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自從2005年起,台灣多所大學的教授參加了哈佛商學院之參與者為中心的個案教學法研習後,個案教學似乎已經成為台灣管理教育的顯學。個案教學是透過產業實際個案情境的描述與分析,配合教學指引與教師生動活潑的教學互動,來培養學生從多面相分析真實的產業問題。
  工業工程與管理這些年來在台灣產業有許多產業實踐與產學合作的典範。「工業工程與管理產業個案」專書的發行,不僅看到了許多產業,包括電子業、消費性產業、創意行銷、服務業在工業工程與管理上的實踐,這些寶貴的個案更成為重要的教學教材,期望這些個案能成為溝通產業價值的媒介,並培養工業工程的經營管理人才。
  從教學的角度來看,個案教學特別強調學生的高度參與討論,所以個案教材是引發參與的媒介,真正授課內容包含了教授的學理基礎,同時也蘊含了學生豐富的工作經驗,對於教授與學生都是教學相長。
  學生在參與個案討論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學習反思」,學生將自己投射在個案情境下思考問題,這種學習模式是傳統教學方法無法達到的。藉由不停的反思,學生可強化邏輯思維與問題解決能力,未來在遇到任何問題時,學生順著問題情境,並透過深度思考與邏輯分析,發展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因此,發展工業工程與管理個案教學,不僅對產業帶來益處,也有助於教授對產業現場的連結,更可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工業工程與管理本土化的個案教材開發,對於提升管理教育扮演著關鍵的角色。有鑑於此,在工業工程與管理教授群的努力下,中國工業工程學會特別出版這本「五十週年工業工程與管理產業個案」專書,收錄了十一篇精彩的台灣產業個案。不論是就實務或是教學觀點,這本書是最好的工業工程與管理產業實務教材,因此本人樂意推薦本書給所有關心提升工業工程與管理教育的學者與專家。
 廖慶榮 敬啟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校長
 前中國工業工程學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