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 定價650.00元
  • 8 折優惠:HK$520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別再說這是老外的習慣!英文文法解剖書:從根源破解原理,揭露75個文法規則的真相

別再說這是老外的習慣!英文文法解剖書:從根源破解原理,揭露75個文法規則的真相
9789869119719
佐藤ヒロシ
劉芳英
語研學院
2014年12月19日
100.00  元
HK$ 85  





ISBN:9789869119719
  • 叢書系列:英語學院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英語學院


  • 語言學習 > 英語 > 文法/句型


















    假設的事明明沒發生,但英文的假設卻要用「過去式」?

    沒發生的事情難道會有過去,為什麼?

    老師只會說「這是老外的習慣,請你背下來…」

    老師說「不可數名詞不能數」,但「錢」明明每天都在數!

    老師還是老話一句「這是老外的習慣,請你背下來…」

    別再死背錯誤的文法知識!

    了解原理,才能真正理解、快速學會文法!

    課本找不到,老師無法教

    你不知道的75個文法規則真相,一次完全揭露





    第1章 重新思考「句型」

    1. 不可省略的「介系詞+名詞」(1):be 動詞的本質只有一個

    2. 不可省略的「介系詞+名詞」(2):動詞的意義是介系詞決定的

    3. 看似不需要,卻又不可或缺的補語是什麼?

    4. 第 4 類句型的陷阱(1):O1 與 O2 不可不知的關係

    5. 第 4 類句型的陷阱(2):to 句型動詞和 for 句型動詞真正的差異

    6. 訊息結構(1):「倒裝」和「語序倒置」其實是不一樣的

    7. 訊息結構(2):只要知道了就能解開各種謎團

    8. 所謂「強調句型」,其實是「區別化」句型



    第2章 重新思考「時態」

    9. 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的 -s 是複數的 -s?——「現在式」並不是「現在」

    10. 「過去式」不等於「過去的事」——過去式真正的意義

    11. 所謂「原形」究竟是什麼?——重新思考「表時間或條件的副詞子句…」

    12. 「假設語氣」——造成混亂的文法用語

    13. 「我的夢想是成為太空人」該怎麼表達?

    14. V+O+to do 與V+O+from doing 之間的關係

    15. 「ing 形」為什麼能表示未來?

    16. 「過去分詞」並不代表「過去」

    17. 這個也很可疑…「狀態動詞」和「動作動詞」的區別

    18. 該如何理解 if 子句中出現的 will/would?



    第3章 重新思考「動詞、動狀詞」

    19. 為什麼同一個動詞會有及物和不及物的用法?(1)

    20. 為什麼同一個動詞會有及物和不及物的用法?(2)

    21. have to do 和 have p.p. 的 have,意思不一樣嗎?

    22. 雖然都是使役動詞,make/have/let 卻有這麼大的差異

    23. 為什麼 make+受詞+do 改為被動態時要用 to do?

    24. 不能說 become to do 的理由——重新定義 become

    25. 明明 do nothing but 後面的動詞是「原形」,為什麼 have no choice but 後面要接「to+原形」?

    26. look forward to 的後面,明明是「之後會做的事」,為什麼是「ing 形」呢?

    27. 「be 動詞+to do」是無法反抗的命運

    28. All you have to do is (to) do 後面的 to 為什麼可以省略?

    29. 「形容詞要放在名詞前面」是錯誤的根源

    30. 表示「結果」的分詞構句

    31. 代動詞 do 其實是後續的省略

    32. 「那麼做」是 do、do so 還是 do it/that?

    33. while doing 真的是「主詞+be 動詞」的「省略」嗎?



    第4章 重新思考「助動詞」

    34. 「used to…」就表示「現在已經不做」

    35. I’m glad you could come. 的 could 是指什麼時候的事?

    36. shall 和 should 背後的意圖

    37. would rather 後面「直接」接 SV 的理由



    第5章 重新思考「名詞、代名詞、關係詞」

    38. 「錢」不能數嗎?──不可數名詞真正的意思

    39. 當名詞不再是名詞——副詞性的受詞

    40. wh- 詞表示「疑問」,那 th- 開頭的呢?——WH vs. TH

    41. 為什麼 I gave him it. 是錯的,但 I gave him that. 卻是對的?

    42. 關係詞和疑問詞,為什麼用的是一樣的單字?

    43. that 和 the 有什麼不同?──that 的真面目

    44. A is to B what C is to D 的真面目——如果了解 A、B 和 C、D 的關係,就是個實用的句型



    第6章 重新思考「形容詞、副詞」

    45. 對於嬰兒也問「How old…?」的理由是?

    46. abroad 明明是副詞,為什麼可以說 from abroad?

    47. where 也有看起來像關係代名詞的時候嗎?

    48. 不管是什麼句子,只要加上 please 就會變得禮貌?

    49. too=two!?

    50. so 是「這麼」還是「很」?

