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周易通鑑(元.亨.利.貞)

周易通鑑(元.亨.利.貞)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817251
吳慕亮
大元書局
2014年12月02日
1067.00  元
HK$ 960.3  






ISBN:9789865817251
  • 叢書系列:命理叢書
  • 規格:平裝 / 3236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命理叢書


  • 宗教命理 > 命相/命理 > 術數/陰陽五行

















      周旋乾坤迭轉之妙 ,易彰聖學廣佈之流。通達榮枯否泰之學 ,鑑明吉凶悔吝之機。



      全書共有<河洛篇>、<太極篇>、<十翼篇>、<四道篇>、<君子篇>、<卦名篇>、<序列篇>、<大衍篇>、<卜筮篇>、<詩箋篇>、<綜括篇>、<古經篇>、<先賢篇>、<名著篇>、<妙策篇>、<文昌篇>、<節氣篇>、<問答篇>、<皇極篇>、<吟詠篇>、<寶島篇>、<羅盤篇>、<紫禁篇>、<武侯篇>、<東坡篇>等二十五篇章,三千餘頁,依「元」、 「亨」、「利」、「貞」,四巨冊編排,學《易》者必備之?頭寶典。



    本書特色



      全套平裝4鉅冊,定價3200元,不分售






    周易通鑑

    總目錄

    伏羲聖人畫像暨略傳……………1

    文王聖人畫像暨略傳……………6

    周公聖人畫像暨略傳……………10

    孔子聖人畫像暨略傳……………14

    《易經》方家.郭傳馨師範矜式……………20

    周易通鑑(弁序篇)……………26

    周易通鑑.吳慕亮–自? 序……………26

    周易通鑑.徐醒民–弁? 序……………30

    周易通鑑.莊楊瑞澤–弁序……………32

    周易通鑑.徐芹庭–弁? 序……………35

    周易通鑑.黃宏介–弁? 序……………37

    周易通鑑.陳美利–弁? 序……………39

    周易通鑑.洪富連–弁? 序……………41

    周易通鑑.黃培鈺–弁? 序……………43

    周易通鑑.鍾永肇–弁? 序……………45

    周易通鑑.黃來鎰–弁? 序……………47

    周易通鑑.王偉中–弁? 序……………49

    周易通鑑.戴念華–弁? 序……………51

    周易通鑑.黃人傑–弁? 序……………53

    周易通鑑.周慶芳–弁? 序……………56

    周易通鑑.劉旭輝–弁? 序……………59

    周易通鑑.張自強–弁? 序……………61

    周易通鑑.蔡敬文–弁? 序……………63

    周易通鑑.鮮于文柱–弁序……………66

    周易通鑑.黃恆堉–弁? 序……………68

    周易通鑑.邱茂波–弁? 序……………70

    周易通鑑.陳宗仁–弁? 序……………72

    周易通鑑.潘貴隆–弁? 序……………75

    周易通鑑.簡崇濯–弁? 序……………78

    周易通鑑.陳軒翊–弁? 序……………80

    周易通鑑.黃鼎凱–弁? 序……………82

    周易通鑑.趙雲瀚–弁? 序……………85

    周易通鑑.詹榮順–弁? 序……………87

    周易通鑑.張淵理–弁? 序……………89

    周易通鑑.劉進榮–弁? 序……………91

    周易通鑑.劉英雄–弁? 序……………93

    周易通鑑.徐修齊–弁? 序……………95

    周易通鑑.廖牧賢–弁? 序……………98

    周易通鑑.孫宗慶–弁? 序……………100

    周易通鑑.吳育彤–弁? 序……………103

    周易通鑑.黃連池–弁? 序……………105

    周易通鑑.李振發–弁? 序……………107

    周易通鑑.郭忠民–弁? 序……………110

    周易通鑑.高榮利–弁? 序……………112

    周易通鑑.拱榮男–弁? 序……………115

    周易通鑑.吳宗珅–弁? 序……………118

    周易通鑑.胡九蟬–弁? 序……………121

    周易通鑑.古育禎–弁? 序……………124

    周易通鑑.付梓謝詞–代序……………126

    ※周易通鑑全集-元部

