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記憶傳承人:極樂謊言(電影版)

記憶傳承人:極樂謊言(電影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4711148251037
露薏絲•勞瑞
鄭榮珍
台灣東方
2014年8月07日
93.00  元
HK$ 79.05  






ISBN:4711148251037
  • 叢書系列:青春悅讀
  • 規格:平裝 / 264頁 / 25k正
    青春悅讀


  • 童書/青少年文學 > 青少年小說 > 科幻/奇幻小說


















    在同化世界裡,你必須跟別人一樣!

    你必須犧牲自由、思想、還有感知。





    出版緣起

    作者介紹

    理想國四部曲總導讀

    導讀找回選擇權

    第一章?? ?分享

    第二章?? ?養育嬰兒

    第三章?? ?視覺變化

    第四章?? ?義工

    第五章?? ?激情

    第六章?? ?進階典禮

    第七章?? ?分發工作

    第八章?? ?記憶傳承人

    第九章?? ?特殊規則

    第十章?? ?儲存記憶的人

    第十一章?? ?記憶流轉

    第十二章?? ?看見顏色

    第十三章?? ?異於常人的生活

    第十四章?? ?安撫佳比

    第十五章?? ?戰爭的痛苦

    第十六章?? ?愛的傳導

    第十七章?? ?格格不入

    第十八章?? ?記憶回流

    第十九章?? ?解放

    第二十章?? ?計畫遠離

    第二十一章?? ?逃亡

    第二十二章?? ?親身體驗

    第二十三章?? ?嚮往的地方






    理想四部曲 總導讀



    追尋親情的烏托邦

    張子樟(海峽兩岸兒童文學研究會理事長)




      經過漫長二十年的積澱,先後於一九九0年與一九九四年以《數星星》(Number the Stars)和《記憶傳承人》(The Giver)兩部作品,兩次榮獲紐伯瑞金牌獎的青少年小說大家露薏絲•勞瑞(Lois Lowry),終於在二0一二年,七十五歲高齡時完成理想國四部曲。《記憶傳承人》於一九九三年出版後即好評不斷,不久就得到紐伯瑞獎;二千年完成《歷史剌繡人》(Gathering Blue);二00四年我們讀到《森林送信人》(The Messenger);二0一二年《我兒佳比》(Son)問世。



      細讀這四部作品,讀者可把它們歸類為反烏托邦小說,雖然每個故事各有主角,也可獨立,但基本架構仍然有連結之處。譬如首部曲《記憶傳承人》的主角喬納思逃離同化社區,放棄記憶傳承者的身分,他的生死成為一個謎。作者在二、三部雖沒有直接點明,但聰明的讀者細讀時,不難發現書中的另一村落樂土的領袖,就是大難不死的喬納思。到了第四部曲時,喬納思與綺拉結婚,卸下領袖重擔,主角換成克萊兒與佳比母子。克萊兒在同化社區裡,身為孕母,因為未服用藥丸,竟一直思念編號三十六,即被喬納思帶走的嬰兒佳比,於是決心遠離家園尋找兒子。



      好的少年小說總不離親情、友情、愛情的宣揚,這四部曲尤其強調親情。在首部曲中,主角喬納思是孕母所生,與所謂的「父母」毫無血緣關係,因此與家人互動時,彼此言語僵硬,不含情意。他在接受記憶傳承訓練時,反而嚮往為長者慶生的畫面,渴望可以擺脫制式的生活,以獲得真正的親情滋潤。他的出走當然也受到記憶傳授人親生女兒蘿絲瑪麗(Rosemary)自求解放的影響,因為他們父女展現的是大愛。後來喬納思從未提到他形式上的養父母,對自己的養妹也只是輕鬆帶過,因為他追尋的也是人類大愛。



