探險的巨大海獸。這些動物的韌性,不只造就了這間博物館,更是分類學、遺傳學、演化、大陸漂移等理論的基石,改變了人類看待自己的想法,讓人了解人類在地球生命洪流所扮演的角色。牠們的塑像與肖像被收在玻璃櫥窗裡展示,或者,知名採集者如庫克、班克斯、林奈、達爾文等戮力蒐集的文物標本,靜靜地躺在儲藏室裡,隨時供人參考。深入挖掘探究,你還會找到許多無名英雄與英雌的努力成果,倘若沒有他們的嫻熟技能與熱心奉獻,許多重要資訊可能早已流失。這些英雄英雌亦堪稱藝術家,他們所面臨的風險,和那些探險巨星其實是一樣的。



      這本讓人著迷的書,考量到歷史記錄所具有的主觀特質,據此做了一些修正,讓讀者能認識那些人類活動的失落環節,了解到這些活動也是演化過程的一部份。這棟偉大的建築,存放著這台聚焦在三百年歷史狂潮的時間機器,述說著此一關鍵時期的故事,讓人了解到,人類對自然事物的好奇如何逐漸轉變成科學,珍稀蒐藏如何轉變成標本文物,每一件標本都替我們的過去賦予新的意義,並強迫我們提問,思考未來。



      1699年,人們證明昆蟲從蟲卵而非泥土孵化而成的數十年後,德國畫家兼博物學家瑪莉亞•希比拉•梅里安旅行到南美洲蘇利南,繪製了一系列以蝴蝶成長過程為題的畫作,其中包括幼蟲與成蟲的食用植物。她留下的畫作如此精美,讓卡爾•林奈在替所有已知動物進行分類並將研究成果出版成冊時,也將梅里安所記述的物種包括在內。同樣享有此殊榮的,尚有保羅•賀曼和彼得•迪貝維爾這兩位荷蘭藝術家,由於他們的藝術專業,林奈得以寫下斯里蘭卡植物誌。由於威廉•巴特蘭的藝術天賦,北美洲部份地區的動植物寶藏才能留下圖像與文件記錄。在太平洋地區,則有好幾位藝術家,在幾次重要航行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詹姆斯庫克船長初次遠征太平洋的奮進號上,有悉尼•帕金森、約瑟夫•班克斯和瑞典博物學家索蘭德共同努力;庫克船長第二、第三次遠征的果敢號上,有喬治•佛斯特為他效命;至於探險家馬修•弗林德斯船長的調查者號上,則有斐迪南•鮑爾這位最優異的自然史畫家。達爾文在小獵犬號上的一連串經歷,也許是史上最著名的探索發現之旅。儘管如此,倘若沒有前人不辭辛勞的繪圖、素描與編目,達爾文與和他同時代的阿弗雷德•羅素•華萊士與亨利•華特•貝茲,也不可能在天擇的脈絡下思索他們的調查發現結果。



      這本書的出現,以及它引以為據的藏寶庫,都幸虧十八世紀晚期英國政府的卓識遠見、當時為集資而舉辦的國家彩券、以及漢斯•史隆窮畢生之力蒐集的收藏品。史隆最重要的收藏之一,是在他初次參與的牙買加探索之旅中累積而來,他就是在牙買加取得可可,將它介紹給全世界,此外,他更仔細寫下牙買加的島嶼自然史,並請當地畫家蓋瑞•摩爾修士為其繪製標本素描。在科學與藝術相輔相成的三百年探索告終之際,恰伴隨著照相技術的發明,以及人類終極未知,亦即深海探險的到來。挑戰者號上的科學家,在深入海洋深處挖掘深海祕密時,便是透過一個由藝術家與攝影師所組成的團隊協助記錄,因而能名聞遐邇。



      人們很容易夢見自己化身成為早期先鋒之一,探索未知,也很容易忘記,除了大海深淵以外,人類的足跡早在探險家抵達以前就已遍及各地。我們同樣也很容易忘記,個人所進行的每一趟新旅程,都是前往未知領域的探險。因此,能夠與這些歷史偉人一起遨遊世界,真的是很棒的一件事!



    翻譯後記



      翻譯的過程中眼眶總是濕的,我相信這種像被作者附身的狀態最能重現原文的意境。作者表面看似一位中立的旁觀者,然而字裡行間無不蘊藏著他的悲傷和無奈。由衷期盼各位讀者能藉由我的譯文,感受與原文相同的情感力道。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