    周易通鑑(河洛篇)……………128

    周易通鑑(太極篇)……………257

    周易通鑑(十翼篇)……………322

    周易通鑑(皇極篇)……………382

    周易通鑑(節氣篇)…………… 588

    周易通鑑(問答篇)…………… 709

    ※周易通鑑全集-亨部

    周易通鑑(卦名篇)……………767

    周易通鑑(古經篇)……………864

    1、?? 乾 為 天 ……………865

    2、?? 坤 為 地 ……………874

    3、?? 水 雷 屯 ……………883

    4、?? 山 水 蒙 ……………888

    5、?? 水 天 需 ……………892

    6、?? 天 水 訟 ……………896

    7、?? 地 水 師 ……………900

    8、 水 地 比 ……………902

    9、?? 風天小畜 ……………907

    10、?? 天 澤 履 ……………911

    11、?? 地 天 泰 ……………915

    12、?? 天 地 否 ……………921

    13、?? 天火同人 ……………926

    14、?? 火天大有 ……………929

    15、?? 地 山 謙 ……………933

    16、?? 雷 地 豫 ……………935

    17、?? 澤 雷 隨 ……………939

    18、?? 山 風 蠱 ……………943

    19、?? 地 澤 臨 ……………947

    20、?? 風 地 觀 ……………951

    21、 火雷噬嗑 ……………953

    22、?? 山 火 賁 ……………956

    23、 山 地 剝 ……………961

    24、 地 雷 復 ……………964

    25、?? 天雷?妄 ……………967

    26、 山天大畜 ……………969

    27、 山 雷 頤 ……………974

    28、 澤風大過……………977

    29、 坎 為 水 ……………980

    30、 離 為 火 ……………986

    31、?? 澤 山 咸 ……………990

    32、 雷 風 恒 ……………993

    33、 天 山 遯 ……………996

    34、 雷天大壯 ……………999

    35、 火 地 晉 ……………1003

    36、 地火明夷 ……………1008

    37、 風火家人 ……………1013

    38、 火 澤 睽 ……………1016

    39、 水 山 蹇 ……………1020

    40、 雷 水 解 ……………1023

    41、 山 澤 損 ……………1026

    42、 風 雷 益 ……………1029

    43、 澤 天 夬 ……………1032

    44、 天 風 姤 ……………1037

    45、 澤 地 萃 ……………1040

    46、 地 風 升 ……………1045

    47、 澤 水 困 ……………1047

    48、 水 風 井 ……………1054

    49、 澤 火 革 ……………1059

    50、 火 風 鼎 ……………1066

    51、 震 為 雷 ……………1070

    52、?? 艮 為 山 ……………1075

    53、?? 風 山 漸 ……………1079

    54、 雷澤歸妹 ……………1084

    55、 雷 火 豐 ……………1088

    56、?? 火 山 旅 ……………1094

    57、 巽 為 風 ……………1099

    58、 兌 為 澤 ……………1102

    59、 風 水 渙 ……………1105

    60、?? 水 澤 節 ……………1108

    61、?? 風澤中孚 ……………1111

    62、?? 雷山小過 ……………1116

    63、?? 水火既濟 ……………1121

    64、?? 火水未濟 ……………1126

    周易通鑑(卜筮篇)……………1131

    周易通鑑(大衍篇)……………1274

    周易通鑑(綜括篇)……………1352

    周易通鑑(詩箋篇)……………1418

    周易通鑑(寶島篇)……………1456

