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 定價127.00元
  • 8 折優惠:HK$101.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易經通解-周易上經:白話解析,讓不懂易經的你,也可以輕鬆看懂!

易經通解-周易上經:白話解析,讓不懂易經的你,也可以輕鬆看懂!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638108
長河
柿藤出版社
2015年1月30日
120.00  元
HK$ 102  






ISBN:9789865638108
  • 叢書系列:好運連連
  • 規格:平裝 / 320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好運連連


  • 人文史地 > 哲學 > 中國哲學 > 易經











      《易經》不但是中國最古老的經典,而且自古以來,就被推崇備至,尊為「群經之首」。



      本書以最白話的文字、最精闢的解說,讓易經不再艱深難懂,即使沒有易經的基礎,也可以輕易瞭解。



      宇宙萬物,時刻變化,人事也是如此;所以說「變易」。然而,變化不息的大宇宙,卻具備法則性,井然有序,循環不已,有一定的規律可循;小宇宙的人的運命,也同樣的具有法則性,所以說「不易」。由於這一「不易」的法則性,就能瞭解大宇宙的天地法則,可以遵循;同樣的,小宇宙的人的動向,也能夠預知,可以規範,所以說「簡易」。因而,《易》這部書,就能以簡單的象徵符號與數字,表示出這種「簡易」「變易」「不易」的現象變化,產生占卜的作用。所以,由這一思維方向去探索,宇宙森羅萬象的變化,無不有一定的規律、因果關係,可以追尋,而占卜能夠預測吉凶,也就沒有什麼不可思議了。






    前? 言………………2



    一、緒論

    占卜的書………………10

    簡易、變易、不易………………12

    《易》的結構………………14

    《易》的傳承………………19

    占筮的方法………………26

    《易經》常用的術語………………30



    二、符號結構模式



    三、象徵結構模式


    八卦的基本象徵………………40



    四、卦文辭的特定含意

    (一)吉凶指令………………48

    (二)事項指令………………50

    (三)動態指令………………52

    (四)象態指令………………53

    (五)決策指令………………56

    周易上經

    乾為天………………61

    坤為地………………84

    水雷屯………………97

    山水蒙………………107

    水天需………………116

    天水訟 ………………124

    地水師? ………………132

    水地比………………141

    風天小畜………………148

    天澤履………………156

    地天泰………………164

    天地否………………173

    天火同人………………181

    火天大有? ………………190

    地山謙………………197

    雷地豫………………205

    澤雷隨………………212

    山風蠱? ………………220

    地澤臨………………228

    風地觀………………236

    火雷噬嗑………………244

    山火賁………………252

    山地剝………………259

    地雷復………………267

    天雷無妄………………276

    山天大畜………………283

    山雷頤………………291

    澤風大過………………299

    坎為水………………306

    離為火………………314






    序言



      伏羲畫八卦,為中國文字的雛形,文王演周易,是中國文化的開端。《易經》這部書,不但是中國最古老的經典,而且自古以來,就被推崇備至,尊為「群經之首」。



      「經」就是道,就是理;天地的大道理,人生的大道理。闡明天理、人道的書,稱作「經」;「經」是最神聖的典籍,權威的著作,也是一切真理的源泉。天理亦即人道。



      宇宙包羅萬象,變化莫測;人生機緣際遇,難以預料;《易經?繫辭傳》中說:



      「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易經》仰觀天文,俯察地理,中通萬物之情;究天人之際,探索宇宙、人生必變、所變、不變的大原理;通古今之變,闡明人生知變、應變、適變的大法則,以為人類行為的規範,這一天理即人道的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稱作「天人之學」,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一切學術思想的根源,中國傳統文化的最大特色。孔子刪《詩》《書》,訂《禮》《樂》,作《春秋》,然後傳述《易》,儒家將《易經》冠為六經之首;而且春秋、戰國時代的儒、道、墨等諸子百家,以及唐、宋以後儒、佛、道各家的學術思想,也無不淵源於《易經》的天人之學。因而,要瞭解中國文化,就不能不由《易經》著手;《易經》在中國文化學術史上的崇高地位,由此就可以想見。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