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 定價64.00元
  • 8 折優惠:HK$51.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半七捕物帳:參拜卷

半七捕物帳:參拜卷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3253815
岡本綺堂/著,三谷一馬/繪
茂呂美耶
遠流
2005年1月25日
80.00  元
HK$ 68  






ISBN:957325381X
  • 叢書系列:綠蠹魚
  • 規格:平裝 / 224頁 / 普通級
    綠蠹魚


  • 文學小說 > 懸疑/推理小說 > 日本懸疑/推理小說











      以江戶為背景的「捕物帳」是僅在日本成形發達的偵探小說形式,而【半七捕物帳】正是始祖。既然背景設定在江戶時代,便無法利用汽車、電話、電腦等現代工具,而且當時法醫學知識貧乏,搜查步驟也很原始,全部仰賴人力、直覺或推理,逐步尋出兇手。因此,捕物帳也可以說是「純粹」的推理小說。又因為完全不靠科學搜查,也沒有刑法,事件該如何裁決全看捕吏的才幹,所以比起現代推理小說,捕物帳中人情味特別濃厚。

      岡本綺堂以實際的江戶捕頭為主人翁,記錄許多不可思議的案件,半七老人在【半七捕物帳──參拜卷】初次登場,將帶你進入七個令人玩味的故事之中……。

    作者簡介

      岡本綺堂:一八七二生於東京高輪,一九三九歿。記者、歌舞伎劇作家、小說家,二十世紀初期成為日本戲劇界革新的重要推手。一九一六年由福爾摩斯探案得到靈感,開始執筆《半七捕物帳》,大受歡迎,作品洋溢江戶時代的風情與人情。

    繪者簡介

      三谷一馬:一九一二年生於日本香川縣高松市。畢業於東京美術學校日本畫科,活躍於插畫界之餘,專注於收集資料重現江戶時代的風俗民情。一九八七年獲頒吉川英治文化賞。主要著作有《江戶商賣圖繪》《彩色江戶物賣百姿》《江戶庶民風俗圖繪》《江戶年中行事圖聚》等。

    譯者簡介

      茂呂美耶(Moro Miya),日本埼玉縣人,生於台灣高雄市,國中畢業後返日。1986年至1988年曾在中國鄭州大學留學兩年。水瓶座的讀書人。因想在中文與日文圈之間架一座橋,而翻譯、寫文章。在網路上的暱稱是「Miya」,像是鄰家大姊,談日本文化就像話家常般的親切自然,長期製作主持【日本文化物語】網站:http://www.iris.dti.ne.jp/~o-miya/japan/,著有《物語日本》《江戶日本》等書,譯有《陰陽師》等。







    江戶.明治風俗大師──岡本綺堂

    文/茂呂美耶

      提到「岡本綺堂」這名字,上一代喜歡看戲的日本人,通常會聯想到〈修禪寺物語〉、〈番町皿宅邸〉等至今仍膾炙人口的歌舞伎劇;而戰後出生的現代日本人,則會與《半七捕物帳》系列小說疊印。

      生於一八七二年的岡本綺堂,是地道的江戶仔,父親是直屬德川幕府將軍的下級武士。身為武士階級家庭的長男,綺堂自幼跟隨任職英國駐日公使館的父親鑽研漢學,還從留英四年、擔任英國駐日公使館翻譯員的叔父那兒習得英文。當時是暗潮洶湧的明治初期,維新派「藩閥」掌握新政府大權,舊幕府派的武士階級毫無立足之地,於是,綺堂在十二歲升上「東京府中學校」(現「都立日比谷高校」)時,便立志從事文學。

      十八歲入東京「日日新聞社」(現「每日新聞社」)當見習記者,之後輾轉幾家報社,二十四歲發表處女作〈紫宸殿〉獨幕劇劇本。三十歲,父親過世;同年,與人合作的劇本首次在「歌舞伎座」上演,未能得到好評。三十六歲,劇本〈白虎隊〉在「明治座」上演,佳評如潮,這才在日本戲劇界奠定了劇本作家的地位。之後,接連發表〈修禪寺物語〉、〈鳥邊山心中〉等名作,終於成為日本首屈一指的新歌舞伎劇本作家。

