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穿透《心經》

穿透《心經》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409950
柳道成法師
釋智善
橡樹林
2015年3月12日
127.00  元
HK$ 107.95  






ISBN:9789866409950
  • 叢書系列:善知識
  • 規格:平裝 / 352頁 / 17 x 22 cm / 普通級
    善知識


  • 宗教命理 > 佛教 > 心經/金剛經












    《心經》是一張描繪我們自性的圖,那是我們的究竟實相。

    它是一條無徑之徑,

    帶領我們回到真實的家,帶領我們走向那個名為「佛性」的寶藏……





    《心經》

    第一章•《心經》是什麼?

    第二章•進入菩薩道

    第三章•根本沒有「我」

    第四章•有人在嗎?

    第五章•超越二元對立的無門關

    第六章•現象也是空

    第七章•不生不滅

    第八章•鞋子合腳就忘了鞋子的存在

    第九章•十二因緣

    第十章•十二因緣的空性本質

    第十一章•四聖諦

    第十二章•四聖諦的空性

    第十三章•頓悟與漸修

    第十四章•究竟的解脫之歌

    第十五章•你一直在尋找的就是你自己

    致謝辭

    參考書目





    【自序】



    能清楚看到空性的人,萬物變得清楚明白;不了解空性的人,則什麼事都不明白。

    ——龍樹菩薩




      慧可原是赫赫有名的儒學學者,也是一名儒學的實踐者。有一天他來到了禪宗第一代祖師菩提達摩的座下學習。儘管學識豐富,慧可的心思無法集中,內心得不到平靜。慧可見到菩提達摩時,他正在山洞裡修習禪定。慧可說:「師父,我的心很不安,請幫我安心吧。」菩提達摩回答說:「你拿你那顆不安的心給我看看。」慧可頓了一下,開始尋找他的心。一會兒之後他說:「師父,我遍尋我的心,但是都找不到。」菩提達摩回答說:「我已經幫你安心了。」



      菩提達摩並沒有問慧可他的痛苦因何而來,也沒有問及慧可他的財務狀況,或者他的人際關係。相反地,菩提達摩問慧可受苦的是誰?痛苦的是什麼?他問的都是慧可心性的本質,也就是自性的問題。



      石頭打到狗,狗就追石頭。石頭打到獅子,獅子就去追那投石頭的人。一旦了悟我們自身的實相(亦即心的本質),痛苦就止息了。此即菩提達摩教法的核心,亦即《心經》的要義所在。



      多年前,有一名韓國記者進行一項調查,以了解韓國人生命中的最愛是什麼。他要求受訪者用一個字表達這個欲望。大多數的韓國人選擇「haeng-bok」這個韓文,意即「幸福」。對於幸福的渴望是不分種族,不分年齡的。所以我們老是想要有一份較好的工作,一間更好的房子,一輛更好的車,得到更多的賞識。我們不斷的嘗試改變我們的現況,卻不想多花心思來發現我們真實的自我。



      蘇格拉底說,「認識你自己。」試圖改變環境來製造快樂,卻不了解自心的本質,就好像建房子在流沙之上,而期待能在裡面住上一輩子一樣。快樂、痛苦、自由、不滿、憂鬱、喜悅,這些都是描繪心性的字眼。一旦我們看清楚心性的真實面貌,我們就切斷了痛苦的根源,隨之痛苦也止息了。體悟從自性而來的自由快樂持續久遠而不可摧毀;來自變化多端環境的快樂,既脆弱也不長久。



      下面的故事正可闡明上述的教義:有一個小男孩放學回家後,看到他的祖母一直在找東西。他問說:「奶奶,你在找什麼啊?」她回答說:「找一根針。」「你在哪裡掉的?」小男孩問。「在客廳掉的。」她回答。男孩又問:「那你為什麼在院子裡找呢?」她回答說:「因為外面這裡比較亮!」



      沒有了悟自性而四處尋求快樂的人,就像這個祖母在錯誤的地方尋找一根針一樣。



      如果我們最想要的不是短暫的快樂,而是恆常的、絕對的幸福,那麼最要緊的就是體現我們真實的自性。生命完全的自由來自覺悟自性的真相,否則,活著又有何目的呢?我們傾注時間與精力在生命上頭,這一切為的又是什麼呢?這些是我們需要深思的。



      我十幾歲時,只要有世間無常的體驗,就彷彿掉入很小的桶子內,感覺像一個囚犯。這種感覺很奇特。隨後我了解到,這些經驗就如同一則公案,或一項精神領域的探索,由心田裡自然升起。然後我又了悟到:我什麼事都可以避開,就是逃不開自己的心。



      當我們心性的實相彰顯時,苦就滅了。空性是所有事物的本質,一旦清楚了悟,痛苦的根就切斷了。這是《心經》的精義所在,也是菩提達摩的心要所在。



      王子出身的釋迦牟尼佛衣食無缺,環境優渥,事事順心。但當他親眼目睹老、病、死,也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境遇時,他深刻的感受到身而為人的種種不如意,而這些又是與生俱來的。升起了這種感覺後,他的回應之道就是出離皇宮,尋求那恆常究竟的真理。儘管我們大多數的凡夫吞忍這些覺受,佛陀卻勇敢的與之面對。一旦他成等正覺、證得自性後,本有的智慧現前,由痛苦中解脫,並且有能力幫助一切眾生。



      寫就本書的目的,為的是鼓勵大家踏上佛陀兩千五百年前的成佛之道。這是內在的心性之旅,目標是發現我們的真我,通向我們不可壞的本然自在,獲得恆常、究竟的幸福。



      是時候了,走向內在尋找那根針吧!不應只是在外頭的院子裡尋尋覓覓!




    其 他 著 作
    1. 穿透《心經》:原來,你以為的只是假象
    2. 穿透《心經》:原來,你以為的只是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