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愛的69種玩法(I、II雙重魅惑夾鏈袋限量版)
定價227.00元
8
折優惠:
HK$18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10分鐘4步驟,超簡單離乳食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752255
楊正洙
賴芸軒
新手父母
2015年4月23日
120.00 元
HK$ 102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5752255
叢書系列:
育兒通
規格:平裝 / 192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育兒通
分
類
親子教養
>
懷孕/小兒
>
兒童保健/飲食
同
類
書
推
薦
權威醫療團隊寫給妳的 寶寶安心副食品 × 病症照護全攻略 :兒科醫師×營養師專為0∼3歲孩子設計,100道聰明副食品與31大症狀及意外照護全書
養出孩子的抗毒力!0∼6歲健康育兒懶人包:預防環境危害、認識幼兒疾病大魔王,現代爸媽必讀的全方位健康育兒指南
營養師給孩子的36道有營料理:讓孩子從此愛上吃!
小雨麻的副食品全紀錄:167道寶寶超愛的當令食譜,過敏兒這樣吃也沒問題!【10萬冊熱銷紀念版】
運動營養師的兒童健身餐:每道菜熱量、蛋白質及各種營養素份量清晰,打造身強體健、頭腦聰穎的充沛生活。
內
容
簡
介
韓國人氣料理師精選100道主食、點心、配菜,
簡單、快速、安心離乳食品,新手媽媽一致好評5顆星推薦!
目
錄
爸爸媽媽必讀的離乳食基本功
爸爸媽媽必須先知道的離乳食二三事
快速看懂專屬各階段寶寶的離乳食材
各階段離乳食的最佳濃度與食材大小
健康、美味的離乳食烹飪原則
離乳食必備之烹飪用具&食器
本食譜的使用方法&改良基準
讓離乳食更加美味健康的肉汁&天然調味粉
寶寶味覺探索的第一步
前期離乳食(出生4~6個月)
離乳食暖身操
白稀飯
馬鈴薯稀飯
地瓜稀飯
白花椰稀飯
櫛瓜稀飯
綠花椰稀飯
高麗菜稀飯
南瓜稀飯
牛肉稀飯
雞肉稀飯
有益寶寶健康的前期離乳食特餐
母乳糯米稀飯、麥茶糯米稀飯
豌豆糯米稀飯、小黃瓜糯米稀飯
前期離乳食的點心好夥伴
水梨泥、蘋果泥
黃瓜泥、栗子泥
寶寶食慾旺盛的
中期離乳食(出生7~9個月)
離乳食暖身操
白花椰紅蘿蔔粥
櫛瓜牛肉粥
紅蘿蔔牛肉粥
櫛瓜地瓜粥
高麗菜牛肉粥
白蘿蔔牛肉粥
馬鈴薯雞肉粥
豌豆牛肉粥
牛肉糙米粥
櫛瓜雞肉粥
菠菜雞肉粥
綠花椰豆腐粥
杏鮑菇馬鈴薯濃湯
蘋果南瓜濃湯
有益寶寶健康的中期離乳食特餐
玉米南瓜糯小米粥
青江菜糯小米粥
牛肉海帶糯小米粥
冬葵糯小米粥
中期離乳食的點心好夥伴
起司豆腐泥、馬鈴薯地瓜泥
葡萄乾地瓜泥、核桃香蕉泥
寶寶練習自己咀嚼、吞嚥的
後期離乳食(出生10~12個月)
離乳食暖身操
白蘿蔔牛肉軟飯
海帶牛肉軟飯
菠菜雞胸肉軟飯
白花椰牛肉軟飯
綠花椰鱈魚軟飯
櫛瓜鮮蝦軟飯
綠花椰馬鈴薯軟飯
秀珍菇鱈魚軟飯
黃豆芽青江牛肉軟飯
紅蘿蔔豌豆豬肉軟飯
牛蒡牛肉軟飯
高麗菜起司地瓜軟飯
馬鈴薯雞蛋玉米軟飯
茄子馬鈴薯豬肉蓋飯
小魚乾海苔牛肉蓋飯
豆腐櫛瓜雞里肌蓋飯
白醬鱈魚蓋飯
白花椰南瓜濃湯
後期離乳食的點心好夥伴
雞里肌地瓜丸
黑豆飯丸
吐司酥條
紅蘿蔔櫛瓜蒸蛋
有益寶寶健康的離乳後期果汁�茶飲
桔子汁、蘋果汁、水梨汁、哈密瓜汁
紅棗茶、玉米茶、枸杞茶、麥茶
可以和爸媽一起吃飯的
斷奶期離乳食(出生12~15個月)
離乳食暖身操
蔥花蛋飯糰
綠花椰小魚乾飯糰
鮮蔬蛋包飯
鮮蔬醬油蝦仁蓋飯
雞肉咖哩飯
牛肉丸燴飯
奶香鮮菇燉飯
四色拌飯
迷你壽司
牛蒡豆皮壽司
鍋巴糯米飯糰
蔬菜小魚高湯麵
雞肉蛋花麵
韭菜豆腐丸子湯
烤黃花魚
白醬鱈魚義大利麵
鯖魚義大利麵
南瓜豆腐味噌鍋
白蘿蔔牛肉湯
黃太魚湯飯
斷奶期離乳食的泡菜好夥伴
蘿蔔片泡菜、速成醃蘿蔔泡菜
小黃瓜丁湯、高麗菜泡菜
斷奶期離乳食的點心好夥伴
軟柿優格、穀粉優格
烤年糕、南瓜蒸糕
沒有人告訴你的離乳食真相
序
〔推薦序1〕
標:爸媽是孩子的第一個食療師
文�李婉萍 榮新診所營養師
「嬰兒副食品」又名「離乳食」,演講時我很喜歡用離乳這個名詞,因為我覺得它更能精準地表達這樣的飲食型態,從以奶瓶喝奶開始轉換為用餐具的大人飲食即離開喝奶的型態,若用「副食品」感覺喝奶才是重點,副食品的角色好像比較不重要,但其實非也!臨床有遇到過度倡導母奶益處,結果父母忽略副食品添加,導致孩童成長緩慢的案例。
離乳食品也並非不用鹽、不用油,畢竟油脂也是人體所必需的營養素,況且奶中的油脂成分不低,洗奶瓶時都可感受到奶瓶的油黏性;至於低鹽口味就如同我們訓練肌肉一樣,是一輩子要維持的,不是一歲前完全不給鹽,兩歲後卻和父母天天外食重口味。孩子也是天生的美食家,有些寶寶不愛吃離乳食,不妨添加一些油與鹽讓食物更美味、更能促進食慾,讓寶寶胃口大開,攝取好食材才能頭好壯壯!