      對於熟悉《記憶傳承人》的讀者來說,《歷史剌繡人》的情節似曾相識,同樣是閉鎖型的社區。社區的生活同樣由一群所謂的長老掌控。綺拉的遭遇宛如喬納思的翻版。隨著年齡的增長與細心的觀察,她發現了真相,只是為了更大的使命,她必須隱藏自己的情感。母親的過世讓頓失親情的她轉而對小麥、湯瑪、小喬深切的關懷,直到未曾謀面的盲父出現,她才無法抑制的宣洩對親情的渴望。



      《森林送信人》中的麥迪(即小麥)也一直期待親情的滋潤。他在原生家庭裡並未得到應有的照顧。認識綺拉後,感受到她的和善,便把她當作親姐姐般看待;後來與綺拉的盲父同住,也視其若父,甚至不惜冒著生命的危險,帶領綺拉勇闖森林。至於《我兒佳比》中的克萊兒,則是終其一生都在追尋親生兒佳比,她歷盡艱辛,縱使捨棄青春也要請求交易大師指點迷津,最後終能達成願望。克萊兒的強烈母性,可以說是作者追憶喪子的情緒轉移,作品帶有淨化作用。

      

      勞瑞書寫這四部曲的基本手法,仍然依循著「在家→離家→返家」(home→away→home)的追尋(quest)模式(也就是神話大師坎伯在《千面英雄》裡提到的英雄歷險過程:啟程、啟蒙與回歸)。《記憶傳承人》中的主角喬納思帶著佳比離開居住的社區,目的有二:一是將傳授人背負的一切,歸還給社區裡的每一個人。二是自己去尋找另一個真正的樂園。《歷史剌繡人》中的綺拉被迫毀家,走入預先設計安排的另一個舒適卻冰冷的處所。等她認為自己使命已達時,再跟隨麥迪到另一個家──她盲父的家。《森林送信人》中的麥迪離開充滿暴戾的家,去追尋新的歸屬,終於在另一個略具烏托邦模式的村子落戶,並與綺拉的盲父同住。《我兒佳比》中的孕母克萊兒為了尋找親生佳比,被迫離開原來的社區,經過艱辛的考驗後,終於到達新的烏托邦村子。



      這些角色即使能夠完成旅程,重返家園,也會赫然發現,原來的家已經不是原本的模樣,因為經過不同時空的陶鑄與冶煉,擴展了自己的省察視野與生活歷練,對家的觀念也會有另一層新的看法。他們可能學會自我調適,讓自己適應新家,或者顛覆已經瀕臨滅絕的老家,另起爐灶,給家人帶來新氣息、新希望。



      作者刻意鋪陳各書中主角的追尋旅程,其用意並不難理解。「大同世界」一直是古今人類嚮往的理想社會,但實際生存的社會,卻始終與理想社會差距太遠,於是一些先知先覺便把這種願望寄託在創作中。在中國,我們有陶潛(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李汝珍的《鏡花緣》(如「君子國」的說法);在西方,除了較早的柏拉圖的《理想國》與穆爾的《烏托邦》說法外,希爾頓的《香格里拉》也給予我們相當程度的憧憬。但這些作品基本上不切實際,不合人性人情,因為禁絕飽暖以外的一切物欲,根本違反人類天性。在經過上天下海,苦苦尋覓之後,人們發現烏托邦的負面影響遠遠超過正面激勵,所以二十世紀開始,出現的反烏托邦文學就是這種理念的反動,例如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和《島》,歐威爾的《一九八四》和《動物山莊》;這些作品強調的是:烏托邦社會只是一種虛幻的想望,不可期待。



      藉由理想國四部曲,我們可以看出作者對烏托邦制度的檢視。《記憶傳承人》裡的老傳授人在傳授記憶的過程中,幫喬納思揭露了社區的真相,並間接鼓勵喬納思出走,把所有記憶還給社區的每一個人。《歷史刺繡人》中的綺拉以近乎神奇的刺繡天分僥倖存活,但盲父卻告訴她:迫使她差點成為孤兒的,正是她一向視為恩人的長老;她又在傳唱大會上,親眼目睹傳唱人腳踝上的腳鐐時,才終於了解這個社區的本質。即使在《森林送信人》中接近真正理想烏托邦的村子裡,亦有許多異議的聲音。良師益友的反常態度、社區出現反對收容更多外來者的聲浪,加上交易大師的攪局,都令人不安。整個理想社區頗有「山雨欲來風滿樓」的詭譎氣氛。



