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蘇志燮的每一天 2008-2015 So Ji Sub’s History Book(紅色溫度 收藏版)
定價200.00元
8
折優惠:
HK$160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別讓畢業變失業:有了博士學位還不夠,你更需具備學術和業界的生存力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092104
彼得•費貝爾曼
吳煒聲
所以文化
2014年9月05日
93.00 元
HK$ 79.0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9092104
叢書系列:
教育.學習
規格:平裝 / 192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教育.學習
分
類
社會科學
>
教育
>
其他
同
類
書
推
薦
高等教育工作者禪修正念學習與實踐心路歷程
博幼的故事:用教育讓孩子成為自己的太陽(二版)
志氣凌雲:香港運動員奮鬥百年路
思辨是我們的義務:那些瑞典老師教我的事【新公民素養暢銷口碑版】
上一堂思辨國文課:瑞典扎根民主的語文素養教育
內
容
簡
介
★名科學家、口服避孕藥發明人 翟若適 大力推薦
★推薦:畢恆達(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黃貞祥(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博
士後研究員)
★本書能讓你隨時思考如何功成名就,在學術圈與產業界左右逢源。
各系學生必讀,研究生必備生存手冊
?如何不負親人的期待?如何在研究領域立足?如何應付機構內的人事傾軋?
?博士後研究員該怎樣選擇指導教授?該加入小型研究團隊或產量豐碩的血汗工廠?
?如何讓論文引人入勝?如何讓人知曉你的研究成果?如何撰寫計畫書獲得研究經費?
?你該在學術界、工商界,還是政府實驗室任職?面試之前應該有哪些準備?
?求生守則:確定襟翼已經放下,才能讓飛機起飛!
撰寫博士論文雖然是研究生學習歷程的重要里程碑,值得慶賀,同時卻也只是學術生涯的一個開端。如何經由自我推薦,找到適合的工作;如何持續研究發展,以站穩學術位置,對於學術人生至關重要,但是學校通常不教這些事情。終身研究職位難覓,研究所又沒教學生職場生存法則,良好的指導教授更是鳳毛麟角。
科學家彼得•費貝爾曼苦心孤詣撰寫本書,讓讀者能按圖索驥、循序漸進去追求長遠的生涯目標。告訴讀者如何挑選論文或博士後研究指導教授、如何在學術界、政府實驗室與業界釋出的職缺中挑選最棒的職位。他還會告訴你如何準備面試以及擬訂研究計畫。參考本書之後,還能提升演講技巧、寫出吸引人的期刊論文,甚至在撰寫計畫構想書時更為得心應手。
新科或即將從研究所畢業的菜鳥博士可以從本書汲取許多寶貴意見,打算在學術界立足的研究員更是非讀不可。
名家推薦
本書是由資深物理學家彼得•費貝爾曼根據其大半生學術工作經驗濃縮撰寫而成,傳授學術後進求職、學習、溝通、工作的訣竅。讀者不必樣樣經過試誤過程,而得以從作者的經驗與智慧中受益。──畢恆達,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當我在念博士班時,本書相當暢銷,很多教授推薦。本書可以視作《研究所這條路:升學、研究、社交、謀職一把罩的研究所生存術》的續集,因為後者指導你如果在研究所時期生存和成功,前者則討論拿到了研究所學位還要怎麼辦。──黃禎祥,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本書內容詳實、語帶急智,讀之有如醍醐灌頂。真希望當年踏入職場時便能讀到這麼棒的書。──Michael Weber,美國「維吉尼亞大學職涯發展中心」主任
本書令我愛不釋手。作者文筆輕鬆幽默,而建議字字中肯、切實扼要。──Steven H. Strogatz,康乃爾大學應用數學系教授、《非線性動力學與混沌》作者
我耗費四十多年才累積的寶貴經驗,讀者只要花一小時閱讀本書就能將這些經驗一網打盡。──翟若適(Carl Djerassi),口服避孕藥發明人
目
錄
◆內文摘要
〈目錄〉
推薦序:畢恆達
推薦序:黃禎祥
自 序:生存或毀滅,你要好好選擇
第一章 你是否也身陷窘境?
年輕的科學家為何會把生活搞得一團亂,或壓根無法在科研領域立足?本章告訴你幾個故事。
科學家要做什麼:厚植技術還是發掘問題?
【故事一】笨蛋!關鍵在時機
【故事二】小心!眼高手低的下場
【故事三】轉換跑道的博士技術員
【故事四】如何應付機構的人事傾軋?祝好運
【故事五】想讓父母為自己感到驕傲?別傻了 ?
