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遊戲治療:建立關係的藝術

遊戲治療:建立關係的藝術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1916156
Garry L. Landreth/著
心理
2014年10月01日
150.00  元
HK$ 142.5  






ISBN:9789861916156
  • 叢書系列:心理治療系列
  • 規格:平裝 / 416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心理治療系列


  • 心理勵志 > 心理諮商/治療

















      本書是Garry Landreth所寫的完整、適合研究生程度閱讀的最新版教科書,內容是關於透過遊戲與兒童建立治療關係。書中詳細描述了兒童中心遊戲治療模式,強調了解兒童世界及觀點的重要性。此外,此模式會促進遊戲治療的過程,同時也讓治療師和個案有所連結。曾經使用之前版本當教科書的教授們一定樂於見到最新版不但保留了核心資料,同時還在新舊資料當中找到絕佳的平衡。



      本書最新版的改進之處在於:

      ? 擴充了短期遊戲治療章節。

      ? 有全新、詳細的一章,描述兒童中心遊戲治療相關的研究。

      ? 有新的一些段落描述遊戲治療督導、法律與倫理議題,以及多元文化原則。

      ? 利用圖片、案例說明及對話節錄來讓內容更加生動。

      ? 線上指導資源。



      不管你是曾使用之前版本的教育者或訓練者,或是第一次閱讀此教科書的學生和實務工作者,都一定會發現此書是無與倫比的絕佳指引。



      這本最新版教科書讀起來就像是跟Garry Landreth坐下來談話一樣。許多部分都已經過擴充,充分反映出Garry所擁有知識及經驗的豐富基礎。假如你已經讀過之前的版本,你也會喜歡此最新版。假如你沒有讀過之前版本,那就搬一張椅子坐著,好好享受閱讀此書的樂趣。




    Linda E. Homeyer德州州立大學聖馬科斯分校專業諮商學程教授





    第 1 章 關於我─Garry Landreth

    與兒童建立關係的原則

    參考文獻



    第 2 章 遊戲的意義

    遊戲的功能

    兒童透過遊戲來溝通

    治療過程中的遊戲

    象徵性遊戲

    遊戲治療過程的階段

    適應良好與適應不良之兒童的遊戲

    參考文獻



    第 3 章 遊戲治療的歷史與發展

    精神分析取向遊戲治療

    發洩取向遊戲治療

    關係取向遊戲治療

    非指導性�兒童中心取向遊戲治療

    遊戲治療在小學的應用

    遊戲治療組織

    大學訓練

    遊戲治療中心

    親子遊戲治療

    遊戲治療的趨勢

    參考文獻



    第 4 章 對兒童的看法

    與兒童相處之道

    兒童極具復原力

    有的兒童像爆米花,有的像蜜糖

    參考文獻



    第 5 章 兒童中心遊戲治療

    人格理論

    人格與行為的兒童中心觀點

    兒童中心遊戲治療的重要概念

    適應良好與適應不良

    成長所需的治療條件

    治療關係

    兒童中心遊戲治療的目標

    兒童從遊戲治療中學到什麼?

    兒童中心遊戲治療的多元文化取向

    參考文獻



    第 6 章 遊戲治療師

    創造不同的經驗

    同在(Being With)

    人格特質

    治療師的自我了解

    治療師的自我接納

    遊戲治療師的角色

    萊恩─遊戲治療中的一位瀕死兒童

    經過督導的實務可以促進自我領悟

    建議的訓練課程

    參考文獻



    第 7 章 父母在遊戲治療中的角色

    背景訊息

    父母必須參與治療嗎?

    父母是遊戲治療歷程中的夥伴

    對父母說明遊戲治療

    幫父母做好分離的準備

    家長晤談

    遊戲治療的倫理及法律議題

    精神科轉介

    參考文獻



    第 8 章 遊戲室與遊戲器材

    遊戲室的位置

    遊戲室的大小

    遊戲室的特性

    可以做遊戲治療的其他環境

    挑選玩具和器材的原則

    玩具的類別

    活動型遊戲室

    遊戲室玩具和器材的建議品項

    特殊的考量

    學校內遊戲治療計畫的建議名稱

    參考文獻



    第 9 章 關係的開始:兒童的個人時間

    建立關係的目標

    與兒童接觸

    在等候室的初次相遇

    在遊戲室中發展關係

    回應遲疑、焦慮的兒童

    兒童對遊戲治療關係的觀感

    兒童提出問話的技巧

    對觀察用單面鏡及錄影�錄音的說明

    在單元中做筆記

    準備好結束每一次單元

    遊戲治療師對自己第一次遊戲治療單元的反應

    關係的基本層面

    參考文獻



    第 10 章 有效回應的特質

    敏感的了解:與其同在

    關懷的接納

    治療性回應的重要特質

    有效的回應

    典型的無效回應

    保羅─在遊戲治療中感到害怕並出現行動外化的兒童



    第 11 章 治療性設限

    設限的基本指引

    何時該設限?

