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YST是隱姓埋名的網路作家,自小在台灣接受傳統的教育,長大後庸庸碌碌為生活辛勞,過的是再普通也不過的日子,沒有什麼顯赫的履歷可以自吹自擂。如果不是一九九七年的香港回歸,如果不是因為二○○○年的台灣大選,如果不是國際網路開始流行,作者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有一天會寫政治評論的文章,更沒有想到會出書暢談國際政治。
? 國際網路是人類文明最偉大、影響最深遠的發明,它傳達文字、圖片、聲音、影片,幾乎無所不能,它非常安全、超級快速,而且無遠弗屆,這在二十年前是不可想像的。它使像YST這樣的小人物也能成為作家,能夠向廣大的國際社會發出聲音。是的,國際網路徹底打破了資訊傳播的傳統結構,新聞媒體不再是由少數人和特殊集團所壟斷,社會價值不再是由這些少數人來定義,國際正義更不是由少數利益集團說了算。
為什麼?答案很簡單,因為六○年代美國總統尼克森口中的「沉默的大眾」(the silent majority)在二十一世紀已經不再沉默了。想想看,以前是苦無機會,所以不得不沉默,現在大眾有了國際網路能夠發出自己的聲音,為什麼還要沉默?
??? 二○○八年金融海嘯爆發後,國際局勢真是風雲變幻和扣動人心,列強的鬥爭不但急遽上升,而且招招對準國力正迅速飆漲的中國大陸。中美的博奕早已表面化和全面化,從經濟上升到政治,再從政治上升到軍事,全球華人不能不知。
??? 讀者還看不清楚嗎?五年來,美國與它的盟國在西太平洋舉行的軍事演習都是公開以中共解放軍為對象。中國大陸已經上升為美國的第一假想敵,今天的中國大陸要想繼續韜光養晦已不可能了。
??? 國際局勢的演變如此快速,作者有一種迫切感,想把自己的觀察心得與更多的人分享,於是決定選出部分作品,以書的形式和讀者見面。
政治是一門軟科學,基本上可以各說各話甚至胡亂說話。但是負責任的政治評論者不可以這麼做,他必須對讀者負責。所以本書選出作者在過去幾年中,發表在網誌(BLOG)和【天下縱橫談】論壇上的文章,這些文章不但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而且編輯成書後,各篇文章相互照應,連成系統,更能看出「後金融風暴時代」中國與美國的戰略鬥爭的核心脈絡。
??? YST認為未來的十年非常、非常的關鍵。因為美國已經無法忍受中國繼續強大,中美的戰略矛盾已經升高到非攤牌不可的時刻,中國能否真正崛起,關鍵就在這十年。
??? 談論中國崛起的文章和出版有關中國崛起的書籍早已是車載斗量。你一定會問:這本書有什麼特色呢?YST的回答是:這本書有五個特色。
第一個特色是宏觀論政
YST首先要說明的是,有關中國崛起的書籍的確很多,但是它們多半是外國人寫的,不但視角不同,而且有很多偏見,因為他們心存恐懼。中文論述國際政治的書籍則很少有宏觀的,格局一般都不大。
格局小在台灣出版的政治書籍中尤其明顯,原因是台灣的政治氣氛是獨立壓倒一切,所有的言論都必須為台灣的獨立自主而服務,否則就是「不愛台灣」。在這種意識形態的局限下,宏觀論政是不可能的,造成島民極為狹隘的政治觀,不但極不健康也非常危險。
