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版序言
《社會學與臺灣社會》自1999 年出版第一版以來,已成為國內許多大學社會學課程所採用的教本。其主要原因與本書的內容充實之外,也與本書扣緊臺灣社會現象的發展有關,作者們除了介紹基本的社會學概念和觀點外,也將本土研究的內涵和發現,融入了教材,提供讀者融合了抽象概念和實質經驗現象整合的內容。然由於社會變遷快速,各項議題的發展也不斷變化,為秉持學術發展應與教學內容結合的精神,我們陸續修改內容,而有第二(2003)和第三版(2009)的出版。而第三版上市至今已經五年,因此我們從去年開始籌劃修訂,包括精簡版和完整版,現今所呈現在讀者面前的就是第四版的成果。
第四版的內容與第三版的最大不同有二:首先是章節有所改變,在這修訂版中,我們刪掉了原來第19 章的「社會問題」。主要原因在於該章作者也是本書主編瞿海源教授認為社會問題愈來愈不是一個獨立的研究領域,而本書許多章也都已討論了相關的社會問題,如人口、家庭、教育、階層、乃至偏差與犯罪、醫療、都市等等。因此,第19 章之後的順序與第三版有所更動。第二,本版的修訂,主要在新發展學術的內容上,而非大幅更動,因此第四版的每章都有些微的內容修訂,但沒有改變到社會學根本的原理。
本精簡版適合一學期的課程使用,包括通識課或是學分數較少的社會學課程。由於本書有20 章之多,因此教師們可以選擇自己認為重要和必要的章節授課。本書在每章之中,也都提供了可讓學生或課堂上討論的議題,對教學和學生學習應有所助益。
本書的籌劃過程和寫作,感謝參與的作者們的合作和耐心,讓這本書的第四版能順利問世,我們也感謝巨流圖書對本書出版的持續支持,讓第四版如期上市。最後,我們感謝國內諸多讀者和學界對本書的支持和批評,讓我們有機會不斷改進和修訂。這些批評和意見,也是學術進步的原動力。
王振寰、瞿海源
2014 年11 月