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勞動與法論文集Ⅱ:勞動與公法、全球化與勞動人權

勞動與法論文集Ⅱ:勞動與公法、全球化與勞動人權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2554180
林佳和
元照出版
2014年10月01日
167.00  元
HK$ 150.3  






ISBN:9789862554180
  • 叢書系列:實務法律-社會�勞動法
  • 規格:平裝 / 416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實務法律-社會�勞動法


  • 社會科學 > 法律 > 概論











      作者過去幾年之學術研究領域,大致有憲法學與勞動法學兩類文章,呈現面前的?勞動與法?三冊論文集,就是後者的一些作品,包括第一冊的?勞動法基礎理論與法制發展?、?同盟與集體勞動法?,第二冊的?勞動與公法?、?全球化與勞動人權?,以及第三冊的?國家與勞動市場管制?、?勞動契約?,合計30篇論文,呈現作者的核心關懷與興趣:辯證式理解下的國家與勞動,法與社會權力關係。





    序文



    勞動與公法

    •勞動與勞動憲法

    一、前言:法與社會(權力)現實�3

    二、勞動憲法的提問與澄清�10

    三、勞動法之定位與經濟全球化�29

    四、台灣勞動生活與法之問題分析�49

    五、結語:一個勞動之法的反思(Reflexives Recht von und uber Arbeit)嘗試�68



    •憲法角度下的勞動法與隱私權── 兼論基本權於私法關係上的適用

    一、前言:隱私權當然── 勞動法領域中亦然?�69

    二、勞動生活中之基本權適用�72

    三、私領域作為憲法法益──勞工人格權�98

    四、結語:勞工隱私權保護的思考框架、侷限與突破�118



    •公務員、勞工與平等原則──從釋字第596號解釋談起

    一、前言:從平等什麼到為何平等�121

    二、釋字第596號解釋的基本意旨�123

    三、基本權釋義學角度的觀察�130

    四、中間結論�142

    五、問題的另類關鍵?── 公務員法與勞動法之趨近?�147

    六、問題的另類關鍵?── 社會國原則與基本權事實要件?�162

    七、問題的另類關鍵?──立法者形成自由�167

    八、結論�172



    •論勞動法領域中的委員會決定與判斷餘地

    一、引子:勞動法領域中的委員會決定──以性別工作平等審議為例�175

    二、問題:行政機關內委員會決定、判斷餘地與司法審查界限�178

    三、理論與實踐:德國法相關論述發展觀察�183

    四、關鍵線索:勞動法領域之實質特殊性── 特殊結構關係或單純法律適用?�199

    五、Exkursus:企圖更強烈的新嘗試?新勞資爭議處理法的不當勞動行為裁決制度�210

    六、結論�215



    •救濟途徑之前提:社會救助或第二勞動市場?──以臨時工作津貼及多元就業方案為中心

    一、問題起點:三則訴願案例�217

    二、基本爭點:違法授益處分之撤銷與法定構成要件要素�219

    三、「公益」與「信賴利益」何在?──就業促進行政之特殊性�227

    四、另類核心爭點:單純社會救助或第二勞動市場措施?�236

    五、模式一:單純社會救助下之法律關係�243

    六、模式二:第二勞動市場措施下之法律關係�245

    七、結論:回到問題起點── 對三則訴願案例之回答嘗試�251



    •《關廠歇業失業勞工促進就業貸款契約爭議案》法律意見書

    一、原因事實�255

    二、法律爭點�257

    三、進行論證之前提認識�257

    四、原因事實重要性評價�262

    五、可能形式一:一階段之行政私法�269

    六、可能形式二:一階段之行政契約�270