台灣的問題是,台灣人不瞭解在國際鬥爭中,主觀的願望不論多麼強烈也不可能改變客觀的事實,譬如鬧得轟轟烈烈的一九七九年「高雄美麗島事件」和二○○六年「台北百萬紅衫軍倒扁大遊行」被台灣人民津津樂道和深深感動,被認為是不得了的政治運動,但其實它們是典型的「茶壺裡的風暴」。在過去的二十多年,我們看到台灣人民從思想到行動隨著短視的政客、記者和名嘴的宣傳而起舞,這些包括「去中國化」的一連串的政治運動不但對世界格局毫無影響,對台灣未來的歸屬也不可能有任何改變,台灣人民甚至不瞭解他們的「愛台灣」已經氾濫成一種災難。
宏觀是瞭解國際政治唯一的途徑。本書是從全球華人的角度觀察列強的鬥爭和研判世界政治的演變,並且檢視中國在這場鬥爭與演變中所扮演的角色。這場正在進行的鬥爭和演變既廣且深,它將觸及全世界每一個人,誰都躲不掉,尤其是華人。
第二個特色是說真話、用淺字、深入淺出,讀者即使兩瓶啤酒下肚也能一看就懂。
本書沒有世俗的顧慮和考量,也就是是非分明,不做鄉愿,不寫四平八穩的文章。所以特色就是說真話、說簡單明瞭的話、令你一看就明白,沒有虛偽的外交辭令、沒有艱澀的學術名詞,更不會賣弄文字、故弄玄虛、繞彎子說話來顯示自己學問很大。譬如YST會直截了當地告訴你美國現在正大量印鈔票來彌補赤字和刺激經濟,而不是以專家的姿態吞吞吐吐、故弄玄虛、很有學問地說美國現在正實行量化寬鬆的經濟政策。
第三個特色是本著邏輯與推理論述,不尋求「政治正確」
政論文章的邏輯與推理是最重要的,也許讀者與作者的政治立場不同,但是邏輯與推理是跟意識形態無關的,即使兩個意識型態不同的人,也能共同信服於對歷史潮流的理性推演與對國際局勢的邏輯分析。最顯著的例子就是YST有關經濟的論述。
YST在二○○五年七月就開始論述美元有發行過量的問題:〈美國的軍事和經濟〉(2005/07/21)、〈美國經濟問題的焦點〉(2005/08/02)。這些言論在當時是非常孤獨的聲音,在台灣屬於「政治非常不正確」。那時候YST的論述完全不受注意,但是後來美國經濟的發展一步一步地都進入YST的預料與判斷。這就是邏輯與推理的力量。
第四個特色是論述國際政治是以軍事實力為主要考量
軍事是政治的延伸和主要的手段,政治則是一切軍事的目的。因此以軍事實力論述政治是最自然不過的,因為在國際政治的領域裡,列強一向奉行的是「叢林原則」。但是不知道為什麼,這種論述角度在華人論政中極為少見。
你也許會抗議:笨蛋,國際的鬥爭經濟才是重點。YST回答:你說得非常對,但是,即使是經濟的領域,西方國家的經濟也是靠軍事力量支撐的。
YST從不相信和平崛起,歷史上任何大國的崛起都必須打敗一個比它更強大的國家。
你可能又要問,二戰後美國取代英國成為領導全球的強國,但她並沒有打敗英國啊!二十幾年前蘇聯垮台,促成歐盟的崛起,這也沒有誰打敗誰的問題呀!
其實,英國在二戰中雖然和美國是同盟國,但看邱吉爾在美國的演說,他是用何等哀求的口吻說服美國參戰,因為他知道沒有美國,英國是撐不下去的。所以廣義地說,美國也是透過戰爭「打敗」英國的。換句話說,如果沒有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在短期內無法取代英國。只要英鎊是唯一的世界貨幣,美國就不可能取代英國成為第一強權。
美國是在強大的軍力後盾下,壓迫盟國簽定布雷頓森林協議。邱吉爾是何等人物,他非常清楚這個協定一簽下去,英國就淪為二流國家,但是一九四四年的英國,面對美國主宰性的軍事力量有什麼反抗的能力?