      《我兒佳比》先從不同角度重述克萊兒與喬納思曾經生活過的同化社區的故事,再把前面三本小說的角色牽連在一起,故事既有魔法又帶神祕。背景雖是三個獨特的社區,但主軸都不離對愛的渴望與反思。在《記憶傳承人》和《歷史刺繡人》裡,作者把「自私」與「掌控」描述成一件自然不過的事。統治階層往往站在制高點,做出一些不見得正確、甚且有害大眾的決策。在《森林送信人》、《我兒佳比》裡,人性中的「惡」以一種超自然的、巧妙的處理方式,做出相同的詮釋;只是擁有奇特力量的交易大師,終因誤用能力而導致滅亡。



      這些追尋理想夢土的故事,同時告訴我們,即使是像大森林之外的那個力主自由民主、收容不同族群的村子,也難免會出現「良師益友」或「交易大師」這類自命不凡、自以為是的人物。他們自私自利,以完成某種企圖為終極目標,往往使整個村子陷於不安、混亂的狀況。他們忘記村子創立的宗旨是「無私」,他們忘記他們逃離「政府殘暴、嚴刑峻法、民不聊生、虛幻不實」的故鄉,是為了建立一個更理想的生存空間。人們在追求與形塑完美社會的過程中,如何避開或去除這類人性中原本具有的「惡」,是許多深信人性本善的人必須費盡周折才能達成的。



      在細讀這四部曲後,我們充分了解烏托邦永遠無處可尋。無論我們如何努力,我們生存的空間永遠有無數的難題等待解決。



      這一系列小說和一般科幻小說不同,它們不刻意強調高科技的奇幻與毀滅性殺戮的場面,沒有恐怖的爭權奪利的描繪,沒有虛無渺茫的未來承諾。它告訴讀者,人間天堂不是香格里拉,不是人民公社,而是我們目前正生活其間的現實世界。縱然這世界並不完美,有太多的生死離別,依然是最理想的世界──不要畏懼,也毋須排斥。



    導讀



    找回選擇權




      對於未來,我們總是懷抱奇思夢想。也許穿越時空的飛行器已經發明,也許飲食方式起了革命,也許學校的學習不再是一場噩夢,也許星球之間已沒有藩籬。因此科幻小說興起,以破除現實世界規則的天馬行空,建構虛擬的未來世界;然而未來世界出其不意的邏輯,乍看之下或許充滿新意,但是新世界的新邏輯,卻可能隱含更多生存的難題、人性的考驗,這也是科幻小說令人怦然心動的地方,它迫使人們正視文明演進的軌跡,提出未來可能產生的危機,讓讀者不得不回頭省思眼下的生活和腳步。



      在一九九四年摘下美國紐伯瑞兒童文學金牌獎的《記憶傳承人》,是一部看似寫實小說,細讀之下,方知進入了一個烏托邦,描繪未來社區型態的寓言小說。書中沒有邦國關念,取而代之的是社區意識。



      故事以即將邁入十二歲的喬納思為主軸。喬納思最喜歡每年的十二月,因為眾人翹首盼望的社區「大慶典」即將來臨,它不是聖誕節,因為社區裡沒有宗教意識,而是所有十二歲以下的孩子,都將在這一天一起進階,領受長一歲的賀禮。比如一歲的孩子將有自己的名字,八歲的孩子可以開始依據興趣當義工,九歲的孩子可以領到自己的腳踏車,最重要、也最受關注的是:十二歲的孩子將獲知未來被派任什麼工作。



