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玄空地理叢譚(第四輯)

玄空地理叢譚(第四輯)

庫存=1
將於1個工作天內出貨
9789573508403
鐘義明
武陵出版
1970年1月01日
150.00  元
HK$ 135  






ISBN:9573508400
  • 叢書系列:風水系列
  • 規格:平裝 / 522頁 / 16k菊
    風水系列


  • 宗教命理 > 命相/命理 > 風水

















      傳世的玄空地理門派中,以崛起於江蘇無錫、常州之間的「無常派」,斷驗最靈。此派的宗師章仲山,是繼蔣大鴻,縱橫大江南北的玄空巨擘。

      嘉慶以來,「無常派」系統的經典,流傳於臺灣地區者,惟見章仲山(辨正直解).(心眼指要).華湛恩(天心正運).明遠(辨正續解).沈竹礽(沈氏玄空學).(地理辨正抉要)等之代表作,獨缺一把打開「無常派」玄空奧妙的金鑰-談養吾的(大玄空路透)與(大玄空實驗)。

      談氏的業師楊九如是章仲山外戚,曾得章氏秘傳,在傳承上比較接近「無常派」的嫡傳,比其他各家更能呈現「無常派」玄空學的本來面目,不致離經判道。

      (玄空地理叢譚)是作者五術著作系列中,針對玄空地理學進行整理與闡發的鉅著。第三輯第四輯的內容以談氏的(大玄空路透)、(大玄空實驗)為骨架,著者以深厚的學養與豐富的經驗,坦蕩洩天機,徇徇釋妙理,引您走入玄空學的寶殿。



     





    自序
    首卷
    談氏(玄空)評註
    說玄空
    ??? 1. 古人對大玄空法均守秘藏
    ??? 2. 說大玄空之母
    ? 大玄空新羅盤說明
    ? 傳心八易解
    ? 三大卦
    ? 打劫
    ? 出卦與不出卦
    ? 龍空氣空.龍實氣實
    ? 本山本向說明
    ? 四個一.四個二
    ? 取輔不如取三吉
    ? 雙山雙向
    ? 再論男女命宮與大玄空五行之關係
    ? 附讀者來函
    ? 九貧一發
    ? 經驗一端
    ? 堪輿亦濟世之一
    ? 用干支與天星
    ? 說太極
    ? 體用並重
    ? 再說體用
    ? 向首一星災福柄.去來二口死生門
    ? 看陽宅法

    上卷
    ? 凡例
    ? 談氏三元地理大玄空路透
    ? 三元九運二十四山向下卦挨星圖解
    ? 上元一運二十四山挨星圖解
    ? 一運.下卦二十四山提要
    ? 上元一運壬山丙向圖解
    ? 上元一運子山午向╱癸山丁向圖解
    ? 上元一運丑山未向圖解
    ? 上元一運艮山坤向╱寅山申向圖解
    ? 上元一運甲山庚向圖解
    ? 上元一運卯山酉向╱乙山辛向圖解
    ? 上元一運辰山戌向圖解
    ? 上元一運巽山乾向╱巳山亥向圖解
    ? 上元一運丙山壬向圖解
    ? 上元一運午山子向╱丁山癸向圖解
    ? 上元一運未山丑向圖解
    ? 上元一運坤山艮向╱申山寅向圖解
    ? 上元一運庚山甲向圖解
    ? 上元一運酉山卯向╱辛山乙向圖解
    ? 上元一運戌山辰向圖解
    ? 上元一運乾山巽向╱亥山巳向圖解
    ? 上元一白運結論
    ? 上元一運下卦二十四山格局便覽
    ? 上元一運替卦二十四山格局便覽

    ? 上元二運二十四山挨星圖解
    ? 二運.下卦二十四山提要
    ? 上元二運壬山丙向圖解
    ? 上元二運子山午向╱癸山丁向圖解
    ? 上元二運丑山未向圖解
    ? 上元二運艮山坤向╱寅山申向圖解
    ? 上元二運甲山庚向圖解
    ? 上元二運卯山酉向╱乙山辛向圖解
    ? 上元二運辰山戌向圖解
    ? 上元二運巽山乾向╱巳山亥向圖解
    ? 上元二運丙山壬向圖解
    ? 上元二運午山子向╱丁山癸向圖解
    ? 上元二運未山丑向圖解
    ? 上元二運坤山艮向╱申山寅向圖解
    ? 上元二運庚山甲向圖解
    ? 上元二運酉山卯向╱辛山乙向圖解
    ? 上元二運戌山辰向圖解
    ? 上元二運乾山巽向╱亥山巳向圖解
    ? 上元二黑運結論
    ? 上元二運下卦二十四山格局便覽
    ? 上元二運替卦二十四山格局便覽

