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蘇志燮的每一天 2008-2015 So Ji Sub’s History Book(紅色溫度 收藏版)
定價200.00元
8
折優惠:
HK$160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儒學主流真正的塑造者:荀子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0844429
楊照
聯經出版公司
2014年8月20日
80.00 元
HK$ 68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570844429
叢書系列:
中國傳統經典選讀
規格:平裝 / 192頁 / 13.5 x 21 cm / 普通級
中國傳統經典選讀
分
類
人文史地
>
哲學
>
中國哲學
>
儒家
同
類
書
推
薦
孔子與論語(二版)
孟子金句:天性與人情
王陽明大傳(全三卷)(全新修訂版)
論語(第二版)
中、韓儒者的秩序追求:以朝鮮朱子學儒者為中心的觀察
內
容
簡
介
孔子以畢生之力守護「禮」,
在他傳下的「儒家」這塊招牌底下,
卻存在著許多門派,各自詮釋孔老師。
戰國末年,動盪時代即將結束,
百家爭鳴的盛況已走向法家一統的局面,
荀子身處這般情勢之下,
合理的選擇,就是重新思考禮與法的關係。
目
錄
中國傳統經典選讀總序
第一章 還給荀子公正的評價
在歷史脈絡中掌握經典
以禮為核心的孔孟哲學
各自詮釋孔老師
向「大勢底定」的時代轉變
重新思考「禮」與「法」的關係
兩千年儒學真正的主流
第二章 儒者的變貌
荀子重視位分和實用
治國之道:群天下之英傑而教之以至順
禮之不及,以法續之
賤儒和君子儒
由王官學向諸子學轉移
第三章 儒家有什麼用
不實用就淘汰
大儒典範──周公
儒者無所不適
評量、選擇和分配的藝術
人皆可以為堯舜──靠的是學習
荀子的理想社會──恰如其分的安排秩序
儒者積極進取
第四章 不學無以成君子
學習講究環境
專注堅持的力量
附錄:《荀子》選摘
〈非十二子〉
〈儒效〉
〈勸學〉
序
中國傳統經典選讀總序
一
二○○七年到二○一一年,我在「敏隆講堂」連續開設了五年、十三期、一百三十講的「重新認識中國歷史」課程。那是個通史課程,將中國歷史從新石器時代到辛亥革命做了一次整理,其基本精神主要是介紹過去一百多年來在中國歷史研究上的許多重大、新鮮發現與解釋,讓中國歷史不要一直停留在「新史學革命」之前的傳統說法上,所以叫做「重新認識中國歷史」。
這套「中國傳統經典選讀」的內容,最先是以接續「重新認識中國歷史」的課程形式存在,因而在基本取徑上,仍然是歷史的、史學的,等於是換另一種不同的方式,重講一次中國歷史。
「重新認識中國歷史」由我從上下數千年的浩瀚內容中,依照我的判斷,選出最值得介紹、討論的面向,來呈現中國歷史。「中國傳統經典選讀」則轉而希望降低個人主觀的選擇判斷成分,讓學員能夠透過原典來認識、了解中國歷史。
從原典認識、了解中國歷史,牽涉到一項極其難得的幸運條件。兩千多年前的中國文字,兩千多年之後,我們一般人竟然都能不用透過翻譯直接閱讀,光靠直覺就能掌握其訊息大概,再多費點工夫多些解釋,還可以還原大部分的本意。中國古文字和我們今天日常使用的這套文字,有著明顯、強烈的延續性,現代通用的大部分文字,其起源可以直接追溯到《詩經》、《尚書》,少部分甚至還能再上推到甲骨、金文。儘管文法有相當差距,儘管字義不完全相同,但古文字和現代文字在運用上,有著容易對照的規律可循。
這是人類文明中的奇特狀態。世界歷史上實在找不到另一個例子,從西元前三千年到現在,同一套文字、同一套符號與意義結合的系統,五千年沒有斷裂消失,因而可以直接運用今天的文字習慣,來接近幾千年前的文獻。
高度延續性的文字傳統,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了中國文明的基本面貌,也讓中國社會付出了相對的代價,才造就了現實中我們每個人身上極為難得的能力。我們沒有理由不去認知、善用如此特殊的能力吧!
二
閱讀原典的第一個理由是:中國歷史有其原初的材料,透過這些材料的累積、解釋、選擇,才形成了種種對於歷史的敘述說法。對於中國歷史有興趣的人,聽過了別人給的歷史敘述說法後,應該會想要回到原初材料,一方面體會歷史學者如何利用材料炒出菜餚的過程,一方面也自己去覆按檢驗歷史敘述的對錯好壞吧!