這本書在每個階段先敘述幼兒期生理變化,又貼心的告訴我們父母大概一餐孩童的攝取量,我想這應該是父母很常見的疑問,孩子到底是吃太少還是太多?給我們一個份量,至少讓我們做父母的能有所依歸。
書中後期離乳時期給予的飯都改以軟飯為主,這是一個很好的示範,這幾年臨床常見一歲以上的小孩,三餐都還在吃稀飯,或許是因為有些照顧者認為,孩子沒有牙齒還不能完全咀嚼;有些則是認為,多種食物混打再一起才代表很健康,多樣化的飲食我很推崇,但是攪打飲食讓孩子失去練習咀嚼的機會,並會影響孩子牙齒的功能與排列。
書中食譜還對製作過程以圖解顯示,這對於不擅長烹飪的媽媽非常貼心,烹飪真的是學來的,還記得當年我拜訪老公家一起做菜時,他請我協助煮飯,因為我家用電鍋,他家用電子鍋,所以在我加了一杯水進電子鍋,之後就看到水流出來……,事後回想,我老公還敢娶我也算是有勇氣的。
猶記當年證婚人說,我是「說」得一口好菜,到現在為人母,偶爾還會在FB分享做菜方法,其實,那是因為母則強,同時在營養的領域浸潤越久越知道食療的效果。爸媽就是孩子的第一個接觸的食療師,我們身負重責大任,培養孩子先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有更好的成就,就讓我們的烹飪學習從離乳食品開始吧!
〔推薦序2〕
標:系統性的副食品學習基礎工具書
文�葉勝雄 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醫師
曾聽一位媽媽說,小孩出生後,一出門就得大包小包,這時候總會懷念起寶寶還在肚子裡的時光,至少攜帶方便!等到寶寶滿四個月大開始吃副食品,如果要出遠門,那就更麻煩了,還要攜帶各種副食品工具,這時候甚至會覺得,如果寶寶只需要餵母奶或配方奶該有多好!正因為如此,常常遇到寶寶拖到滿六個月大之後才開始吃副食品,或者只是偶爾吃個粥意思意思一下,沒有積極添加新的食材。
萬事起頭難,為了解決新手父母不知如何著手的困擾,這幾年來市面上出現了許多本和副食品有關的書籍,我也參與了其中的一本,負責撰寫醫學觀點,常自嘲自己是最不會下廚的食譜書作者。後來創立了臉書上的寶寶副食品交流區,讓大家盡情分享為寶寶製作的副食品,目前已成長至八萬多名社員,可見大家對這話題的關注。
常有人問,既然網路上已經有這麼多資訊可以查,那還有必要買書嗎?大家應該都有這樣的經驗,逛書局的時候,常常拿起書只看自己有興趣的部分,翻一翻就放回書架上了。換個場景,有時在網路書店看到吸引人的簡介,一不小心手滑就下訂了(網路購物真是個可怕的發明!)。拿到書後,一開始可能覺得不是每個章節都很想看,但仔細閱讀後才驚覺原本不想看的地方才是最有收穫之處。
網路就像逛書店一樣,通常你只看你「想要」看的資訊,因此大多數是片段的。仔細閱讀完一本書,提供的是你「需要」知道的資訊,如此一來才容易建立整體的概念。實體書本的另一個好處是不用開電腦,隨時隨地都可以閱讀;雖然利用手機上網也很方便,但手機的功能太多反而讓人容易分心,也許一跳出某個訊息,就忘記原本拿起手機的目的了。
那麼書和臉書社團的差別又在哪裡呢?看書比較像是上課,是系統性的學習,社團則較像是課後的聊天。有些媽媽在生產前就開始努力在社團爬文、蒐集資訊、事先預習;有些媽媽則是毫無頭緒,直接問大家最基礎十倍粥怎麼煮?雖然還是會有許多人熱心回答,但答久了還是會累,社員看久了也會膩。我建議與其這樣,不如乾脆買本書在手邊當作參考,先練基本功以節省彼此的時間。
《10分鐘4步驟超簡單離乳食》來自韓國,是一本令人愛不釋手的精美工具書。首先利用表格和照片幫大家快速建立基本觀念,接著獻上琳瑯滿目的食譜滿足寶寶各時期的營養需求。作者特別提到不須過度拘泥於書中的指示,比方說國人較少在離乳前期就使用糯米,而蛋白則可以在九個月大左右開始嘗試。建議把這本書當作一個媽媽的副食品紀錄來參考,這樣閱讀起來會更輕鬆而沒有壓力。
正如作者所說,食物中有著您對寶寶的愛,這才是永恆不變的!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