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 定價650.00元
  • 8 折優惠:HK$520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三都追夢酒

三都追夢酒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4449538
阿盛
九歌
2014年8月01日
100.00  元
HK$ 85  






ISBN:9789574449538
  • 叢書系列:九歌文庫
  • 規格:平裝 / 272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九歌文庫


  •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 散文











      彷彿不久前還住在瓦屋裡、蹲在大土灶前,卻一下子被推向首都大城。

      從鄉俗故聞、百工物事到城市悲歡,阿盛自言半世紀以來的點滴,雖是明確的存在,如今回想卻似夢一場、又似酒後回看。



      面對那些煙火歲月,阿盛選擇以亦莊亦諧、幽默又帶嘲諷的筆調,加上生動有力的俚語擬音,親切趣味的小品形式,凝固永存心中不變的情感。即使青春永「蛀」,年輪已滿面;兒時常見的雞公碗、包鐵皮牛車如今都要往骨董店或博物館去尋,童年的遊戲勝地防空壕、客廳裡總是掛著的繪有掃帚及烏龜與蝦(痚痀嗽)的紙藥包在腦海中仍清晰如昔;鄰鄉兩個養女情同姐妹之情篤、舊時人賣百分之百花生油及麻油之實誠、母親生前自家鄉帶來米糕粽子的溫暖……美好的情感永不褪色。



      除此之外,雖不用臉書的阿盛乃「不要臉」一族,卻對時下按讚文化知之甚詳;也知道女兒聽「鷗麥軋」(唯不知其為五月天的歌);另創「Qmz」,認為較「Orz」更寫實……。新舊交會迸發出的趣味,人事流轉中的變與不變,一一匯流成阿盛筆下新舊山河歲月。



    本書特色?? ?



      ★親切有味的鄉土小品散文,內容則從童年回憶到鄉野奇聞、生活隨想,無所不包,發人深省又令人忍不住會心一笑。

      ★《中國時報》「三少四壯集」專欄作品集結,一次可看個過癮。

      ★了解臺灣從農業社會轉入工商業社會變遷過程的活教材。






    ﹝集序﹞我們的新歲月舊山河



    .輯一

    海濱之歌

    花•癡

    芳鄰香樹籬

    草木有情物

    女媧造人的隱喻

    赤繩繫肋骨

    吃喝玩樂讚

    錦鯉玉如意

    南北虱目魚

    抓周生菩提

    強韌的線

    第四的

    急水溪瓦窯溝

    金牛練腳力

    青白對紅塵

    雞公碗成了骨董

    聖水倒入魚缸

    看不出鴨們理你

    理髮店舊曲盤

    鏤四銘

    臉書,心書

    鄉音毋須改

    您字小識

    廖淑華與張郅忻



    .輯二

    拜謝阿祖

    干戈傷痕

    寄藥包和偏方

    古早兒童病

    半世紀前國校

    漫畫微歷史

    夜燕相思燈

    我輩煙火歲月

    今日少壯明日老

    雙北滄海桑田

    兩年田僑

    臺南二營劉家

    音樂才子吳晉淮

    無情之夢

    南都夜曲

    追夢酒

    苦旦珠淚

    百工之二

    打鐵匠浣衣婦

    舊法榨麻油

    鉛字排版手民

    稿費知多少

    同性戀故事

    同志開公司



    .輯三

    新濟公傳

    新三國志

    新茶花女

    新地獄變

    沽之齋誌異

    破衫教復仇

    神主妻

    陰陽眼

    孝男兄弟奇聞

    號名說

    招翁贅婿

    螟蛉過房養女

    離開虎姑婆

    秀才捧冊豹

    三鼠記

    醬菜譚

    大長筋

    此去如煙散

    再來夢中逢

    風水宿命萬歲

    貴賤怎麼分級

    詐騙托辣斯

    總鋪司廚子司

    基度山啟示錄



    附錄﹝一﹞斯土斯民的浮世?像

    附錄﹝二﹞聯合副刊駐版作家阿盛答客問






    ﹝集序﹞我們的新歲月舊山河??????????????? ?



