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華人性格研究(2版)

華人性格研究(2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3274766
呂俊甫
洪蘭,梁若瑜
遠流
2014年9月06日
183.00  元
HK$ 155.55  






ISBN:9789573274766
  • 叢書系列:大學館(參考用書)
  • 規格:平裝 / 374頁 / 普通級
    大學館(參考用書)


  • 社會科學 > 文化研究 > 文化人類學











      想要與中國人交往或通商,最重要的就是瞭解她的人民及文化。西方國家與中國往來互動在二十一世紀更為密切,因此在文化的情境下去瞭解華人,是瞭解或研究華人社會任何層面的必要工具。



      本書是以文化的角度來看華人的性格類型,從家庭、學校、價值觀、國民道德及人際關係等議題來探討。作者以中國、臺灣、香港及美國四地的華人為研究對象,使用問卷調查、面談、觀察參與者等方法,同時兼顧質與量的研究,極富學術價值,也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



      呂俊甫教授為了幫助其他國家的人瞭解華人,並喚起華人同胞對自身性格的注意,投注三十年的精力與時間,致力於以嚴謹中立的研究態度,有建設性地批判他所發現的許多特質。本書是一把開啟認識華人的鑰匙,也是一面華人自我檢視的明鏡。



    專文推薦



      政治大學名譽教授 吳靜吉

      中央研究院院士 曾志朗

      前醒技術學院教務長 史濟鍠

      政大心理系教授 林邦傑

      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 侯傑泰



      共同推薦






    □出版緣起?? ?王榮文

    □吳序?? ?吳靜吉

    □曾序?? ?曾志朗

    □Pye序?? ?Lucian W. Pye

    □推薦

    □自序?? ?



    第一章 導論

      研究樣本與方法

      內容呈現方式



    第二章 父母教養模式與子女性格

      研究一:父母的行為與子女的性格

      研究二:七種協同教養模式下的子女性格

      研究三:四種協同教養風格及相關變項



    第三章 家庭和諧、教育和性格

      研究一:教養、家庭和諧和子女性格

      研究二:中國高級知識份子眼中的教育

      研究三:一個教育改革的案例



    第四章 性格的類型與特質

      研究一:大陸華人

      研究二:台灣華人

      研究三:海外華人及整體華人

      研究四:依地域、性別和觀察來看性格差異



    第五章 一生的性格發展

      研究一:二十八個香港個案簡述

      研究二:六個中國大陸個案詳述



    第六章 價值觀與性格

      研究一:文化價值觀

      研究二:性格向度

      研究三:突出的性格特質

      研究四:企圖與期許

      研究五:性格與價值觀的轉變

      研究六:擇偶偏好



    第七章 道德觀與人際關係

      研究一:道德判斷與道德發展

      研究二:人際關係

      研究三:支持關係



    第八章 結論

      第一節:主要發現

      第二節:進一步論述



    □附錄一�多重特質性格問卷

    □附錄二�關於MTPI的一些統計資料

    □附錄三�MTPI九種性格因素的效度係數

    □參考書





    自序



      在文化的情境下去瞭解華人是瞭解或研究華人社會任何層面(如政治)必要的工具。或許Pye教授(1988)批評華人不願意自我分析是對的,我們沒有任何自我檢討、自我分析的雅量。這是第一本根據實徵的數據來作的華人-尤其是知識份子-深度分析。這本書與林語堂的《吾土吾民》(My Country and My People,1939)在內容、研究方法及風格上並不相同,也與許烺光(Francis Hsu)的《中國人與美國人》(Americans and Chinese,1981;中譯本巨流出版)及香港中文大學Michael Bond的《中國人的心理學》(The Psychology of the Chinese People,1986)相異。



      我生長在中國大陸,在台灣和香港教過書。很少華人或非華人有我這種機會能在不同的文化中觀察華人的行為。我在三個華人社會的經驗,使我對華人有不同的看法,也使我想要以實徵的方式研究他們。當我在1954年第一次去美國讀書時,我就注意到華人和美國人的差異。1972年,我應邀到夏威夷的東西文化中心去作一年的研究員。我認為研究華人是件有意義的事,還有兩個理由:第一,華人佔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你的鄰居、同事都有可能是華人;第二,中國開始成為世界的列強之一,它的影響力是不容忽視的。