我們讀過課本介紹《詩經》是一本什麼樣的書,也聽過許多從《詩經》中擷取材料來重建西周社會面貌的說法,在這樣的基礎上去讀《詩經》,或許你會發現《詩經》的內容和你原先想像的不太一樣;也可以覆按你過去對西周的認識和《詩經》所顯現的,是不是同一回事。不管是哪種經驗,應該都能帶來很大的閱讀樂趣吧!
閱讀原典的第二個理由是:這些產生於不同時空環境下的文獻,記錄的畢竟都是人的經驗與感受,我們今天也就必然能夠站在人的立場上,與其經驗、感受彼此呼應或對照。也就是,我們能夠從中間讀到相似的經驗、感受,隔著時空會心點頭;也能夠從中間讀到相異的經驗、感受,進而擴大了我們的人生體會。
源於一份史學訓練帶來的習慣與偏見,必須承認,我毋寧比較傾向於從原典中獲取其與今日現實相異的刺激。歷史應該讓我們看到人類經驗的多樣性,看到人類生活的全幅可能性,進而挑戰、質疑我們視之為理所當然的種種現實狀況。這是歷史與其他學問最根本的不同作用,也是史學存在無可取代的核心價值。
三
前面提到,擁有延續數千年的文字,讓中國社會付出了相對的代價,其中一項代價,就是影響了中國傳統看待歷史的態度。一脈相承的文字,使得中國人和前人、古人極為親近,關係密切。歷史因而在中國從來都不是一門研究過去發生什麼事的獨立學問,歷史和現實之間沒有明顯的界線,形成無法切割的連續體。
理解歷史是為了要在現實上使用,於是就讓後來的觀念想法,不斷持續滲透進中國人對於歷史的敘述中。說得嚴重一點,中國的傳統態度,是一直以現實考量、針對現實所需來改寫歷史。後世不同的現實考量,一層層疊在歷史上,尤其是疊在傳統經典的解釋上。因而我們不得不做的努力,是想辦法將這些後來疊上去的解釋,倒過來一層一層撥開,看看能不能露出相對比較純粹些的原始訊息。如此我們才有把握說,從《詩經》中,我們了解了兩千年前、兩千五百年前中國的某種社會或心理狀況;或是盡量放在周初的政治結構下來呈現《尚書》所表達的周人封建設計,而不至於錯置了秦漢以下的帝制價值,扭曲《尚書》的原意。
意思是,我不會提供傳統的讀法,照搬傳統上對於這些文本的解釋。許多傳統上視之為理所當然的說法,特別需要被仔細檢驗,看看那究竟是源自經典原文的意思,還是後來不同時代,因應其不同現實需求,所給予的「有用」卻失真的解讀。
將經典文本放回其產生的歷史時代背景,而非以一種忽略時代的普遍關懷,來讀這些傳統經典,是關鍵的前提。也是「歷史式讀法」的操作型定義。
在「歷史式讀法」的基礎上,接著才會有「文學式讀法」。先確認了這些經典不是為我們而寫的,它們產生於很不一樣的時代,是由跟我們過很不一樣生活的先人們所記錄下來的,於是我們就能排除傲慢、自我中心的態度,培養並動用我們的同理心,想像進入他們那樣異質的生活世界中,去接近他們的心靈遺產。
在過程中我們得以拓展自己的感性與知性能力,不只了解了原本無法了解的異質情境;更重要的,還感受了原本從來不曉得自己身體裡會有、可以有的豐富感受。我們的現實生活不可能提供的經驗,只存在於古遠時空中的經驗,藉文字跨越了時空,對我們說話,給我們新鮮、強烈的刺激。
正因為承認了經典產生於很不一樣的時空環境,當我們對經典內容產生感應、感動時,我們有把握,那不是來自於用現實的考量,斷章取義去appropriate(套用)經典,而是這裡面真的有一份普遍的人間條件貫串著、連結著,帶領我們對於人性與人情有更廣大又更精細的認識。
四
「選讀」的做法,是找出重要的傳統經典,從中間擷取部分段落,進行仔細解讀,同時以這些段落為例,試圖呈現一部經典的基本面貌,並說明文本與其產生時代之間的關係。
傳留下來的中國經典規模龐大,要將每一本全文讀完,幾乎是不可能的。因而我選擇的策略,是一方面從原典中選出一部分現代讀者比較容易有共感的內容,另一方面則選出一部分可以傳遞出高度異質訊息的,讓大家獲得一種跨越時空的新鮮、奇特刺激。前者帶來的效果應該是:「啊,他說得太有道理了!」後者期待在大家心中產生的反應則是:「哇,竟然有人會這樣想!」
解讀的過程中,會設定幾個基本問題。在什麼樣的時代、什麼樣的環境中,產生了這樣的作品?當時的讀者如何閱讀、接受這部作品?為什麼承載如此內容的作品會成為經典,長期傳留下來,沒有湮沒消失?這樣一部作品,曾經發揮了什麼影響作用,以至於使得後來的其他什麼樣的典籍、或什麼樣的事件、思想成為可能?前面的經典和後面的經典,彼此之間有著怎樣的關係?
