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華夏論述:一個複雜共同體的變化

華夏論述:一個複雜共同體的變化
9789863206712
許倬雲
天下文化
2015年3月25日
127.00  元
HK$ 107.95  





ISBN:9789863206712
  • 叢書系列:社會人文
  • 規格:軟精裝 / 328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社會人文


  • 人文史地 > 中國史地 > 文化史


















    文化共同體將是人類文明演進的最終階段





    自序 「中國」共同體的未來與挑戰

    第一章 緒論

    共同體的出現,從「成核」開始



    第二章 新石器時代族群的分合

    不同文化體融合出新的歸屬和認同感



    第三章 核心的形成:夏、商、周三代的連續發展

    「中原」成為穩定的權力中心



    第四章 春秋戰國時期「華夷」觀念

    中國邊界不在「地理」,而在「文化界定」



    第五章 天下帝國:關鍵性的秦漢時代

    「文官制度」和「市場經濟」有效凝聚群體意識



    第六章 秦漢時代的擴張

    「軟實力」維持政治和文化整體性



    第七章 天下國家模式的衰壞

    南北朝時期出現族群融合高峰



    第八章 隋唐的天下國家

    擁有極大包容性和彈性的天下秩序



    第九章 宋、遼、金和西夏的時代

    華夷之辨加深漢人族群意識



    第十章 金、元時代的外族征服

    外族政權本質─暴力統治與二元政體



    第十一章 明代:專制皇權(上)

    天下國家結束,華夏文化崛起



    第十二章 明代:專制皇權(下)

    在全球化潮流中缺席,錯失發展機會



    第十三章 滿清時代:最後一個征服王朝(上)

    社會精英與文化活力日漸衰落的皇朝



    第十四章 滿清時代:最後一個征服王朝(下)

    盛世發展「結束於開始之時」



    第十五章 後論:中國共同體的發展(上)

    四個變數交互影響,共同體出現強弱盛衰



    第十六章 後論:中國共同體的發展(下)

    修正雙重迷失,建構人類共有與協作的根本



    附錄 《華夏論述:一個複雜共從體的存在》解說──葛兆光






    自序



    「中國」共同體的未來與挑戰




      本書的起因,是有一位朋友提出一個問題:



      「『中國人』?『漢人』?『唐人』?『華人』?或者按照外國人稱呼我們的名稱,例如,契丹(Khitan/Cathay)?支那(Sina/China)?桃花石?韃靼?究竟我是誰?」



      「中國究竟是什麼?我們究竟是誰?」這個問題,不是一言兩語可以解決的。這整本書,也就不過是在嘗試如何界定「中國」。



      在人類歷史上,中國這個個案確實相當特殊。歐洲有過希臘、羅馬、教廷這幾個大型共同體;中東有過伊斯蘭共同體;南亞也有過印度共同體。但是,中國這個共同體其延續之長久,而且一直有一個相當堅實的核心,在同一個地區繼長增高,其內容卻不斷改變,不斷調適。凡此,都是上述另外幾個共同體,所不能同日而語。



      「中國」這個共同體不是國家,毋寧是個「天下」:沒有邊界,可是有程度不同的歸屬。「中國人」的觀念之內,也有許多差異的族群,直到今天,各省的方言,甚至各地人群的體質,都還有顯著的南北與東西之分。中國的文化內容也很複雜,不像歐洲可以用宗教信仰界定,例如基督教世界,或者像南亞、中東一樣,是某種信仰的世界。中國固然以儒家思想為主體,卻同樣有強大的佛教和道教影響,更不提還有許多地方性的信仰。相對於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體系,中國這個複雜系統沒有一神教的排他性,有多元並存的空間;相對於婆羅門/印度教體系,這個複雜系統也沒有種姓階級的割裂社會。因為有多元並存的空間,中國體系容易接納外來新因素;也因為沒有階級割裂,容許社會流動,易於進行內在的調適。



      「中國」這觀念,可能的真正維繫力量是在經濟方面。經過長期構建的市場交換網,各地的物資有無相通,也互相依賴。另一方面,中國固然長期以皇權統治,但是從秦漢時代以後,並沒有明確的貴賤階級之分。一般老百姓都是編戶齊民,統治機制中的文官,大致言之,都是憑其知識和能力進入精英階層,這些精英並不能永遠世襲。第三個因素,可能是因為中國的方言複雜,卻有一個以符號視覺做為基礎的文字系統,可以超越語言區隔,做為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工具,也做為超越時間的資料媒介。



