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讓孩子什麼問題都不怕!:掌握大腦黃金發展期,輕鬆培養思考力的23法則

讓孩子什麼問題都不怕!:掌握大腦黃金發展期,輕鬆培養思考力的23法則

庫存=1
將於1個工作天內出貨
9789863205432
西村則康
莊雅琇
天下文化
2014年8月26日
83.00  元
HK$ 70.55  






ISBN:9789863205432
  • 叢書系列:教育教養
  • 規格:平裝 / 203頁 / 25k正
    教育教養


  • 親子教養 > 潛能/學習力啟發


















    追求速效的菁英教育只會減低學習欲望,

    讓孩子盡情體驗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

    維持挑戰未知的動機,

    才是刺激大腦成長的不二法門。





    推薦序? 順應孩子的天賦和喜好,就是最好的教育

    前言



    第1章??? 孩子的能力在十歲前便大致底定

    1? 能讓孩子自在成長的家庭,都有極為重要的共通點

    2? 絕大多數的菁英教育都是錯誤的

    3? 只懂得技巧的孩子,考上國中後便會停滯不前

    4? 錯誤的讀書習慣會使孩子長大後一無是處

    5? 用功讀書的時間,不見得和成績的成長幅度成正比

    6? 補習班的作業不可以全部做完

    7? 不必做「偉大的父母」

    8? 「有志者事竟成」是念文科的父母常有的迷思

    9? 最差勁的親子對話就是:「今天在學校怎麼樣?」、「很開心」

    10? 爸爸不可以插手孩子的教育



    第2章?? 看出「聰明孩子」的四項關鍵

    1? 「算術好」不代表「聰明」

    2? 單靠敏銳直覺的孩子,到了小學五年級極有可能一落千丈

    3? 不必炫耀「我家孩子會背九九乘法表」

    4? 能夠順利考上理想學校的孩子,通常「有預感自己會成功」



    第3章? 培養最佳腦力的23項法則

    1? 住在高樓大廈的孩子不容易展現才華

    2? 為什麼許多高知識份子都是昆蟲迷?

    3? 小學四年級之前能說三千次「原來如此!」嗎?

    4? 會問「為什麼?」的孩子,通常對自己很有自信

    5? 廚房是孩子的超級實驗室

    6? 讓孩子對理科產生興趣的「聯想」法則

    7? 懂得要求老師「等一下」的孩子會不斷成長

    8? 孩子能教媽媽,是理解學習內容的重大指標

    9? 可培養孩子專注力的親子對話

    10? 父母的「責罵、教訓」孩子九九%都不會聽

    11? 媽媽是孩子的最佳支持者

    12? 滿分一百分卻只考了三十分,也要大力稱讚

    13? 客廳要保持適度凌亂

    14? 對大腦最有益的三種遊戲是將棋、神經衰弱、黑白棋

    15? 十歲時,就算孩子說將來想當「鹹蛋超人」也無妨

    16? 不會使用圓規的孩子無法培養理科腦

    17? 握筆方式對成績的影響極大

    18? 答案紙要放在右眼前方

    19? 孩子最擅長的「敷衍思考」很危險

    20? 加強數字與計算能力的祕訣

    21? 利用○△╳學習法培養瞬間看穿的能力,並提升效率

    22? 能夠考上理想學校的孩子,通常不以考滿分為目標

    23? 心智圖可培養理科腦



    結語






    推薦序



    順應孩子的天賦和喜好,就是最好的教育 親職教育作家 陳安儀




      讀這本《讓孩子什麼問題都不怕》時,感覺非常過癮,很多地方都讓我會心一笑,而且點頭如搗蒜。因為作者西村則康這位「補教名師」跟傳統專門應付升學考試的補習班老師大不相同,他的觀念反倒與我這個從體制內出走的媽媽非常契合。



      比方說:「把刊載著美麗宇宙圖片的科學雜誌,或是近代文學名著等書籍不經意的放在顯眼的地方……如果孩子不感興趣,那就算了。」這正是我家的寫照。我習慣在家裡四處放置各式各樣的書籍,包括車上、臥房。我也替孩子訂了許多科普類雜誌、百科,甚至把體制內的教科書、參考書也當作日常閱讀的書籍之一,床上總是散置一堆書。