    ? 上元三運二十四山挨星圖解
    ? 三運.下卦二十四山提要
    ? 上元三運壬山丙向圖解
    ? 上元三運子山午向╱癸山丁向圖解
    ? 上元三運丑山未向圖解
    ? 上元三運艮山坤向╱寅山申向圖解
    ? 上元三運甲山庚向圖解
    ? 上元三運卯山酉向╱乙山辛向圖解
    ? 上元三運辰山戌向圖解
    ? 上元三運巽山乾向╱巳山亥向圖解
    ? 上元三運丙山壬向圖解
    ? 上元三運午山子向╱丁山癸向圖解
    ? 上元三運未山丑向圖解
    ? 上元三運坤山艮向╱申山寅向圖解
    ? 上元三運庚山甲向圖解
    ? 上元三運酉山卯向╱辛山乙向圖解
    ? 上元三運戌山辰向圖解
    ? 上元三運乾山巽向╱亥山巳向圖解
    ? 上元三碧運結論
    ? 上元三運下卦二十四山格局便覽
    ? 上元三運替卦二十四山格局便覽

    中卷
    ? 中元四運二十四山挨星圖解
    ? 四運.下卦二十四山提要
    ? 中元四運壬山丙向圖解
    ? 中元四運子山午向╱癸山丁向圖解
    ? 中元四運丑山未向圖解
    ? 中元四運艮山坤向╱寅山申向圖解
    ? 中元四運甲山庚向圖解
    ? 中元四運卯山酉向╱乙山辛向圖解
    ? 中元四運辰山戌向圖解
    ? 中元四運巽山乾向╱巳山亥向圖解
    ? 中元四運丙山壬向圖解
    ? 中元四運午山子向╱丁山癸向圖解
    ? 中元四運未山丑向圖解
    ? 中元四運坤山艮向╱申山寅向圖解
    ? 中元四運庚山甲向圖解
    ? 中元四運酉山卯向╱辛山乙向圖解
    ? 中元四運戌山辰向圖解
    ? 中元四運乾山巽向╱亥山巳向圖解
    ? 中元四綠運結論
    ? 中元四運下卦二十四山格局便覽
    ? 中元四運替卦二十四山格局便覽

    ? 中元五運二十四山挨星圖解
    ? 五運.下卦二十四山提要
    ? 中元五運壬山丙向圖解
    ? 中元五運子山午向╱癸山丁向圖解
    ? 中元五運丑山未向圖解
    ? 中元五運艮山坤向╱寅山申向圖解
    ? 中元五運甲山庚向圖解
    ? 中元五運卯山酉向╱乙山辛向圖解
    ? 中元五運辰山戌向圖解
    ? 中元五運巽山乾向╱巳山亥向圖解
    ? 中元五運丙山壬向圖解
    ? 中元五運午山子向╱丁山癸向圖解
    ? 中元五運未山丑向圖解
    ? 中元五運坤山艮向╱申山寅向圖解
    ? 中元五運庚山甲向圖解
    ? 中元五運酉山卯向╱辛山乙向圖解
    ? 中元五運戌山辰向圖解
    ? 中元五運乾山巽向╱亥山巳向圖解
    ? 中元五黃運結論
    ? 中元五運下卦二十四山格局便覽
    ? 中元五運替卦二十四山格局便覽

    ? 中元六運二十四山挨星圖解
    ? 六運.下卦二十四山提要
    ? 中元六運壬山丙向圖解
    ? 中元六運子山午向╱癸山丁向圖解
    ? 中元六運丑山未向圖解
    ? 中元六運艮山坤向╱寅山申向圖解
    ? 中元六運甲山庚向圖解
    ? 中元六運卯山酉向╱乙山辛向圖解
    ? 中元六運辰山戌向圖解
    ? 中元六運巽山乾向╱巳山亥向圖解
    ? 中元六運丙山壬向圖解
    ? 中元六運午山子向╱丁山癸向圖解
    ? 中元六運未山丑向圖解
    ? 中元六運坤山艮向╱申山寅向圖解
    ? 中元六運庚山甲向圖解
    ? 中元六運酉山卯向╱辛山乙向圖解
    ? 中元六運戌山辰向圖解
    ? 中元六運乾山巽向╱亥山巳向圖解
    ? 中元六白運結論
    ? 中元六運下卦二十四山格局便覽
    ? 中元六運替卦二十四山格局便覽

