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北川富朗大地藝術祭:越後妻有三年展的10種創新思維

北川富朗大地藝術祭:越後妻有三年展的10種創新思維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3274803
北川富朗
張玲玲
遠流
2014年9月01日
167.00  元
HK$ 141.95  






ISBN:9789573274803
  • 叢書系列:綠蠹魚
  • 規格:平裝 / 272頁 / 普通級
    綠蠹魚


  • 藝術設計 > 設計 > 創意美學 > 文化創意產業/經驗











    名人推薦



      一襲白西裝,一頂白方帽,一雙白皮鞋,脖子上繫著一條紅色寬領帶,左肩背著皮革軟包,蹣跚的從機場入境大廳走來。紅白配色的服裝及表情嚴肅不做客套寒暄,這是多年前,和北川富朗初見面時的第一印象。

      越後大地和瀨戶內兩大藝術祭的開幕式,往往看到他躲在角落邊,抽著煙默默地看著熱鬧的外頭。從年輕氣盛的學運領導人,到年邁穩健的藝術祭策展人,這一路近五十年的藝術運動歷程,可以從隱藏在裊裊香煙中的眼神裡,略窺一二。

      兩大藝術祭造就了非凡的成果,也指引了一條非都市資本,去主流中心的藝術可能性。而如此規模龐大的藝術祭中,北川富朗只幽幽地說:「透過藝術,希望那些被遺忘的地方能拾回希望,被冷落的孤寂老人們能綻放笑容。」字句間,是浪漫理想主義者的靈魂。

      一場偉大的藝術革命運動,只要一句平凡的話語,就能撼動人心。──林舜龍(大地藝術祭、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參展藝術家)



      從大地藝術祭到瀨戶內國際藝術祭正好提供了臺灣的文化創意產業活生生、大格局的例子。臺灣文化創意產業是指「源自創意或文化積累,透過智慧財產之形成及運用,具有創造財富與就業機會之潛力,並促進全民美學素養,使國民生活環境提升之產業」。

      大地藝術祭是源自北川富朗的藝術教養、西方藝術策展經驗、新潟家鄉的憶象,社會變遷的理解和人文關懷等等的文化底蘊、轉化和構思的創意。

      經過多年的孵化、意會、組合,創造了許多工作機會、文化加值與體驗觀光所帶來的財富。其解決社會問題、創新價值和社會影響力是社會創新的典範,更進一步促進了全民美學素養和提升國民生活環境,並且形塑了藝術造鎮、生態策展和文化外交的經營模式。

    歷經兩千多場與利害關係人的對話、說明、協調和共創,最後還是比預期晚一年開幕,但他卻抱持「能做就做」的態度,樂觀成功地舉辦第一屆的大地藝術祭。

      大地藝術祭舉辦10年之後,他的創意和經營模式得到企業家福武總一郎對家鄉的期望,而促成了瀨戶內國際藝術祭,這就是創新擴散。

      這本書不是從文創產業的產業端出發,因此沒有強調其中眾多的小確幸和大格局創新的專利智財,而是從大地藝術季10個創新思維角度切入,特別值得臺灣有意從事文化創意產業的「藝產官學研教民」參考。──吳靜吉(政大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教授)



      北川富朗教授以高度的藝術家熱情、創造力及政治家的淑世理想,懷抱著一份純粹的信念──要讓偏鄉的老人微笑起來。二十年來,他策動的「大地藝術祭」以藝術的公共化為手段,以人道關懷為本,超過2000次馬拉松式的跨領域在地溝通,北川以藝術的力量成功的翻轉了川端康成筆下的雪國。

      北川跨越了城市與鄉村的鴻溝,國際與在地的藩籬,開啟了藝術與農民的對話,促成企業與藝術的合作,更持續地處理政府與民間的磨合與挑戰,大地藝術祭以嶄新的模式跨越了藝術與社會的疆界。讓越後妻有青年漸漸返鄉了,廢校空屋活起來了,山村燃起了希望,區域振興了,老人微笑了……。

      2009年我因返鄉策展「村落美學──礁溪桂竹林國際藝術創作營」,造訪越後妻有而促成了宜蘭縣礁溪鄉大忠村、六結村與日本穴山村締結姊妹藝術村,初識北川先生,雖嚴肅外表,卻內心溫暖,因其深厚的藝術人文底蘊,才能開展出大地藝術祭恢宏的氣度與對人類不凡的影響力。

      身為策展工作者,謹以此文向北川先生致敬,因其無比的耐力,智慧與創造力及對土地與人民的大愛。──林秋芳(宜蘭縣政府文化局局長)



      振興地方經濟或觀光,真的只能靠開闢樂園或建設賭場嗎?