      平日,孩子們愛看什麼就看什麼,我從不強迫。我雖然也會試著把我認為很好的書籍推薦給他們,或是利用無聊的等待時間拿出來分享,但是,如果他們真的沒有興趣,那就算了。我也和作者一樣,認為孩子的動機與喜好才是學習的最佳動力。強摘的果實不甜,強迫學習通常只會得到反效果。



      作者也說:「絕大多數的菁英教育都沒有什麼用處。」、「我對菁英教育的實際感想便是,犧牲絕大多數的孩子,造就極少數出類拔萃的高材生。」這幾句話我也深有認同。事實上,我認為「天生我材必有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靚點,每個人也都可以從另一個人身上學習到自己需要的東西。只有在一個均衡的社會環境中,尊重每一種才能,所有人才能得到最大的幸福。



      所謂「出類拔萃的高材生」,不管在哪裡都會是高材生,不需要畫地自限,長期處在過度競爭的環境中,或是太過求好心切,反而會害了自己。我就曾看過許多篤信「菁英教育」的家長,因為太過心急,讓原本相當優秀的孩子,喪失成長與了解自己的機會,走上自我毀滅之途。



      另外,作者也提到:「最近的家長通常會趁孩子還小的時候,讓他們接受英語教育,但我無法理解,為什麼要讓英語這項外語的能力超越母語。」這一點我也非常認同。我常常告訴我作文班學生的家長,一個人一定要有一種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語言,這種語言通常是母語,而且,若想找到自己的民族社會認同感,語言是一個很重要的元素。除非出生在雙語家庭,否則一個連用母語都無法順暢表達的人,又怎能學得好外語呢?



      最後,當我看到作者說:「『今天在學校怎樣?』、『還好!』是最差勁的親子對話。」時,我不禁大笑!因為這也是我在「親職講座」演講時,經常遇到的親子問題。沒錯,現在的親子常用最簡單的隻字片語交談,「你洗澡了嗎?」、「功課寫完了嗎?」、「考試考幾分?」這確實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一個缺乏深入交談或永遠只使用簡單對話的家庭,不但無法訓練孩子的深度思考能力,也無法鍛鍊孩子有條理的表達,對孩子確實沒有好處。



      本書提出了許多教養的理論,乍看之下雖然有點突兀,但看完作者的解說,卻也讓人覺得言之成理,習慣傳統教育方式的家長,或許可以藉此得到不同的撞擊,並針對自己的育兒方式進行反思。



    前言

      

      大約從十年前開始,便經常聽到這句話:「培育『聰明伶俐』的孩子。」

      

      「聰明伶俐」是模糊的概念,沒有明確定義,一般是指擁有天賦的人,但這種天賦並不能用偏差值來衡量。

      

      就算出自名門大學,也難以保證未來踏出社會,能夠一輩子安穩無憂。孩子真正需要的,是遭遇任何情況都能在社會上生存的力量,換言之,就是讓自己克服萬難,不,應該說是享受乘風破浪的樂趣,朝向自己的人生路途勇往前進的力量。

      

      不過,單憑「聰明伶俐」並無法擁有堅強活下去的勇氣。除了生理上的聰敏頭腦,還必須擁有靈活的思考方法和充分表達思想的能力,如此才能在最短時間內達到目標。我把這種用腦習慣定義為「理科腦」。

      

      過去三十五年來,我一直在擔任團體授課的補習班講師與家庭教師(十年前開始轉任家庭教師),專門指導私立國中的入學考試。之前教過的考生中,將近九成均考上了前三志願與灘中學。二○一三年春天,報考前三志願的合格率甚至達到一○○%。

      

      除了東京男子中學的前三志願開成、麻布、武藏,女子中學的前三志願櫻蔭、女子學院、雙葉,以及關西的灘中學,學生考上的頂尖熱門學校還包括:東京的慶應、早稻田、海城、世田谷學園、澀谷教育學園幕張、澀谷教育學園等,以及關西地區的神戶女子學院、洛南高中附設中學、東大寺學園、四天王寺等。如果把我擔任補習班講師時期也算進去,教過的學生中,順利考上私立國中的人數已經超過兩千五百人。

