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竹山,雖然僻處山陬,但是山水靈秀,
人文薈萃。自小我就薰沐在充滿古蹟與掌故那種豐富
而深邃的幽香環境裡。及長,又踏遍繁華喧囂的都邑
和溪毛沼沚的荒地; 不僅開拓了眼界,更進一步領略到
蓬萊寶島的溥厚蘊涵。
??? 洪荒以來,台灣這個三萬六千平方公里的島嶼,
每一寸地上都有先民們撒播的種籽,其所綻開的綺麗花蕊,
所結成的累累碩果,令人嚮往留連。
??? 為了探知悠遠的往事,我努力搜索典籍,如蠹魚般
寄生於發黃殘破的卷帙中,僕僕風塵,奔波於城鄉之間,
攝影、記錄或訪問故老;為了捕捉寶島風光之美,
在晨曦、夕照與月色中蹀躞等待。
??? 大約是從一九六五年以後,我就開始正式從事詩詞、
散文、鄉土報導文學、繪畫、書法,以及藝評、藝論等
創作;自少年以迄中年的歲月,多少是在[書似青山常
亂疊,鐙如紅豆最相思]的情境中流逝。家鄉多雨,
所以創作的時光,又多在下著西北雨的夏夜和下著絲絲
冷雨的冬夜,伴著煢燈和烏龍茶香度過。因為我最初習
書法時,選的是宋朝黃山谷的[梨花詩]、[苦筍賦]、
[松風閣詩卷]等帖子,所以每當雨夜寫作,腦中就浮出
黃山谷的詩句:[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體會文學與藝術創作的苦樂。
??? 轉眼間,兩個半的[十年燈]過去了,近幾年間,
三位恩師和嚴父一一先後逝世,令我有大地逆旅,
光陰過客,浮生若夢的感歎! 為了記念養我、教我、
提拔我的師、父、老友,於是檢點舊作,編篡此書。
[遠山日落煙迷處,彷彿當年從此去;浦口村童放犢歸,
停驂借問來時路。]這首清初女詩人林以寧的((山程))詩,
正描述我此時的心情。
??? 收錄在這本書中的文字,大都是二十年來叩訪台灣
文物和風光的一段因緣,發表於各報章雜誌,其中刊載於
臺灣日報副刊的最多,在此要感謝主編陳篤弘兄。
這些文字由於世事變遷,或由於我得到新的資料,
有些部分予以增刪、改寫,但僅量保留原貌。
最後要感謝好友名書畫家李轂摩先生為本書封面題署墨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