尋找導師
第二章 少走冤枉路──這是我能給你的東西
前輩科學家入行時的情勢迥異於今,他們能否繼續指導後輩呢?
第三章 重要抉擇──論文指導教授與博士後研究職缺
該選擇年輕或資深指導教授?該加入小型研究團隊或產量豐碩的血汗工廠?這裡要告訴你博士後研究員如何考慮自己的利益。
挑選名家當指導教授:但別以為聰明才智可以複製
如何選擇博士後研究職缺?
第四章 發表演講──4技巧5重點,駕輕就熟
讓雇主樂於聘用你,也讓他們容易吸收講稿內容。功成名就在此一舉。
科學家就是要出風頭
【技巧一】開場白,為演講定調
【技巧二】台風很重要
【技巧三】別考驗聽眾耐性
【技巧四】千萬別弄些沒用的花招
5大重點,切記!
第五章 撰寫期刊論文──不發表論文,就捲鋪蓋走路!
何時與如何撰寫期刊論文?扣人心弦、深思熟慮與內容精闢的論文能通過時間的淬煉,化身為永久宣傳你個人才華的廣告。
掌握時機:克服畏懼與懦弱
如何撰寫吸引人的論文?
寫論文三法:簡潔、簡潔、簡潔
啊哈!審稿人
第六章 取得終身職──改善財務,也可能維繫婚姻
究竟要在學術界、業界,還是政府實驗室任職?本章幫你分析利弊得失。
在學術界發展的優缺點
到業界或政府研究機構任職
薪資呢?想想……
第七章 求職面試──知道別人對你的期待,便能輕鬆應付
許多應徵者鎩羽而歸,完全是因為不清楚面試官的需求,以及不知道哪些舉動會讓面試官不安。
成熟點罷,博士!
要學著站在雇主的角度
面試前務必反覆演練
被錄用後該如何回應?
第八章 取得研究經費──事關重大,必須盡快
好的計畫構想書該包含什麼?何時與如何撰寫計畫構想書?
如何撰寫計畫構想書?
第九章 擬訂研究計畫──決定你能否在學界生存
要成功就必須冷靜分析自身能力。不能老想從事有趣的研究,而要擬訂能確實完成的計畫。
掌握時機乃是關鍵所在
即時發佈成果與提升研究品質:孰輕孰重?
技術導向?或問題導向?
策略思考
建立名聲
熱門領域風險高
第十章 求生清單──切記!切記!起飛在望
確定襟翼已經放下,才能讓飛機起飛。
後記:本書要你多思考一下前途
序
自序
生存或毀滅,你要好好選擇
告訴各位,我差點無法在科學界立足。我當年博士畢業時技術超強,但根本不知道如何在科學界求生存。而我絕非特殊案例,因為研究所沒有教學生生存法則。許多教授堅信,「好」學生自己能找到出路,資質平庸的學生只能自求多福,誰也幫不了。教授抱持這種看法,便可堂而皇之忽略學生,偶爾甚至偷懶怠惰,減輕自己的負擔。教授「善意地忽略學生」,或許有點達爾文「物競天擇」的味道;然而,教授若不告訴學生生存技巧,只會害他們浪費天賦與時間,甚至埋沒一生。
研究所不會直接告訴學生如何在科學界求生存,所以年輕的科學家必須跟隨一位能帶領他的導師。有些人在校時便有幸能遇到這樣的導師,有些人則必須等到擔任博士後研究員或助理教授之後才能找到。沒有導師的年輕學者難以在科學界生存。能生存下來的,必定精明慧黠,過於天真或懷抱理想的人只有死路一條。要不然,能生存的就剩下那些專攻自然科學且聰明絕頂的年輕學者。
我以前差點想告訴父母,讓他們知道他們的寶貝兒子花了八年攻讀博士,接著又從事四年的博士後研究,到頭來卻無法在物理界謀得全職工作(哪怕是打零工也好)。從那時起,我的腦海便縈繞著前述的科學界現況,而我也忘不了那段時期所經歷的痛苦。你可知道,我智商極高,曾經跳級就讀,十六歲便從紐約著名的布朗士科學高中(The Bronx High School of Science)畢業,二十歲又以最優異成績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結果如何?