    七、可能形式三:一階段之行政處分�272

    八、可能形式四:二階段之行政處分+私法契約�272

    九、四種可能形式之相互比較與判斷�274

    十、結論:本案為有瑕疵的替代行政處分之行政契約,其中「債務人負清償借款義務」部分應為無效�277



    •教師申訴制度與勞資爭議處理──從德國經驗看台灣法制

    一、前言�279

    二、教師身分之基本定位── 德國法律上之歸屬�281

    三、教師作為職業公務員── 教師的公務員關係與爭議處理�289

    四、教師作為雇員──教師的勞動關係與爭議處理�309

    五、結論�315



    •勞工案件專家參審之問題試探

    一、問題思考的背景及開始:基○客運案例�317

    二、司法改革的一環:司法院「專家參與審判諮詢」的試行�318

    三、德國勞動法院的由來與歷史發展�326

    四、德國勞動法院的正當性基礎:所謂勞動法的本質�331

    五、德國勞動訴訟法原則與法官的自我認知�334

    六、德國勞動法院的榮譽職法官�338

    七、思考的實務依據:德國勞動訴訟的結構性現象�343

    八、結論�345



    全球化與勞動人權

    •全球化與國際勞動人權保障──國際法事實之觀察

    一、前言:國際法社會人權三面向──自由自主、基本需求、分配正義�351

    二、基本界說與進路選擇:新自由主義的經濟全球化�357

    三、理解的開始:經濟全球化的現象與形式�359

    四、經濟全球化的勞動關係面貌:去管制為核心�367

    五、代結語:回到問題意識──國際法上全球勞動者可能共通的「人權趨勢」?�372



    •經濟全球化下的國家:從社會福利國到國際競爭國──兼論競爭力之意涵與法律之角色

    一、前言�379

    二、經濟全球化對國民國家的影響�380

    三、競爭國的出現:競爭力作為國家任務與法律概念�382

    四、全球化下的國家未來── 一個最小的國家觀?�389

    五、代結論:法律的應有角色?�394






      2005下半年開始展開學術生涯以來,累積了不少學術研討會或論壇之發表著作,然後就多藏諸私下,未留下甚麼痕跡。幾乎不曾主動投稿學術期刊的我,自然沒有任何「西哀」(SSCI、TSSCI),即便敝帚理應自珍,但還是想集結問世,作為一個人生階段的註記。



       我的知識關懷與興趣甚廣,但總跟嚴謹的學術要求未必相稱;著眼法學領域,粗略說來,大致有憲法學與勞動法學兩類文章,呈現面前的《勞動與法》三冊論文 集,就是後者的一些作品,再進一步以主題歸類下,包括第一冊的《勞動法基礎理論與法制發展》、《同盟與集體勞動法》,第二冊的《勞動與公法》、《全球化與 勞動人權》,以及第三冊的《國家與勞動市場管制》、《勞動契約》,合計30篇論文,幾近全部未曾正式期刊發表。



      我不想當馬克思口中四 處招搖撞騙的普魯東,以跨足不同領域為譽,實則敗絮其中,還是先出版過去幾年著墨較多的勞動法著作,其他領域的嘗試就待時日良辰,如果有緣。有些過去幾年 投注不少心力的論文或研究,這次並未收錄進來,因為在擴大改寫成個別專書中,至少計劃如此,特別是關於勞動基本權、勞動訴訟法、罷工法、共同決定與勞動派 遣這幾項「大議題」,當然行動總趕不上心思,未來之取捨勢必難違。有些聯繫勞動法學與憲法學角度的文章,適合的就放入第二冊的《勞動與公法》中,感覺公法 味道顯然較濃的,就留待以後的《國家與法》中,當然,篇幅考量也是一項因素。



      幾篇論文的某些論述重疊或類似,還請見諒,因為思緒往往 是一致的,難以全然擺脫,個人在某些時間點的力有未逮,只得權充,當然也是原因。曾經表達最深的自我期許:發掘事物的奧秘,並從中證明自己的力量(亞里斯 多德);幾年看來,遺憾的,不但未必能發掘奧秘,自己的力量也微乎其微,留下紀錄,竟成僅剩的療癒。




    林佳和

    2014年2月28日於木柵家中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