    51. worth 和 near 是介系詞嗎?

    52. 用中文翻譯思考 any 和 every 就會出錯

    53. 不能說 eachwhere 的理由——each 和 every 的差異



    第7章 重新思考「介系詞」

    54. 「獨自」是 for oneself 還是 by oneself?

    55. instead of 後面為什麼會接名詞以外的成分?

    56. for 的真正樣貌(1):向著某處但尚未達到時用 for

    57. for 的真正樣貌(2):與 because、since 本質上的差異

    58. for 的真正樣貌(3):為什麼可以當 to 不定詞意義上的主詞?

    59. 為什麼 They are the same age. 是 OK 的句子?——of 的真正意義



    第8章 重新思考「被動語態」

    60. 被動態句型裡,by 之後的部分真正的意義

    61. 被動態不說出 by 之後部分的情況是?

    62. 可以使用被動態的條件是什麼?



    第9章 重新思考「否定、倒裝句型」

    63. 「我認為不…」——I don’t think so 與 I think not 的不同

    64. 難以表達的「A 與 B 都不」

    65. 否定副詞(1):為什麼放在句首就會發生「倒裝」?

    66. 否定副詞(2):為什麼放在句首也沒發生倒裝?

    67. 為什麼「省略 If 就要倒裝」?

    68. 否定的對象不僅僅限於緊接在後的字詞——not 所及的範圍



    第10章 重新思考「比較句型」

    69. as 的真實樣貌(1):as 的本質是「同樣的事物」

    70. as 的真實樣貌(2):as 為什麼有「讓步」的意義?

    71. 比較句型的惡作劇

    72. 為什麼 He looks younger than his age. 是錯誤的句子?

    73. 比較對象之謎(1):比較對象不明的情況怎麼辦?

    74. 比較對象之謎(2):為什麼 than 之後的內容不用說也知道?

    75. 為什麼 than any other 後面是用單數形?






    作者序



      從很久以前就有人主張,學習者對於英語的理解力與使用能力之所以無法進步,是因為教學內容偏重以讀、寫為中心的英文文法,而缺少聽、說等溝通方面的訓練。因此,高中英語教育開始進行口語溝通的訓練,但對於英語文法的系統化教學,卻遠遠不及過去。



      結果,到了考大學的時候,就只能背誦「解題法則」來應付過去。說穿了,這些解題法則只不過是用來解決眼前問題的零碎片段而已。



      在不了解英語文法體系的情況下,成為了大學生、社會人士之後,又要為了提高多益等資格考試的成績,到英語會話補習班之類的地方上課,花費許多時間和費用,從頭開始學習英語……



      雖然很遺憾,但這不就是目前大部分英語學習者的寫照嗎?



      我們絕對不是在完全不了解文法的情況下,用母語來閱讀、寫作的。非母語的英語就更不用說了,如果不了解英語文法的話,就不可能運用自如。(其實,除了閱讀和寫作以外,在會話方面也是如此。)並不是英語文法本身不好,而是我們對它沒有整體的了解,只背誦一個一個單獨的文法規則,以致於無法掌握文法真正的意義。況且,在這些片段的文法知識中,還有很多是用錯誤的教法教給學生的。



      例如,「在表時間、條件的副詞子句中,用現在式表示未來,而不能用 will」——這應該是大家學英文到現在,一直心不甘情不願死背下來的規則。仔細想想,真的很難想像英美人士的父母或教師會教小孩死背這種文謅謅的文法規則。(關於這個文法的「真相」,只要看本書第 18 節的說明就能了解。)



      另外,對於規則無法說明的情況,是不是常常當成「例外」帶過呢?



      在語言中,的確有不少很難找理由說明清楚的地方。但如果只是因為有一部分無法解釋清楚,就認為所有文法都沒得解釋,也未免太過草率了。



      對於「一直被認為理所當然,實際上卻沒有意義的文法用語」,還有「不實用的學校式英語文法」,本書將會剖析它們的問題,並且揭開英語文法的真相。



      本書介紹的文法,都是在閱讀、寫作、口說中建構句子時必要的思考方式,而不是為了教文法而硬湊出來的文法。換句話說,這本書並不是要教些讓人覺得「那又怎樣?」的無用知識,也不是在鑽牛角尖,而是要幫助在文法學習方面已經達到一定程度,但長久以來一直對所學的「規則」感到疑惑不解,只好靠著死背來應付的人。本書將會提出那些被隨便敷衍過去的疑問,並且闡明它們之所以如此的「真相」。所以,在本書的內容中,應該有許多會讓人感到恍然大悟的內容才對。



      在此,我要深深感謝 Place 有限公司的山內昭夫先生,在本書出版的過程中提供許多寶貴的建議與意見。



      不論是社會人士、大學生或大學考生,如果這本書能讓各位讀者感受到英語的深奧或趣味,我將感到無比的喜悅。




    佐藤???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