    ※周易通鑑全集-利部

    周易通鑑(君子篇)……………1571

    周易通鑑(四道篇)……………1638

    周易通鑑(序列篇)……………1687

    周易通鑑(妙策篇)……………1765

    周易通鑑(羅盤篇)……………1807

    周易通鑑(紫禁篇)……………2010

    周易通鑑(吟詠篇)……………2168

    ※周易通鑑全集-貞部

    周易通鑑(名著篇)……………2349

    周易通鑑(先賢篇)……………2446

    周易通鑑(文昌篇)……………2722

    周易通鑑(武侯篇)……………2852

    周易通鑑(東坡篇)……………2977

    周易通鑑(語跋篇)……………3176

    周易通鑑.吳揖周–語 跋……………3176

    周易通鑑.蔡春德-語 跋……………3178

    周易通鑑.饒水松–語 跋……………3181

    周易通鑑.陳瑞凱–語 跋……………3185

    周易通鑑.謝勳璋–語 跋……………3187

    周易通鑑.曾文煌–語 跋……………3189

    周易通鑑.郭進雄–語 跋……………3191

    周易通鑑.江特忠–語 跋……………3193

    周易通鑑.劉玉斌–語 跋……………3195

    周易通鑑.洪宇懋–語 跋……………3197

    周易通鑑.潘貴隆–語 跋……………3199

    周易通鑑.李逸竹–語 跋……………3202

    周易通鑑.黃寶蓮–語 跋……………3205

    周易通鑑.拱榮男–語 跋……………3208

    周易通鑑.洪勤芳–語 跋……………3211

    周易通鑑.劉天祿–語 跋……………3214

    周易通鑑.吳宗珅–語 跋……………3216

    周易通鑑.曾溫喨–語 跋……………3218

    周易通鑑.王盛洪–語 跋……………3220

    周易通鑑.李漢良–語 跋……………3223

    周易通鑑.羅鳳至–語 跋……………3226

    周易通鑑.吳慕亮–語 跋……………3228






    自序



    周易通鑑.吳慕亮




      周旋乾坤迭轉之妙 ,易彰聖學廣佈之流。

      通達榮枯否泰之學 ,鑑明吉凶悔吝之機。



      《易》者,群經之首,萬道之源。昔聖王伏羲氏,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畫卦以通神明之德,作《易》以類萬物之情。神農氏?民以耕耨,日中為市,撰《易》以利生民。黃帝垂衣裳而治,述《易》以利天下。帝堯繼之,?民刨木為屋,狀其觀也。設戶扉以避豺狼,象禦盜;以《易》卦定吉凶之象。



      文王困於羑里而演《易》,周公夜以繼日,思兼三王,奠《易》學爻辭之紀綱。孔子誨人不倦,見麟傷於澤,遂作<十翼>,總聚《易》之大成,舉三才之妙,盡歸修齊之道;此皆聖人作《易》功深。《史記.司馬遷》:「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陳蔡作《春秋》。」余居蓬島,欲繼絕學?弗可無作!



      夫《易》,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卦有六十四,爻有三百八十四。卦以為體,爻以為用;能知幽明之故,生死之說,鬼神之情。遠於天地之外,近於一身之中,放則彌之六合,卷則藏之於密,此乃聖人極深而研幾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孰能至此乎?妙哉!《易》矣!



      余既往對《易》初識,肇始軍旅之時,啟蒙于汝南周清明老師;復而深入探究,始於風城《易》學名師–郭傳馨夫子之秘授《卜筮之道》。爾後歷十載?研,略有所得。惟焚膏繼晷,搜索枯腸之餘,猶未能臻心靈感通妙境,頗有眼熱襟濕而弗得其竅之苦。吾嘗捫心自省,知樗櫟庸材,德薄能鮮,頓有氣餒之心耶!



      幸於天運戊辰(民國七十七年)不惑之年(亮馬齒徒增迄今,已屆六十有五歲),偶讀明朝大儒.王陽明夫子之《傳習錄》(傳,謂受之於師;習,謂熟之於己)之《本體論》,載有:「良知,即是本體;本體,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剴切箴言,擲地有聲,因依其言,內尋「本體」,豁然澈悟,其中玄妙!



