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 定價217.00元
  • 8 折優惠:HK$17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彼得•杜拉克的9堂經典企管課:刺蝟的企業理論與狐狸的創新策略

彼得•杜拉克的9堂經典企管課:刺蝟的企業理論與狐狸的創新策略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2253830
李在奎
楊明
2014年6月01日
93.00  元
HK$ 79.05  






ISBN:9789862253830
  • 叢書系列:財經秘訣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4.8 x 20.8 cm / 普通級
    財經秘訣


  • 商業理財 > 管理與領導 > 管理學












      最基礎、完整的彼得.杜拉克入門經典,

      認識企管大師的最佳途徑!





    刺蝟的企業論與狐狸的革新戰略



    【作者序】刺蝟的企業理論與狐狸的革新戰略

    【序言】亞基羅古斯之刺蝟與狐狸的故事



    第一部刺蝟與狐狸的競爭

    第一章? 福特汽車與通用汽車(GM)──沒有永遠的勝者


    1 福特汽車

    2 通用汽車(GM)

    3 福特汽車與通用汽車的衰敗

    4 不斷地創新與成功



    第二章? 西爾斯與沃爾瑪──無法知道敵人從何處出現

    1是誰在做事業?

    2什麼是新的事業?

    3企業的目的在於創造客戶



    第三章? AT&T與政府──自然獨占與違反托拉斯法的訴訟

    1 AT&T的事業是服務

    2 我們的事業往後會怎麼變化?

    3 獨占與競爭

    4 AT&T 的分割



    第二部? 刺蝟的企業理論與狐狸的成長對應理論

    第一章? 彼得.杜拉克的企業理論


    1 超一流的企業,陷入危機的理由是什麼?

    2 所有企業都具有獨步的企業理論

    3 努力去做卻成為失誤的起始點?

    4 企業理論的構成要件與說明

    5 系統性放棄,與非客戶之檢討



    第二章? 拉瑞.葛雷納的企業成長階段性危機與因應策略

    1 成長階段

    2 成長階段危機的類型與對應方法

    3 下一個危機是?



    第三章? 創新、再造、藍海、X非效率

    1 創新

    2 再造

    3 藍海

    4 X非效率



    第三部? 狐狸的創新機會與創新策略

    第一章? 前往大西洋的哥倫布


    1 變成紅海的地中海

    2 是什麼讓哥倫布前往大西洋?



    第二章? 創新機會

    1 創造非競爭市場的創新機會

    2 創新是目標導向性、系統性的行為

    3 利用產業與企業內部的變化

    4 利用產業結構與市場結構的變化

    5 利用產業與企業外部的變化

    6在創新的過程中,絕對不能做的事情

    7 與眾不同的知識,就是核心資源



    第三章? 創新策略

    1 探求非競爭策略機會的過程中,絕對要做的事情

    2 專門負責新市場的組織

    3 企業的五個致命失誤

    4 特性理論是錯的

    5 沒有奇蹟的經營者



    【尾聲】管理是社會功能,也是人文藝術





    作者序



    刺蝟的企業理論與狐狸的革新戰略




      在二十一世紀前十年發生的各種攸關企業的事件中,最重大的要屬二○○九年六月一日美國通用汽車(GM)申請破產保護。不可否認,二○○七年美國次級房貸問題所引發的金融危機,是壓垮GM的最後一根稻草,不過,早在一九九五年,彼得.杜拉克在他的著作《巨變時代的管理》中,就已經對GM的危機做了如下診斷:「曾以為會像金字塔一樣長長久久的公司,明天過後可能突然消失或是陷入混亂;然而這並不僅止於像GM一樣的大公司。不是只有那些一流公司會突然陷入挫折與困境,掉入根本無法解除的危機之中,這種現象也不限於美國而已。追究危機的根本原因,並非是因為用了錯誤的方法執行工作,也絕不是做錯了事情,大部分的情況反而是做了正確的事情,卻沒有達到任何的成果。我們該如何解釋這種矛盾?」



      杜拉克常被稱為「現代管理學之父」,而我認為之所以能被這樣稱呼,是因為他至少有下列兩個功績:一是首次將「策略」(strategy)的概念導入管理學中,二是將「創新」(innovation)的概念導入管理學中。



      《杜拉克的最後一堂課》作者伊德善在著作中說過:「一九六四年,杜拉克對一家出版商老闆表示:『如果想要管理的話,就一定要有策略。』這位老闆反駁說,『策略』是戰爭用語,非管理用語,這樣讀者會感到困惑。但到了一九七五年左右,有關策略的主題卻已經占據了大部分公司CEO所發表的論文或著作。」杜拉克在《管理聖經》中,偶爾使用策略這個用語。一九六四年出版的《成效管理》(Managing for Results)就是第一本討論管理策略的書。



      另外,杜拉克也是首次將「創新」概念導入管理學中的先驅。約瑟夫.熊彼得(Joseph Alois Schumpeter)雖然將管理學中外部變數的創新當成內部變數,不過,杜拉克卻將只有在管理學中所提及的創新,當成管理學的核心要素,他並在《創新與創業精神》中,具體提出創新的方法。之後,許多學者在管理學領域中研究各種創新理論,並在組織中得到很大的成果。舉例來說,麥可.漢默(Michael Hammer)在一九九○年的《哈佛商業評論》七、八月號中,發表了〈Reengineering Work: Don’t Automate, Obliterate〉,並在一九九三年,與詹姆士.查比(James A. Champy)一同出版了《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當「reengineering」(再造)這個字,以新的管理用詞之姿受到矚目的時候,這個字究竟會以管理流行語,透過新的策略形式擁有一席之地,還是很快地消失,世人一直爭論不休。



