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書透過週期表來認識原子的結構、特性與反應。一說到週期表,大家可能會想起高中時代討厭的化學,使心情沮喪起來,但本書絕非艱澀無趣的書,相反地,本書企圖邀請大家進入簡單有趣的週期表世界,進一步踏入化學的世界。宇宙由物質所組成,所有物質由原子所組成。宇宙中存在的物質種類無限多,但組成物質的原子僅有90種,這90種原子聚集、結合成分子,分子再聚集成物質。原子的結構很單純,像雲合成的球狀物,正中間有小小的原子核。原子核周遭圍繞著電子雲,裡面有+1的帶電質子,質子數量稱為原子序Z;組成電子雲的電子帶-1,數量與質子數(原子序Z)一樣,因此整個原子呈電中性。把這些原子集合成的元素,依照原子序的編號排列,排成一列列元素列,可以看出許多有趣的事。Z=1是氫、Z=3是鋰、Z=11是鈉、Z=19是鉀,都是容易失去電子,形成+1的陽離子,原子性質相似。把這些性質相似的元素排成直行,依序排列成表,則成週期表。原理同於日曆每七天重覆一次,組成月曆。月曆的左右端是星期六和日,週期表的左右端,同族元素,性質和反應特性類似。
了解這些,再看看週期表,可以大致推測出元素的特性,例如:1族元素容易形成1價陽離子,2族元素容易形成2價陽離子,以此類推。這是週期表的價值和意義。從週期表看來,奧林匹克金、銀、銅獎牌,在週期表中排列於11族;白金(鉑)和鈀,與金、銀並稱貴金屬,排在金、銀的兩邊。大家所熟知的核能燃料鈾、鈽位於週期表的末端,是很大的元素,而核能未來燃料的釷(Z=90)也是大元素。稀土金屬近來是熱門話題,具有發光性、磁性等特殊性質,是雷射及半導體記憶體不可或缺的原料,具有強力磁性,可以製成超小型馬達,是現代科學常見的元素。稀土金屬屬於3族元素,一共有17個。
但,在這17個元素中,有15個元素並未排在週期表本表,而是排在週期表下方,像贈品一樣寫在另外的表格裡,這15個稀土金屬元素屬於鑭系元素,宛如15胞胎,彼此的性質很相似。
週期表呈現元素的結構,尤其能忠實呈現電子組態,而電子組態決定原子的性質及反應,所以可以理所當然地說,週期表能呈現原子性質、反應。
拿起本書,你會發現高中時代覺得很困難的週期表,竟然可以如此生動活潑、有魅力。學習週期表可說是踏入化學的第一步,我相信閱讀本書,你會對週期表感到親切,而親近化學,甚至燃起對化學的熱情。
最後感謝努力製作本書的SoftBank Creative石周子先生、為本書畫出有趣插圖的井口千穗小姐,以及各參考書目的作者及出版社。
齋藤勝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