    下卷
    ? 下元七運二十四山挨星圖解
    ? 七運.下卦二十四山提要
    ? 下元七運壬山丙向圖解
    ? 下元七運子山午向╱癸山丁向圖解
    ? 下元七運丑山未向圖解
    ? 下元七運艮山坤向╱寅山申向圖解
    ? 下元七運甲山庚向圖解
    ? 下元七運卯山酉向╱乙山辛向圖解
    ? 下元七運辰山戌向圖解
    ? 下元七運巽山乾向╱巳山亥向圖解
    ? 下元七運丙山壬向圖解
    ? 下元七運午山子向╱丁山癸向圖解
    ? 下元七運未山丑向圖解
    ? 下元七運坤山艮向╱申山寅向圖解
    ? 下元七運庚山甲向圖解
    ? 下元七運酉山卯向╱辛山乙向圖解
    ? 下元七運戌山辰向圖解
    ? 下元七運乾山巽向╱亥山巳向圖解
    ? 下元七赤運結論
    ? 下元七運下卦二十四山格局便覽
    ? 下元七運替卦二十四山格局便覽

    ? 下元八運二十四山挨星圖解
    ? 八運.下卦二十四山提要
    ? 下元八運壬山丙向圖解
    ? 下元八運子山午向╱癸山丁向圖解
    ? 下元八運丑山未向圖解
    ? 下元八運艮山坤向╱寅山申向圖解
    ? 下元八運甲山庚向圖解
    ? 下元八運卯山酉向╱乙山辛向圖解
    ? 下元八運辰山戌向圖解
    ? 下元八運巽山乾向╱巳山亥向圖解
    ? 下元八運丙山壬向圖解
    ? 下元八運午山子向╱丁山癸向圖解
    ? 下元八運未山丑向圖解
    ? 下元八運坤山艮向╱申山寅向圖解
    ? 下元八運庚山甲向圖解
    ? 下元八運酉山卯向╱辛山乙向圖解
    ? 下元八運戌山辰向圖解
    ? 下元八運乾山巽向╱亥山巳向圖解
    ? 下元八白運結論
    ? 下元八運下卦二十四山格局便覽
    ? 下元八運替卦二十四山格局便覽

    ? 下元九運二十四山挨星圖解
    ? 九運.下卦二十四山提要
    ? 下元九運壬山丙向圖解
    ? 下元九運子山午向╱癸山丁向圖解
    ? 下元九運丑山未向圖解
    ? 下元九運艮山坤向╱寅山申向圖解
    ? 下元九運甲山庚向圖解
    ? 下元九運卯山酉向╱乙山辛向圖解
    ? 下元九運辰山戌向圖解
    ? 下元九運巽山乾向╱巳山亥向圖解
    ? 下元九運丙山壬向圖解
    ? 下元九運午山子向╱丁山癸向圖解
    ? 下元九運未山丑向圖解
    ? 下元九運坤山艮向╱申山寅向圖解
    ? 下元九運庚山甲向圖解
    ? 下元九運酉山卯向╱辛山乙向圖解
    ? 下元九運戌山辰向圖解
    ? 下元九運乾山巽向╱亥山巳向圖解
    ? 下元九紫運結論
    ? 下元九運下卦二十四山格局便覽
    ? 下元九運替卦二十四山格局便覽
    ? 附言







