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為什麼E.T.的食指那麼長?:隨經濟下的42種企業經營模式與戰略思維

為什麼E.T.的食指那麼長?:隨經濟下的42種企業經營模式與戰略思維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2727287
盧希鵬
商周出版
2015年2月13日
120.00  元
HK$ 96  






ISBN:9789862727287
  • 叢書系列:新商業周刊叢書
  • 規格:平裝 / 272頁 / 25k正
    新商業周刊叢書


  • 商業理財 > 電子商務 > 網路行銷/趨勢商機












    為什麼 E.T.(外星人)的食指那麼長?

    因為滑手機滑的呀!





    推薦序 「行動化」是當前最迫切需要的經營智慧�何飛鵬

    推薦序 化繁為簡的策略思維手冊�詹文男



    自序 「隨經濟」是顛覆人類生活和企業策略的新世界觀



    Part 1:隨經濟的商業模式

    1. 企業經營模式

    2. 獲利模式: 到底誰埋單?

    3. 價值模式:你為什麼買這本書?

    4. 市場模式: 企業的錢在哪裡?

    5. 定價模式:你願花多少錢買這本書?

    6. 能力模式:企業要如何贏得比賽?

    7. 流程與連結模式:分工後如何整合?



    Part 2:隨經濟的競爭策略

    8. 競爭策略只是一種虛張聲勢

    9. 競爭策略只是一種相互比較

    10. 競爭策略只是一種資源轉變

    11. 競爭策略只是一種先占先贏

    12. 競爭策略只是一種創業思維

    13. 競爭策略只是一種我是誰的識別度



    Part 3:隨經濟的創新策略

    14. 創新策略是一種毀滅經濟

    15. 創新策略是一種市場缺口

    16. 創新策略是一種技術缺口

    17. 創新策略是一種樂高遊戲

    18. 創新策略是一種築夢踏實



    Part 4:隨經濟的生態策略

    19. 隨經濟需要生態思維

    20. 生態策略是一種合作思維

    21. 生態策略是一種周邊視野

    22. 生態策略是一種形的建立

    23. 生態策略是一種神在劍先

    24. 生態策略是一種產業跨界



    Part 5:隨經濟的客戶體驗策略

    25. 客戶體驗策略是一種設計思維

    26. 客戶體驗策略是一種體驗轉變

    27. 客戶體驗策略是一種毫不費力

    28. 客戶體驗策略是一種體驗學習鎖定

    29. 客戶體驗策略是一種交易成本



    Part 6:隨經濟的組織策略

    30. 組織策略是有機的

    31. 組織策略是種太極思維

    32. 組織策略是用說的

    33. 組織策略是一種由外而內的網路企業化



    Part 7:隨經濟的智慧生活策略

    34. 隨經濟的背景:跨界策略創新,第三代電子商務

    35. 隨經濟的精神:策略是活的,只有生命,才能繁衍生命

    36. 隨經濟:隨時、隨地、隨緣、隨處、隨支付、隨渠道,隨心所欲

    37. 隨時經濟:時間,將成為隨經濟的有限資源

    38. 隨地經濟:搜尋,太浪費時間了

    39. 隨緣經濟:調查,太浪費時間了

    40. 隨處經濟:開機,太浪費時間了

    41. 隨支付經濟:找零,太浪費時間了

    42. 隨渠道經濟:逛街,太浪費時間了






    推薦序



    「行動化」是當前最迫切需要的經營智慧 何飛鵬




      先來看看一項預估和一項調查。首先,資策會預估台灣 2014 年的網路購物市場大約是 7645 億元,2015 年更會突破 1 兆元。2015 年台灣行動購物市場將占整體網購市場的 6%,市場規模則達到 600 億元。



      第二,根據 Google 在 2014 年 10 月底公布的調查,台灣有 54% 的消費者上一次網購時是透過智慧型手機,比率高居全球第一,超越韓國、美國和日本。購物前透過行動裝置——如智慧型手機——來比較功能、價格、評價的比率,也以 59% 直逼桌上型電腦的 63% ,在在顯示行動經濟時代的來臨。



      除了以上這些數據,我們也能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行動生活」的普及,不論是在捷運上,還是在等公車,甚至一邊走路也要一邊 Line。我自己也很認真在經營臉書(Facebook),常常跟朋友分享好文章。



      不論從數字面或者從生活經驗,我們都能明顯感受到行動商機正在蓬勃發展,企業都想透過網路和手機介面提供更好的服務、更貼近消費者的購物方式,近幾年台灣更有一波網路創業熱潮,許多網路新創企業跳過實體階段,直接從網路甚至雲端出發。



      面對消費習慣的巨幅改變,盧教授將他有系統地觀察、整理、分析的結果集結成書,在這個人們隨時隨地都能跨螢幕、跨通路消費,以及線上(online)、線下(offline)愈趨密切整合的 O2O 環境中,企業與創業者(或打算創業者)都能從本書中習得如何調整經營模式與戰略思維,尤其是在競爭、創新、消費體驗與組織等方面。



      不久前,我在專欄文章也剛好談到組織調整,在這裡也一併跟讀者分享我的想法。我的結論是「千萬別用陸軍打水戰」,經營數位媒體並不是把紙本媒體的事情搬到網路上去做就好,策劃者、執行者必須具備截然不同的網路思維,於是我找年輕的數位原生代(digital natives)來協助,才慢慢打開僵局。不同事業面臨的挑戰不一,但一定要找到對的人,業務才能順利地推展。



      面對新的科技、新的消費習慣、新的經營環境,我們都必須謙卑地學習,本書值得所有有志於網路事業的創業者、經理人與工作者仔細閱讀。




    (本文作者為城邦媒體集團首席執行長)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