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債法題型破解

債法題型破解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2954089
張璐
學稔出版社
2015年2月01日
150.00  元
HK$ 127.5  






ISBN:9789862954089
  • 叢書系列:題型破解
  • 規格:平裝 / 384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題型破解


  • 考試用書 > 公務人員考試 > 司法特考 > 題庫試題











    本書特色



      1.題目編排體系化,對照個人讀書進度,隨時練習題目。

      2.版面完全擬真,答題字數完整呈現,每次練習皆如臨國考戰場。

      3.隨題標註考題重點、關鍵字句,便於反覆記憶背誦。

      4.精準的題型分析,豐富的答題參考資料,不再掛一漏萬。





    答題技巧說明•1

    基本解題思維•15

    本書前言•19



    Chapter1 契約法

    第一節 契約法總論•1-3

    壹、契約之成立及其有效性•1-6

    題型 1-1-1 行為能力及要式性1【94司法官第1題第2小題】•1-6

    題型 1-1-2 行為能力及要式性2【103政大財經法組第2題】•1-8

    題型 1-1-3 意思表示瑕疵1【91律師第2題】•1-10

    題型 1-1-4 意思表示瑕疵2【筆者自擬】•1-17

    題型 1-1-5 意思表示瑕疵3【91司法官第1題】•1-22

    題型 1-1-6 契約與公序良俗【98台大B卷第1題】•1-26

    題型 1-1-7 契約與公序良俗及強制禁止規定【101政大民法組第3題】•1-31

    貳、契約之主體&債之相對性•1-34

    題型 1-1-8 契約之相對人1【102政大財經法組第1題】•1-34

    題型 1-1-9 契約之相對人2【96司法官第1題】•1-36

    題型 1-1-10 債之關係相對性【98台大A卷第1題】•1-40

    參、契約之履行內容•1-44

    題型 1-1-11 給付義務群1【101台大B卷第1題】•1-44

    題型 1-1-12 給付義務群2【100律師第6題第1小題】•1-49

    題型 1-1-13 給付義務群3【96東吳E組第4題】•1-53

    肆、債務不履行及受領遲延•1-58

    題型 1-1-14 可歸責債務人之給付不能【96高考三級法制第2題】•1-58

    題型 1-1-15 受領遲延【100律師第1題】•1-61

    第二節 契約法各論•1-71

    壹、買賣契約•1-71

    題型 1-2-1 物之瑕疵擔保1【102稅務特考三等財稅行政第2題】•1-71

    題型 1-2-2 物之瑕疵擔保2【94律師第3題】•1-73

    題型 1-2-3 物之瑕疵與凶宅【101北大第4題】•1-79

    題型 1-2-4 物之瑕疵擔保與利益第三人契約【93高考三級法制第2題】•1-83

    題型 1-2-5 物之瑕疵擔保與不完全給付之競合【89律師第1題】•1-86

    題型 1-2-6 物之瑕疵擔保權利主張時點【92司法官第2題】•1-91

    題型 1-2-7 他地清償之危險移轉時點【98司法官第1題】•1-95

    貳、取得使用權之契約•1-98

    一、租賃•1-98

    題型 1-2-8 所有權移轉不破租賃與押租金【99高考三級法制第2題】•1-98

    題型 1-2-9 租賃契約與處分期限【99司法官第1題】•1-102

    題型 1-2-10 租賃保管責任【93律師第2題】•1-106

    題型 1-2-11 租賃保管責任與凶宅【筆者自擬,改編自最高法院103年度台上字第583號判決】•1-110

    二、房屋對於基地之使用權問題類型•1-114

    題型 1-2-12 使用借貸之物權化1【94東吳A組第3題】•1-114

    題型 1-2-13 使用借貸之物權化2【94台大第3題】•1-121

    題型 1-2-14 使用借貸物權化了─民法第425條之類推適用【99台大B卷第2題】•1-124

    參、承攬•1-129

    題型 1-2-15 承攬瑕疵擔保與不完全給付之競合【101律師第1題】•1-129

    題型 1-2-16 買賣、承攬之瑕疵擔保及不完全給付【97台大A卷第1題】•1-134

    題型 1-2-17 承攬工作物瑕疵發見期間【97律師第4題】•1-141

    題型 1-2-18 承攬人之強制意定性抵押權【99四等書記官第3題】•1-146

    題型 1-2-19 區分所有建物與承攬人之強制意定抵押權【筆者自擬】•1-149

    肆、擔保性質之契約•1-153

    題型 1-2-20 違約金酌減【96律師第1題】•1-153

    題型 1-2-21 人事保證【92律師第2題】•1-156

    伍、合夥•1-161

    題型 1-2-22 合夥與無權處分【101司法官第6題】•1-161

    題型 1-2-23 合夥之侵權責任【102司法官第1題】•1-166

    陸、其他無名契約•1-172