    治療性限制的基本原理

    治療性設限的程序

    治療性設限過程中的步驟

    當限制被打破

    不確定的設限

    情境限制

    新手遊戲治療師對設限的反應

    參考文獻



    第 12 章 如何處理遊戲治療中常見的問題

    兒童沉默不語,應如何處理?

    兒童想帶玩具或食物進入遊戲室,應如何處理?

    兒童過度依賴,應如何處理?

    兒童不斷尋求讚美,應如何處理?

    兒童說你講話很奇怪,應如何處理?

    兒童要治療師玩猜謎遊戲,應如何處理?

    兒童要求更親暱的情感表達,應如何處理?

    兒童想要擁抱治療師或坐在治療師的腿上,應如何處理?

    兒童想要偷玩具,應如何處理?

    兒童拒絕離開遊戲室,應如何處理?

    治療師必須取消遊戲單元,應如何處理?



    第 13 章 遊戲治療中的議題

    保密

    加入兒童的遊戲

    在遊戲治療中接受兒童給的禮物

    在單元結束時給兒童獎賞或結案時給紀念物

    要求兒童整理

    告知兒童關於接受遊戲治療的原因

    帶朋友來遊戲室

    邀請父母或手足進到遊戲室

    參考文獻



    第 14 章 遊戲治療中的兒童

    南西─從禿頭到捲髮

    辛蒂─一個操控型的孩子

    艾美─選擇性不語症的孩子

    摘要

    參考文獻



    第 15 章 決定治療歷程與結案

    決定治療單元中的進展

    改變的向度

    結案的意義

    決定結案的參考點

    結束關係的程序

    兒童對最後一次單元的反應

    過早結案

    參考文獻



    第 16 章 密集與短期遊戲治療

    密集遊戲治療

    有關密集遊戲治療的研究

    短期遊戲治療

    有關短期遊戲治療的研究

    短期親子關係治療

    摘要

    參考文獻



    第 17 章 遊戲治療研究

    後設分析調查研究

    有關兒童中心遊戲治療的跨文化研究

    實驗型及準實驗型兒童中心遊戲治療研究的回顧

    最後總結

    參考文獻






    總校閱者序



      我們最早運用玩具與遊戲接觸個案是十幾年前在台南師範學院(現台南大學)兒童諮商中心從事兒童諮商工作的時候,當時中心有一間大遊戲室擺放著各式各樣的玩具。個案們都很喜歡接觸玩具,有的還相當著迷,甚至時間到了還捨不得離開,而也因為有了玩具,我們跟個案之間的關係似乎更容易建立。



      1999年底信昭剛好有一筆經費可以用來更新他所任職的成大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的兩間遊戲治療室,於是我們開始汰換那些被蹂躪多年的玩具,並且將兩個房間分別規劃成遊戲治療室和沙盤治療室。碧玲負責玩具和迷你物件的採購工作,時常看她大包小包拿著回家,細數著一天的戰果,臉上流露出天真的滿足。等到兩間治療室裝備得差不多的時候,裡面景觀煥然一新,兒童心理治療的環境與硬體獲得大大的改善。當精神科住院醫師輪到兒童青少年精神科訓練的時候,即使對遊戲或沙盤治療並不熟悉,他們也願意開始投入跟兒童個案的遊玩之中,並且驚訝於「遊戲」也能帶來如此好的效果。諮商與輔導研究所的研究生到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來實習時,這兩間遊戲室也正是最頻繁運用的空間。



      2004年成大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門診遷移到醫院正對面的一棟整建後的四層樓房中的二樓,其中規劃出診間、測驗室、團體治療室、家庭治療室、遊戲治療室以及沙盤治療室,整體的兒童治療空間及設施更為完善,提供給住院醫師、諮商與輔導研究所碩博士班研究生、行為醫學研究所碩博士班研究生更為完整且多樣化的學習場域。



      2006年信昭離開任職將近十七年的成大醫院,選擇到精神科診所服務,並且設立心理工作室從事心理諮商或治療實務、督導工作,以及心理劇團體。在從事心理治療實務及督導工作中,遊戲、沙盤及角色扮演都是經常運用到的方式。