      我在一九九四年出版了一本書:《再造與改善》,比較了美國式的管理再造與日本式的管理改善。我認為,「改善」是指藉由不斷改善產品或製程,以持續維持競爭的優勢,並積極不斷創造新的產品與程序的策略。相反地,再造是將現有的程序,彼此間立即置換,是一種明顯提升成果的策略。它是將企劃、設計、研究、生產、販售等工作程序,全部集合在一起並同步處理,以大幅縮短研究、開發、生產及販售的時間,達到確保成本優勢,使客戶滿意的策略。



      舉例來說,汽車零件製造商 Federal Mogul,將開發新模具的時間,從過去的五十週,大幅縮短為二十天;達美樂披薩為了配合外送的時間,將過去原本需要花二十分鐘的烹調時間,縮短為八分鐘等,其他還有許多服務導向的公司也都縮短了時間。而這樣的結果,讓美國以「顧客滿意策略」(Customer Satisfaction Strategy)為導向的企業,能在一九八○年代與以品質為武器的日本企業分庭抗禮。這種把「沒用的程序」果斷拋棄的再造想法,後來則透過電腦的幫助成了RP工具系統。



      金偉燦在二○○四年的《哈佛商業評論》十月號,發表了〈Blue Ocean Strategy〉,並在二○○五年與芮妮.莫伯尼(Rene Maubortgne)一同出版《Blue Ocean Strategy》(藍海策略)。此後,「藍海」這個詞就像「再造」一樣,以管理用詞之姿,長期受到矚目。藍海策略是藉由導入「策略草圖」,以及ERRC(Eliminated, Reduced, Raised, Created)架構,為管理策略開啟了全新的領域,帶來非常大的貢獻。但除了藍海策略的發明人外,連那些在初期擔任推廣工作的人,也都認為藍海策略與當時的競爭策略(competitive strategy)相比,是完全不同的東西。他們主張這是非競爭策略(non-competitive strategy);除了與競爭策略不同之外,也因為「藍海策略」選擇了不完全競爭市場,因此不會有「標桿分析法」(benchmarking),重點更不是在尋找利基市場。我認為,因為這樣的主張,選擇藍海策略者似乎反而將自己的地位矮化了。



      以採取藍海策略獲得成功的西南航空來說,除了採用競爭策略外,它其實也是航空公司尋找利基市場的成功案例。基本上,西南航空吸引了非客戶群(non-customers)是事實,然而,與其說西南航空在航空市場以外的地方創造出新市場,不如說它與主要航空公司的 Hub & Spoke策略作對抗,並找出中小型都市間 Point to Point航線,以增加航班的利基市場。此外,我認為,西南航空藉由節省成本、降低航空票價以吸引原先開車者,這也是一種競爭策略。



      湯瑪士.畢德士(Thomas Peters)在《追求卓越》(In Search of Excellence)中以許多優良企業在數年後破產為例指出,沒有永遠的超優良企業。不只如此,《藍海策略》中所提及的成功產業與企業,也有不少已經消失或是陷入紅海裡。根據Index Group的調查,當初追求再造的公司中,約有五○%是以失敗收場。另外,根據《財星雜誌》的分析,追求再造的美國企業中,有五○%至七○%企業未能得到當初預期的成果。



      這些失敗的主要原因,在於對再造初期的成果感到滿足、最高管理階層的認知與支援不足、沒有認真實踐、因長期推動導致倦怠,以及未能多給予人員激勵等。藍海策略也是相同的道理。雖說企業應該追求藍海,不過,如果沒辦法得到壟斷利益時,就不需一味地追求藍海。過去日本的食品流通業有句話叫做「千三個」,到了最近,已經改為「千兩個」,指的就是在一千個產品中,能存活下來的只有兩個而已。新產品壽命愈來愈短的趨勢,不止出現在食品業,如果考慮到產品的生命週期,或是現今市場的競爭狀態,就能知道企業前往藍海之路並非一直都存在。此外,究竟該如何找出前往藍海之路,也很難得到確切的答案。認為只要努力划槳前往遙遠的大海,就一定會遇到藍海,更絕對是不切實際的想法!



      近來,拉夫雷(Alan George Lafley)與查朗(Ram Charan)在他們共同的著作中,將「創新者」(Game Changer)的概念加以解釋。所謂的創新者是指將自己經營的生意加以改變,或是建立全新生意的遠見者或策略家。他們主張創新為長期維持成長,並持續改善毛利的基礎。這本書是將我所翻譯的《管理聖經》、《成效管理》、《巨變時代的管理》、《後資本主義社會》、《21世紀的管理挑戰》,與伊德善的《杜拉克的最後一堂課》中,有關創新和策略的部分加以整理,並集中說明杜拉克的企業理論及創新策略。根據這些大方向,我將本書分成三部加以闡述:



      第一部提出在競爭與持續創新中,幾個主要失敗企業(福特汽車、GM、西爾斯、AT&T)的案例。



      第二部是將杜拉克固有的企業理論,與拉瑞.葛雷納(Larry E. Greiner)的階段性危機與對應策略理論作比較,並加以說明。



      第三部則談論如何將杜拉克所提出的創新機會加以應用,以及如何實踐創新策略的方法。



      在目前出版環境不佳的情形下,對於仍決定出版這本書的 Book 21金英權社長以及相關同仁,我表達由衷謝意。



    李在奎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