這幾個問題,多少也就決定了應該找什麼樣的經典來讀的標準。第一條標準,是盡量選擇具有原創性、開創性的作品。在重視、強調歷史、先例的文化價值下,許多中國著作書籍,是衍生性的。《四庫全書》所收錄的三千五百多種書籍,其中光是解釋《論語》的,就超過一百種。不能說這些書裡沒有重要的、有趣的內容,然而畢竟它們都是依附《論語》這部書而來的衍生產物。因而我們就知道,優先該選、該讀的,不會是這裡面任何一本解釋《論語》的書,而是《論語》。《論語》當然比衍生解釋《論語》的書,具備更高的原創性、開創性。
這條標準下,會有例外。王弼注《老子》,郭象注《莊子》,援引了佛教觀念來擴張原典說法,進而改變了魏晉以下中國人對「老莊」的基本認識,所以雖然在形式上是衍生的,實質卻藏著高度開創性影響,因而也就應該被選進來認真閱讀。
第二條標準,選出來的文本,還是應該要讓現代中文讀者讀得下去。有些書在談論中國歷史時不能不提,像是《本草綱目》,那是中國植物學和藥理學的重鎮,但今天的讀者面對《本草綱目》,還真不知怎麼讀下去。
還有,一般中國文學史講到韻文文體演變時,固定的說法是「漢賦、唐詩、宋詞、元曲」,唐詩、宋詞、元曲當然該讀,但漢賦怎麼讀?在中國文字的擴張發展史上,漢賦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漢朝的人開始意識到外在世界與文字之間的不等對應關係,很多事物現象找不到相應的字詞來予以記錄、傳達,於是產生了巨大的衝動,要盡量擴充字詞的範圍,想辦法讓字詞的記錄能力趕上複雜的外界繁亂光景。然而也因為那樣,漢賦帶有強烈的「辭書」性格,盡量用上最多最複雜的字,來表現炫耀寫賦的人如此博學。
漢賦其實是發明新文字的工具,儘管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是文章,有其要描述、傳達的內容。多用字、多用奇字僻字是漢賦的真實目的,至於字所形容描述的,不管是莊園或都會景觀,反而是其次手段。描述一座園林,不是為了傳遞園林景觀,也不是為了藉園林景觀表現什麼樣的人類情感,而是在過程中,將園林裡的事物一一命名。漢賦中有很多名詞,一一指認眼前的東西,給他一個名字;也有很多形容詞,發明新的詞彙來分辨不同的色彩、形體、光澤、聲響??等等;相對的,動詞就沒那麼多。漢賦很重要,絕對值得介紹、值得認識,卻很難讀,讀了極端無趣。真要讀漢賦,我們就只能一個字一個字認、一個字一個字解釋,很難有閱讀上的收穫,比較像是在準備中小學生的國語文競賽。
還有第三條標準,那是不得已的私人標準。我只能選我自己有把握讀得懂的傳統經典。例如說《易經》,那是一部極其重要的書,卻不在我的選擇範圍內。儘管歷史上古往今來有那麼多關於《易經》的解釋,儘管到現在都還一直有新出的《易經》現代詮釋,然而,我始終進入不了那樣一個思想世界。我無法被那樣的術數模式說服,也無從分判究竟什麼是《易經》原文所規範、承載的意義,什麼是後世附麗增飾的。遵循歷史式的閱讀原則,我沒有能力也沒有資格談《易經》。
五
選讀,不只是選書讀,而且要從書中選段落來讀。傳統經典篇幅長短差異甚大,文本的難易差異也甚大,所以必須衡量這兩種性質,來決定選讀的內容。
一般來說,我將書中原有的篇章順序,當作內容的一部分;也將書中篇章完整性,當作內容的一部分。這意味著,除非有理由相信書中順序並無意義,或為了凸顯某種特別的對照意義,我盡量不打破原書的先後順序,並且盡量選擇完整的篇章來閱讀,不加以裁剪。
從課堂到成書,受限於時間與篇幅,選出來詳細解讀的,可能只占原書的一小部分,不過我希望能夠在閱讀中摸索整理出一些趨近這本原典的路徑,讓讀者在閱讀中逐漸進入、熟悉,培養出一種與原典親近的感受,做為將來進一步自行閱讀其他部分的根柢。打好這樣的根柢,排除掉原先對經典抱持的距離感,是閱讀、領略全書最重要的開端。
書
評
其 他 著 作
1.