蘇聯就更不用說了。一九六二年的古巴飛彈危機,蘇聯是在美國強大的航空母艦戰鬥群下灰溜溜地撤退。這不是軍事戰敗是什麼?蘇聯的經濟是在美國的軍事壓力下崩潰的。
所以,強大的武力仍是一個國家崛起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
中國今天的崛起方式當然不會選擇戰爭,因為中國有其他更加有效和更有把握的方法,那就是用強大的武力壓住陣腳,然後用經濟力量把美國擠出亞洲。
現在著急的是美國和日本,想打仗的也是美國和日本,因為他們所剩的時間不多了。中國不過被動應戰而已,過去一百多年的慘痛經驗告訴我們,中國沒有強大的武力是不可能得到安寧的發展機會的。
說中國想和美國決一死戰而崛起,那是目前用「中國威脅論」抹黑中國的膚淺說法,但是中國如果沒有強大的武力(足以抗衡美日俄的武力)則一定挨打,絕不可能崛起。
第五個特色是豐富的知識性
前面說過,本書的第四個特色是從軍事的角度觀察和研判政治,這並不容易,因為掌握軍事發展的力道和遠景需要具備適當的科技背景。軍事裝備屬於尖端科技,不但科技的成分艱深、含量巨大,而且系統非常複雜。
中國的崛起從一開始就受到美國百般的阻撓與遏制,這從美國長期的科技輸出管制、武器禁運和軍事技術封鎖就看得很清楚了,不僅美國自己這麼做,並且還嚴格要求盟國也這麼做。但是中國的國土遼闊、資源充足,特別是人民非常優秀,中國的崛起是無法阻擋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國軍事力量的迅速茁壯。
美國是一個兩洋國家,它的軍事力量必須經由強大的海軍才能投送。中國看準了這一點,於是針對美軍的軟肋發展出一套不對稱戰爭的戰略與戰術,其中最明顯的就是成功研發了「彈道導彈攻擊大型海面船隻」這個武器系統,它令美國海軍望而生畏,在戰時不敢進入距離中國海岸線三千公里以內的海域。這個影響太大了,徹底改變了幾百年來海上作戰的遊戲規則,橫行全球海洋六十多年的美國航空母艦戰鬥群居然在面對中國時成了一堆廢物。
絕大部分的人都認為核子武器是一個國家最重要和威力最大的武器,是一個國家的鎮國之寶。這種看法本身並沒有錯,但是忽略了一個重要的現實。核子武器由於殺傷力太大和殺傷範圍太廣,在核子大國之間屬於互相摧毀的最後手段。如果我們一定要挑選出一樣稱之為幫助中國崛起的最大功臣,那就是中國經過二十年研發、幾年前悄悄服役並繼續不斷完善中的「彈道導彈攻擊大型海面船隻」這個長程武力平台。
「彈道導彈攻擊大型海面船隻」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尖端武器系統,從沒有任何政論書籍在這方面做過深入的論述,不是因為它不重要,而是因為它太困難了,它牽涉的專業知識太廣泛又太艱深。
這是一個非常巧妙的遠程防衛武器。美國的軍艦不靠近中國則已,只要帶有惡意進入中國海岸三千公里以內,那麼很可能就會遭到滅頂之災。
中國這種彈道導彈能在大氣層內以六至八馬赫的速度(每秒2.0至2.6公里)變軌機動飛行,目前任何科技皆無法有效防禦,如果它擊中美國軍艦,會穿透航空母艦的十四層甲板,只要一枚就足以致命。美國海軍正為此寢食難安,但又說不出口。日本的情形更糟,它的軍艦不論藏身何處都在打擊範圍之內,躲都沒處躲。
有趣的是,航空母艦是百分之百的攻擊性武器,「彈道導彈攻擊大型海面船隻」不論怎麼說也只是防衛性武器,誰是侵略者一目了然,這是YST特別喜歡它的原因。
本書希望用最短的時間讓讀者瞭解:
為什麼這個世界有這麼多的動亂?
為什麼國際動亂的背後總有美國的影子?
為什麼這個世界一定會有對峙、矛盾和緊張而不可能和諧?
國際鬥爭的本質是什麼?
今天國際局勢的發展如何?
天下大勢的走向是什麼?
中國的崛起正面臨什麼樣的考驗?
如果你有點心動,那麼請打開下一頁,本書的天下大勢就從〈中美的消長〉談起。
YST自序於二○一四年五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