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序
新資訊與舊系統、理論與實務的整合
培勇告訴我他的《兒童偏差行為》一書因DSM-5的公布而做了修訂,囑我再次為該書寫序,於是我又有「先睹」的機會與感受當時寫聯想的心情(參見初版的序),這十年培勇在兒童行為偏差與療癒領域的深耕遍及全國,近一、二年身體情況並不好的條件下,仍執行對同仁們的承諾,巡迴指導實務工作,令我非常感動、非常佩服。這本書的改版也是這份專業精神的表現:將新的學術與實務的發展整合在原有的知識(與實務)系統裡,提供同仁們更有效的工作指南。
在上述的感動與佩服之下,我細讀了前四章(後面的各章是DSM-5的相關描述),注意到以下的特點,試寫下來供讀者們參考:
1. 作者除了將新資料整合進入原有的觀念系統裡,並且在全書最後呈現出這些文獻,提供讀者方便回到這些文獻,也尊重讀者對這些文獻可能有不同的詮釋。
2. 第一章末引用Brems(2008)的建議,呈現「適合成為一個兒童心理師的個人正向特質」,讓我想起大四時上臨床心理學課,楊思根老師提供的課本也有類似的「適合成為一個臨床心理師的特質」。記得看完這些「特質」時曾經受到嚴重的打擊,心裡想的是「大部分的特質我都沒有啊!是否該放棄這條路?!」課程結束時雖然知道這些特質是可以學習,是可能要用一輩子來學習的,但是心中仍然不安靜。四十五年後的現在,我的確還在學習,只是更肯定這些特質是可以經由不斷提醒自己而有所進步。Brems羅列的這二十三項,我以為可以整理成「尊重自己、接受自己」,並連接到「尊重孩子、接受孩子(含其親人)」的系列學習:
(1) 「自尊自重」是「自我覺察與追求自我探索」的基礎,而這兩項會引發「對個人的自我忠實」與「願意尋求諮詢」。
(2) 這兩項也是「開放心胸面對價值觀、行為和生命」的基礎,而加起來的三項特質會有利於學習「不會強迫對方接受自己的價值觀、標準和信念」、「具備文化和性別方面的敏銳度」以及「能夠覺察到表現出偏差所造成的打擊」;有這些學習為材料,也就比較容易學會「使用非攻擊性且無性別和種族偏見的語言」。
(3) 學習「具備理解象徵和隱喻的知識」,可以結合有關兒童發展的知識,「覺察到兒童的認知層次和限制」,而這份覺察能強化「對兒童的尊重與接受」,也強化上一小節的各項特質與學習的效能。
(4)有了上述的準備,應較能表現「同理心與願意傾聽」以及「能夠忍受曖昧和嘗試」,也就更容易「尊重孩子、接受孩子」以及「尊重和接納兒童的父母」;另一方面,「個人風格和治療風格是協調一致」的感受也會增加。
我以為整理成系列的學習計畫可以鼓勵自己按部就班的前進,所以就野人獻曝了。
3. 第二章的重點是發展心理病理學的介紹與詮釋。偏差行為的原因是「多元而非單一的」、「兒童與環境相互影響的」,以及「涉及連續和非連續發展的」,這三個基本向度都包含了生物因素、心理因素,以及系統因素,三者交互作用於兒童的成長與發展;最後可以歸結於整合的觀點中。這一章內容是較偏向理念或理論的介紹,而較具體的實徵研究與臨床應用則在第三章。
4. 第三章不只是討論「偏差行為的危險因子」,我以為較完整的章名應該是「偏差行為的危險因子、保護因子,以及其於臨床工作上的實務操作」。於此章本書作者分享了他三十多年的實務經驗之結晶智慧,值得細讀,再進而延伸至第四章「衡鑑」的了解與操作。
5.第四章在「診斷系統」之前的主標題與次標題合成了臨床工作時的觀念架構,我以為先將粗體字標明的各層次標題看清楚之後,再細看每項標題之下的內容,比較容易融合成一整體的實務工作操作指南。「診斷系統」一節不只是說明了DSM-IV與DSM-5的異同,更重要的是說明如此之分類系統對應回臨床上兒童的各種偏差現象時,可能發生的錯誤診斷與迷失了某些重要的細節。兒童行為偏差的病理現象由於同時包含「多元而非單一的(發展)」、「兒童與環境互動的(發展)」,以及「涉及連續與非連續的(發展)」,長久以來在學術領域與實務工作上的分類眾說紛紜,包括過去的ICD與DSM診斷系統都無法讓所有研究者與工作者完全接受,這次DSM-5大幅改變原有的診斷分類系統,本書作者以為仍須注意其不足之處。
吳英璋
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榮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