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 定價64.00元
  • 8 折優惠:HK$51.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話說中庸

話說中庸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134736
南懷瑾
南懷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15年3月01日
127.00  元
HK$ 107.95  






ISBN:9789869134736
  • 規格:平裝 / 432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人文史地 > 哲學 > 中國哲學 > 儒家

















      南懷瑾原著《話說中庸》,全球首度面世一探子思別傳孔門心法的奧秘奧祕。



      ◎南懷瑾先生原著,並收錄劉雨虹老師整理編本,便於國學涉入較淺之讀者閱讀。

      ◎從子思為何寫作《中庸》說起,再談《中庸》的定義與內涵。

      ◎書末附錄費時兩年多資料蒐集整理而成的南師簡易年表。




      子思到了宋國,宋國的大夫樂朔和他談論學問之道,因話不投機,就叫人去圍攻他。事情被宋國的君侯知道了,親自救出了子思。子思很感慨的說:「文王困於羑里,作《周易》。祖君(孔子)屈於陳、蔡作《春秋》。吾困於宋,可無作乎!」於是,撰《中庸》四十九篇。



      《中庸》一書的中心要點,便是子思提出學問修養的主旨,必須先要做到「中和」的境界,才能明白天人之際心性相關的道體和作用。子思作《中庸》,承祖父孔子的心傳,也闡述其師曾子著《大學》的「內明」和「外用」之學。



      本書為南懷瑾先生以他道貫古今的淵博學識,對《中庸》的闡釋達到「非深入聖人之奧,不能達於心口。」的境界,以記中和之用,並昭明聖祖之德。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9134736.pdf






    出版說明 

    樂朔和子思的對話 

    何謂《中庸》 

    宋儒程朱說《中庸》 

    《中庸》與《中論》 

    中不中用的中 是《中庸》的中 



    上論 

    依文解義先說《中庸》的綱宗 

    自在從容中道難 

    入世修行從容中道更不易為 

    天命之性與地緣人性的異同 

    形而下的人性與形而上的天性 

    從人道本位的修行說起 

    天人之際 鬼神之說 

    虞舜姬周的受命於天 

    祭祀和宗教 

    「脩道之謂教」的治國之道 

    智仁勇的比類發明 

    治國平天下的九經 

    治國九經的補充 



    下論 

    反身而誠的真識 

    《中庸》的頓悟與漸修 

    天地萬物存在的元始功能 

    總結聖道內明外用之學──禮讚孔子 

    結語 



    附錄一 話說中庸�南懷瑾 原著 劉雨虹 編輯

    樂朔與子思的對話 

    何謂《中庸》

    宋儒程朱說《中庸》 

    《中庸》與《中論》

    《中庸》的中 



    上論 

    《中庸》的綱宗 

    自在從容中道難 

    入世修行從容中道更不易 

    天命之性與地緣人性 

    人性與天性 

    人欲的問題 

    大小的問題

    從人本位的修行說起 

    君子與小人的不同作風 

    天人之際 鬼神之說 

    虞舜和姬周的受命於天 

    祭祀和宗教 

    「脩道之謂教」與治國之道 

    五達道與三達德 

    關於智仁勇 

    治國平天下的九經 

    治國九經的補充 

    謀而後動 



    下論 

    反身而誠的真識 

    《中庸》的頓悟與漸修 

    天地萬物存在的元始功能 

    聖人之道 愚人之行 

    總結聖道內明外用之學 

    禮讚孔子的功德

    結語 



    附錄二 南懷瑾先生年譜( 簡譜) 






    作者序



    出版說明




      一九九八年,南師懷瑾先生寓於香港時,撰寫這本《話說中庸》。也像寫《原本大學微言》一樣,先生每日深夜寫千餘字,次日再由宏忍師打字,其間往復修改三數次之多,才告完稿。



      這本書稿,本擬繼《原本大學微言》之後,即行出版,但是陰錯陽差的人事變遷,以及內外其他因素,這本書稿卻未能及時出版,一拖就是十幾年至今。



      二○○八年,先生交代囑咐,先將蔡策先生記錄的《孟子》所餘各篇,編輯整理出版,然後再行出版有關《中庸》的這本書。



      奈何《孟子》最後三篇尚未及出版,先生卻意外的悄然離世而去。



      面對這本書稿,考慮再三再四,決定將原書稿保持一字不變,另將整理後的全部書稿,作為附錄印出。所作的整理,只有調整長句變短,段落拆解分開,以及簡化字句,另多加小標題等,希望國學涉入較淺的讀者,易於了解。例如:



      原稿:但這也不能說完全是在上位者使野有遺賢的過錯。



      編改:但野有遺賢,也不能說完全是在上位者的錯。



      原稿:那是自己平常對家庭父母親屬之間,並沒有做到合於人倫之道的孝順品行,所以便沒有得到朋友社會之間的讚許和稱譽。

      編改:由於自己對父母親屬,沒有做到合於人倫之道的孝順品行,所以得不到朋友社會的讚許和信任。



      原稿:「誠」,就是天性本具率真的直道,但它賦予在每一個人生身之後的後天人性之中,人們卻需要借重學養的修行,才能重新返還而合於原先本有具足的自性。



      編改:「誠」,就是天性本具率真的直道,但人出生後的後天人性,卻需要借重學養修行,才能返合於本有具足的自性。



      先生的原稿,是以講課的方式撰寫的,不像一般論文那樣嚴肅,目的是使讀者易於了解。所以在整理的過程中,斟酌考慮甚多,難以圓滿,也因自身學養能力不足之故,只能勉力而為。