      在這則故事裡,令人眩目的不是機器戰警或奇形異狀的外星人,而是截然不同的生活型態:一個經過精心設計的社區。它的領導結構很簡單,最高單位是長老會,由一群社區裡最具智慧的長老組織而成,負責決定社區的大事、法則、眾人的工作。



      為了讓農作物有最佳產能,這裡恆溫,沒有春夏秋冬四季,沒有太陽、月亮、動物和風雨。為了將危險減到最低,不讓大家有病痛,這裡沒有汽車,醫藥免費,婦女不用生育,而由職業「孕母」代理。為了避免增加社區成本,成長遲緩的嬰兒、年紀過大的老人、第三次犯錯的犯人,都要被「解放」──也就是安樂死。



      這裡崇尚一致性,避談個人特質,以免凸顯差異。因此周遭不需色彩,每個人也喪失色彩辨識能力,每家每戶住同樣的房子,用同樣的家具,吃分配的食物,過著單調一致的生活。



      唯恐居民判斷力不足,做了錯誤的選擇,長老會還為大家決定人生的伴侶、一生的工作,為每個家庭分配一男一女兩個孩子。只有八歲到十二歲的孩子可以選擇自己想要擔任的義工,享受自由選擇的快樂,並藉以讓長老了解每個孩子的性向和能力,然後在十二歲的慶典中,每個孩子就會知道自己被派任的工作。



      書中主角喬納思在「十二歲的慶典」裡,被指派擔任「記憶傳承人」的職務。這是一項備受尊崇的工作,只有最聰明、最有智慧和勇氣超強的人,才可能中選。在「上級指導員」──現任記憶傳承人的帶領下,喬納思一點一滴的領略:過去的世代裡,所有的東西都有顏色,生活中處處有選擇,有冒險的快樂,也有溫馨的情與愛;當然也有殘酷的戰爭,病、傷、飢餓的痛楚,以及使人心碎的生離死別。而這些,在他十二歲生日以前不曾經歷過;甚至整個社區除了記憶傳承人之外,也無人知曉。所以他們需要像他這樣的人來傳承過去的經驗,以便在適當的時機,給予大家智慧的建言。



      喬納思在接收記憶的過程中,經驗了過去家庭組成方式特有的溫馨、關愛,享受了色彩繽紛的喜悅,也經歷了戰爭嚴酷的傷痛,他這才發現:在自己所處的烏托邦社會裡,雖然不用擔心沒工作,甚至不用擔心身體不適,但是,單調、沒有變化、沒有選擇權的生活竟是如此的無趣。



      他慢慢體會到現今的社區缺乏真愛,逐步認清社區制度不合理與嚴重缺失:人與人之間過度冷淡,缺乏對人類最基本的憐惜和對個人差異的尊重;於是他最後決定逃亡。因為現任記憶傳承人曾經說過:記憶傳承人一旦離開,所有的記憶就會重回社區成員的身上,讓大家體會人與人間的差異性,並能運用判斷力獲得選擇權的快樂。



      在本書的最後兩個章節裡,作者描繪了喬納思身心受到飢餓、恐懼、寒冷的煎熬,以及逐漸步入另一社區的喜悅,卻沒有明確點出喬納思的逃亡行動是否成功,而是以喬納思彷彿看見聖誕佳節闔家團聚的溫馨情境,留下了一個讓讀者思考、臆測的空間。因而這本雖然沒有感官刺激,卻被公認為最能激發閱讀興趣的寓言小說,在美國出版後,旋即引起孩子們的熱烈討論。到底喬納思是否抵達了另一個他所嚮往的社區?或一切只是他臨終前的幻想?學校的老師也很喜歡在課堂上讓學生討論書中想要傳達的價值觀、探討社會的各種形式,並藉以引導孩子尊重歷史、珍惜眼前所擁有的一切。





    其 他 著 作
    1. 數星星
    2. 理想國四部曲 電影版(套書)
    3. 歷史刺繡人 Gathering Bl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