      從一九九一年筆者開始推出版(玄空地理叢譚)以來,迄今正好滿三年,其間迭蒙國內外讀者關懷、嘉許,感激無任。本輯繼續上輯未蒐錄的江蘇無常派談氏三元地理,將(談氏三元地理大玄空實驗)卷一廿二篇及(談氏三元地理大玄空路透)卷二至卷十之「三元九運二十四山向圖解」,重新編排、補註,並於各運圖解之前列「下卦二十四山提要」表,圖解補註之後列「下卦二十四山格局便覽」、「替卦二十四山格局便覽」,便於讀者運用。談氏的「三元九運二十四山向圖解」,只有下卦,沒有替卦起星,解說過於簡單,間有誤解之處。替卦起星,筆者著有(三元九運玄空地理考驗註解)上中下冊,堪補其不足,本輯謹就談氏言而不詳、見解誤差之處,加以補充、辨正;初習者須具備的觀念和某些玄空隱秘,亦於註、辨時行文揭露。)

       坊間有一本(玄空如意理氣正宗入門深造),書中第四十九頁提及筆者:「有竹山人者,可謂沈氏挨星學中之代表,其道之佼佼者,曾論土木交會週期約二十年,是故每運二十年,九運合為百八十年,並以星象排列組合數字加以印証,言之成理,學識之廣博我極欽慕,但此乃數之表,另有數之裡暗藏 ...。」這是針對筆者所著(玄空星相地理學)(武陵出版有限公司.一九九一年九月初版)內「談元運 兼辯現今之七運非始於民國乙卯年」而發。

      在該文中筆者提出以先天卦陽爻九年、陰爻六年論運之非,謂「這種理論的依據,只要學過「易經」的人,一看就知道是錯的、「而該派運之次序,雜亂無章,只是將先天入後天的數拿來當作運的次序而已」。該「絕」學又說:「若云先後天八卦與洛書九氣之運法雜亂無章、只要稍學過易經的人一看就知道錯了(鐘按:這一句抄錯了),僅突顯本身對先後天八卦、河洛卦數之無知,亦對古來創研卦理聖哲及玄空先賢心內之侮謾,何不深入形而上一探其理究竟?方知沈代(鐘按:氏之誤)玄空似理之非理,入道卻離道,近道反惑道之雜章成理也。」

       筆者在此要聲明一下:自一九九一年九月迄今,筆者已出版(玄空星相地理學)、(玄空地理叢譚)第一至四輯、(地理實用集)、(玄空地理逸篇新解)、(增訂臺灣地理圖記)、(地理巒頭實務)上中下冊、(玄空現代住宅學)、(三元九運玄空地理考驗註解)上中下冊(一九九六年七月再版改為上下冊)等,共十五冊風水系列的著作。理氣部份,雖然多採用「無常派」的學說,但私下運用是綜合其他門派的學說法則,決不是如該書所說的「沈氏挨星學中的代表」而已。還有很多玄空「秘訣」,因師友之勸誡,筆者尚未披露呢!

       玄空門派甚多,如「滇南派」的范宜賓(寅旭);「無常派」的章仲山、朱燿、沈紹勳(竹礽)、沈祖綿、江志伊、申聽禪、程明先、談養吾、尤雪行、榮柏雲;「蘇州派」的朱蒪(小鶴);「上虞派」的徐迪惠、端木國瑚、張心言;「湘楚派」的尹有本(一勺);「廣東派」的蔡岷山、蔡麟士;「江西派」的吳景鸞、廖瑀、鄧恭(夢覺)、曾正平、吳萬壽;「中州派」的王亭之(談錫永);及至榮錫勳(咨岳)、溫明遠、鄧尉山(士松)、戚洙源、高冠中、戴錫倫、王宗臣(道輔)、黃明超、趙魯源(唯曾)羅人俊、吳師青等諸家學說,筆者均有深入的研究。

       該(絕學)所標榜的「玄空如意門」,名不見經傳,實即「蓮池心法」一脈,乃嘉慶七年(一八○二)四川江源(今崇慶縣)曾懷玉(輝山)得傳於湖北荊門縣蓮池先生,同治十一年(一八七二)鐵嶺高冠中得傳於資江羅蘆笙,後遊張之洞幕,著(地理冰海)。此派僅流傳於四川、廣東一隅,時間甚短,習者鮮少,在玄空地理學的發展史上,不過是個曇花一現的旁門小枝而已。此派玄空學,筆者於二十年前就曾涉獵,由於其內容盡屬高談闊論,全無實例可資徵考,筆者認為空泛的理論對讀者毫無助益,且私底下對該派學理尚在考證階段,所以在著作時不予採入。