    ● 雅俗並存,自在自得──石曉楓



      「三少四壯集」的文字每週一刊,我是一回讀一回讚嘆,阿盛老師的散文書寫,根本已臻出神入化之境,在其筆下,鄉俗故聞、百工物事、歌謠詞曲固能細說從頭;文壇掌故、城市悲歡等秘辛自亦能娓娓道來,此非積數十年之人生體驗與廣聞博學不能造就。阿盛老師言鄉里舊俗,文字引經據典,警世的作意處處可見;書城市小民,則引流行語挖苦流連於臉書按讚的學生輩,詼諧雙關語多有。每一短文之出,輒見台文雅言與現代俚語交相為用,城鎮與鄉土素材融合無間,真可謂揮灑自在,無入而不自得。



    ● 不用驚嘆號,禁不住驚嘆──石芳瑜



      善用俚語土語,用字精簡,亦莊亦諧,化俗為雅,向來是阿盛行文的特色。他始終保持這樣的文字高度,不論小品或長篇散文,皆游刃有餘。



      阿盛老師很「調皮」,這一點也不改。比方他曾勸一女多健行:「瘦下來比較容易嫁出去。」對方答:「不嫁了,男人都一樣,只喜歡麻兜女優,真是潛水艇雷達故障,沒水準兼神經脫線。」短短幾句,鮮活有趣,這是阿盛。且不喜「驚嘆號」,這也是阿盛。由於用字講究聲韻,他的文章特別適合朗讀,不信你隨便讀一篇看看,時而感傷,時而笑到流淚,令人禁不住驚嘆。



    ● 觀察,力行,省思──林育靖



      家庭主婦生活緊鑼密鼓日復一日推展,不久前尚一邊餵奶一邊翻書,如今小女娃兒手腳靈活事事好奇,總要閃躲她舞動的手免得撕破頁,這般捉迷藏閱讀的,多半是食譜及親子書。



      坊間許多「父母教養孩子」指引,有些教條式舉例剖析,有些專家口吻建議,我倒喜歡讀那些無特定目的,只輕輕淡淡描述親子之間故事,道理自在其中。那便是寫作私淑班的氛圍。



      阿盛老師教我的,不過是觀察、力行與省思,但在我後續人生中,事親、育兒、寫作、行醫,一概通用。



    ● 說唱凡間悲喜──張郅忻



      阿盛老師的文字,無論是用語或內容皆充滿時間的味道,不同時空在其中交混對話。在更長久的歲月以後,生命的眼光反覆凝視舊俗今貌,鏗鏘鄉音與諷刺力道,交織一幅幅我未必經歷卻如在眼前的「煙火歲月」。如一首民間小調,說唱凡間悲喜,讓身為讀者的我,以適恰的距離看見過去樸素裡的盛貌。

    ?? ?

    ● 找回久違的平靜──盛浩偉



      認識阿盛老師以來,我一直深刻感受到老師的文若其人、人若其文:在老成中不失幽默,在詼諧裡蘊藏智慧。這一點,在今日的社會情境下,我又體悟更深,因為,在動盪時局裡讀老師的文章,總能讓我找回久違的平靜。那些文字教我,不要好高騖遠、眼裡只看得到利益;而要實實在在地,踏出每一步,回顧並前瞻人生。正是這種堅定,令人格外安心,與溫暖。能受教於他,無比幸運。



    ● 繪成一張壯闊星圖──陳?青



      急水沖出瓦窯溝來,卻為何不說是溝深且闊,能聚眾水?在阿盛老師筆下,瓦窯溝是一端硯,潑的是天上水,揮毫是天下事,鄉野叢譚,古今舊事,隨手摘來自成風景,句裡行間連綿而去,越是簡筆,橫豎之間,自成人間世一張壯闊星圖。故事從來未曾少,倒是這個小小底盆地,被阿盛越寫越寬了。



    ● 來去瓦窯溝──廖淑華



      2004進私淑班,適逢阿盛老師的《民權路回頭》出版,同時出版新書的有嚴立楷、許婉姿兩位。初窺殿堂,發表會當天一景一事的新奇感令我保鮮至今;之後,盛師陸續發表《夜燕相思燈》《萍聚瓦窯溝》及《三都追夢酒》,無不是老師常說的──文章寫生活,然而讀盛師筆下的平常事平常人,或迂迴道情,或反諷析理,總是同情同理留人餘地,一如我認識的阿盛老師,寡言冷靜的外表藏著一副熱心腸。



      進出「將就居」多年,中年文青時不待我,更常被叮囑加快腳步、多多創作,而我卻有那麼點依賴心態,總覺只要有老師放舟文學大河,即能安心追隨,放心下筆,不怕迷航。



    ● 對母土的衷心敬重──蔡文傑



      沒想到,有一天我可以跟著盛師,經由書信往返,教導我寫文章,老師教我更多的是,待人處事,孝順母親;在文學創作上他只教我五個字:樸實而真切。



      這五個字夠用了,一如他筆下勾勒的,台灣社會的眾多人物,深刻而鮮活的呈現在讀者眼前,他們在這塊島嶼上安身立命,認真地生活。而這些動人的故事,每一篇都是來自對這塊母土的衷心敬重。



    ●? 描繪世風流變 ──鄭麗卿

    ???????????????????????? ?