      另外經過兩年多的資料搜集整理,先生的簡單年譜已初步完成,特附錄於書後。



      協助工作的,除宏忍師、牟煉外,彭敬始終參與修訂工作,十分辛勞,忙碌了一兩年,這本書終於可與讀者見面了。




    劉雨虹 記

    二○一五年元月




    其 他 著 作
    1. 列子臆說(上)
    2. 列子臆說(中)
    3. 瑜伽師地論(下):聲聞地講錄
    4. 論語別裁(下)
    5. 歷史的經驗(1)
    6. 禪與生命的認知(初講)
    7. 孟子與離婁
    8. 宗鏡錄略講(4)
    9. 列子臆說(下)
    10. 禪海蠡測
    11. 禪觀正脈研究
    12. 南懷瑾講述修定、學佛與人生
    13. 南懷瑾與彼得.聖吉:關於禪、生命和認知的對話
    14. 歷史的經驗
    15. 老子他說(上)
    16. 一個學佛者的基本信念
    17. 宗鏡錄略講(3)
    18. 傳統身心性命之學的探討
    19. 原本大學微言(上)
    20. 原本大學微言(下)
    21. 禪與道概論
    22. 金剛經說甚麼(新訂版)
    23. 習禪錄影
    24. 易經繫傳別講(上)
    25. 瑜伽師地論(上):聲聞地講錄
    26. 宗鏡錄略講(2)
    27. 觀音菩薩與觀音法門
    28. 楞伽大義今釋
    29. 莊子諵譁(上下不分售)
    30. 藥師經的濟世觀(新訂版)
    31. 老子他說(續集)
    32. 易經雜說:易經哲學之研究
    33. 易經繫傳別講(下)
    34. 定慧初修
    35. 宗鏡錄略講(1)
    36. 宗鏡錄略講(5)
    37. 楞嚴大義今釋
    38. 楞嚴大義今釋
    39. 圓覺經略說(新訂版)
    40. 論語別裁(上)
    41. 如何修證佛法
    42. 禪宗新語
    43. 南懷瑾講述:禪學、禪修、禪行
    44. 金剛經說甚麼(上)(下)
    45. 花雨滿天維摩說法(上下)
    46. 南懷瑾文集(簡)(52冊):南懷瑾先生百年誕辰紀念套書
    47. 中醫醫理與道家易經
    48. 道家密宗與東方神祕學
    49. 易經繫傳別講
    50. 禪與生命的認知初講
    51. 新舊教育的變與惑
    52. 準提圓通
    53. 洞山指月
    54. 般舟禪關日記(下)
    55. 般舟禪關日記(上)
    56. 我的故事我的詩
    57. 南懷瑾禪學講座(下)
    58. 如何修證佛法
    59. 藥師經的濟世觀
    60. 答問青壯年參禪者
    61. 南懷瑾禪學講座(上)
    62. 圓覺經略說
    63. 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
    64. 瑜伽師地論:聲聞地講錄(上下冊)
    65. 歷史哲學超歷史
    66. 漫談中國文化:企管、國學、金融
    67. 人生的起點和終站
    68. 孔子和他的弟子們
    69. 我說參同契
    70. 南懷瑾談教育與人性
    71. 南懷瑾談師道
    72. 大圓滿禪定休息簡說
    73. 孟子旁通
    74. 對日抗戰的點點滴滴
    75. 孟子與公孫丑
    76. 宗鏡錄略講 (五)
    77. 孟子與萬章
    78. 金粟軒紀年詩
    79. 太極拳與靜坐
    80. 孟子與滕文公、告子
    81. 宗鏡錄略講 (四)
    82. 禪海蠡測語譯(上下冊合售)
    83. 禪海蠡測
    84. 南師所講呼吸法門精要
    85. 孟子與盡心篇
    86. 宗鏡錄略講(三)
    87. 宗鏡錄講略(二)
    88. 宗鏡錄略講(一)
    89. 南懷瑾選集︰典藏版(第七卷)
    90. 南懷瑾選集︰典藏版(第十卷)
    91. 南懷瑾選集︰典藏版(第五卷)
    92. 南懷瑾選集︰典藏版(第六卷)
    93. 南懷瑾選集︰典藏版(第四卷)
    94. 南懷瑾選集︰典藏版(第二卷)
    95. 南懷瑾選集︰典藏版(第十一卷)
    96. 南懷瑾選集︰典藏版(第九卷)
    97. 南懷瑾選集︰典藏版(第八卷)
    98. 南懷瑾選集︰典藏版(第一卷)
    99. 南懷瑾選集︰典藏版(第三卷)
    100. 孟子與萬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