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培養孩子6個生涯成功的禮物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6938382
張德聰
張老師文化
2014年5月20日
93.00 元
HK$ 74.4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576938382
叢書系列:
親子系列
規格:平裝 / 208頁 / 25k正
親子系列
分
類
親子教養
>
教育現場
>
人際輔導
同
類
書
推
薦
好痛,但能跟誰說?:陪伴自閉兒、亞斯兒等特殊孩子走出霸凌的傷
為國中生上的愛情課
親子QA:教養解憂柑仔店(上)
親子QA-教養解憂柑仔店(下)
不適任:兒童不應因走入校園而失去人權
內
容
簡
介
生涯之路並非一定要正經八百,一切盤算清楚再上路,
但總要走得好玩、有趣又能達到目標,
作者歸納出一個公式:
學習+專業+人際+品格+抗壓+規劃=成功
協助青少年深耕六大能力,邁向成功!
目
錄
熱情推薦
自序:關心下一代是我們的責任
學習:做足準備,揮棒成功
[事前規劃] 學生、家長與老師共創三贏
[考試應對]? IQ+EQ,才是最大贏家?? ?
[管教方式] 正向管教,親師生如沐春風
專業:找出強項,努力深耕
[生涯規劃] 全新視野,關心青少年大未來
[自我強化] 打造未來的關鍵時刻
[畢業轉換] 積極、樂觀共度轉換期
[打工經驗] 暑期打工,八不八要
[面試技巧] 軟硬實力,缺一不可 ?
[轉職抉擇] 換工作,Are you ready?
人際:與其擔心,不如傾聽
[家庭關係] 親人陪伴,最天然的心靈維他命
[親子溝通] 活動規畫好,假期不用愁
[校園互動] 新學期,人際新出發
[網路成癮] 迎向陽光不迷「網」
[兩性互動] 青少年的異性交往
[性教育]?? 打破錯誤的性迷思
[性教育]?? 做好自我保護,健康發展
品格: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品格教育] 品格教育從家庭做起
[品格典範] 三人行,必有我師
[快樂心靈] 幸福快樂,是每個人的想望
[生命態度] 淡定,從平衡中出發
抗壓:半半生活,滿滿快樂
[必修學分] 正視情緒,才能有效管理情緒
[壓力調適] 關愛青少年,自傷危機掰掰
[職場壓力] 放輕鬆,與壓力和平共處
[新生活觀] 高壓時代,更需要樂活?? ?
[現身說法] 壓力別怕,磨製自己的心理維他命
規劃:生涯機會,成功規劃
[生涯探索] 生涯的黃金三角形
[職場伯樂] 貴人何處尋?????????? ?
[邁向成功] 如何生涯行銷???????? ?
[翻轉失敗] 如何突破生涯困境?
序
作者序
關心下一代是我們的責任
父母和子女的關係是一種緣分,也是一種福氣。
在我和父母、子女相處的過程中,深刻感受到其實我們能夠跟父母在一起的時間是有限的。父親在我50幾歲的時候過世,兩年前,母親去世,回想自己從小到大,給父母製造了很多問題;有時候調皮搗蛋,爸爸常把我關在書房裡,那時還不識字,書房裡有很多書,無形中培養了我對書本的興趣。
跟媽媽相處的過程中,看到她從臺北的千金大小姐,嫁到鄉下當老師。日據時代唸北三高女(中山女高前身)的媽媽,教書的薪水都要交給公婆,之後再領車費,是沒有零用錢的。她在大家庭裡生活,當然要輪值煮飯,連我阿姨來探望正在懷孕的媽媽,還會偷偷買醬油,讓有時食慾不佳的媽媽用醬油拌飯吃。
我從小看著媽媽能夠適應大家庭的生活,無怨無悔地跟著父親。父親生意失敗過兩、三次,我跟著媽媽住在她和朋友合開的幼稚園裡躲債。我印象很深刻,放學了,回到幼稚園,媽媽就用煤爐燒開水,煮麻醬麵給我吃。
後來父親養豬,心血來潮還租地種豌豆。照顧豌豆非常辛苦,要先採豌豆鬚,再綁好送到中央市場去賣。等豌豆長大了,還要攀藤、搭架子、摘豌豆……,這些經歷都培養我從小吃苦耐勞的個性。在一輩子與父母相處的歷程中,有甘有苦,然而那都是父母給我的禮物。即使父親做生意失敗,也給了我很多磨練的機會,大學能賺錢養活自己、繳學費,甚至還有多餘的錢可以拿回家,對我的一生為人處世都很有幫助。尤其國小以至研究所的碩士論文指導教授吳武典老師及博士論文的劉焜輝老師對我一生許多的指導及身教,讓我受用無窮。
我始終念茲在茲「張老師」的創辦人宋時選先生的一句話:「關心下一代是我們的責任。」在《張老師月刊》「時事心電圖」專欄中,每個月我針對當時的社會現象,從心理輔導的角度與讀者、老師們分享,最主要的用意就在於成人對孩子的影響力。我們的言行舉止很可能在不知不覺之中,對孩子產生了一輩子的影響。
這本書可以說是在高鐵上完成的,平常去南部工作的時候,我習慣在高鐵上安靜思考或修稿,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篇就是「淡定,從平衡中出發」,那時剛好面對很多事情,於是寫下了心中的感觸。
感謝《張老師月刊》主編高惠琳小姐每個月幫我做口述筆記、整理潤稿,感謝「張老師」基金會的同仁,有時幫忙收集、準備資料,也感謝張老師文化公司俞總編輯壽成及苗編輯天蕙的編輯及協助。時間過得很快,轉眼「時事心電圖」專欄已過三年,我不敢說三年有成,而是很樂意分享生命成長的紀錄,深盼藉由本書每一篇文章,邀請普天下的父母、老師們以及對青少年成長過程的重要關鍵他人,包括輔導諮商及社會工作同仁,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用心深耕學習、專業、人際、品格、抗壓、規劃六大領域,相信這些讓人一生受用不盡的禮物,能幫助子女順利成長,邁向成功!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