      1977∼1978年,我從香港中文大學休假一年(自1973年到1987年回台為止,我一直都在中文大學教書),到哈佛大學開始計劃研究華人性格。那時,我是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Fairbank Center for East Asian Research)的榮譽研究員。這個夢想在我回到香港後逐漸成型,最後在台灣完成。1983∼1995年,我在中國大陸、台灣、香港和美國蒐集資料,用自己設計的問卷、訪談、觀察和深度交往中得到這些資料。



      外國人常誤解華人,以為華人就是那些典型,其實華人社會就跟其他社會一樣,各種典型的人都有。但是我必須承認,跟1954年我所看到的美國人比起來,華人的確有比較多的負面人格特質。我跟魯迅(《阿Q正傳》的作者,這本諷刺的書,有多種語言的譯本)的看法多少有些相同。魯迅放棄醫學來當作家,希望透過文學的力量來喚醒中國,他筆下的人物都有著華人民族性的弱點。我也在很多華人身上觀察到這些不好的人格特質,這些特質存在於高官權貴身上,也在平民百姓身上看到,知識份子如此,文盲也如此,這些特質似乎是中國幾千年來貧窮、無知、腐敗、獨裁、內戰權力鬥爭的原因。從正面來講,華人聰明、勤奮,他們的聰明才智和成就動機造就了香港及後來台灣的經濟成長,現在則是大陸的經濟起飛。所以,本書所根據的研究計畫有兩個目的:幫助其他國家的人瞭解華人,以及喚起華人同胞的注意。我們要保留好的人格特質,防止不好的人格特質在後代子孫身上再出現,我認為這個可以從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來著手防範。我希望這本書能對學術界,尤其是我深愛的祖國,能夠有所貢獻。當我說我的祖國時,我是指大中國(whole China),包括台灣、香港和大陸。



      本書所根據的研究一共有21個,前後共有八章。第一章介紹本書的目的、採樣、使用方法、資料的蒐集及資料的分析。第二章到第七章詳細的報告這21個研究。最後一章討論研究的發現以及它的意義。本書兼顧學術性與非學術性,是給專家看的也是給普通人讀的。本研究質的部份大於量的部份。有些量的分析所用的統計方法都很簡單,為使大部份的讀者都能瞭解。有一些研究設計和資料分析是本土化的。我從人類學、社會學和心理學的觀點來分析這些資料。假如讀者不是對每一章都有興趣的話,我相信至少能找到一兩個章節是有興趣的。



      我對已故的兄嫂感恩不盡,假如不是他們當年安排我離開大陸,我今天也不可能在此寫這本書。感謝內子則娟及三個兒女-呂維、呂明和呂綸-以及姪兒思允給我的支持。小兒子還買了一部電腦給我,教我如何使用它,這大大的加速了我寫書的進度。呂明和呂綸都協助我校稿。在分別了三十四年之後,我留在大陸的老友周貽白全程陪伴我在大陸蒐集資料。麻省理工學院的Lucian Pye替我寫了推薦文。普渡大學的Thomas Berndt和國立陽明大學的曾志朗替我看稿,國立台灣大學的楊國樞和黃光國教授、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校區的Alan Liu,香港中文學的Michael Bond、盧乃桂、侯傑泰和張炳松,伊利諾大學的Harry Triandis,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Shalom Schwartz和普渡大學的John Feldhusen給予我重要的建議。Alan Liu和Thomas Berndt也在精神上給我很大的支持。國立政治大學的秦夢群所長給我很多的鼓勵,我以前的學生及朋友侯傑泰替我跑大部份的統計資料。耶魯大學出版社、Norton、Sage、Caslon、Jossey-Bass以及聯合大學出版社都看過我的手稿並給我很多的建議,讓我修改書稿使得最後Edwin Mellen Press願意出版它。我對上述出版社感激不盡。



      我也感謝台灣的國科會、香港中文大學的現代亞洲研究中心及新亞書院的明裕基金會提供我研究經費。最後,我深深感謝那些幫助我蒐集資料的朋友和學生,以及參加我研究、接受我訪談的所有參與者。



    呂俊甫,1998年3月,台北,台灣




    其 他 著 作
    1. 華人性格研究
    2. 教育與社會
    3. 發展心理與教育--全人發展與全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