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雪中足跡:聖嚴法師自傳(典藏精裝版)

雪中足跡:聖嚴法師自傳(典藏精裝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118838
聖嚴法師
釋常悟,李青苑
本事文化
2014年12月11日
183.00  元
HK$ 155.55  






ISBN:9789866118838
  • 叢書系列:心系列
  • 規格:精裝 / 328頁 / 普通級
    心系列


  • 宗教命理 > 佛教 > 其他












    我就像一個風雪中的行腳僧,

    哪裡需要我,我就往哪裡去。





    第一章 芒鞋

    第二章 敞開的門

    第三章 狼山

    第四章 上了天堂

    第五章 超薦亡魂

    第六章 一個和尚的教育

    第七章 忠誠的軍人

    第八章 桶底脫落

    第九章 自由了!

    第十章 棒下出孝子

    第十一章 野生地瓜葉

    第十二章 批評與害怕

    第十三章 在太陽之國

    第十四章 前進西方

    第十五章 吃苦

    第十六章 流浪

    第十七章 第一張佛桌

    第十八章 山中禪

    第十九章 鼓震東方

    第二十章 圓滿





    作者序



      (編按:本序原來由聖嚴法師口述,欲提供予英文版使用,後英文版只截取了其中一部分作為跋。中文版有幸取得原序,並刊載於此,以俾本書更臻圓滿。)



      我是一個平凡的中國佛教僧侶,十三歲出家,今已七十七歲。我的一生宛如是一部中國近代史縮影,西方讀者對此也許熟悉,也許陌生。



      在此書之前,我的個人傳記已有三冊:有我自己寫的自傳,也有他人為我寫的傳記。我在三十來歲完成的第一本自傳《歸程》,記述我所成長的一九三○至五○年代動盪的中國社會;一九九三年,我從另一角度記述此生歷程,寫成《聖嚴法師學思歷程》一書。這兩本書的主要讀者都是華人,在華人社會是受到重視的,尤以《聖嚴法師學思歷程》一書,至今已有二十三萬冊的銷售數字,算是一本長銷的中文書了。二○○○年,一位台灣文學女作家施叔青為我寫了一本傳記《枯木開花──聖嚴法師傳》,讀者群也有很好的迴響。



      現在這本英文傳記《Footprints in the Snow》,是我生平的第四本傳記。本書緣起於十年前,一位 Mickey Desend 先生來到紐約我主持的東初禪寺,跟我學習禪修,他在禪修過程中很受感動,又對我的一生充滿興趣,因此主動提出採訪要求。一九九六年入秋開始,他一共來採訪我十餘次,每次現場都有錄音。日後由於他的工作變動,自美東(紐約)遷往美西,我們的互動因此中斷,而本書的後續採訪,也就暫且擱置了。



      到了二○○五年,一位服務於出版界的Kenneth Wapner 先生,他在聽了我的受訪錄音之後,非常感興趣,主動寫成一份出版計畫書,詢問 Doubleday 出版社出版此書的機會,結果得到積極的回應。



      今日此書即將出版,我要感謝所有與此書產生因緣互動的朋友,以及在訪談過程中為我居中翻譯,乃至於在初稿完成後,在我與作者之間擔任橋梁,為追究某些細節而一次又一次再採訪確認的李世娟女士;她本身是一位大學教授,也是我的弟子,經常為我主持的禪修活動擔任英文翻譯。



      至於此書與我過往的三本傳記,有哪些異同?凡是述及我這一生所走過的人生旅程,那是無法變更的事實,必然相同,可是基於訪談者本身歷練以及對於我這個人生平的興趣,所發問的角度與思索,便有不同;此外,訪談者的提問,也多多少少反映了讀者可能感興趣的部分。



      本書所呈現的內容,即訪談者對我最感興趣的部分──我這一生所經歷的特殊生命行旅,比如我多災多難的貧困童年、年少因戰亂饑荒而出家、當了十年軍人、三十歲再度出家、我師父所給予我的嚴厲訓練、山中閉關六年,以及我以小學學力赴日本留學而取得碩博士學位,乃至日後我到了美國……這些過程全因採訪者的好奇,一次次細問、追問,才讓我答得更詳細。否則對我個人而言,這些都是過往小事,實在不須再提。



      可以說,這本書的特色,就是從生活面角度呈現我這一生的生命經歷,以及我所抱持的人生態度。換句話說,是作為一個跨越二十世紀至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僧侶,我所走過的困境、我曾歷經的歡喜,和一個東方僧侶如何融入西方社會的歷程。特別一提的是,某些經歷是經由採訪者一次一次地補充採訪,總算滿意,終於定稿。對此我很感激,也很佩服。



      不過,由於兩任訪談者都是西方人士,似乎對我從事的佛法推廣和佛教修行的部分著墨甚少,乃至包括我的宗教師與禪師身分,在晚近二十年來之於東西方社會的影響、之於世界和平的努力,也很少提及;還有我在台灣、美國創辦「法鼓山」禪修和文教體系,推動教育、文化、公益、關懷及佛教修持等種種的工作,也因作者訪問面向的選擇,而被擱置在側了。



      最後,感謝 Doubleday 出版社出版此書,也為所有讀者祝福。




    二○○六年十二月十四日

    於紐約象岡道場禪中心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