我在二十八歲便陷入困境,前途茫茫,不知何去何從。科學家該如何挑選研究題目?如何準備與發表演講?如何說服大學、國家或業界實驗室(長期)聘用自己?我以前根本無法回答這些問題,一直到第二個博士後研究的聘用期只剩一半時我才頓悟。我很幸運,當時能與一位年輕教授攜手合作幾個月,他教我如何在科學界立足。這段「師徒」關係雖然短暫,卻讓我學到研究所沒有教授的生存技巧。我要是不知道這些巧門,研習物理學的多年心血可能早已付諸東流水。
假使你沒有盡早遇到願意告訴你生存法則的導師,或者過於天真,誤以為只要讀完研究所,然後從事博士後研究便能在科學界生存,你就非看這本書不可。我要讓你知道,自己還欠缺什麼才能立足於科學界。我也要讓你做好準備,免得日後遭遇困難時手忙腳亂、六神無主。總之,我要你發揮聰明才智,得到自己夢寐以求的職位,或者讓一路提攜你的人為你感到驕傲。
我在第一章會先舉幾個簡短的案例。透過那些案例,你會明確知道該如何規劃早期生涯。希望你讀完之後,至少能體會擁有一位導師為何如此重要。
你可能會認為,資深學者進入職場時科學界正逢盛世,前景一片美好,而且當年的技術與現今的科技相比,相去不可以道里計。他們如何能告訴你有用的建議呢?第二章會針對這點詳細說明。後續章節會依照一般學者的生涯軌跡來安排。你可以隨時跳讀,略過無關緊要的章節。第三章會告訴你如何挑選論文題目與博士後研究指導教授。
我以前會依照以下兩項準則來挑選論文指導教授:誰是系上聲名最顯赫的教授?哪位教授的學生能夠最早畢業?採用這種標準明智嗎?或者這根本是錯誤的開端?第四章會告訴你如何發表演講。無論你的見解如何精妙,別人對你的研究若興趣缺缺,一切都是枉然。別人若不理會你的成果,你的論點再精闢都沒用。當然,有些諾貝爾獎得主拙口笨舌,講題又艱澀難懂、令人費解,放映的投影片更是雜亂無章,好像是他們在遭遇亂流的飛機上倉促完成的克難品。不過,話說回來,你沒得諾貝爾獎之前若隨便準備演講,鐵定會被人嗤之以鼻。第四章不僅會告訴你如何準備令人耳目一新的投影片,還會分享許多重要訣竅,讓你的演講精采絕倫、觸動人心。
第五章會告訴你如何撰寫期刊論文。你只要持續發表論文,便能打響知名度。換句話說,你不僅要靠老闆來宣傳或推薦你,更要不斷發表論文,讓別人能透過網路看到你的研究成果,藉此累積聲望。因此,你要「發表論文」來保住飯碗,還要練好文筆,撰寫期刊論文時,字字句句皆能令人信服。
第六章會告訴你如何選擇生涯道路。這章主要討論在學術界以及政府和業界實驗室任職的優缺點。選擇生涯道路的關鍵在於:你做出重要抉擇時務必深思熟慮,一切舉止都要合理明智,不要一派天真或滿腦子幻想。第七章會討論求職面談時如何應對得體。除了注意服裝禮儀以及與人握手時要沉穩有力,你更要事前做好功課,說服你的潛在老闆,使他知道你已規劃好研究方向,這才是關鍵所在。你要先探聽未來同事的背景,然後提出研究構想,日後方能在科學界一帆風順,但是這種做法不能算是欺瞞舞弊。第七章還會告訴你跟雇主商談薪資時要掌握的關鍵點。你要在掌握最多籌碼時與老闆討價還價,才能滿足真正的需求,日後工作時才能勝任愉快。
第八章會討論如何獲得研究經費,這個問題令許多科學家傷透腦筋。以前唯有待在學術界才要絞盡腦汁去申請經費,如今連在政府或業界實驗室任職的科學家都得申請經費。你要練習撰寫計畫構想書,這是在科學界討生活的必備能力。你也要洞察機先、綜觀全局,如此才能獲得經濟資助,也才能躍升為第一流的研究學者。因此,你要能明確分辨什麼是不切實際的「空中閣樓」,什麼又是你能夠完成的承諾。
挑選研究題材是最令科學家傷腦筋的事情。你剛起步時更會難以抉擇,容易瞻前顧後、舉棋不定。有鑑於此,第九章會分享幾點心得,告訴你該如何擬訂研究計畫。一頭栽進熱門的研究領域絕非好事,從事在短期聘用期內無法完成的計畫也非明智之舉。這章的重點在於,你要擬訂既能讓你保住飯碗、又能讓你提出研究成果的計畫,而一切的關鍵都在於「策略思考」。
我在撰寫本書時,全球的經濟形勢極為嚴峻,科研經費逐步縮減。資源稀少,競爭自然激烈,這種僧多粥少的常識無須贅言。若想謀得全職的科研職位,或者爭取經費來進行重要的計畫,你做任何決定時都得反覆推敲、再三斟酌。希望這本「口袋導師」能讓你隨時思考如何方能功成名就。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