      老師多年勤於雙北地區健行,鍛鍊身體兼觀察世風,筆底題材不論大小盡是活潑辛辣的世俗:田鼠與錦鯉,夜市與百工,陰陽眼與理髮院,風水與民俗,歌謠與時事,如筆記小說記述世風人情人性的流變。寫的是什麼人什麼事?是你我都在其中的天天尋常生活。文字凝練,眼光透澈,詼諧笑談,托物言志,篇篇翻轉出寫作者甘美或苦澀的情感。



    ?● 文壇「阿盛師」 ──賴鈺婷



      從臺北遷居臺中已經五年了。我常回想起,那段在中和「將就居」,和幾位同學圍攏在老師家客廳討論文學和作品的日子。我有一本筆記本,上課聽到什麼,便隨時記錄下來。老師說,文學是凡人觀點,而非偉人、聖人觀點。要回歸到人的本身,哪怕一個個體都值得去寫。他說,不用怕對號,散文不用迴避。那時討論的篇章背景,已經不復記憶了,可是我卻仍常常於燈下,反芻當年老師的話語。讀這一系列作品,看見人情、人性及人生。故事明白通透,深寓哲思,除了保留臺灣早期的民間風俗、語言、常民文化之外,幾乎每一篇都有一種專屬於「阿盛師」冷眼熱心,獨特的警世、勸喻意味。



    ●? 光陰重現──薛好薰



      榕樹下,一群人圍著說故事者,聽者的眼神像跳躍在葉片上的晶亮陽光,而故事也像隨手撿拾的褐黃與翠綠樹葉,一片接一片,帶有過去和現在日子的和煦與溫度。



      聽者時而揚起眉頭,哇!原來如此。

      時而點點頭,嗯,應該如此。

      有時又皺眉,啊!竟然如此。

      情緒波動如被清風撩起的枝葉細細沙沙作響,而故事兀自悠悠飄墜。



      閱讀阿盛老師的文章,腦中總不自覺地浮現這樣的畫面。那些事及那些人,經老師一一拾掇鋪排,便重現了光陰的網絡紋理。



    ● 兩個世代的重疊──楊碩人



      高中時,在國文課上到了父親的課文〈火車與稻田〉,不由自主的感情全湧上心頭了。



      我的年紀與父親相差甚遠,我所經歷的時代完完全全不同於他的過去。他在兩個世代之間的變遷遊走,他筆下的從前我看著,不知為何感到格外的深刻,我總在他的口中及作品中摸索著,我想接近父親的過去;時常,我感到迷惘,對於追隨不到父親的腳步,對於無法親身感受父親那個年代而失落,因為他筆下兩個世代間的交替是如此深刻,我卻只能靠想像,無法靠自己去體會。



      我要以我的文字,去寫出去紀錄父親訴說的過去;情感不盡然與他完全相同,不盡然觀點一致,但,是用我的方式,紀錄父親過去的點滴,和現在與我重疊世代的經歷。





    其 他 著 作
    1. 海角相思雨
    2. 九歌103年散文選
    3. 萍聚瓦窯溝
    4. 行過急水溪(增訂版)
    5. 台灣文學30年菁英選2:散文30家(上冊)
    6. 台灣文學30年菁英選2:散文30家(上冊)(蝴蝶雙頁封面紀念版)
    7. 台灣文學30年菁英選3:散文30家(下冊)
    8. 台灣文學30年菁英選3:散文30家(下冊)(蝴蝶雙頁封面紀念版)
    9. 夜燕相思燈
    10. 玻璃瓶裡的夏天
    11. 臺灣現代散文精選
    12. 十殿閻君
    13. 打開抽屜都是你──寫作私淑班合集
    14. 火車與稻田:阿盛散文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