    題型 1-2-24 合建契約與定型化契約條款之解釋【95司法官第4題改編】•1-172

    題型 1-2-25 預約與損害賠償【101台大A卷第1題】•1-178



    Chapter2 無因管理

    題型 2-1 本人意思違反公序良俗之無因管理1【93律師第3題】•2-3

    題型 2-2 本人意思違反公序良俗之無因管理2【96司法官第4題】•2-6

    題型 2-3 不法管理之利益及費用償還【筆者自擬】•2-9



    Chapter3 侵權責任

    壹、人格權之侵害(一)•3-4

    題型 3-1 人格權侵害之不法性1【92律師第1題】•3-4

    題型 3-2 人格權侵害之不法性2【97高考三級法制第1題】•3-6

    題型 3-3 人格權侵害之不法性與行政法規【筆者自擬�改編自最高法院99年度台上字第223號判決】•3-8

    貳、人格權之侵害(二)─醫療糾紛類型•3-11

    題型 3-4 一般侵權與自主流產決定權【93四等書記官第2題】•3-11

    題型 3-5 損害與存活機會喪失【96東吳A、C組第2題】•3-16

    參、車禍紛爭類型•3-21

    題型 3-6 車禍與因果關係1【102律師第1題】•3-21

    題型 3-7 車禍與因果關係2【98律師第4題】•3-24

    題型 3-8 車禍與法定代理人責任【103律師(民法)第1題】•3-29

    題型 3-9 僱用關係與執行職務1【95律師第2題】•3-35

    題型 3-10 僱用關係與執行職務2【99司法官第2題】•3-38

    題型 3-11 靠行與損害賠償範圍【94司法官第2題】•3-41

    題型 3-12 車禍與運送人責任、附保護第三人效力契約1【97律師第3題】•3-43

    題型 3-13 車禍與運送人責任、附保護第三人效力契約2【93司法官第2題】•3-51

    題型 3-14 車禍與勞動能力減損、保險給付【96律師第3題】•3-55

    肆、其他題型•3-60

    題型 3-15 過失侵權責任保護法益問題【100台大B卷第1題】•3-60

    題型 3-16 新興之僱用人侵權責任類型【97東吳E組第2題】•3-69

    題型 3-17 合作經營與僱用關係【筆者自擬,改編自最高法院102年度台上字第18號判決】•3-74

    題型 3-18 工作物所有人及民法商品製造人責任【98司法官第2題】•3-79

    題型 3-19 消保法商品製造人責任【99台大B卷第1題】•3-82



    Chapter4 不當得利

    題型 4-1 無權占有與不當得利【100律師第6題第2小題】•4-4

    題型 4-2 公用地役、無權占有與不當得利【103台大B卷第1題】•4-8

    題型 4-3 違法轉租與不當得利【101政大民法組第2題】•4-14

    題型 4-4 民法第183條之類推適用1【95四等書記官第1題】•4-19

    題型 4-5 民法第183條之類推適用2【89司法官第2題】•4-22



    Chapter5 債之移轉、消滅、保全及擔保

    題型 5-1 表現債權讓與【97司法官第2題】•5-3

    題型 5-2 對債權準占有人為清償【筆者自擬,改編自最高法院99年度台上字第1888號判決】•5-8

    題型 5-3 利害第三人清償【101司法官第1題】•5-12

    題型 5-4 新債清償【94台大第2題】•5-18

    題型 5-5 債權人代位權與支付命令聲明異議權【102律師第6題】•5-22

    題型 5-6 代位權與懲罰性違約金【103司法官(民法)第1題】•5-26

    題型 5-7 信託讓與擔保【103司法官(民法、民訴)第3題】•5-31





    作者序



      為什麼需要一本解題書?解題書應該解決哪些需求?



      著手寫這本書時,我心中不停縈繞著這個問題「為什麼需要一本解題書?解題書又應該滿足哪些需求?」問過身邊朋友、學弟妹及學生們的意見後,最終得到了幾個可能的答案。



      1. 基本需求:核對自己的答案



      第一個最簡單的理由是找來對答案。準備考試的過程裡必定會練習題目,而我們的國家考試及研究所考試,除了某些老師偶一為之的會在各類法學雜誌裡公布心證及參考擬答外,截至目前為止並不公布正式的參考答案。因此,各類的解題書裡針對考古題的擬答,就成為自行練習時用來檢視自己答案的參考素材。以此而言,收錄的題目越多、越廣大概就越好,可以滿足各式各樣的「對答案」的需求。



      2. 進階需求:由input到output的過程建構



      然而,在多方徵詢大家的意見以及綜合筆者本身教學及帶領讀書會的經驗後,我認為一本解題書能夠承載及發揮的功用其實可以更多,也應該能夠更多。最重要的是讓讀者能夠在讀了很多很多書之後,能夠把所有的input都轉為output在考場上使用出來。不要成為武俠小說中空有滿腹內力,卻完全不知如何運用,只能悶著頭給人打的人。這樣的過程包括了「答題內容的建構」、「答題內容的呈現」、「常犯錯誤的指正及訣竅指引」等等幾個重要的面向。為了解決這幾個面向,本書在體例上除了保留既有的欄位外,另外增加了幾個欄位。筆者將每一題的擬答分成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關鍵字、審題意識、答題架構」,第二部分則是「擬答」。