      四十一歲結束長達二十四年的記者生活後,除了歌舞伎劇本,綺堂也為報紙、雜誌撰寫連載小說與驚險小說。四十五歲動筆寫就《半七捕物帳》第一篇〈阿文的魂魄〉,一九一七年一月發表於《文藝俱樂部》,以後,直至六十七歲過世前,總計留下一百九十六篇劇本、六十八篇《半七捕物帳》,以及數量眾多的怪談小說、江戶風俗人情小說。

      若將岡本綺堂的生歿年換算為日本年號,便是生於明治五年,歿於昭和十四年。換句話說,岡本阿公歷經明治、大正、昭和這三個時代。而父母與叔父等人,則是江戶、幕末時代的人。

      十二、三歲的綺堂,每逢元旦必須代表父親到各處拜年,這是當時士族家庭男兒的例行公事。雖說已有鐵道馬車、人力車,東京的交通還是很不方便,無論到哪兒都得徒步前往。而且即便迎著寒風,踏著雪地,身上穿的仍只是一件棉織和服、一件繡有家紋的黑綢外套,外加裙褲、布襪、木屐而已。沒有棉內衣,也沒有貼身棉褲,更沒有圍巾、斗篷、帽子。出門時,雙手捧著約有十家份的白紙、紫菜等新年禮物;歸途時,雙手依然捧著十家份的點心、橘子等返禮。通常元旦當天拜不完,初二、初三便繼續去,因而元旦三天往往無法放風箏、下棋、玩和歌紙牌等遊戲。不過,有些家庭會招呼代父親來拜年的孩子進去吃點年飯,東家吃一些、西家吃一些,對當時的孩子來說,這正是拜年的最大樂趣。

      那時代,立志從事文學的青少年,為了糊口,只有進報社一途。報社記者每月薪資十五圓。綺堂二十一歲便離開父母家獨立,在銀座某後巷租了棟一樓有二蓆、六蓆、二蓆三個房間,二樓有六蓆房的屋子,租金二圓六十五錢。因是獨身,便僱用一位女佣。附近沒有任何商家,居民不是領受薪俸過日子的人,就是通勤的商家掌櫃,要不然便是姨太太身份的女人或教授三弦琴的師傅。除了大街商家前掛有油燈,普通後巷都沒有所謂的路燈,一到夜晚,後巷便黑漆一片。這種光景,現今日本人很難想像。

      中日甲午戰爭時,報社發行號外,以百張一錢的價格批給號外小販,小販再以每張一錢的價格在街頭叫賣。由於沒有收音機也沒有晚報,據說戰爭期間最賺錢的生意人正是號外小販。當時攝影技術尚未發達,報社、雜誌社都沒有攝影記者,只能請畫家依據隨軍記者自前線寄回的素描重新繪製圖面,製作木刻版畫,刊印在報紙雜誌上。

      這些有關明治東京的世態風俗,岡本阿公都如實記載。而他留給後人的另一項成果,則是《半七捕物帳》中經過深稽博考、鉅細靡遺描寫下來的江戶民風習俗記錄。

      至於岡本阿公的為人,人稱「日本文壇太上皇」的菊池寬曾在昭和十四年四月的日記中記載:「岡本綺堂、岡本佳乃子二岡本氏相繼去逝。岡本綺堂氏是劇壇長老,青年時代的我非常喜歡他的劇本,多少受其影響。我與綺堂氏沒有來往,但他應該是個篤實的人。兩三年前,為了建設文藝會館,我向作家同人募款,綺堂氏不但報了名,同時捐贈一千五百圓。那時,大部分作家只是報名而已,還未實際捐款,候補的岡本氏這舉動說明了他為人耿直,我很感謝他。」

    1.附帶一提,根據岡本綺堂原著改編的電影,總計二十二部;電視單元劇或連續劇則總計十五部。最近一部是《新.半七捕物帳》,由真田廣之主演,NHK製作,一九九七年四月上演,共二十一集。






    其 他 著 作
    1. 半七捕物帳:太鼓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