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 定價650.00元
  • 8 折優惠:HK$520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誰抄誰?西洋名畫的對照、剖析與探源(手工拉頁精裝)

誰抄誰?西洋名畫的對照、剖析與探源(手工拉頁精裝)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723774
卡洛琳.拉霍許/著
劉美安
野人
2014年10月01日
500.00  元
HK$ 425  






ISBN:9789865723774
  • 叢書系列:taste
  • 規格:精裝 / 208頁 / 20.6 x 26 cm / 普通級
    taste


  • 藝術設計 > 藝術總論 > 藝術欣賞


















    橫跨數世紀,重現藝術大師的靈感與對話!





    序 派崔克.德卡洛利

    前言 誰抄誰?



    最後的晚餐 — 卡斯塔紐�達文西�沃荷

    穿棉襖袖的男子 — 范艾克�提香�林布蘭

    聖西克斯特的聖母 — 法蘭契斯卡�拉斐爾�達利

    在慈祥的手勢下(雙拉頁)

    美惠三女神 — 拉斐爾�克拉納赫�科林特

    莎樂美接受施洗者約翰的頭 — 范德魏登�卡拉瓦喬�莫侯

    教宗英諾十世肖像 — 提香�委拉斯蓋茲�培根

    玩牌的人 — 卡拉瓦喬�勒南兄弟�塞尚

    屠宰的牛 — 博伊克萊爾�林布蘭�蘇丁(海報)

    薩賓婦女 — 普桑�大衛�畢卡索

    「記住,你有一天會死」(雙拉頁)

    拿破崙一世全身像 — 里戈�傑哈�恩斯特

    東方宮女 — 拉斐爾�安格爾�黑斯

    梅杜薩之筏 — 格羅�傑利柯�德拉克洛瓦

    國會大火 — 洛漢�透納�莫內

    寂靜的生命(雙拉頁)

    奧菲莉亞 — 德拉克洛瓦�米雷�魯東

    帕拉瓦的海邊 — 弗列德里希�庫爾貝�惠斯勒

    畫家的工作室 — 布瓦伊�庫爾貝�方丹–拉圖爾

    斯朵尼亞.馮波克 — 羅曼�伯恩–瓊斯�威亞爾

    陽台 — 哥雅�馬內�馬格利特(海報)

    阿爾及爾女人 — 德拉克洛瓦�雷諾瓦�馬諦斯

    歐洲大橋 — 希斯里�卡玉博特�雷捷

    聖拉薩車站 — 透納�莫內�瓦爾登

    「看著我」(雙拉頁)

    被梳髮的裸女 — 林布蘭�竇加�巴爾蒂斯

    金色之島 — 秀拉�克羅斯�托羅尼

    亞維儂的少女 — 塞尚�畢卡索�馬諦斯

    情欲維納斯(雙拉頁)

    餐桌 — 夏丹�塞尚�布拉克

    大都會 — 薄丘尼�格羅茲�杜布菲

    白底上的白方塊 — 范德魏登�馬列維基�莫瑞雷

    梅杜莎頭 — 馬諦斯�雅夫楞斯基�畢卡索

    金合歡畫室 — 馬諦斯�波納爾�維亞拉

    夜鷹 — 梵谷�霍普�莫諾里

    各種姿態的貓(雙拉頁)

    無題 — 塞律西耶�史提爾�羅斯科

    大教堂 — 莫內�波洛克�李奇登斯坦

    藍色裸體二號 — 塞尚�馬諦斯�漢泰

    在可愛的藍色之中 — 莫內�法蘭西斯�漢斯

    侍女 — 委拉斯蓋茲�畢卡索�布蘭–維卡

    錯誤的開始 — 馬格利特�瓊斯�布達埃爾

    一個偶像,千變蒙娜麗莎(雙拉頁)

    草地上的午餐 — 馬內�畢卡索�賈蓋

    德爾塔.約塔 — 蒙德里安�路易斯�紐曼

    裝上塑膠布的木框 — 畢卡比亞�德哲茲�坎










    法蘭西藝術院院士 派崔克.德卡洛利(Patrick de Carols)




      誰沒在某畫展裡聽過這樣的耳語:「你不覺得這幅畫有點像……」或者「這幅讓我聯想起……」。說話的人壓低聲線,生怕被看笑話,外行人居然也敢這樣高聲比較大師的作品,真是讓人太尷尬了。然而這樣的血緣關係確實是存在的。米開朗基羅年輕時的素描就得自喬托溼壁畫的靈感;林布蘭認為臨摹是學生最根本的訓練;至於華鐸則將魯本斯捍衛的美學經典據為己用。所以對我來說,這個議題一點也不離經叛道,雖然要承認即使是天才也會從過去的作品汲取靈感,有時候實在有點困難。



      到底誰抄誰?這個問題相當擾人,但不允許馬虎胡混過去。如果題材或技巧參照了別的作品,我們還能說它具有獨創性嗎?創造是否可以不需要和他人作品有任何關聯?藝術家能擺脫前輩的影響嗎?他們是不是都會受到影響?卡洛琳.拉霍許針對這些問題作了廣博、感性又不失幽默的調查,這麼做並不是要撻伐藝術界的抄襲風,正好相反,她對於取材或模仿一點也不反對。她從數百個作品中抽絲剝繭,分析之間的相關性,一個時代接一個時代,一個世紀接一個世紀,像阿麗雅德妮用絲線指引提修斯走出迷宮一樣,帶領讀者欣賞這條美的道路。



      藝術作品之間的互動正是使藝術資產更豐富的元素,尤其是解讀繪畫之間關連性的這個傾向從數年前開始愈來愈明顯:米勒和梵谷、馬內和維拉斯蓋茲、馬諦斯和畢卡索……還有更多其他人,只要回顧一下數年前那幾場精彩的展覽(指1998、2002年在奧塞美術館和大皇宮的三場展覽),就可以明白這些藝術大師之間的交流有多麼重要。一九一八年藝評家阿波里奈爾(Gillaume Apollonaire)用這段話描述畢卡索的畫:「這充滿現代感的美學經由竇加及安格爾與最上乘的藝術傳統相連結……」一直以來,無論是在法蘭德斯畫派與義大利文藝復興大師之間、浪漫派與印象派之間,或是立體主義與超現實主義之間,這種類比從來沒有間斷過。



      這本書幫助我們優遊於不同時代,找出畫家之間的相似性、衝突點甚至是爭議之處。可以像梵谷一樣,公開從米勒的作品中汲取靈感,他寫道:「我愈是思考,愈覺得重現米勒畫過的東西有其道理……不是純粹的複製……比較像是把它轉換成另外一種語言──將黑白調中明暗對比的印象轉換成色彩的語言。」也可以如杜象、安迪.沃荷、巴斯奇亞一樣標新立異,拿著名的蒙娜麗莎開玩笑,轉換成可笑的複製品!



      繪畫手法隨著時間演變,而傳承則延續下來。到底誰抄了誰?就某個角度來說,所有人都抄了!有時創造出更好的作品,有時卻也更糟。不過若是抄襲可以讓藝術生生不息、繼續演進的話,那有什麼關係呢?卡洛琳.拉霍許暗示的這個永遠處於進行式的「再造」本身,正是豐富藝術的因子,它在不削減靈感的情況下滋潤創作。傳說盧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在晚年曾經出現在倫敦的拍賣會場上,只為了要欣賞哥雅的素描作品,他長久凝視著,是不是也在尋找最後的靈感呢?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