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定價64.00元
8
折優惠:
HK$51.2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規則優勢下的亞太區域經貿整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001642
吳玲君
洪葉文化
2015年1月07日
93.00 元
HK$ 88.3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6001642
叢書系列:
亞太與國際研究
規格:平裝 / 256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亞太與國際研究
分
類
社會科學
>
國際關係
同
類
書
推
薦
速讀當代中國外交
疫後震盪效應:防疫政治學與 世界秩序的崩潰
拜登上台一周年的台美中關係
自由世界的前哨:2022烏克蘭戰爭
後疫情時代下日本與全球政經變遷及影響: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內
容
簡
介
本書分析亞太各國在面臨權力變化與轉移之際,追求「規則優勢」所造成區域內部既合作又競爭之現象。主要從美國參與亞太經合會(APEC)、鼓勵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及推動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至中國主導「東協加中國」(CAFTA)、支持「東協加三」(APT)、推動「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CJKFTA)及參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等多軌合作政策等面向,討論國家爭取「規則優勢」與區域合作關係之發展,並總結出亞太經貿整合過程主要動力在於國家之間爭取規則優勢。而在一波波跌宕起伏的合作過程中,各國實力與影響力變化導致競爭加速,進而逐步建構亞太經貿合作規範與制度,並促使亞太地區經貿互動在此等連續發展集團競合中朝自由化之方向整合。
目
錄
作者序
推薦序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亞太區域經貿合作與整合的發展
第二節 區域經濟整合定義與「規則優勢」意涵
第三節 「規則優勢」在區域經貿與整合的運用
第四節 研究論點與架構
第二章 美國與APEC 的發展
第一節 APEC 發展與美國的參與
第二節 美國主導APEC 的動機與影響
第三節 東亞金融危機下APEC 的發展
第四節 美國在APEC 的影響力與亞太區域整合
第三章 中國崛起與東亞經貿合作
第一節 東亞經貿合作的發展
第二節 中國參與APEC 和主導「十加一」的策略
第三節 中國對東亞整合的影響
第四節 中國崛起與東亞合作的互動關係
第四章 美國推動FTAAP 與TPP 自由貿易合作
第一節 美國東亞經貿合作策略
第二節 美國與FTAAP 及TPP 的發展
第三節 TPP 新規則的影響力
第四節 TPP 之挑戰與美國的規則優勢
第五章 中國與FTAAP、TPP 及「中日韓」合作
第一節 中國對FTAAP 及TPP 的立場
第二節 中國和「中日韓」合作的發展
第三節 「中日韓」合作中美國的因素
第四節 中國與規則優勢的策略
第六章 RCEP 及以東協為中心的經貿合作
第一節 RCEP 的發展與東協
第二節 東協主導RCEP 的策略基礎
第三節 中國與美國的RCEP 政策
第四節 規則競爭下的區域合作
第七章 結論─「規則優勢」下區域經貿整合發展
後記
參考資料
表目錄
表0-1 中英名詞簡稱對照表
表2-1 1997-1998 年東亞金融危機之前美國對APEC機制、議程及規則等相關議題影響
表3-1 中國對東協進出口變化表
表3-2 「東協加三」架構合作的發展
表4-1 新加坡、汶萊、紐西蘭、智利、美國、澳洲、秘魯、馬來西亞、越南、墨西哥和加拿大的雙邊自由貿易協定
表5-1 中日韓基本資料與主要貿易國家
表5-2 TPP與「中日韓」合作之發展比較
表6-1 RCEP、TPP、與CJK 比較
圖目錄
圖1-1 亞太區域自由貿易合作的發展圖
圖3-1 中國對東協進出口變化圖
圖4-1 美國「促進貿易授權」法案
圖6-1 東協為核心的RCEP
圖6-2 RCEP、TPP與CJK成員國
序
序
二十多年來,作為一個亞太區域經濟整合的研究者,有幸目睹與經歷亞太經濟合作過程之變化,謹以此書記錄我的觀察與分析。
本書的完成首先需要感謝國立政治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提供一個不受干擾的研究環境;也要謝謝頂尖大學研究計畫協助出書,以及頂大研究計畫主持人楊昊博士的促成。此外,助理林芩妤及藍夏萍任勞任怨地修改與製圖,功不可沒。讓我銘記在心的尚有多年來給我建言與支持的師長、同仁、同行與好友們,其中包括何思因教授建議將英文書名改成「Tuning up Asia Pacific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貼切地描述了亞太各國爭取規則優勢的動態發展。
當然,我也要感謝外子李中興教授的鼓勵、雙胞胎女兒利元及利貞在我寫作期間的配合;沒有她們,此書會提早出版,但是我的生活不會如此精彩與有趣,我也永遠無法體會什麼是「精疲力竭」。
將此書獻給我的父親吳福恩先生,因為他的慈愛與期待,是我人生的動力。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