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 定價127.00元
  • 8 折優惠:HK$101.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誰把艾菲爾鐵塔搬到了中國?

誰把艾菲爾鐵塔搬到了中國?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1360140
碧安卡.博斯克
楊仕音
時報出版
2014年11月10日
113.00  元
HK$ 96.05  






ISBN:9789571360140
  • 叢書系列:異言堂ISSUE
  • 規格:平裝 / 240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異言堂ISSUE


  • 社會科學 > 社會議題












    ☆第一本以文化、歷史、時代性的角度探討中國山寨建築!

    看中國如何複製全世界





    序言:杰羅姆.謝伯軻(Jerome Silbergeld,普林斯頓大學藝術與考古學系教授)?????????????? ?

    1. 進入「宮廷享樂之地」: 發現中國建築模仿???? ?

    2. 偽造迷戀:是什麼驅使中國建築複製????? ?

    3. 西化表現:解剖中國的擬像軌跡????? ?

    4. 擬像和中國心理:理解複製背後的動機???? ?

    5. 居住革命:在二十一世紀中國的美夢裡??????? ?

    結語:從模仿到創新??????? ?










      無論你是曾經閱讀過,或是打算造訪今日在北京、上海、廣州、西安、重慶、成都和其他中國大都會中心的相關資訊,你應該知道身為一個旅客,可能會對中國城市發展的步伐感到目眩神迷。中國以閃電般的西化速度,突然之間在他們自己設定的「競賽」裡,超越了歐洲和北美地區的城市。相較於重遊紐約、倫敦或東京,只看到過時和相對受壓迫市容的旅客,這個現象引發各式各樣關於探索中國「新與舊」的問題,其中包括中國建築工程和城市設計兩千多年的傳統──一個由西元一千年間如此徹底系統化的傳統,以及深刻融入中國思想和文化的小住宅,如今已改建或加入建築師的創意;此外,還有一步步緩慢到幾乎難以發覺的演化,在與現代西方相遇之前所發生基本形式上的轉變。



      多數人不甚了解的中國傳統之一:主題式的剽竊。根據中國正史記載,這可以回溯至西元前三世紀後期,第一位統一天下的皇帝:秦始皇。秦始皇在先後征服最後堅守的六國之後,在首都咸陽外,沿著渭河下游的河岸,剽竊並複製了每一國當地的宮殿(大約是原建築三分之二的規模)。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前,區域文化的多樣性(從字體到建築風格)仍然相當可觀;多元的建築風貌對居民而言勢必是美不勝收的景色,或是可匹敵當今大都會舊與新的對比。包括當時的皇室花園,此剽竊的本質顯示的是統治者的「占領清單」:在專屬保存建立之後,引發了中國私有花園的興起,儘管這些私有花園實為豢養珍禽異獸、園藝造景、人造地理景觀的「天上宮闕縮影」。這一切都在在象徵著統治者擁有將領土各地的文化特色聚集一處的實力,因此也象徵著其獨大的霸權。舉一個經典的例子,在計劃入侵當時滇緬王國南端(現今雲南省)的初期,漢武帝(在位時間為西元前一五七?八七年)已先行製作昆明滇池的縮小模型,並據此模型模擬海軍的攻擊路線。從古至今,這類剽竊與複製建築的行為從未間斷。打造迷你版的異地景觀與建築,加速了統治者將複本「收藏」,化作實際的占有與掌控。現代史學家應意識到在二十世紀五○年代左右,蘇聯式建築形態的剽竊──在中國人的心目中,這絲毫不亞於文化的質變,因為它代表著中國躍進成為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先驅。



      中國剽竊「其他」類型的建築,得歸功於各類談判協商的結果。最近,甯強教授給我看一張位於圖木舒克市飯店的照片。圖木舒克市位於中國的最西端,東邊是喀什市(舊稱喀什噶爾),這個建築可見到從漢諾威到瑞典、芬蘭任何一地十八世紀之北歐風格的身影。當這家大飯店提出複製符合當地族裔的伊朗樣式物件企劃案時,省級行政機構的漢族成員開始百般阻撓。理由是如果誰發動了一場穆斯林起義向政府抗議,暴亂者自然而然將湧入並堅守這類地點。最後,建築設計師態度軟化,打造了一座與原始構想截然不同的傳統中國式建築。然而,目前換成了穆斯林維吾爾族的官員提出抗議了,他們稱這棟建築為對領地文化的侵犯。經過三次的協商之後,政治敏感度高的建築師決定選擇北歐風格的設計,雙方皆大歡喜,沒有失、只有得。



      雖然說背後動機或多或少有些異曲同工之妙,但每個建築剽竊的示例仍有其特殊的詳情與原由。而每一個示例都比不上作者碧安卡.博斯克在本書中介紹的幾種更令人訝異。專為中國新興之中產階級和上流階級設計的建築,環繞「現代主義城市」郊區的最新形象是──一棟棟拔地而起的外國建築,讓居民得以一窺異地文化和形象的社區。這些反現代主義的風格(例如都鐸式的仿泰晤士小鎮)不斷出現在上海市的外圍。即使沒有機會出國,此處儼然已提供了宛如居住在異地的生活情調。充滿各種主題的「全球化郊區」,一方面能使當地居民避免外語和文化的衝擊,而另一方面中國政府則可避免受過良好教育的精英外流。作者提到:「中國的模仿城市與迪士尼樂園、文藝復興時期建築、拉斯維加斯以及其他主題公園的環境,其區別在於:對於後者,這難以置信的疑慮是暫時的;但對於前者,這份疑慮卻會永久存在。」



      即使你認為這裡的主題城鎮透露出了一股虛偽與膚淺的氛圍,但碧安卡.博斯克對此城市現象的研究卻極富深度。她闡釋複製背後的動機,並詳細解說她謹慎透徹的建築學以及人類學調查,並以圖像和文字完整表達。套用作者的話:



      是深入地與當代中國的文化特色相關:大量新崛起的中產階級和上流階級,以及他們對品牌奢侈品消費的欲望;而更重要的是,這些建築是自我品味培養的象徵符號;展示國家軟實力的能耐;熱衷地表現「是的, 我們辦得到」,因為我們擁有十年來空前的經濟成長、國際聲譽和站在全球舞台上的實力。這些其實是中國根深蒂固的傳統──藉著建造高聳紀念碑來慶祝文化上的成就。



      因此,作者將這種建築現象轉譯為範圍更為廣泛的概念探索:中國的獨創與抄襲。在中國,個體的發展或物質領域的一切概念,只不過是「你腦海中」的複本;規模並非重點,每一件複製都相等。作者進一步討論這些郊區表達了最新品味的象徵、迫切的階級區分、商業模式與其生態。這些對中國的泰晤士小鎮、楓丹白露別墅、在高速公路旁的包浩斯建築而感到訝異的觀者,勢必將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隨著博斯克為我們開啟的大門,引領我們「看門道」後更感驚奇。




    著名漢學家、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史教授、東亞藝術中心主任

    杰羅姆.謝伯軻(Jerome Silbergeld)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