再會江湖:金庸小說的眾生相—金庸的武林3
2.
金庸的武林(全三冊)
3.
流轉江湖:金庸奇俠的異想世界—金庸的武林2
4.
金庸的武林 (全3冊,獨家限量加贈李志清手繪「珍藏江湖」明信片一組3入)
5.
忠於自己靈魂的人:卡繆與《異鄉人》
6.
曾經江湖:金庸,為武俠小說而生的人—金庸的武林1
7.
楊照談日本文學名家十講系列套書(共10冊•附十人名家典藏書籤組)
8.
唱了三千年的民歌:詩經
9.
解讀梁啟超
10.
解讀章太炎
11.
解讀梁啟超(親簽版)
12.
解讀章太炎(親簽版)
13.
最親近的陌生人:楊照談宮本輝(日本文學名家十講9)
14.
以愛與責任重建世界:楊照談村上春樹(日本文學名家十講10)
15.
最親近的陌生人:楊照談宮本輝【限量親簽扉頁版】(日本文學名家十講9)
16.
以愛與責任重建世界:楊照談村上春樹【限量親簽扉頁版】(日本文學名家十講10)
17.
概念民國:不一樣的中國史.迴音
18.
概念民國:不一樣的中國史.迴音(限量親簽版)
19.
您好,馬克思先生:《資本論》及其所創造的世界
20.
如何成為真正的信仰者:楊照談遠藤周作(日本文學名家十講7)
21.
曖昧才是真理:楊照談大江健三郎(日本文學名家十講8)
22.
如何成為真正的信仰者:楊照談遠藤周作【限量親簽扉頁版】(日本文學名家十講7)
23.
曖昧才是真理:楊照談大江健三郎【限量親簽扉頁版】(日本文學名家十講8)
24.
活著是為了說故事【作者親簽版】:楊照談馬奎斯百年孤寂
25.
活著是為了說故事:楊照談馬奎斯百年孤寂(三版)
26.
走在人生的懸崖邊上:楊照談太宰治(日本文學名家十講5)
27.
走在人生的懸崖邊上:楊照談太宰治【限量親簽扉頁版】(日本文學名家十講5)
28.
追求終極青春:楊照談三島由紀夫(日本文學名家十講6)
29.
追求終極青春:楊照談三島由紀夫【限量親簽扉頁版】(日本文學名家十講6)
30.
小說裡的人性羅生門:楊照談芥川龍之介(日本文學名家十講3)
31.
壯美的餘生:楊照談川端康成(日本文學名家十講4)
32.
小說裡的人性羅生門:楊照談芥川龍之介【限量親簽扉頁版】(日本文學名家十講3)
33.
壯美的餘生:楊照談川端康成【限量親簽扉頁版】(日本文學名家十講4)
34.
理想的藝術家生活:楊照談夏目漱石(日本文學名家十講1)
35.
理想的藝術家生活:楊照談夏目漱石【限量親簽扉頁版】(日本文學名家十講1)
36.
陰翳的日本美:楊照談谷崎潤一郎(日本文學名家十講2)
37.
陰翳的日本美:楊照談谷崎潤一郎【限量親簽扉頁版】(日本文學名家十講2)
38.
不一樣的中國史(全13冊)
39.
不一樣的中國史(7-13冊)
40.
不一樣的中國史13:從變法到革命,顛覆帝制的時代──晚清
41.
不一樣的中國史12:從八旗到洋行,天朝震盪的時代──清
42.
不一樣的中國史12:從八旗到洋行,天朝震盪的時代──清(作者親簽版)
43.
不一樣的中國史11:從光明到黑暗,矛盾並存的時代--明
44.
不一樣的中國史11:從光明到黑暗,矛盾並存的時代──明(作者親簽版)
45.
不一樣的中國史11:從光明到黑暗,矛盾並存的時代──明(作者親簽版)
46.