      以上三個因素,可能使中國的廣土眾民可以互相溝通,誰也不能被排斥在外,「中國人」才有一個共同的歸屬感。相對於其他幾個巨大的共同體,中國人大體上居住在同一地區,只有擴張而沒有遷移。中國內部的人口流動,既使不同人群有混合的機會,更重要的是,文化的共同性經過不斷融合,在總體相上,只有逐漸地變化,而沒有截然不同。這才使「中國」觀念可以長期維持。



      到了近世五百年,蒙古、滿清兩次外族征服,「中國人」之間才有因種族差異而出現的階級,可是在民國建立以後,這種階級差別也就消失了。



      人類現代文明在歐美發軔並且迅速開展,引導全球普遍發生巨大變化,中東與南亞兩個複雜文化體系的幾個古代帝國,或其列國秩序,因之紛紛解體。中國體系,由於上述征服皇朝造成的系統失序,也一時失去自我調適的能量和活力,以致有近兩百年的顛簸蹣跚,不知適從。自從滿清末年維新、民國,以至今日,「中國」逐漸隨著西方模式,自我界定為「主權國家」;又因為歐洲近代國家定義具有強烈的「民族國家」特質,「中國」也不得不遷就世界潮流,界定自己為「多民族」的「主權國家」—一個自我矛盾的名稱。中國內部秩序,至少一個世紀以來,徘徊於「民主V.S.集權」、「個人自由V.S.社會福祉」等種種抉擇當中,一個世紀以來走了不少冤枉路,也犯了許多錯誤。台海兩岸的中國人,以及海外的中國人,還在不斷探索出路,各地有志之士,無不捲入這一極具挑戰性的巨大志業。



      我們必須認知:中國固然在變,時間也在變。在全球化已經不可避免時,世界可能重組為人類共同歸屬的龐大複雜體系,不能永遠停留於列國體制的不絕鬥爭。如果大家要建構一個「天下模式」的世界秩序,中國曾經嘗試數千年的經驗,無論成、敗,得、失,應當都有值得參考之處。



      本書是將上述中國複雜體系,考察其中政權、經濟、社會和文化觀念等四個項目,觀察四個變數共同建構、交互作用,以及不斷適應的動態趨衡。本書書名《華夏論述:一個複雜共同體的變化》,其中「共同體」之名稱,假如用英文表達,應當是Commonwealth,意指在這個共同體之內,人類不僅互相容忍,而且互相支援,共蒙福祉。今天,世界正在全球化,任何共同體都不能避免與其他共同體互動。互動之餘,將來會是如何的結果?我們無法知道。不過,至少我盼望,將來全球人類建構的世界共同體,應當也是一個在互動之中彼此支援,共謀福祉的大組織。



      本書陳述,從新石器文化時代開始,結束於帝制皇朝退出歷史,這漫長的時距,不下於一萬年,乃是概括我們這一個複雜文化共同體演變的過程,一個長達萬年的變化。



      本書題目,得到馮俊文先生提示。構思之時,經由遠距視聽設備,參加王德威教授組織的一項討論會,甚得德威和葛兆光教授的啟沃。附錄即是葛兆光先生的解析。葛教授宏文,提綱揭要,點鐵成金;而且,由於我在撰述時,時有理性與情感,糾纏兩難。葛教授明察,委婉指出作者的掙扎與痛苦。讀到他的解析,光寵篇幅,已屬榮幸,更因知己,衷心感佩。陳珮馨女士,電腦記錄口述,十分辛苦。對於這幾位友人,我謹致感謝之忱。



      今年二度刀圭,三年療治,曼麗照顧護持,備極辛勞,夫婦同命,休戚與共,就不是「謝」字可表了。




    序於匹茲堡




    其 他 著 作
    1. 求古編(二版)
    2. 中國古代文化的特質(二版)
    3. 西周史(增訂新版)
    4. 美國六十年滄桑:一個華人的見聞
    5. 品味經典套書(共十二冊)
    6. 世界、華夏、臺灣:平行、交纏和分合的過程(增訂二版)
    7. 中國人的精神生活
    8. 唐宋時期的名分秩序
    9. 現代文明的批判:剖析人類未來的困境
    10. 中國史新論:生活與文化分冊
    11. 萬古江河
    12. 萬古江河
    13. 從歷史看管理
    14. 許倬雲作品集:江心現明月(一)/(二)
    15. 江渚侯潮汐(一、二)
    16. 倚杖聽江聲(全二冊)
    17. 中國文化的發展過程 (重印本)
    18. 叫太陽起床的人
    19. 中國古代文化的特質
    20. 求古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