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東大名醫行醫一生的最終體悟:往後日子不上醫院、不靠醫師也能健康活著的53個心得

東大名醫行醫一生的最終體悟:往後日子不上醫院、不靠醫師也能健康活著的53個心得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441038
渥美和彥
陳柏瑤
麥田
2014年6月05日
93.00  元
HK$ 79.05  






ISBN:9789863441038
  • 叢書系列:生活新主張
  • 規格:平裝 / 176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生活新主張


  • 醫療保健 > 常識/概論 > 傳記/雜論











    ★一輩子行醫的東大名譽教授的醫療心得總結

    ★日本亞馬遜五顆星好評推薦

    ★《原子小金剛》裡的「御茶水博士」原型




      一輩子都在持續鑽研最先進醫療的醫師,最後探究到的真相是什麼?




      .明言「病症尚無法判別」的醫師,比開藥的醫師值得信任

      .現代醫療只能「醫治疾病」而不是「醫治身體」

      .區別「診斷」與「治療」:「診斷」全權交給醫師,「治療」則交給自己

      .醫院最不擅長的其實是審視全身



      這本書是這輩子只當醫師、一生都與病患為伍的東大名譽教授渥美和彥,

      行醫一輩子的心得總結,也是解答許多人對於醫療疑惑的良心書,

      更是往後日子想要活得更加健康的53件你必須知道的提醒。



      「為什麼去了醫院也治不好?」

      「為什麼做了那麼多檢查卻連病名都不知道?」

      「怎麼做才能自己照顧自己到最後呢?」

      這是許多人在面對醫院和醫師時,所抱持的疑問與不安,

      就讓身為東大名譽教授的渥美和彥來一一為您解答。



      「可以的話,想一輩子都健健康康,不必上醫院。」這是許多人的心聲,不過只要是人就難免會有病痛,然而在生病的時候,把自己的健康全託付給醫師是正確的決定嗎?世界上沒有所謂的「相同病症」,因此「萬人皆受用的治療法」並不存在;有可能原本沒生病的人上了醫院,反而身體不舒服;盡可能不要吃藥,只要是藥就有副作用;每個人的身體都不相同,所以不要受到「基準質」擺弄……要先清楚這些醫療的限制與陷阱,才能能夠在往後日子都過得健康。



      【東大名譽教授渥美和彥終生的行醫總結心得】



      Q:不想往後依賴醫療生活該怎麼做?

      □了解「醫院可以做到的」與「醫院不能做到的」

      □分辨「可以託付的醫師」與「不能託付的醫師」

      □盡其可能地自己照顧自己



      Q:什麼才是優良的醫師?

      □擁有「直覺」

      □喜歡親近人



      Q:想要健康活下去的關鍵是什麼?

      □「名醫」不如「專屬醫師」

      □代代開業的診所最好

      □尋求第三意見






    【序章 不能關照自己,也無法安詳往生】

    .仰賴醫院仍無法解決問題的真正理由

    .過度依賴醫生,得以治癒的也無法治癒了



    【第一章 為何就醫也無法痊癒?】

    01.就連人體的內臟也具有個性

    02.無所謂「相同的病症」

    03.「萬人皆受用的治療法」並不存在

    04.似是而非的「醫治疾病」與「醫治身體」

    05.「治療疾病」優於「治療患者」的醫療體制

    06.診視全身的醫生逐漸消失的理由

    07.去到醫院反而生病?



    【第二章 即使醫生也不易找到「名醫」為自己看診】

    08.醫生也有層級之分

    09.醫學系學生應培養身體感覺的敏感度,而不是努力填充知識

    10.「憑直覺」的醫生才是好醫生

    11.「喜歡親近人」的醫生其實少之又少

    12.與其尋找「名醫」,不如找到「適合自己的醫生」

    13.什麼都可諮詢的「我的專屬醫生」

    14.代代開業的診所醫生是最佳的選擇

    15.詳細記錄身體狀況的「健康手冊」

    16.醫生的「尚無法判別」,是一種誠實的態度

    17.「尋求第三意見」

    18.「患者握有選擇權」的醫療陷阱

    19.醫療的本質就是在折磨患者

    20.記得「醫生也是凡人」

    21.何謂「具有人品的醫生」



    【第三章  幾乎所有的疾病都是無名病】

    22.必須區別「診斷」與「治療」

    23.在醫生勸誘下所進行的不必要檢查

    24.不要受基準值所擺佈

    25.放任卻痊癒的疾病其實很多

    26.不明原因的身體不適是極尋常的事

    27.醫院最不擅長處理的部分

    28.與壓力共處

    29.盡可能不要拿藥

    30.避免服用「不得戒斷的藥物」

    31.為減少藥量而該做的事



    【第四章 為能自己關照自己所應該做的事】

    32.既然犯太歲就去健康檢查吧

    33.預先知道自己的「未病」

    34.留意「體重」、「頭痛」、「麻痺」

    35.找到適合自己的「健康陪伴者」

    36.只有自己最清楚自己的「生病跡象」

    37.「最自然不過的事」卻可以預防疾病

    38.飲食限制也無法阻擋對「吃」的熱愛

    39.選擇可以堅持下去的「節制」

    40.擁有可以把酒言歡的朋友



    【第五章 理解「疾病不可能治癒」】

    41.何謂「治癒疾病」?

    42.治癒是因為幸運

    43.老化這種「疾病」並無特效藥

    44.抗老化醫療無法造就幸福的往生

    45.腦是唯一得以保持年輕的器官

    46.「頑固」、「不願傾聽」,皆是沒有動腦的證明

    47.「癌症」不等於不幸

    48.與癌症保持「勢均力敵」

    49.即使如此,人終究會死去

    50.吃不下的那一天,就是人生的終點

    51.領悟「得以活著」,生命即起了奇蹟

    52.感恩是最好的妙藥

    53.相信「肉眼看不見」的力量



    【終章 落伍的日本醫療】

    .不依賴醫院的醫療體系,才是最尖端的醫療

    .不堪一擊的日本醫療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