       談養吾與趙景羲於民國初得李虔虛老道長傳授另一種玄空學,談著(地理辨正白話註釋)(陳世範編纂.一九八○年二月集文書局出版),言玄空六法;趙著(玄空紫白訣)(一九八三年二月皇極出版社出版),言八門紫白。抗日戰爭起,談養吾下落不明,其書的真實性令人懷疑,其學理亦與前著的(大玄空路透)、(大玄空實驗)、(地理辨正新解)大相逕庭,完全偏離章仲山一派的玄空法則,故這部分的談氏「李虔虛玄空學」,筆者只在(玄空地理叢譚)第一輯中,略述其要。李氏玄空的運法即用先天卦陽爻九年、陰爻六年,八卦分上下元各九十年。此法楊藏華秘本(乾坤國寶)用於推水運,邵康節(河洛理數)用於推人命運限,「創研卦理聖哲」(伏羲?文王?孔子?)及「玄空先賢」並不見其使用於玄空地理。

       「玄空先賢」自郭璞迄今,不知凡幾,凡有著作、名見於經傳,先我生,先我死者皆是。其中世人公認,對「易」學有深入研究的是蔣大鴻、沈竹礽。

       蔣大鴻的易學造詣,姜垚(從師隨筆)記載:「夫子寡言笑,日旦謁黎洲,黎洲未之奇也,我師從不二謁。黎洲自卜壽藏,我師時在餘姚,遣其子百家持圖請我師鑒定,師即信手書數千言,反復論其地之不合時宜。黎洲見之曰:「何蔣生之深於易哉!次日訪師於寓次,堅請卜地。時欲歸雲間(江蘇松江),固辭焉。」

      按:黎洲是黃宗羲(一六一○ 一六九五),字太沖, 黎洲乃其別號;學統濂洛,綜會諸家學者稱 「南雷先生」,為明未清初之思想家、史學家;墓在浙江餘姚縣化安山陸天山,遵其遺囑,屍體 就穴而葬不用棺木。黃宗羲是經學大師,易學精邃, 蔣大鴻提出的見解能受黃宗羲大為歎服,可見他的易學造詣,決不是省油的燈,而是確有兩把刷子的。

       至於沈竹礽,不但遍閱各派地理書,其易學功力,更是精深,(沈氏玄空學)載有胡伯安(增戊)的見證:「先生年三十以前,於易尚主漢宋之別,三十以後曾對余小子云:「易拘漢、宋,易理永不明矣!」戊子(光緒十四年.西元一八八八年)先生已購易得一千一百餘種,是年六月十二日先生初度(四十歲生日),余往祝之,閱購易書目已一千七百餘種。」

       按:沈竹礽享壽五十八歲,其有生之年所購閱之 易書當不止一千七百餘種。

       蔣、沈兩位「玄空先賢」,並沒有提出先天卦陽爻九年、陰爻六年的運法,但我們不能就此否定其易學造詣。筆者不敏,對易學的研治,雖未敢望蔣、沈二位先賢的項背,對河洛理數也下過相當大的工夫去鑽研,即使筆者「無知」,總不至於連蔣、沈二位玄空先賢也是「無知」之輩吧?

       傳世的玄空門派很多,然而具有完整的理論體系與架構、豐富的考驗實例者,惟有(沈氏玄空學)、(大玄空路透)、(大玄空實驗)、(宅運新案)初二集、(二宅實驗)、王亭之(中州派玄空學)上中下卷(香港.紫微文化服務社有限公司出版)、黃世評(三元玄空地理學導讀(集文書局.一九八三年六月出版)及拙著玄空諸書而已。其中談氏從師於章仲山的親戚楊九如,在傳承上,他算是最接近「無常派」玄空學「嫡傳」的薪火傳遞者,所以他的著作,筆者認為最可貴。

       章仲山是蔣大鴻之後的玄空地理巨擘,武進李述來稱他「獨悟真詮,熟推生剋制化之用,吉凶消長之理,神明其道於大江南北已三十年」,道光元年(地理辨正直解)李序,談氏繼承其學理,雖非全部,但是至少不會偏離這點,筆者認為是可供後代學者「放心」去研習的主要理由;透過談氏的著作,方能窺探章氏諸書的隱語,進而破解蔣大鴻所說的「天機」。以此為根基,再研究其他各家的學說,才不至於混淆,領悟楊公所傳(青囊序)、(青囊奧語)、(天玉經)、(都天寶照經)等玄空經典的真旨妙義,揭開玄空地理的神祕面紗。