      ?答題內容建構



      就答題內容的建構而言,讀者解題時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題目看完根本不知該如何下手。無法理解哪些事實是重要的,又各自對應到哪些爭點。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本書在體例上延續原有的「本題關鍵字」的設計,試圖將每題重要的關鍵字句各自應該對應到何種法律上爭點以表格呈現,使讀者能夠由本書培養基本的對於題目所述法律事實的反應能力。



      然而,筆者認為有時這仍舊是不夠的。因此,我在本書中多數的題目增加了「審題意識」這樣的欄位。針對審題意識,我期望用較為口語的方式表達,希望讓讀者有「聽著人家講課」的感覺,去學著筆者身為老師是如何審題的。這是由一個教學者及應考者的角度出發而作的嘗試,試圖教導同學面對題目時,如何分析題目,以及決定下筆的結構。因此,我希望讀者可以在這一欄感受到似乎是我在你眼前,將我看到題目時心裡所想的緩緩說出來,嘗試去填補、連結輸入(你所念的東西)到輸出(具體答題內容)中間的空缺,並且說明答題結構上的安排應該如何呈現。



      答題內容建構的最後,則是將整體的答題架構簡單的以條列方式抽繹表現出來,讓讀者可以帶著這個骨架去看參考擬答。



      ?答題內容呈現



      前述嘗試建構答題的內容部分,最重要的工作是協助讀者將題目與念過的東西連結起來。因此將盡量口語,帶有比較重的說明、教學的色彩。然而,真正寫作題目時,除了三段論法等必備認知外,講求的則是文字上的精確與簡潔。以便能在時間的限制下,簡要的表達出答題的內容。因此,本書在答題內容呈現部分採用的是完全不同的寫作方式,以一個受有時間限制的答題者以及快速閱卷的閱卷者的角度來觀察、寫作答題的內容。希望各位能夠細細的體驗其中的不同。本書中的擬答原稿,筆者均是以自行手寫方式於時限內(有幾題可能超出5分鐘)完成(註1:筆者曾經計時算過,以我的答題速度,2小時的考試約可寫出3800到4200字的考卷,視字跡可以多潦草而定XD)。因此,各位在閱讀本書時將發現,不同於坊間一般解題書籍對於判決、判例的引用是整段全文照引,本書針對條文或判決判例並非照引全文,而是引用要旨所在。目的即在於告訴讀者,該判例或判決在考試時究竟如何引用。這些引用的方式或簡稱,均可供各位參考。至於實務見解的原文,則附於隨頁註釋供讀者參照。



      ?常犯錯誤的指正及訣竅指引



      最後則是常犯錯誤的指正及訣竅指引。在筆者的教學經驗中,有些寫作上的問題是考生一再犯錯的,筆者將在適當的地方將這些問題以「Warning」的方式標明出來,作為反面的例示提醒大家。所舉的常犯錯誤例子,都是在過去教學或課輔生涯裡,同學們實際犯過的錯誤。希望各位能在閱讀過本書後不再犯。



      除了Warning之外,筆者也會在適當的時候指引寫作的訣竅,此部分會以「Tips」呈現。說明何以某一段或某一句話要這樣寫,如果不這樣寫,那樣寫的話可不可以。



      上述的Warning及Tips是筆者基於過去教學所積累的經驗,針對同學常問的問題或困惑所撰寫的。希望能夠與各位讀者達到更進一步的溝通。畢竟,使用解題書時常遇到的大困惑之一就是,雖然讀者的答案跟解題書的參考擬答不同,但難道這樣寫是不行的嗎?為什麼解題書這裡不這樣寫呢?又或者,讀者也常會覺得自己的寫法跟別人都差不多阿,討論時似乎自己該打的爭點也都有打到,為什麼就是比較低分?此時,很可能就是在呈現的方法及順序上出了問題。希望這樣的設計能夠解決各位的問題。



      以上是筆者蒐集各方意見後,認為解題書應該要具備有哪些功能,因而作出的寫作上調整及嘗試。當然,若能有更多的反應及回饋,將更有助於這樣的寫作方式。因此,若各位讀者針對本書的內容有意見,均歡迎各位來信反應(註2:信箱:zhanglu.civillaw@gmail.com)。最後要說的是,本書的定位是解題書,預設的讀者群是具有基本體系理解,嘗試練習題目的人。因此,除去一些常混淆或困惑的問題,筆者會作較為詳盡的說明外,不擬對於民法的整體概念體系以及問題均作仔細的說明。主要的說明還是集中於應試上常見的爭點問題以及審題、解題思維的建構。



      在撰寫論文的過程中,一邊寫作本書。多虧有學稔出版社曉玉及仲達的理解及殷勤催稿、校稿,才能斧正我字句或引註上的細微錯誤,並使本書能夠按原定時程出版。



      最後,最需要感謝的則是過去曾上過我的課、提出問題與我討論的同學們。無論你們是在台大、文化、銘傳或是一帆。與你們的討論,總是不停啟發我對於解題有更深的認識。我無法逐一向各位致謝。但我願將本次本書版稅的10%,捐給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另外10%,則捐給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希望在各位再不需要本書時,我們的司法及我們的環境,都仍值得我們為她奮鬥。




    張璐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