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行動化」是當前最迫切需要的經營智慧 何飛鵬
先來看看一項預估和一項調查。首先,資策會預估台灣 2014 年的網路購物市場大約是 7645 億元,2015 年更會突破 1 兆元。2015 年台灣行動購物市場將占整體網購市場的 6%,市場規模則達到 600 億元。
第二,根據 Google 在 2014 年 10 月底公布的調查,台灣有 54% 的消費者上一次網購時是透過智慧型手機,比率高居全球第一,超越韓國、美國和日本。購物前透過行動裝置——如智慧型手機——來比較功能、價格、評價的比率,也以 59% 直逼桌上型電腦的 63% ,在在顯示行動經濟時代的來臨。
除了以上這些數據,我們也能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行動生活」的普及,不論是在捷運上,還是在等公車,甚至一邊走路也要一邊 Line。我自己也很認真在經營臉書(Facebook),常常跟朋友分享好文章。
不論從數字面或者從生活經驗,我們都能明顯感受到行動商機正在蓬勃發展,企業都想透過網路和手機介面提供更好的服務、更貼近消費者的購物方式,近幾年台灣更有一波網路創業熱潮,許多網路新創企業跳過實體階段,直接從網路甚至雲端出發。
面對消費習慣的巨幅改變,盧教授將他有系統地觀察、整理、分析的結果集結成書,在這個人們隨時隨地都能跨螢幕、跨通路消費,以及線上(online)、線下(offline)愈趨密切整合的 O2O 環境中,企業與創業者(或打算創業者)都能從本書中習得如何調整經營模式與戰略思維,尤其是在競爭、創新、消費體驗與組織等方面。
不久前,我在專欄文章也剛好談到組織調整,在這裡也一併跟讀者分享我的想法。我的結論是「千萬別用陸軍打水戰」,經營數位媒體並不是把紙本媒體的事情搬到網路上去做就好,策劃者、執行者必須具備截然不同的網路思維,於是我找年輕的數位原生代(digital natives)來協助,才慢慢打開僵局。不同事業面臨的挑戰不一,但一定要找到對的人,業務才能順利地推展。
面對新的科技、新的消費習慣、新的經營環境,我們都必須謙卑地學習,本書值得所有有志於網路事業的創業者、經理人與工作者仔細閱讀。
(本文作者為城邦媒體集團首席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