       今世之人,急功近利.鮮具厚道,一切「向前(錢)看」,尤喜標新立異,偶得一訣一法,便開立只有他自己或一小撮人才認同的宗派,著作只有他自己認為是「真訣」、「師門獨秘」而言辭閃爍、撲朔迷離的書,以沽名釣利。尤有甚者,故意詆毀、貶降先賢,謂蔣大鴻、沈竹礽僅得玄空一鱗半爪 意思是說,蔣、沈二氏算什麼東西,只有他得天獨厚,獲傳玄空全部真訣。有的人為了凸顯自己,不惜謾罵先賢、踩名人的頭,耍噱頭,嘩眾取寵,以遂其迅速成名謀利之私欲。更荒謬的是把古代(已逝世)的名人輩份硬壓下去,與之稱兄道弟,或搖身一變成為某「古代」名人的師伯、師叔,來抬高自己的身份地位。凡此種種,花招百出,令人目眩神迷。

       筆者本性務實求是,不善趨奉逢迎,與世無爭。年來聽聞不少雜音,本擬一笑置之,但友人以「真理不辯不明,愈辯愈明」進言,所以在序文中發了一些牢騷。要聲明的是,這些話不是只針對某一人、某一著作而發,是全面性,概括古今人、書的批駁與省思。

       沈竹礽、沈祖綿、江志伊、申聽禪、王則先、談養吾、尤雪行(演本法師)、榮柏雲等「無常派」的玄空地學先賢,筆者他們的學說雖然不完全認同,但對他們卻很尊敬推崇,因為他們打破「傳書不傳訣」的傳承陋習,把玄空地理秘訣公開出來。更難得的是他們的著作,把玄空學理建立了組織系統和架構,提供可以考徵實驗的案例,使玄空地理由卑微的術數小道,躍昇為舉世認同的崇高學術,也使爭論千年的玄空學理,由紛歧趨於共識。

       紫微斗數名家了無居士在(揭開鐵板神數的秘密)序文中說: 

      「任何一種知識的形成,照例需要具備一些條件, 統稱科學的共性,包括認知的精神、基本的架構、 邏輯的結構和共同的語言和方法,唯有如此, 才能重複製作、研究學習以及客觀地評估它的得失, 否則就不配稱做學問而叫江湖把戲,難登大雅之堂。」
       什麼稱做「學問」?  

     (易.乾.文言):「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辨之。」儒家的修養工夫是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做學問一定要經過蒐集、揀擇、歸納、演繹、批判、實驗、證明、整合、結論、實行等階段,使之組織化、系統化,可供研習、評估,這樣才是真正的、有價值的知識。反之,只有空談私臆,自唱高調、自圓其說、只流傳於一小撮人之間的知識,是不能稱為學問的。要知「天下之至廣.非一人所能獨治」,玄空學理至廣,亦非一人所能獨治。自唐朝末年,玄空學被楊筠松傳至江西以後,一千多年來,不知有多少睿智之士投入畢生心力去研究,但是除了玄空學的創始人之外,任何人也沒有資格說他所研習的玄空學是真的,而要讓世人認同,經得起時代考驗,才能得到定論。

      閱讀筆者所著的玄空地理書籍,務請依序漸進、全面接觸、以免踰越脫節、斷章取義。讀者可按下列分類,循序研習:
      A╱(玄空星相地理學)、(玄空現代住宅學)、
    (地理巒頭實務)上中下冊、(增訂臺灣地理圖記)。
     B╱(玄空地理叢譚)一至四輯、(三元九運玄空地理考驗註解)
    一九九六年七月再版改為上下冊。
     C╱(玄空地理逸篇新解)、(地理實用集)。   出版及著作中的有A╱(現代羅經真詮)、
    (現代天文風水學)。B╱(玄空地理叢譚)五至六輯。
    (玄空地理辨惑直解)、(地理玄龍經評註)、
    (玄空運用乾坤國寶)、(評註地學鐵骨秘)。
    C╱(玄空地理斷訣彙編)、(玄空地理秘中秘)、
    (玄空地理經典新解)、(地理明師授徒訣竅評註)、
    (中國堪輿名人小傳記)、(中國堪輿大事年表)。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