      

      這些學生當中,有的是在小學五年級時決定報考私立國中,當時的偏差值根本達不到志願校的合格標準,但是經過我的指導後,有不少學生的偏差值進步了十個單位以上,成功擠上知名國中的窄門。

      

      當學生考上後,許多家長希望我能繼續盯著孩子在國中的課業,或者指導弟妹們的國中入學考試,因此,我與學生及家長結下的情分,往往延續好幾年。

      

      我也時常遇到學生考上國中後,隔了一段時間,家長又打電話來請求協助,因為孩子進國中之後的成績不盡理想。家長們似乎把我當成「課業的家庭醫師」。每當他們找我談孩子的情況,我就會立刻在腦海中搜尋那位學生的學習履歷,並且想像他上國中之後用腦習慣的變化。

      

      根據我的經驗,孩子在小學時期的思考習慣確實可能透過指導而改變,其影響力也會維持很長一段時間。

      

      但是近幾年來,我深深感受到私立國中的考試題型不同於以往。以前的國中入學考試,不管是算術、理科、國語或社會,只要把學習內容全部背下來就能合格,就連算術也能用背的,因為題目類型很少,應用的種類也不多,以至於現在的考生父母在當年考國中時,很多人只做完一本市面上的題庫就考上麻布中學。

      

      不過,這幾年的國中入學考試出題傾向,很明顯是用來判斷孩子是否具備「理科腦」。換句話說,「你能找到解決這道問題所需的知識和方向嗎?」這種考驗孩子思考能力的題型愈來愈多了。

      

      既然如此,到底該如何培育擁有「理科腦」的孩子?

      

      有一點必須注意,「理科腦」絕對不是指擅長算術或理科的孩子,也不代表要把孩子栽培成未來的科學家或研究人員。

      

      以算術為例,具備「理科腦」的孩子可以理解數學公式的本質。即便遇到沒有解過的問題,也能運用過往的知識經驗,評估「之前用過的某個程序好像可以解決這道問題」、「要花多少時間、多少步驟解開問題」。也就是從「預估」到「實行」,再自行「驗證」正確與否的過程中,導出正確答案。

      

      這種用腦方式便是「理科腦」的特徵。由於大腦會在小學六年級左右發育完成,所以我總是希望孩子能在此之前培養「理科腦」。「理科腦」的培育必須經過刻意訓練,但並不代表長時間不停大量學習就是好事。

      

      當孩子長大成人、踏出社會,「理科腦」依舊能發揮用處,如前面提到的「預估→實行→驗證」這一連串過程,也能實際運用於社會上。因為它與工作的流程完全一致,所以,擁有「理科腦」的孩子踏出社會後,都能從眼前的事物或課題中抽出幾項重要因素,再根據簡化的模式釐清思路,這就是能在最短時間內得出最佳結果的能力,他們和努力卻徒勞無功,或者完全提不起工作熱忱的人形成強烈對比。

      

      此外,「理科腦」也能為自己安排一場精彩又豐富的人生,也就是自行設定人生的目標,並且依照流程按部就班實行,最後成功達成自己的願望。因為所謂生涯規劃,就是不斷重複「預估→實行→驗證」的過程。

      

      二十一世紀的社會極其複雜,因果關係不再那麼純粹。在前景看好的經濟高度成長時期一切順遂,如今卻陷入困境,其中原因並不單只是日本經濟不景氣而已。現代最需要的,便是面對錯綜複雜的情況,還能以自己的觀點抽絲剝繭、同時也能用自己的方式剖析未來形勢的「理科腦」。說得直接一點,這正是能夠在以實力取勝的現代社會中存活的力量。

      

      本書介紹了許多訣竅與實例,幫助各位培育孩子的「理科腦」。為了孩子將來的幸福著想,在此由衷希望更多家長能夠親身實踐。

      

      西村則康




    其 他 著 作
    1. 快速掌握小學六年幾何概念:日本補教界名師提升孩子解題能力的祕訣大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