不一樣的中國史11:從光明到黑暗,矛盾並存的時代──明(作者親簽版)
47.
不一樣的中國史9:從黨爭到鐵騎,征服王朝的時代──宋、遼、金
48.
不一樣的中國史10:從士人到商幫,商業驅動的時代──元、明
49.
不一樣的中國史9:從黨爭到鐵騎,征服王朝的時代──宋、遼、金(作者親簽版)
50.
不一樣的中國史7:從女帝到胡風,盛世裂變的時代──隋、唐
51.
不一樣的中國史8:從外放到內向,重文輕武的時代──五代十國、宋
52.
不一樣的中國史7:從女帝到胡風,盛世裂變的時代──隋、唐(作者親簽版)
53.
楊照導讀思想大師套書(三冊):《在地球瀕臨滅絕時,還原達爾文》、《在資本主義帶來浩劫時,聆聽馬克思》、《在進入潛意識夢境前,請問佛洛伊德》
54.
不一樣的中國史5:從清議到清談,門第至上的時代──東漢、魏晉
55.
不一樣的中國史6:從世族到外族,華麗虛無的時代──魏晉南北朝
56.
不一樣的中國史(1-6冊)
57.
不一樣的中國史5:從清議到清談,門第至上的時代──東漢、魏晉(作者親簽版)
58.
不一樣的中國史(1-6冊)(限量加贈【吉光片羽藏書票】六款)
59.
世界就像一隻小風車:李維史陀與《憂鬱的熱帶》(二版)
60.
不一樣的中國史3:從爭戰到霸權,信念激辯的時代──春秋戰國、秦
61.
不一樣的中國史4:從無為到有為,帝國昂揚的時代──西漢
62.
不一樣的中國史3:從爭戰到霸權,信念激辯的時代──春秋戰國、秦(作者親簽版)
63.
史記的讀法:司馬遷的歷史世界
64.
不一樣的中國史1:從聚落到國家,鬼氣森森的時代──夏、商
65.
不一樣的中國史1:從聚落到國家,鬼氣森森的時代──夏、商(獨家作者親簽版)
66.
不一樣的中國史2:從文字到思想,文明躍進的時代──周
67.
讓過去成為此刻:臺灣白色恐怖小說選 卷二眾聲歸來
68.
【楊照經典學】矛盾的美國人:馬克.吐溫與《湯姆歷險記》、《哈克歷險記》(精裝典藏版)
69.
誰是美國人?從經典重新解讀美國(《湯姆歷險記》+《哈克歷險記》全新譯本,楊照評析《矛盾的美國人》(一套三本)
70.
馬奎斯與他的百年孤寂:活著是為了說故事
71.
可知與不可知之間:楊照讀里爾克
72.
在地球瀕臨滅絕時,還原達爾文:讀懂達爾文與《物種起源》
73.
在資本主義帶來浩劫時,聆聽馬克思:讀懂馬克思與《資本論》
74.
在進入潛意識夢境前,請問佛洛伊德:讀懂佛洛伊德與《夢的解析》
75.
1975裂痕
76.
遲緩的陽光
77.
星火:閱讀札記III
78.
楊照閱讀札記套書《烈焰》+《地熱》+《星火》(共3冊)
79.
楊照閱讀筆記:閱讀與書寫的逡巡
80.
1981光陰賊
81.
勇敢地為孩子改變:給台灣家長的一封長信
82.
現代詩完全手冊:為何讀詩、如何讀詩
83.
詩人的黃金存摺
84.
地熱:閱讀札記II
85.
別讓孩子繼續錯過生命這堂課:台灣教育的缺與盲
86.
楊照小說拾遺・壹:談一九四九年後的台灣小說
87.
世界就像一隻小風車:李維史陀與《憂鬱的熱帶》
88.
烈焰:閱讀札記I
89.
楊照的七堂公民課第二堂 打造新世界:費城會議與美國憲法
90.
誰說青春留不住
91.
楊照選讀:中國傳統經典(第一輯)一套10冊
92.
超越國界與階級的計謀全書:戰國策
93.
遊樂之心:打開耳朵聽音樂
94.
稀遊記:三個人•三種旅行
95.
想樂系列套書:《想樂》、《想樂:第二輯》《古典的思索》
96.
雄辯時代的鬥士:孟子
97.
亂世裡的南方智慧:老子
98.
忠於自己靈魂的人:卡繆與《異鄉人》
99.
開闊混同的精神世界:莊子
100.
庶民社會的主張: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