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當特有種遇上外來種──《我們姓台灣》再版說明
自從《我們姓台灣》出版以來,即受到相當的好評。本書作者群都是長期投入自然生態觀察,可謂一時之選,因此能夠提供極為珍貴的照片、第一手的觀察紀錄,以及一顆顆敏銳的心靈徜徉在山林、水域間,與各種生物和大自然相處時最真切的感受,故而多年來一直有許多讀者希望本書能夠再次發行。
在這段期間,《經典》規劃了【台灣外來種】專題報導,針對晚近才來到台灣的新物種,其移入的來龍去脈,以及對生態的衝擊嚴重性,全面性地加以報導。【台灣外來種】乃是延續《我們姓台灣》的精神,只是從不同的角度切入。雖說「特有種」與「外來種」看似為相對的概念,乃至於在生存競爭上水火不容,但卻一體兩面地呈現了台灣現時的整體生態樣貌。
台灣特有種是真正的「台灣原住民」,亙古以來在此地生存、演化。冰河時期台灣與亞洲大陸相連,許多物種陸續遷入,海水上升之後被封閉在島嶼上獨立繁衍,為了適應島上特殊的地理和氣候,發展出獨特的樣貌。其生活型態和屬性,乃是台灣生物界的一扇櫥窗,呈現出這座美麗之島上多樣、繽紛而特殊的自然生態。
相對地,福壽螺、紅火蟻、琵琶鼠魚……這些極富侵略性的外來物種,憑藉強悍的生命力據地稱王,成為原生物種的惡夢,往往讓人一提起來就咬牙切齒,幾乎忘了,要論先來後到,人類其實也只能算是小老弟。
牠們有些是跟隨日益頻繁的國際運輸附帶而來,譬如沾黏在貨櫃底部的入侵紅火蟻、進口枕木夾帶而來的松材線蟲等。更多時候是人們為謀利而引進,卻因成效不如預期遭到棄置,譬如惡名昭彰的福壽螺,本來是為了食用目的而從阿根廷進口養殖,但因肉質不佳而被棄養,從此蔓延至全台農地水域。更有甚者,人們以飼養寵物的心態購買白腰鵲鴝、巴西龜等外來生物,卻因喜新厭舊或者宗教放生等原因任其流竄野外,終至不可收拾。
外來種侵占原生物種的生存空間,透過雜交使基因純度改變,使珍貴的原生物種乃至台灣特有種陷入瀕危的絕境;外來種同時也造成經濟作物的嚴重損失,乃至於直接侵犯人們的生活。而這一切,與其怪罪外來種出於求生本能的行為,其實更是人類造成的結果。一部外來種的入侵史,也是人類傷害自然的啟示錄,讓人們在面對自然時更加謙卑與警省。
從特有種與自然刻骨銘心的互動,到外來種對生態造成的巨大威脅,殊途同歸地提醒著人們,環境的珍貴與危脆。也因此,我們決定將《我們姓台灣》以增訂版的形式再版,將【台灣外來種】報導收錄為本書下篇,以與原書內容呼應、對照。
這是一場又一場正處進行式的生命故事,只有開始,沒有終點。本書真實記錄了這些點點滴滴,同時也讓人們深刻地領悟到生物、人類和自然環境之間相互對待的各種新可能。
編輯部謹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