      ──這是我在旅行的過程中,常常會思考的問題。但,日本人的答案顯然並非如此。近年來由於帶團工作或自助旅行,有機會造訪日本的偏鄉或小島,親眼見證、親身體驗到建築與地景藝術和地方風土與人文結合,並且吸引來自日本甚至世界各地訪客的實例;對於原本學習美術設計、現又從事觀光旅遊產業工作的我,有著難以言喻的深刻感動。

      正如北川先生在書中寫到,「我想讓那些一戶戶人家逐漸消失的村落中的老爺爺和老奶奶有開心的回憶,即使只是短期間也好」──其實並不需要過高的陳義,只是依循著如此單純的理念,便創造了當地人、訪客、土地與藝術家之間的邂逅。這般美麗的情境,我也希望在我們的土地上能到處實現。──工頭堅(資深部落客、國際領隊,《欣旅遊》總編輯)



      在國家產業分工擠壓的過程中,山村變荒村,微笑失落,產業蕭條。

      我們的四季,我們的雪,我們的老屋,我們的田園,喚起了,團結了,感動了,一顆顆的心靈。

      梯田中的人形、高空中的蜻蜓、老屋中的刻痕,幻化了;原本的懷疑、原本的生疏,在一次次的溝通協調中,幻化了,荒村變成藝術村。

      14年來的累積,協同合作的社群共同治理模式,撐起了可持續發展的網絡,新的信任,新的文化,新的生態,新的經濟,帶來新的希望;藝術成為路標,人來了,讓人恢復了對土地的信心,充滿笑容的新故鄉,正在形成。

      向北川富朗們致敬,在面對全球化及災難化的世界中,這些「集體英雄」正在創造一個新文明。──廖嘉展(新港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東方的「大地藝術祭」、西方的「瀨戶內國際藝術祭」是用現代美術使地方再生的方程式!──福武總一郎(福武書店創辦人/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總製作人)



      「大地藝術祭」顯示地方進步之路。──關口芳史(新潟縣十日町市長/大地藝術祭執行委員長)






    臺灣版序



      地球誕生之後的37億年間,生命為了延續,歷經許多艱辛。當然,在日常生活中,不論世界、國家動向如何改變,人們依舊得活下去。我想,假如能盡力建立起和諧的人際關係與社區,將會多麼開心啊。這就是我的初衷。



      「美術應該陪在人的身邊,發揮作用」,這是當時的第二個概念。



      有關美術,為何現代美術和人不親近?我發現,現代美術只在都市的美術館及藝廊展出,實在太狹隘了。難道祭典、飲食、街頭表演、庭院不算美術的一環嗎?即使只探討阿爾塔米拉(Cueva de Altamira)和拉斯科(Lascaux)洞穴壁畫之後的美術,仍能深刻了解美術是人類與自然、文明、社會之間的關係,是人類親密的朋友。尤其當地球環境發生危機、偏重資本主義的倫理理性,人類貧富差距日益增大時,更需要美術這位好友發揮作用吧。



      很高興臺灣能出版中文譯本,特別要感謝丘如華女士等人的大力相助。以臺灣為中繼站,智人夏娃的子孫渡海來到日本列島。過去包括臺灣、香港、福建、江南、山東、遼東、朝鮮、日本列島西南部、沖繩、中國東海沿岸一帶,是跨越國家的交流圈,往來海上的人們牽繫起的柔和景象,仍依稀可見。然而,這一帶海域不久後成為「戰爭之海」。我曾經數次造訪臺灣,雖然時間很短,卻能感受臺灣這片土地和人民無限的和樂。我所參與的兩個藝術祭,越後妻有的落葉闊葉林文化色彩甚濃,瀨戶內海則屬於常綠闊葉林文化,但我希望靠這個計畫,讓兩個風味不同的文化連接亞洲的海洋,讓生活於此的老爺爺老奶奶展露笑顏。我的概念之一是「人類就在自然之中」,另一個則是「海洋的復權」。



      不只是在日本這種所謂的國家,我更希望各城鎮透過交流,使各地的文化與特色更加生氣蓬勃、更加豐富。美術應該就是這個重要的媒介吧。




    北川富朗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