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每一次出發,都在找回自己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3331148
吳若權
皇冠
2014年10月27日
107.00 元
HK$ 90.9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573331148
叢書系列:
吳若權幸福書房
規格:平裝 / 224頁 / 25k正
吳若權幸福書房
分
類
心理勵志
>
勵志故事/散文
>
勵志小品文
同
類
書
推
薦
此時此刻,就是最好的時刻
此時此刻,就是最好的時刻【限量親簽版】
37度,我們剛剛好
接納生命中的不完美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
內
容
簡
介
啟程,只為了遇見那個願意改變的自己,
每一段旅行,都是心的修行!
序
序
遇見願意改變的自己
中秋節那天,我去電台做現場節目,在大廳遇見久違的她,我多年前在友台工作時的台長。這是非常奇妙的緣分,因為幾分鐘前,我在地下室停車的時候,正惦念著好久不見的她,很想要當面跟她說謝謝。是她當年的賞識,給我獨挑大樑主持晨間廣播節目,我才有機會在這個領域工作將近二十年。
她離開那家電台,連續昇任幾份更高的職務,後來返璞歸真去台東,專職從事公益活動。闊別多年的我們,在月圓人圓的日子重逢,親切地擁抱問候之後,我仔細看到她的改變——徹底地放下女強人的架式;回復到最真實純淨的自己。
每當有機會遇見久別重逢的朋友,我都很細心地觀察他們的改變。我發覺:改變自己,很不容易。年齡愈大;改變愈難。還在權位之上或坐擁錢味之中時,太多的習氣,都因為身段放不下,當權位與錢味盡失,太多的顧慮,又因為面子放不下。所謂的「洗盡鉛華」,不是拋棄美麗化妝的技術而已,還要拿掉巧言令色的自我包裝、放下驕奢矯情的自我意識。能夠毫無戀棧地,重拾自己最初的純真,接受人生和自己都不完美的事實,是何等的心安啊!
送她搭電梯到樓下,揮手道別。感動於老友的改變之際,我在電梯鏡面投射的容顏中自問:「為了得到更好的自己,你隨時都願意做出改變嗎?」那意味著,願意放下很多的執念,接納所有的發生。
◎出走,就是回來;遊子,亦是歸人;異鄉,即是故鄉
什麼機緣,可以遇見願意改變的自己?有時候,我們因為映照一面鏡子;有時候,我們因為重逢一位老友;有時候,我們因為一段旅行。
而你,多久沒有出去走走了?
無論答案是半年、一年、五年、十年或更久;接下來的問題是:是什麼困住自已?家人、愛情、工作、經濟……或只是貪婪的享受現在的擁有,讓你遲遲不願意放手。
但是,即使行動上可以的遊走,未必換到心靈的自由。幾年前,我曾經有榮幸與法鼓山聖嚴師父對談,寫成《甘露與淨瓶的對話》,席間聖嚴師父與我分享他閉關的體驗:在那段身形固守在方寸斗室之中的日子裡,心靈卻擁有無限的自由,天寬地闊到可以抵達沒有煩惱的彼岸。
而我畢竟還是個凡人,沒有真正長期閉關的經驗。在家修行;細品人生。宇宙再大,都可以是方寸之間的斗室;胸臆再小,也可以是無遠弗屆的天涯。
初夏,我終於放下許多牽掛,風塵僕僕前往巴黎。在別人眼中,或許只是一段旅程,對我而言,卻彷彿是前世未了的夙願。這是醞釀已久的計畫,也是飛往心靈的航程。我急著要看看這個城市風貌的改變;卻又暗自期待她有固守的堅持。直到搭上返程的班機飛回台北,才慢慢醒悟:這個久違的城市,也用了二十年的風華,投映我自己想法的改變,以及對良善的堅持。
巴黎,一直是我心靈的故鄉。英倫才子艾倫.狄波頓在《旅行的藝術》書中提到:「異國風情讓我們著迷之處,或許就是我們在家鄉渴望而得不到的東西。」玄妙的是:每一個急於出走的遊子,告別鄉親父母之際的說詞都是:「我這趟出去,是要尋找自己!」
從這裡、到那裡;自己,在哪裡?
異國風情讓我們著迷之處,或許真的是我們在家鄉渴望而得不到的東西;但有沒有另一個可能:旅行,是讓我們印證那些曾經的渴望,並非真正想要抵達的目的,我們只是需要一個過程,在旅途轉彎的地方,遇見願意改變的自己。
出走,就是回來;遊子,亦是歸人;異鄉,即是故鄉。當我再度揹起行囊,猶如看見當年那個離家的少年,我每往外跨出一步,就走向內心一里。在地球上每個轉彎的路口,遇見心靈宇宙中不同的自己。
◎旅行,是透過外界經歷的修行;修行,是心靈深處內在的旅行
我若在旅途中每一步的進展,可以活出更好的人生,所謂的「更好」,並不是因為我更有錢、更富足,而是因為我虔敬地願意為愛而改變自己,包括徹底地臣服與完全地接納,這個世界與自己所有的不完美!對事事都要追求完美的我而言,也是一種改變。日積月累的習性改變;終於鍛鍊成猶如彩蝶出蛹的心靈蛻變,正是這樣的虔敬與願意,讓我倘佯宇宙的大愛之中,感受自在、而且自由。
巴黎十二天;回望二十年。我終於了解:每一顆渴望漂泊的心,都有一生期盼靠岸的靈魂。然而,不停地向外出走,頂多只能追求心智的成長;要學著往內在邁進,才會真正獲得心靈的成熟。
每一次遇見願意改變的自己,每一次Before & After的發現,都是生命的驚喜。從成長到成熟,人生若非不斷地旅行,就是不停地修行。旅行,是透過外界經歷的修行;修行,是心靈深處內在的旅行。
這不是我發明的繞口令,而是我在巴黎十二天的領悟。十二天的領悟,卻是我等著要回到巴黎期間,用二十年時光裡的脆弱與堅強換來的。然後,我領悟了人生的真理:心智(mine)與心靈(spirit)彼此精進的雙向道——往返、進出,其實都同時在交錯進行。
《每一次出發,都在找回自己》,是我出版的第102號作品,獻給願意在人生旅途中改變的你。這不是一本應該被歸納在旅行類別架上的書,但我分享的心得確實是因為旅行而發現自己的過程。或許你會在部分篇章看到風景、名勝、美食、購物、交通、住宿等資訊;但我更期待的是:在文字、照片或留白之間,你讀到我精心架構出隱形的心靈地圖;在我赤裸裸地講述自己人生挫折、悲傷、困頓、勇氣、希望、祝福等不同站牌或指標的時候,你將看到專屬於你自己的路途與方向。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