      於是,肅然燈下振筆,撰寫《周易通鑑》元、亨、利、貞四部,咸屬卜筮之捷法。旨切而近,辭簡而達,誠有補於初進之探賾,與市肆間卜筮之書相異。或問:「尚占有道乎?」吾曰:「不可謂之有,不可謂之無。」若謂有,則泥於卜筮而無窮;若謂無,《易》有聖人之道四,尚占居其一焉!



      《周易.繫辭上傳.第十章》:「《易》有聖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是以君子將有為也。」故習《易》必先明其本,次體其變,如此方能握學《易》之樞機,察寂然應動之功效。漸而發端為決疑,疑情頓釋,惟變是通,咸由理正辭達而已!



      旋以,臨疑取證,不滯膠擾,皆有養於平日,靜則觀其象,動則玩其占,靈活運用,乃能漸悟《易》理之趣,卦爻之妙。言意雖樸,然非閒中日月,靜裏乾坤(若無本體之慈悲,守護神之垂憫),何能發諸通鑑而賦之。故至誠無息,不息則久,久則徵,徵則攸遠,攸遠則博厚,博厚則高明。



      考古人卜筮,非為一己之利害,必困於民生國計,人事所難決者,而後質之于神。卜筮以通神人之情者也,必誠敬俱至,德信以孚,而後神臨之。故卜筮基于德,而致卜筮之用在於脩,未有昧昧然以求吉凶於蓍龜者,故曰:「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中庸.第二十四章)



      復云:「見乎蓍龜,動乎四體;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誠如神。」雖云神靈,而皆出於己之誠明,所謂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也。卜筮之道,合人天之道而見其功,依道為用而見其靈。茍褻狎之,神將不臨,安能前知。故易言卜筮,實勖人以立誠。誠則明,弗必蓍龜,亦見其靈,感應道交。



      然!「蓍」者,其何物也?蓍,草名。《許慎.說文》:「蓍,蒿屬,生千歲三百莖,《易》以為數;天子蓍九尺,諸侯蓍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繫辭.上傳>:「蓍之德,圓而神。」《晉.博物志》:「蓍,一千歲而三百莖,其本以老,故知吉凶。」《論衡.卜筮》:「夫蓍之為言,耆也,龜之為言,舊也。」



      蓋後世錢卜之術,咸符于《易》理者,正以能誠也。故欲知吉凶,非難事也,祇在自致其誠耳!天地萬物,動靜咸有其機,誠以測之,則數立見,此因象求數之謂也。若人能行道立德,智慧自開,遇機即可得其數,又弗待卜而後知也。故卜筮有本,在於道德,苟失其本,何以致其用?



      老朽慕亮親?,塹東街巷卜者(新竹市大同路之萬安中醫診所,門口設臨時攤之賣卜者,其稟虛空神祇,竟藉長壽香煙,裊裊以代焚香。蓋必褻瀆聖賢德惠,焉能感應無極哉),日言吉凶,而百無一驗,非卜之罪,心有未誠也;人自睽於道,安得望神之示明哉!故卜筮未可易言也,即此一端,已見《易》?旨矣!



      故聖人作《易》,高瞻遠矚,以備卜筮,?人趨吉避凶。凡習卜筮者,應先讀《易》,兼宜當參:<卦>、<爻>、<彖>、<象>、<繫辭>。就卦而言,卜得之卦名及所占之事相應,即得其大意;復查本策詩文,吉凶判然矣!旋而銘戴諸賢之弁序及語跋頒賜,篇幅增光,感篆奚似,聊表謝忱!



      復次,拙著初成,付鐫在望,非我一人,邁跡自身。先由修齊仁兄製圖,拱生榮男造字,王生盛洪打字;次蒙幕後英雄之黃校長鼎凱暨蔡律師敬文,挑燈夜下,凝然校正,荊妻雅嵐纂輯,慕亮頓首,銘戢肺腑。惟撰稿倉促,文簡墨薄,舛誤闕漏之處,實所難免,敬盼賢達,賜正?誨,以匡弗逮,簡書為序!




    歲次甲午端陽佳節後二日丙午吉旦

    隆中 吳慕亮沐手敬序於臥龍軒之河洛居牖前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