      碧玲在台南大學任教二十五年,最常教授的課程就是遊戲治療、沙遊治療,以及兒童青少年諮商輔導等方面的課程。最近幾年來,碧玲全心投入沙遊工作中,不但走過了自己的沙遊治療體驗,也參加了讀書會、個別督導、團體督導,還曾一年內二度前往美國加州參加各為期兩周的榮格取向沙遊治療工作坊,以及會後的個別督導。第二次到加州參加工作坊的時間距離我們家大兒子參加基測的時間只有一個多月,由此可知碧玲在學習沙遊治療方面的強烈決心。還好我們家老大如願考上他的第一志願台南二中美術班,也順利在 2014年6月畢業,並考上台藝大美術系。莫拉克颱風侵台時剛好是碧玲留職停薪一年的期間,她之前任教的台南大學輔諮系認輔了那瑪夏三民國中(災後借用普門中學校舍上課),在那半年期間,碧玲每周有兩個半天到三民國中從事受災學生的沙遊治療,她更特別去找到適合帶上車的迷你物件蒐集推車,時常看著她將沙盤、物件搬上搬下,載運到學校,做完之後再載回家,真是忙碌,但碧玲似乎樂在其中。在受災學生的沙遊治療過程中,碧玲本身在專業上也獲益良多,同時家裡也多了許多關於象徵及神話的書籍,藉此加深了對於沙盤世界的理解。2011年 8月,碧玲和她的沙遊學習夥伴與她的老師一起在瑞士舉行的「世界沙遊治療學會2011年年會」中口頭報告了他們對受災兒童青少年的沙遊治療成果。為了這趟報告,信昭特地將家庭的年度旅遊安排到瑞士,於是全家四人提前兩周出發,以自助搭火車的方式遊覽了聖模里茲、策馬特、蒙投、茵特拉根、琉森、伯恩、蘇黎世等地,看見了號稱全世界最美麗國度令人讚嘆的美景,也是我們全家人對碧玲超級用心學習沙遊治療以及努力從事沙遊實務工作的鼓勵及見證。如今,很慶幸碧玲在沙遊治療方面有了長足的進展,並且能夠在台灣沙遊治療學會有些許貢獻。



      2010年5月,信昭在台南創辦了自然就好心理諮商所,裡面設有個別治療室、婚姻與家庭治療室、心理劇團體室、遊戲治療室以及沙盤治療室。



      自然就好心理諮商所的個案以兒童及青少年為主,因此遊戲治療室便是最常用到的一間治療室,有時候個案較多的某些時段還會發生「搶」治療室的情況。於是,我們將沙盤治療室布置成遊戲與沙盤治療雙功能的房間,以便能夠滿足實際需要。經營一間心理諮商所沒有想像中簡單,還好參與其中的夥伴都彼此支持,再加上不是以賺錢為最大考量,四年多以來諮商所已經慢慢步上軌道,感謝所有曾經在諮商所付出的夥伴們。碧玲於2014年2月從大學教職退休之後加入自然就好諮商所一起努力,期待能夠在遊戲治療及沙遊治療方面提供更多元的服務。



      隨著我們這些年來對遊戲治療以及沙遊或沙盤治療的熱衷及興趣,我們也翻譯了相關的書籍,前後參與出版了《策略取向遊戲治療》、《沙遊治療》、《遊戲治療新趨勢》、《孩子的第一本遊戲治療書》、《兒童遊戲治療案例研究》、《經驗取向遊戲治療》、《沙盤治療實務手冊》等書。上述每一本書在遊戲治療領域裡面各有不同層面的功用,期待能夠對這方面的專業人員提供多元的參考資料。在翻譯的過程中我們體會到遊戲治療和沙遊治療的多元面貌,進而找到我們本身各自最適合的方法及取向,到後來發現,收穫最大的其實是我們自己。



      2013年在網路書店發現本書 2012年出版的原文第三版,買來看過之後發現,此版比第一版增加並更加詳述了許多兒童中心遊戲治療的內容,非常值得遊戲治療專業人員做為參考之用,因此興起翻譯此經典教科書的念頭。在翻譯此書的過程中,感謝璇璣、正奇、幸慈、翊楦、曉虹的協助,他們都是我們共事過的夥伴,深知他們在這方面的熱情及能力,很高興有機會一起完成這本這麼重要且經典的書籍。感謝高淑貞教授二十年前對第一版的翻譯工作,讓我們在某些段落和篇章有編修的參考。在翻譯及校閱此書的期間,信昭重回校園,到長榮大學翻譯研究所進修,與一群年輕人一起研修口譯及筆譯課程,享受擁有學生證的優惠樂趣,並再度體會考試的緊張。在修習英進中筆譯課程期間,信昭還以此書第三版與第一版的某些翻譯段落作為研究樣本,據以寫出期末報告,並且獲得教授頗高的評價。感謝吳宜錚、藍月素、李憲榮以及所裡諸位老師對信昭的指導,也很高興有機會跟 Jomei、Gilbert、Jonathan、Ryan、Don、Neil、Vicky、Evan、Steve、Victor、Quincy、Rainie 成為一起學習的同班同學,期待日後有機會彼此合作。最後,非常感謝心理出版社林敬堯總編輯的協助,方能使此書得以順利出版。



      本書雖經多次校閱,疏漏尚且難免,還望各位先進不吝指正。




    陳信昭、陳碧玲

    2014年9月

    於台南自然就好心理諮商所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