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蒲魯塔克有兩 篇專文討論動物,即第六十五章〈陸生抑或海生動物是否能更靈巧?〉及第六十六章〈野獸都有理性〉,從內文可以看出它的資料來源出自伊利安(Aelian) 《論動物的習性》(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imals)、普里尼(Pliny)《自然史》(Natural History)以及亞里斯多德的《動物史》(History of Animals)、《動物的生殖作用》(Generation of Animals)和《動物的器官、行動和演進》(Parts of Animals, Movement of Animals, Progression of Animals)。其中有幾個重點值得我們注意:其一是當時的人士對於陸地和海洋的動物已有相當的認知,不僅用來分析牠們的行為,還可以評定牠們的智力, 即使是特殊的狀況也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釋。其二是蒲魯塔克將人道精神推廣到動物身上,在伯里克利(Pericles)和提米斯托克利 (Themistocles)的傳記中,對愛護動物一舉有生動的描述,我們只要學著對人類永懷慈悲之念,那麼對其他動物也會有惻隱之心。其三是希臘人始終 對海豚有好感,多次提到牠們在海中救人的事蹟。
五、宗教的根源
無論是希羅多 德的《歷史》、戴奧多魯斯•西庫盧斯(Diodorus Siculus)的《希臘史綱》(Library of History),或蒲魯塔克的歷史觀,都認為希臘宗教的源頭是埃及,所以本書中他並未特別討論希臘的宗教,因為這已經成生活的一部分,沒有說明的必要。 在談論埃及宗教時,他用了很長的篇幅仔細分析,發現埃及還是以傳統的風俗習慣為主,這方面與希臘是大相逕庭。讀者可以參閱第二十七章〈埃及的神:艾希斯和 奧塞里斯〉,論及埃及與希臘宗教的關係、神性的尼羅河、善惡兩元論、宗教的哲學觀點以及動物崇拜和圖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